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優寶
網絡上曾有這樣一部很火的親子短片,讓父母與孩子互相打分,滿分為10分。
測試開始了,幾位媽媽輪流吐槽着自己的孩子,有死活不肯吃飯的,有對他講話裝聽不見的,一提起孩子媽媽們都是滿肚子怨氣。
她們很清楚,自己的孩子很不完美,還有一身的“小毛病”。
于是,愛哭鬧減一分,挑食減一分,不講衛生再減一分……
大多數媽媽給孩子打了7分或者不及格,很少有人給出高分。
很快輪到孩子們了,結果竟出奇的一緻,10分、20分、100分、1萬分,所有孩子都給媽媽打了滿分。
他們的理由也很簡單,有說媽媽漂亮的;有說媽媽做飯很辛苦的;有說喜歡媽媽陪自己玩的……
在孩子的眼中,媽媽始終是完美的,一提起來眼睛裡都閃着亮光。
那麼幾位忙于事業,不常顧家的爸爸們呢?結果再次令人淚目。
孩子,總是出人意料
孩子對待一件事物的思考方式總是令人捉摸不透,有時會讓人很費解,有時會讓人很生氣。
我們以為,是因為孩子很多事情還不明白,不理解,所以才愛胡思亂想。
一心隻盼望着他們能早點懂事,乖乖聽話。
但有時孩子為了父母,也會做出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有一位媽媽,在吃飯時故意把孩子最愛吃的香腸夾到了自己碗裡。
她隻是想逗逗孩子,看看平時護食的女兒會不會生氣?
可沒想到,孩子二話不說就把自己碗裡所有香腸都夾給了媽媽。
還有一位媽媽,在生完寶寶後,在家做了兩年全職媽媽。
為了減輕老公的養家負擔,她離開孩子,重新回到職場工作。
一天中午,媽媽突然收到家人發過來的一段視頻,瞬間心酸得淚如雨下。
地鐵上,一位媽媽因為太累了,靠着扶手就睡着了。
孩子看到媽媽睡着後,默默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他來到媽媽身邊,拿起了她的包,就這樣一直站到下車的那一站才叫醒媽媽。
他的眼角一直瞟向一旁坐在嬰兒車裡的小女孩,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或許是在向小女孩炫耀,自己已經能夠很好地守護媽媽。
就在前不久,一家飯館的視頻監控中也拍下了一對父子。
幾個男人正在舉杯暢飲,期間,一個看起來10來歲的小男孩趁着大人不注意,以上洗手間為借口,偷偷去收銀台買了單。
酒足飯飽後,當男孩的爸爸掏出手機準備買單時被告知了實情,他先是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再三向服務員确認後竟趴在凳子上放聲大哭。
原來他和老婆剛離婚不久,孩子知道後覺得爸爸很“難”,于是用自己攢下的零花錢買了單,想給爸爸減輕點負擔。
看到爸爸狼狽的樣子,男孩還擔心地上前輕聲安慰,見爸爸沒有回應,便安靜地站在一旁守候。
不一會兒男人就擡起頭來,擦了一把眼淚,攬過孩子的肩膀,孩子見狀趕忙把書包背在身上。
就這樣,一大一小的身影消失在了夜幕中……
孩子對父母的愛,往往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多。
從何時起,孩子不再愛父母了?
孩子越大父母越有一個明顯的感覺:
曾經貼心的小棉襖,不知從何時起變得不再暖心,處處都要和自己對着幹,簡直就是一副不氣死自己不罷休的模樣。
也許,這就是孩子叛逆的青春期吧?孩子真的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愛自己了嗎?
作家畢淑敏曾好奇地問過一群孩子:
“你覺得父母愛你們嗎?”
孩子們撇嘴說:
“不,沒覺着誰愛我們。”
她大驚,循循善誘道:
“你看,媽媽工作那麼忙,還要給你洗衣做飯,爸爸在外面掙錢養家,多不容易!他們多麼愛你們啊……”
孩子們的回答不屑且漠然:
“那算什麼呀!”、“誰讓他們當爸爸媽媽呢?也不能白當啊。”、“他們應該的。我以後做了爸爸媽媽也會這樣。”、“這難道就是愛嗎?愛也太平常了!”
她被震住了,一個不懂得愛的孩子,就像不會呼吸的魚,出了家庭的水箱,在幹燥的社會上,他不愛人,也不自愛,必将焦渴而死。
她不死心,又問孩子們:
“那你們什麼時候能感到别人是愛你的呢?”
