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複旦博士幹貨貼!中國孩子最缺的深度閱讀能力,一套拆書法就搞定

剛開學,我就不止一次聽做老師的朋友“吐槽:寒假回來,發現有的孩子“滑坡”特别大。

尤其是中文閱讀,假期讀了幾本書的孩子,和幾乎沒讀的孩子,從詞彙量、表達能力,到精讀理解力,差距都十分明顯,導緻上課都沒法把内容講得很深…

“閱讀能力滑坡”這件事,的确存在。曾經有研究發現,經過一個假期,很多孩子的數學、閱讀力都會出現下降,而開學後如果要補回來,至少要花6周時間。年級越高,滑坡程度越明顯。

也難怪老師們會着急了。

正好,關于【中文的深度閱讀能力】,我們還真有超級強悍的幹貨,特别适合假期閱讀滑坡,或者閱讀能力還可以、想繼續提高一下的孩子。

就在年前,我們邀請了到魔都媽媽心中的神仙級大咖“貓博士”(袁堅老師),和“爸爸真棒”創始人曹老師,進行了一場非常燒腦的對談,主題就是:在碎片化時代,如何培養孩子的深度閱讀能力?

貓博士

貓博士,本名袁堅,複旦大學文學博士,小說、專欄與童話作者。網易有道特約教育專家,提供既具專業性、又腦洞大開的閱讀/寫作課程。

這場直播中,貓博士一針見血指出了孩子們閱讀能力“瘸腿”的原因:聽書、漫畫,碎片化時代的“糖衣炮彈”,讓孩子難以洞察整本書的結構、邏輯,隻滿足于低門檻信息獲取途徑,甚至影響思維能力的構建。

細緻分享了絕對紮實的 “拆解式閱讀法”:一本書至少讀兩遍,第一遍緊跟作者邏輯“奔跑”着讀,第二遍用自己的邏輯理結構、畫邏輯線,挖出隐藏暗線,讓書裡的内容“生長”進自己的知識圖譜。

還給讀不懂小說、不喜歡讀非虛構讀物的孩子,開了一系列“藥方”,實用到可以直接抄作業。

有家長說反複回聽3遍,記下整整5000字筆記,寒假帶孩子把貓博士講的方法實踐起來,孩子的閱讀筆記立馬不一樣了。

▲還有家長全程錄音,轉文字有3萬多字,全是幹貨,真的是外面想買也買不到的,太值了

應廣大家長的強烈要求,我們對直播内容做了文字整理(篇幅原因,也隻能呈現60%,歡迎加小助手索要回聽鍊接),今天分享給大家。如果想讓貓博士直接手把手教孩子學閱讀,文末還有她的音頻課程鍊接,優惠哦。

如果不過瘾,2月24日,我們又一次邀請了貓博士做客“真棒直播間”,帶來下一場更精彩的直播,千萬别錯過!

*以下文字整理,以貓博士第一人稱講述

碎片化時代的兩大“糖衣炮彈”

- Z h e n X u a n -

聽書、漫畫

現在的大多數孩子,為什麼學不會深度閱讀?

原因顯而易見,深度閱讀是絕對高門檻的一件事,需要動用複雜思維,然而如今碎片化時代,有兩個更輕松、更低門檻的“糖衣炮彈”攔着,導緻很多孩子不願意往前更進一步。

哪兩個“糖衣炮彈”?

一個,是純視覺的漫畫,非常吸引低年級的孩子,看起來天天在讀,但密度低,信息量少,知識性薄弱,隻能讓孩子停留在“淺閱讀”階段,遲遲過渡不到純文字閱讀。

另一個,是純音頻的聽書,網上各種APP資源特别多,看起來很豐富,但我必須提醒大家的是,聽書一定不能取代文字閱讀。

“漫畫很淺”很好理解,接下來,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聽書也不能培養閱讀文字的能力。

第一,聽書的時候你是被動的,都是跟着别人跑,無法控制聽的進度,一個地方沒聽懂,要跳回去重聽很不方便,也很難前挂後連地加深理解。而閱讀文字時,你是完全主動的,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走,大腦可以讓你邊讀邊想,有讀不懂的再返回去琢磨。

第二,聽書是一件“線性”的事,就是跟着音頻的講述直線條地往下走。而文字閱讀是立體的、三維的,可能讀到後面,你發現某一章跟前面的内容有關聯,,或回答了前面的某個問題,你可以很方便地翻回去,把兩個部分、甚至多個部分關聯起來看看,就會有一種“自主性的探索”在裡面。

