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家庭親子教育

我最偉大的工作是做一個父親。

—— 鄭振佑博士,ICF 大師級教練

家庭環境有多重要?

本章花了大量的篇幅來讓大家明白,家庭文化和家庭教育對孩子産生的巨大影響。

根據全國婦聯的調查數據,全國有超過6100萬留守兒童,在他們中,有15.1%的留守兒童“一年到頭見不到父母”,29.4%的留守兒童一年僅能見父母一兩次。

關于留守兒童因為缺乏來自父母家庭的關愛而産生的一系列問題,媒體總有報道。我去年跟随六個大包公益組織,兩次去到浙江淳安縣的山區學校,一所80%以上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的學校,為孩子們教授社會情感類課程。

這所小學叫“卸嶺小學”,卸嶺,顧名思義,卸去這座山嶺,這是山裡人們的期望。看到下面的圖片就明白了。山路不好走,從繁華的杭州市驅車過去将近3個小時,并不算特别遠,卻因為在山裡面,阻隔了和外界的交通。很多孩子的父母在當地找不到工作,隻好去外地奔波。孩子們就被留在了山裡。

在其中一所小學的活動,讓我深切體會到留守兒童内心所缺少的歸屬感和價值感。這是一段我們從學校回來後,徹夜無眠,寫下的記錄中,其中的一段:

在小學六年級班,帶大家學習感謝怎麼說。我邀請同學們去想一件自己做過的值得被感謝的事情。

在往常帶這個的活動,孩子們都能想到很多自己值得被感謝的事,一個班偶爾會有幾個同學想不到。我會邀請其他同學幫他想。而在這個班級中,當我問有誰沒有想到自己有值得被感謝的地方,幾隻小手很快舉起,然後十幾隻小手,最後全班26個同學都舉手了。當時的場景震撼到我了。

按照活動的流程,我邀請我旁邊的小女孩站起,請大家去幫她想一件值得被感謝的事。其實很快,就有另一位女同學對她說感謝,因為每次在疊被子的時候,她都能等她。我捕捉到那一刻,眼前這個女孩的眼睛一亮,露出帶點羞澀的笑。說:“不用謝”。我說,你可以說:“謝謝你。”小女孩說:“謝謝你,我感到很開心。” 她說出感受的那一刻,我也很替她感到開心。

我又邀請了另一位男孩,不多久也有人跟他說感謝。局面就這樣被一一打開。感謝的地方不需要多驚天動地,我說:“六一班的同學們,謝謝你們,因為你們這麼認真投入在活動中,讓我們的課堂收獲很多。” 我說,你們也可以感謝自己,今天起的早,今天沒遲到,今天有認真的聽老師講課,今天在我們的課堂積極參加活動。當我這麼說的時候,我看到他們小臉上開始放松的帶點愉悅的表情。

尋找到價值感,對他們來說如此重要。

第二次去的時候是一個月之後,他們還能記得我的名字,興奮地叫我梅子老師。課堂裡仍然記得我們上個月所學習的怎麼表達感謝,對他人對自己。

他們内心有愛,有深深的愛,隻是缺少喚起他們表達愛的環境。

四種家庭文化

作者把家庭文化分為四個緯度,包括欣賞緯度、信任緯度、責任緯度、希望緯度。

1.欣賞緯度:

a)真誠欣賞。

欣賞容易,真誠欣賞卻需要用心去看到孩子并表達出來。這好比表揚和鼓勵的巨大差别。當過父母的可能都有過類似的經曆。當孩子非常開心的跑過來讓你看他的畫作或者積木時,你說好好好。孩子會問:哪裡好?你看都沒看你怎麼知道好的?而如果我們真正的去看到孩子的進步和值得肯定的地方,并具體的描述出來,結果會大不一樣。比如,我們說:“ 我注意到你畫的這幅畫顔色搭配的特别美,而且這隻小兔子也畫的很逼真。你一定非常認真才能完成這一副美作。” 孩子會知道自己哪裡做得好,顔色、逼真、認真、都會是他努力的方向。

b)發展個性。

作者用DISC來刻畫不同行為特征的孩子。分别為權力型、社交型、平和型、完美型。

無論是哪種類型,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最重要的是“無條件的接納”我們的孩子。用适合他的方式去鼓勵和欣賞他/她。而不是用“别人家的孩子”來進行比較。

2.信任緯度:信守承諾、接納情緒

信任,是親子關系最重要的基礎。

3.責任緯度:言傳身教、設立界限

中國古書《說文解字》對教育的解釋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養子使作善也”。這說明了父母言傳身教對孩子的重要作用。無論我們學了多少育兒知識,會用多少育兒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我們作為父母的示範作用。一個面對情緒無法妥善處理的父母是無法教會孩子積極應對自己的情緒的。

設立界限。界限,其實是讓孩子很有安全感的。個體心理學創始人之一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戰》一書中說:“ 孩子享有自由和權利,父母承擔所有責任和義務,這根本不是民主。在沒有限制和規則的環境中,隻會讓孩子覺得混亂不适,讓孩子感到無所适從。” 設立界限,其實是為孩子創建他的安全感規則。

4.希望緯度:探索價值、發現夢想

巴菲特曾經說,父母唯一應為孩子做的就是找到孩子的熱情所在,并鼓勵孩子全力以赴地追求,并淋漓盡緻地發揮。巴菲特自身的做法也示範了這一點。他并沒有強迫兒子去繼承自己的金融大業,卻支持兒子彼得在音樂方面的發展。他們同樣都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同樣快樂,同樣成功。

如今,很多父母都在内心刻畫了一個“理想”的孩子,把孩子推向自己認為“好”的地方,在孩子身上實現自己未曾實現的夢想。

央視花了10年策劃、2年攝制的紀錄片《鏡子》,裡面有一個叫家明(化名)的孩子。16歲,高一學生,辍學一個月。想擺脫父母的控制,做背包客,想當一個流浪歌手。

父母從來沒有給過他機會自己做決定做事情。小到買衣服買東西,大到上學。無論做什麼都必須經過父母同意。自己小時候買過東西回來,一買回來就被扔掉。騎車過街受限制,自己想告訴父母有哪些安全措施,父母不聽完話卻直接否定拒絕。喜歡貓狗,一買回來就直接被父母扔掉。家明說,他傷害自己為的隻是向父母證明“我可以”“我是個堅強的人”。父母卻永遠隻會說“我是在他們的底下長大的。”所以,自己才想出去,怎麼樣都想出去。不想一直在父母的想法下生活。父母從來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隻知道把想法強加在他身上,父母永遠覺得自己是小孩子,沒有能力照顧好自己。不被信任。

紀錄片中,心理學家問:假如家長們還有十分鐘就要離開這個世界,大家怎麼想。家明的父親說,我“希望孩子這一輩子比我活得好。” 而家明的父親認為好的意義是實現他自己的理想,而不是孩子的理想。他仍然認為孩子的理想需要糾正糾偏。心理學家諷刺的說了一句“你死不悔改”。其實,這是個事實。而且有很多類似的父母。

教育的目标是讓孩子如其所示,而不是如我所想。

看見孩子,因為他們本身就很美。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