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壽(1897—1971),字大頤,自署阿壽、壽者。
現代畫家、教育家。浙江甯海人。
磐石墨雞圖
1948年,豆漿紙、設色、指墨,68×136.5cm
款識(一):“不作指畫已三年矣,偶然着墨,荒率殊甚。憑窗默坐,有憶鐵嶺高且園也,奈何。心阿蘭若住持壽者并記于望吳山樓。”
款識(二):“戊子涼秋,壽指墨。”
印章:白文印“潘天壽印”(兩枚),朱文印“阿壽”、“強其骨”
此圖作于1948年,是潘天壽52歲時的作品。1948年是潘天壽辭去國立藝專校長後專心創作的一年,留下了很多代表性的作品。
此年作品值得關注的一是方形石塊的藝術語言已經形成,二是指墨畫達到了高超的境界,此兩點在這幅作品中均得到充分體現。
《磐石墨雞圖》的構圖很有特色,一塊方形磐石橫亘畫面中央,大虛大實的處理早在1945年的《江洲夜泊圖》中已經出現。《江洲夜泊圖》一直懸挂在潘天壽的會客室中,可見他對這幅作品的喜愛,原因可能正是因為它開啟了後期藝術語言的風格。
潘天壽 江洲夜泊圖
《磐石墨雞圖》的磐石處理更為成熟。石頭幾乎成長方形,在左下角沖出畫面,仿佛鑿進土中。這一向下的力,制止了整個石塊的斜勢,穩定了畫面。同時起到視覺穩定作用的還有左下角岩邊的落款,阻止了下滑之勢;右下方的叢草和竹枝、苔點加重了畫面右邊的分量,也起到牽拉的作用。
磐石墨雞圖結構分析圖
巨石僅用幾根線條勾勒,是十分見筆力和畫家對對象的概括能力的。那些勾勒的線條雖然簡潔,但一波三折,提按轉折中表達了石頭之形和質;又有扛鼎之力,生動表現石頭的堅牢和韌硬。左上部的墨雞由一塊濃重的墨色畫成,在畫面中形成大小、虛實、黑白的對比,使畫面顯得對比強烈。雞身雖為重墨,然巧妙留出空白,暗示出墨雞的結構。
此幅作品為指畫作品,題款中言“不作指畫已三年矣”,則此前幾年潘天壽因忙于抗戰勝利複員和繁忙校事,必定荒廢指畫殊久。據當時學生回憶,1944年他到潘天壽房間,還看到他的指畫作品:“記得他房間裡僅一張床,上面鋪了草席,一隻箱子,桌上放着筆硯,牆上挂着一幅《蛙石圖》(指畫),另外什麼都沒有。”潘天壽作指畫學清代高其佩,然“每拟高其佩而不同,拟而不同斯謂之拟耳”(《聽天閣畫談随筆》),表達了對拟古的見解。而且他認為學指畫必須要先打好毛筆畫的基礎。這一年其所作《靈芝圖》等指畫作品,均堪稱經典。
潘天壽紀念館館長陳永怡先生解析
新放圖
1963年,生宣紙、設色指墨,60×53.3cm
款識(一):“新放。”
款識(二):“壽者指墨。”
印章:朱文印“阿壽”,“潘天壽”
潘天壽的作品用濃墨、重墨的多,有沉郁博大之氣,但此幅《新放圖》卻用淡墨畫成,獨具清雅淡逸之格。
荷花是潘天壽喜愛的題材。他常居西湖邊,每到夏日,“接天連夜無窮碧”是時時入眼入心的尋常之景。他景雲村住所的旁邊,即是名曰“荷花池頭”的小巷,明代一武官曾于此築荷花池。再則,荷花的梗、葉、花苞等,造型點線面皆有,能充分實現他對畫面構圖的探索,展現他的筆墨特點,所以荷花在潘天壽作品中是一個比較主要的題材。
《新放圖》以指墨畫成。荷葉以淡墨抹出,再加淡石綠,斑斑駁駁的效果仿佛霧氣籠罩般。潘天壽曾說:“墨能得淡中之濃,濃中之淡,即不薄不平矣,其關鍵往往在用水用紙之間。”
這片荷葉,筆墨非常豐富,但又十分整體,畫家深厚的筆墨功力由此可見一斑。荷葉下甲肉并用斷斷續續地勾出新放的荷花,挺立的花苞和幾株水草。整幅作品墨色輕淡,設色柔雅,烘托出清晨薄霧中新荷的稚嫩和清新。此般清逸雅緻的風格,在他霸悍闊大的作品中顯得十分别緻。
潘天壽紀念館館長陳永怡先生解析
秃頭僧圖
1922年 紙本、設色 94.8×172 cm
潘天壽紀念館藏
款識:一身煩惱中寫此秃頭。壬戌,阿壽。
印章:甯海農民潘天壽之章(白)
讀經僧圖
1948年 紙本、設色、指墨 68×136 cm
中國美術館藏
款識:戊子中秋,壽指墨。
印章:潘天壽印(白)、心阿蘭若主持(朱)
潘天壽變體畫作欣賞:美術界将出自同一畫家之手、名稱相同、構圖相似而畫面卻不盡一緻的作品,稱為“變體畫”。藝術市場有時還将這類變體畫稱為“雙胞胎”,這些變體畫的出現,大都跟藝術家追求畫面的充分表達有關。