第三個差别,可能隻有做過音頻産品的人才知道——做聽書内容,時間不能太久,講稿要拼命壓縮、簡化,比如一節課不能超過10分鐘。所以,市面上大多數聽書産品,都比較“快餐”,每一節可能隻有2、3個要點,不像整本書一樣有“第一章-第一節-第一點”這種層層深入細分的邏輯。我自己的課程算是邏輯層次比較多、邏輯線條比較長的,估計大家聽起來有時候就會覺得“累”,建議多刷幾遍。

而相對的,凡是經典的書、經典的作品,自帶的邏輯通常都有很多層。我自己做課程也是如此,我的邏輯鍊中,讓拿掉任何一個層次都很為難:拿掉底下的層次無法成立;拿掉延伸的層次很可惜,就會缺了深度閱讀中最重要的“層層深入”環節,變成了被精簡過度的“空中樓閣” 。

而在整篇文章、整本書的閱讀中,就可以很好地訓練思維的連貫性。

可以完整地閱讀每個章節,讀清每一個層次,一點點探尋到書中完整的邏輯鍊,摸到了全書框架結構,在這種“閱讀+思考”的過程中,思維能力就會得到提升。

這個過程,就像孩子拼樂高,一堆零件到手,按圖紙(邏輯),從碎片拼成小結構,小結構拼在一起變成大結構,最後全部拼在一起,這中間藏着很多“整合”的工作。

如果習慣于聽音頻中“被壓縮”的内容,沒有整合的工夫,那無論從知識體系還是思維能力上,往往都隻能停留在比較低的層次。一旦要閱讀的書籍、材料有多層邏輯,或者以後要寫邏輯嚴密的論文,就會有點抓瞎。

所以總結一下,閱讀文字的能力,隻能在閱讀中養成——

聽,是一件低門檻的事,被動、線性、簡單,内容是被壓縮、精簡過的,除非對所得的碎片還能進行整合——這就又涉及到比較深的思維内容了;

閱讀文字,是一件高門檻的事,自主性高,可以透過文字和作者的對話,展開自己的想象與思考,逐步培養起多層次、多維度、長邏輯鍊的思考能力。

我們要盡力去做高門檻的事情。

不過,不要混淆了,我并沒有說,聽書不可以。

在無法閱讀文字的時段,例如上學放學路上,用聽書做補充,挺好的。

不過我建議:聽原著的有聲版。

不要去聽概述版,就像選書的時候我總是建議大家選原著,不要買改編、編譯。也不要去聽講述版,讓别人讀完以後轉述給你,必須自己走進去,這也是盡力跨越高門檻。

深度閱讀能力

- Z h e n X u a n -

才是掌握高級思維的絕密武器

下面就來講一講,培養孩子深度閱讀能力的思路、方法,都是我從複旦讀書開始,通過自己的閱讀、拆解,總結出來的,親測有效,大人孩子都适用。

先抓結構,再讀細節

拿到書,先看目錄,把結構抓出來,把感興趣、有疑問、或覺得重要的地方标記出來。讓自己先擁有一張“閱讀地圖”,哪怕是粗略的、不精确的地圖,都對後面的閱讀有幫助。,重點看一看(注意,主要适用于熟悉領域、非虛構類書籍,作為資料補充;)。

建議使用“兩輪閱讀法”

但很多讀者(包括孩子,也包括成年人)面對的問題是:書太難,讀不下去(我有個讀者說,一本哲學書“重啟的三次”還是倒在了第一章);或者很厚,一下子讀不完,都容易半途而廢。怎麼破?我的建議就是:兩輪閱讀法。

▷第一輪閱讀,跟着作者邏輯走,用“奔跑”的速度從頭讀到尾

快速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有問題或覺得需要深思的地方,做好标記,可以劃線、可以折角、可以用任何你喜歡的方式。然後繼續“狂奔”,往後閱讀,直到堅持把這本書讀完。

如果你發現某些段落,無論如何都無法把詞、句子拼湊在一起,形成一個可理解的意思……嘗試了好幾遍還是不行。

兩種辦法:

① 做好記号,暫時跳過。但要能理解在它之前、或之後的段落是關于什麼的,跳過去僅僅隻是這一段暫時空白,不至于影響全局。

② 出聲地朗讀,讀到順口;或抄寫一遍。

這裡解釋一下我所說的“奔跑”,閱讀一本書時的“奔跑”并非百米沖刺,而是馬拉松長跑。中間遇到比較困難的路段,改換下方式無妨,能順利地往下跑就好。

▷第二輪閱讀,拿張大白紙,理出書中的邏輯線

通常第一遍閱讀以後,很多人隻記得一部分片段,會遺漏一部分(這就是家長經常問的:為什麼不能完整複述),也很難理清作者構建的結構、框架。

這就需要閱讀第二遍了。

隻是這一遍的閱讀,不止要讀,還要動筆。

對于初學者,可以先嘗試理出作者的邏輯線,也就是作者是如何思考、安排、叙述的。最直觀的就是書的目錄。

不過,我建議大家使用自己的語言,讓自己能說清這本書要探讨的核心内容是什麼,現有的結構是什麼,以及不同邏輯層級下的内容、重點、整條邏輯是什麼。發現說不清的地方時,就有針對性地回到書中重新看一遍。

