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中醫林佳明
荔枝微課:中醫林佳明
更新時間:每天更新
視頻号:中醫林佳明,每周四晚上六點直播,每周四早上八點十五分直播。
溫馨提示:因公衆号修改了推送規則,推文不再按時間線顯示,請加公衆号星标,才能第一時間收到推送哦!
今天是我寫日記的1283天。
女性,61歲,本院工作的媽媽。
失眠5年。
患者訴5年前出現失眠,難以入睡,易醒,醒後難以入睡,在當地治療後,症狀改善不明顯。
其女兒是本院職工,帶其來就診。
失眠,難以入睡,醒後難入睡,心煩,舌尖紅中裂,苔白膩,脈沉細。
拟方如下:
北柴胡15g,白芍15g,枳實15g,炙甘草10g,竹茹15g,陳皮10g,姜半夏30g,龍骨75g,牡蛎75g
中藥3付,每天一劑,口服。
03.03患者二診訴服藥後能入睡5小時,并訴其咳嗽能不能治療,1周前出現咳嗽,幹咳,少痰,咽癢,舌質尖紅,苔中膩,中有裂開,脈沉細。
拟方如下:
北柴胡15g,白芍15g,枳實15g,炙甘草10g,竹茹15g,陳皮10g,姜半夏30g,龍骨30g,牡蛎30g,幹姜10g,細辛6g,五味子10g,紫蘇子10g,蟬蛻6g,炒僵蠶10g,西青果10g
中藥2付,每天一劑,水煎,口服。
按語:一診時,患者除了失眠,其他症狀并不明顯,從舌尖紅中裂,苔白膩,脈沉細,可以看出患者此時舌中裂是由脾胃虛引起。
舌紅考慮濕濁郁熱,苔膩為痰濕阻滞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所緻。
“中焦為軸,四維如輪”,脾胃升降失常必影響肝膽之升降,陰陽升降出入被阻,陽不入陰,故而失眠。
辨證:太陰病。
方藥:四逆散+溫膽湯+龍牡
《傷寒論》第318條“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洩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利城老師亦講,四逆散能治療這麼多或然症,跟少陽處在半表半裡有關,故其容易波及五髒六腑,也與它能調節全身氣機的作用有關。
溫膽湯亦是調節氣機之方,《醫方考》中雲“膽熱嘔痰,氣逆吐苦,夢中驚悸者,此方主之。”
膽,甲木也,為陽中之少陽,其性以溫為常候,故曰溫膽。
方中竹茹清而不寒,可以除虛煩,同時能和胃祛痰止嘔逆;
配以枳實下氣寬中,破堅積,兩者相合能更好地除痰,痰涎得除則膽氣得升。
半夏燥濕化痰,生姜止嘔,生姜配合半夏有助于和胃降逆、化痰,生姜還能消除半夏的一些毒性。
陳皮理氣化濕,和半夏相配體現了“治痰先治氣,氣行痰自消”的原理,是治痰的一個常用的配伍組合。
茯苓健脾,治療生痰之源,同時滲濕能助半夏的燥濕,增加化痰的力量,茯苓還擅長平沖降逆,和竹茹、枳實配合有助于降痰氣。
生姜、大棗可以調和脾胃,甘草可調和藥性。
整方體現了理氣化痰、和胃利膽的作用。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9:“治大病後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此藥主之。又治驚悸。”
最後加龍骨、牡蛎亦取其潛降之功。
二診時,患者睡眠明顯好轉,但出現了幹咳,咽癢。咽癢考慮風邪犯喉引起;
苔仍膩,脈沉細,考慮水濕未祛,水飲上逆,肺失宣降而緻咳嗽。
《金匮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雲:“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故在原
方基礎上加幹姜、細辛、五味子三藥共同溫化水飲。
患者幹咳,考慮氣逆引起,故加紫蘇子、青果降氣。
咽癢,加蟬蛻、僵蠶祛風止痙。
此次患者來就診主要是因為幹咳,自感其睡眠已經沒有影響,但為什麼還會在原方基礎上加藥?
因其病機一緻,都是以為水飲上逆,氣機升降失常所緻。
林佳明點評:這個患者是我們本院職工家屬,愛甯在今天跟診的時候總結了出來,溫膽湯比較容易理解,很多人可能覺得用四逆散的依據是不足的,患者反複的失眠,擔心失眠的後果,心煩,我用四逆散調暢氣機的思路,升降出入恢複正常,陽得入陰而寐的思路。愛甯基礎紮實,總結的越來越好,二診有咳嗽,我判斷三劑就好了,我覺得抓住了病機,一般會有比較大的把握,水飲上逆而為咳。
總結丨2021年規培唐愛甯
編輯丨林佳明
點評丨林佳明
林佳明,副主任醫師
師從全國著名老中醫李可的親傳弟子廣東省名中醫阮永隊教授,全國名老中醫黃李萍教授、廣西名中醫姚寶農教授。
從事六經經方辨證傳承工作,目前與利城老師已經開展了12期初級經方傳承班。
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利用周末在老年大學、基層開展經方義診工作,深受百姓歡迎。
崇尚仲景醫學,六經辨證,運用經方治療常見病、多發病,做經方一代傳人。
善于運用中醫經方治療本專業常見病、多發病、疑難重症如急性腦血管病(腦中風)及後遺症、反複發作性眩暈、頑固性失眠、癡呆、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焦慮症、頭痛、心理障礙等疑難雜症。
擅長運用純中醫藥治療中風、眩暈、不寐、郁病、頭痛、消渴、咳嗽、發熱、哮病、喘證、胃痛、胃脹、月經不調、痛經、不孕及腫瘤術後、眩暈頭痛以及顫震、咳嗽、喘證、胸痹、不明原因發熱等疑難病症。形成了經方六經辨證,注重興陽、溫陽、扶陽學術思想運用。
歡迎加我的微信,每天早晨朋友圈會更新一篇學習筆記。
上一篇
山是怎麼形成的?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