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詞人柳永是婉約派代表人物,他也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他不僅開闊了宋詞的題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詞,發展了鋪叙手法,促進了宋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對宋詞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首《訴衷情近》就是作者漂泊于江南時所作,他以登高倚望為基點,抒發了他對千裡之外的故人的思念和客居他鄉的人生感歎。
雖然這首詞不是柳永的代表作,但也清新可人,結構工巧。詞的上片寫秋景,凄美動人;詞的下片思念舊情,哀婉感人,詞意發展脈絡清晰,是一首結構嚴謹的好詞。
雨晴氣爽,伫立江樓望處。 澄明遠水生光,重疊暮山。 遙認斷橋幽徑,隐隐漁村,向晚孤煙起。
殘陽裡。脈脈朱闌靜倚。 黯然情緒,未飲先如醉。 愁無際。 暮雲過了,秋光老盡,故人千裡。 盡日空凝睇。
雨過天晴,秋高氣爽,作者站在高樓之上,向遠處眺望。他看到了什麼?他看到了一幅江南水鄉傍晚的秋色圖。遠處澄澈明淨的江水,波光粼粼,暮色中山峰重巒疊翠,連綿不絕。遠遠的,朦胧的能辨識斷橋、幽僻的小徑,隐隐約約的漁村中,有孤寂的炊煙袅袅升起。
這幅水鄉暮色圖,給人以荒寒、凄清、寂寞的感受。作者柳永曾經在北宋都城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那裡的繁華熱鬧與當前荒江日暮的秋色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怎能不觸動這遊子的悲感呢?
詞的上片寫秋景,渲染了憂愁孤寂的氛圍,為下片悲秋傷别做了鋪墊。
夕陽之中,作者靜靜地依靠在欄杆上,默默的思索。他在觀景中觸懷,在思索中感懷,便産生一種黯然情緒,不飲自醉,醉于無邊無際的愁苦之中。
作者為什麼會産生黯然的情緒呢?因為此時暮雲已過,将要進入深夜;秋光已老,将要進入寒冬,而老朋友卻在千裡之外,人生遲暮,異鄉漂泊,思念故人,寂寞孤苦,各種複雜之情融為一體,無法消除。
面對這種憂愁,作者能怎麼辦?他隻能整獨自凝視遠方。最後一句的神态描寫,不但把作者無奈的處境表達出來,而且更加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故人的思念之情。
對故人的思念是全詞的中心,聯系柳永的生平和他的詞作來看,這“故人”應該是指他在京城相識的歌妓們,柳永尊重與她們的感情和友誼,才會有這樣的深切思念。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