閱讀經驗豐富的讀者,在完成上一步的基礎上,可以更上一層:用自己邏輯去“重構”這本書。

不過這一步比較難,我的建議是——

  • 在第一遍閱讀時就要做筆記:把自己覺得重要的點記錄下來,把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尤其是自己所理解的關聯,一邊閱讀、記錄一邊就進行梳理。這樣漸漸地,你可能就會從中有一些新的發現
  • 把書拆細拆碎:不要籠統地去概括什麼“段落大意”,而是要把書中的每一個要點、每一個元素拆分開來,讀清楚。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常說,“觀點不重要,事實才重要”,在閱讀非虛構類書籍時,首先就要把事實和觀點拆分開來,事實放一堆,作者的觀點放另一堆——把後者處理成“某人提出過某個觀點”,也變成一種另外的事實。這樣你就不會混淆、不會隻顧跟着别人跑。然後,你再從事實本身出發,去找出其中的邏輯鍊,漸漸形成自己的思考。

這個過程,和市面上大多數所謂的“拆書”不一樣——我所建議的“拆解式閱讀法”,拆解是為了看清書中的每一個元素、每一個邏輯層次,以及它們彼此之間的關聯,然後再去展開你自己的思考、乃至“重構”。

而這種重構,目的就不僅僅是讀通這一本書,讀懂作者本身的用意,還可以讓這本書的内容能“生長”到你自己的知識譜系中,跟自己已有的知識相關聯。

接下來,我從小說、非虛構讀物的角度,舉例聊一下深度閱讀如何“實戰”起來。

傳世名作級别的小說

- Z h e n X u a n -

我有5個萬用方法,

擺脫各種“讀不懂”

現在中小學的必讀書目裡,有一些非常經典小說,但有時候孩子們會反映“讀不懂”,有時候會反映“沒感覺”,讀不進去。

舉一個例子。沈從文的《邊城》,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包括孩子、包括成年人,但大家又覺得讀起來有點……“朦胧”,好像抓不到什麼。

其實這正常的。因為這部小說不僅僅是講一個故事,更重要的是,還構造了一個獨特的“世界”,如果光是從故事的角度去看,就會有點模糊。

比如這部小說的開篇,第1-3章,除了把主人公介紹出來之外,最大的篇幅都是在介紹“茶峒”這個世界:它的地理空間,它的風土人情;以及很重要的,它的運行方式。

你也可以認為,就是把這個世界也當做一個“主人公”來介紹。它不僅僅是人物活動、故事發展的背景闆,而是小說中的一個獨立的、很重要的元素;把它單獨拿出來,也能夠成立。

所以,對這部小說的閱讀,除了使用常規的角度:故事、人物、叙事……等等的分析之外,我想提醒大家:它最核心的其實是對“邊城”這個世界的構造,以及通過這個世界所表達出來的東西。

那麼,怎麼樣帶着大家去讀經典的小說,把種種層次都讀出來、理解到呢?可以說,不同的小說會有不同的路徑和方法,每一部我的講法都不一樣。不過我們可以先說一點通用的:

梳理故事結構

小說肯定還是要講故事的,哪怕是支離破碎的故事,而故事肯定還是有基本結構的,如何發生、發展等等,這條路徑我們可以先梳理出來。用一條流程圖來畫,或者還可以用一條曲線圖表示出故事的跌宕起伏。一張A4紙,就可以展現出小說的全貌。

梳理叙述結構

故事線是按照故事發生、發展的時間順序來梳理,但作者在講故事的時候,卻并不一定按照這個順序講,往往都會有一條跳躍、穿插、閃回等等,有些還會有意識地制造出某種叙述的順序,比如就是寫成碎片,讓你像拼圖那樣去讀、去拼,最終才能看到全貌。

還有一點,就是叙述的時候,時間不一定是連貫的。作者可能會在故事線上選取若幹個片段來寫,而中間的部分就一筆宕過,最經典的就是傳統小說中的:“時間一晃就過去了……”當然現代小說裡轉換時間的方式會更巧妙,更不露痕迹,就需要我們仔細去分析了。