這是一個連成人都争執不休的問題,再基于孩子們之前的冷漠,她本不抱有多少希望,他們的回答一定很光怪陸離吧。
沒想到這次孩子們的答案晴朗而堅定。
一個梳着翹翹辮的女孩說:
“我幫媽媽買醋來着。她看我沒打了瓶子,也沒灑了醋,就說,閨女能幫媽幹活了……我特高興,從那會兒,我知道她是愛我的。”
一個小光頭說:
“我爸下班回來,我給他倒了一杯水,因為我剛在幼兒園裡學了一首歌,詞裡說的是給媽媽倒水,可我媽還沒回來呢,我就先給我爸倒了。我爸隻說了一句,好兒子……就流淚了。從那次起,我知道他是愛我的。”
還有一個小女孩說:
“我給我奶奶耳朵上夾了一朵花,要是别人,她才不讓呢,馬上就得揪下來。可我插的,她一直帶着,見着人就說,看,這是我孫子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是愛我了……”
她大大地驚異了,訝然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鐵的邏輯。
原來孩子眼中的愛是被高度簡化、統一的——
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時,感受到了一個幼小生命的意義。成人注視并強調了這種價值,他們就感悟到深深的愛意。
這和成人的邏輯簡直背道而馳,父母是如何讓孩子懂得什麼是愛呢?
從他的眼睛接受第一縷光線開始,便被無微不至的呵護圍繞。
對于獨生子女的一代,父母的關愛之心,大概達了中國有史以來的最高值。
家的感情像個蘋果,姐妹兄弟多了,就會分成好幾瓣。若是千畝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裡,便獨步天下了。
但如果父母把愛定位于關懷,随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對他的看顧漸次減少,孩子就會抱怨愛的衰減。
“愛就是照料”這個簡陋的命題,把許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領入誤區。
這就像我們常吃一樣食物,不論在别人嘴裡多麼美味,我們也隻會感覺味同嚼蠟,父母式濃烈的愛意也會讓孩子的感覺遲鈍麻痹。
畢淑敏最後總結道:
“愛應該像一面遼闊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愛意反複回響着,折射着,變成巨大的轟鳴。
當付出的愛被隆重接受并珍藏時,孩子才終于強烈地感覺到了被愛的尊貴與神聖。”
你的孩子,值得100分的肯定
育兒、育兒,都說是父母在養育子女,但反過來又何嘗不是孩子在讓我們成為完整的自己?
我們也曾不懂父母養育的辛苦,直到親身經曆一番,才理解了上一代人的付出,才學會了感恩自己的父母。
我們也都忘記了自己是如何長大的,又是孩子用活生生的演繹,生動地彌補上了這一塊的記憶。
親子教育從來都是雙向的,父母和子女,兩個不同星系的人走進同一個世界,在相互依存和磨合中,相互成就。
最初我們因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心理狀态、不同的思維頻道而困擾,彼此很難讀懂對方。
不是要誰去妥協誰,誰要去适應誰,因為我們各有各的成長規律與需求。
作為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很多缺陷,對孩子我們總是難以釋懷,哪怕他說了“再也不敢”。
但孩子對我們卻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原諒,哪怕我們從未說過“對不起”。
曾經我們也是孩子,習慣以自己為世界中心來看待世界和思考問題。
當我們有了孩子,忽然之間思維方式就發生了改變。
是孩子的出現,讓我們通過角色互換,學會了換位思考。
讓我們看到了人和人的不一樣,學會了包容和尊重。
優家教育創始人吳臻老師
曾說:
父母和孩子間最重要的,就是情感關系。
你的孩子不是一個力求完美的項目,
你和孩子維持着一種持續的互動關系,
照顧孩子也不是一項"家務",
最重要的是把孩子當作一個人,一個需要建立情感關系的人。
沒人想被别人搞定,大家都需要情感關系,孩子也一樣。
2歲時,他為了一棵草一株花而欣喜;
3歲時,他為了路邊無家可歸的乞丐而傷心;
4歲時,他開始讀幼兒園,學習笨拙地表達他的愛;
5歲時,他對死亡的解讀是愛你的人,換了另外一種形式陪伴你;
6歲時,他教你發現隐藏在生活細節裡的愛,而不是争吵與抱怨;
......
是孩子降臨在這個世界上,喚醒了我們的靈魂。
讓我們發現自己有着無限潛能,
讓我們體會到了為人父母的成就感,
讓我們重拾起對生活的熱情與期待,
讓我們的心變得柔軟、充滿溫暖。
……
這一切,都是孩子教會我們的東西。
願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對待!
-課程購買-
-往期精彩推薦-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