這一點在讀《邊城》的時候大家應該就會有感覺。比如在小說的前面幾章,叙述在前後幾個端午節上跳躍,其他時間基本都是快速掠過。當然後面的叙述方式又發生了變化。你就要對照前面梳理好的故事線,找到作者的叙述點。

理清人物關系,畫一張人物結構圖

有一個很好玩的點,大家不妨注意一下:在優秀的小說裡,不會出現重複的人物類型,每一個角色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代表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形象。

我們在做分析的時候,首先要看清每一個人物是什麼樣,看到他的特點和複雜性(所謂的“立體人物”,就是人物會有多個側面,而不是簡單、僵化的一個标簽);其次要看清人物之間的關系;還可以看看在小說“世界”中占據着怎樣的位置、在小說叙述中是如何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讀懂了這些,就能站在作者寫作的角度,理解ta為什麼要這樣寫。

看清叙述視角

這又是一個很好玩的問題。在一部小說裡,誰在講故事?

有的作品是第一人稱有限視角,選擇某個人物、以“我”的口吻來講,隻能寫“我”可以接觸到和想到的内容;有的是第三人稱全知視角,也稱“上帝視角”,什麼都能寫,可以随意進出任何時空、乃至任何人物的頭腦,有時候作者本人還會跳出來自己發幾段議論;還有的是第三人稱有限視角,仍然用“他”來講故事,但限定在某個角色上,隻寫他能接觸到和想到的内容。

不過如今的小說往往會采用更複雜的方式:叙述視點是變來變去的。通常都會設置2個、乃至更多個有限視角,當然,其中往往有一個是主要的。用引入更多視點人物的方式,來解決有限視角無法觸及到的内容。

那麼,叙述視點一會兒滑到A,一會兒滑到B,這個“滑動”的節奏是什麼?首先你得注意到叙述視點的變化,然後才有可能去展開分析。

分析小說“世界”

小說中的世界不同于現實世界,哪怕看起來再逼真,都是作者的一個構造。我們要去看小說世界裡的時間(包括曆史,包括時間流動的速度)、空間(畫一張地圖,把重要位置都标記出來)、運行規則(包括社會、政治、文化、經濟等等,例如在《邊城》中都有體現)。

把這個“世界”梳理出來,再把前面分析的人物、情節(也就是人物的行動,在小說世界裡會留下行動的軌迹)、視點等等放進去,你對這部小說又會有新的認識。

其實這就是小說作者要做的:構造一個世界,透過小說人物的眼睛、用他們的行動,帶着你在世界裡漫遊。

孩子不愛讀的非虛構作品

- Z h e n X u a n -

請記住關鍵詞“随機的震動”

很多孩子不愛讀非虛構作品,但其實非虛構作品會在孩子成長曆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幫孩子認識真實世界,學習提取信息,以及處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尤其是未來如果做學術論文,這是剛需。

這裡限于篇幅,對非虛構類書籍的閱讀方法就不展開了,同樣是因為針對不同類型的書,方法變化很多,一下子講不完。我們先談談選書和激發興趣。

我的建議有2個:一個是沿着孩子自身的興趣走,比如有個孩子喜歡讀動物小說,我就建議從小說中出現的動物出發,選擇相應的自然科學類書,這個過渡就比較自然。

另一個是随機的振動,時不時地找一些孩子沒接觸過的領域,給他幾本适合目前閱讀能力的書,比如經濟類的、法律類的、社會學類的……等等,有時候接觸下來,就會有意外驚喜:忽然發現這個話題很感興趣、那個類型很好玩。這樣經常“振動”一下,可以讓孩子通過書和閱讀,接觸到更大的世界。

當然,如果孩子當下沒興趣,咱們也不要逼,再等等就是了,以後再“振動”,有的是機會。

還有家長問過,有的非虛構讀物比較難,怎麼幫助孩子“讀進去”?

我自己是這樣做的:我會在孩子閱讀之前,先看過,然後用便利貼寫下幾個問題,告訴孩子可以帶着這些問題去閱讀,找到可以回答問題的内容。我的角色,其實就是一部“腳手架”。

有的家長可能覺得“提出問題”比較難,那可以這樣做:和孩子約定,今天一起讀這一章,讀完以後讨論書裡的内容,發表觀點,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還可以一起理這一章的結構、邏輯線,畫張思維導圖。這樣跟孩子之間也很有話聊了。

甚至,哪怕你沒時間,無法完全跟進孩子的閱讀,也可以做一件事:空出一點時間,專心地聽孩子講。鼓勵他把所讀到的内容、産生的想法說出來。但你不要評判,認真聽就可以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