衆所周知,在20世紀的中國畫大家中,潘天壽對畫面構圖的苦心孤詣是最突出的,從他的變體畫中,可以看到他對作品的高要求,對構圖的嚴謹和精益求精。潘天壽的變體畫創作,大緻分為幾種情況:對古人風格和境界的追摹,變體臨拟,血戰古人;對某種主題一畫再畫,以寄托情思;對符合自己藝術個性的題材的反複表現;為畫面改良或推敲的目的而重畫;用不同的構圖來表現或強調不同的意境。這些作品往往題材相同,構圖相似,他們之所以被潘天壽一畫再畫,與他作畫的背景,尤其是他當時的思想狀态有關,更與他自己内心的境界相一緻。構圖随立意,潘天壽對形式、構圖、章法的反複經營,都與内容息息相關,這已經成為他表達内心情感的一種方式和手段,最終傳達的是對筆墨、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對意境的不斷追求。
伍子胥行吟圖
1924年 紙本、設色 140×38.7 cm
私人收藏
款識:科頭曲背衣褴褛,矍铄神留饑眉妩(宇)。曰歌曰歌聲昂低,一棒街頭獨踽踽。心頭心底仇人頭,酒酣刃白天風起。夫差(阖闾)死後誰相知,日暮箫聲遍吳市。“宇”誤“妩”,“阖闾”誤“夫差”。茂齋學兄持楮索畫,作此應之。甲子石榴開候,三門灣阿壽時客黃歇浦。
印章:阿壽(朱)、潘天壽印(白)
行乞圖
1929年 紙本、水墨 149×41 cm
餘姚博物館藏
款識:科頭曲背衣褴褛,矍閃神留饑眉宇。曰歌曰歌聲昂低,一棒街頭[獨]踽踽。心上心下仇人頭,酒酣耳熱天風起。阖闾死後誰知音,日暮箫聲遍吳市。十八年夏初,滿天梅雨,意殊悶損,偶然塗抹豈在筆墨之間。三門灣人阿壽寫于西湖葛嶺山之葛天野屋中。“頭”下奪“獨”字,壽又記。
印章:懶頭陀(朱)、潘天壽(白)、阿壽(白)
行乞圖
1948年 紙本、設色 118×33.8 cm
潘天壽紀念館存
款識:科頭曲背衣褴褛,矍閃神留饑眉宇。曰歌曰歌聲昂低,一棒街深(深街)獨踽踽。心上心下仇人頭,酒酣耳熱天[風]起。阖闾死後誰知音,日暮箫聲遍吳市。 “深街” 誤 “街深” , “天” 下脫 “風”字。戊子中秋節天氣清朗,作此遣興。心阿蘭若住持壽者于西子湖。
印章:潘天壽(白)、阿壽(朱)、不入時(朱)、強其骨(白)、壽康甯(朱)
攜琴訪友圖
1948 年 紙本、設色 106×54.7 cm
中國美術館藏
款識:看山終日行,山随白雲轉。莫道入山深,雲又随山展。戊子菊花開候,大頤壽。
印章:潘天壽印(白)、阿壽(白)、阿壽(朱)、不入時(朱)
攜琴訪友圖
1961 年 紙本、設色 107×73.5 cm
潘天壽紀念館存
款識:濟山僧有此本,茲背拟其大意,而霸悍過之,奈何。六一年辛醜木樨馨裡,壽并記。
印章:潘天壽(白)、阿壽(朱)
欲雪圖
1954年 紙本、設色、指墨 69×77.5 cm
潘天壽紀念館存
款識:欲雪。秃壽指墨。
印章:潘天壽印(白)、阿壽(朱)、阿壽(朱)
欲雪圖
1962年 紙本、設色、指墨 67×57.9 cm
潘天壽紀念館存
款識:欲雪。六二年菊花開候,壽。
印章:潘天壽(白)
江山如此多嬌
1959年 紙本、設色 72×30 cm
潘天壽紀念館藏
款識:江山如此多嬌。五九國慶獻禮,壽。
印章:潘天壽(白)
青綠山水圖
1962年 紙本、設色 69×54 cm
潘天壽紀念館存
款識:日色與朝霞, 花光豔如 (紅) 绮。 一棹水雲間,江山美如此。 “紅绮”誤“如绮”。六二年冬,壽者。
印章:潘天壽(朱)、阿壽(朱)
微風燕子圖(一)
1961年 紙本、設色、指墨 180×47.5 cm
潘天壽紀念館存
款識(一):微風燕子斜。杜少陵詩句。六一年辛醜木樨馨裡,壽。
款識(二):久未作指畫,運指如運未練之兵。壽記。
印章:潘天壽(白)、阿壽(朱)、天壽(朱)、止止室(朱)
微風燕子圖(二)
1961年 紙本、設色、指墨 125×47.3 cm
私人收藏
款識:微風燕子斜。杜少陵詩句,盛華同志鑒可。六一年菊花開候,壽。
印章:潘天壽(白)、強其骨(白)
蘭竹清泉圖
1961年 紙本、設色 69.8×76.6 cm
私人收藏
款識:世稱蘭竹清品,以重色畫之,自無荒寒之趣,然尚能存其清乎?六一年壬寅盛冬,頤者并記。
印章:潘天壽(白)、不雕(朱)
設色蘭竹圖
1962年 紙本、設色 95×71 cm
潘天壽紀念館存
款識(一):世稱蘭竹清品,茲以五彩畫之,自無荒寒之趣,然尚能得其風格否乎?六二年春,大頤。
款識(二):雷婆頭峰壽。
印章:潘天壽(朱)、潘天壽印(白)、阿壽(朱)、不雕(朱)
西湖碧桃圖(一)
1962年 紙本、設色 177.5×48 cm
潘天壽紀念館存
款識:兩堤春放碧桃花。六二年壬寅瑞節後一日作此自課。雷婆頭峰壽者于西湖止止堂。
印章:潘天壽(白)、天壽(朱)、雞形印(朱)
西湖碧桃圖(二)
紙本、設色 160.2×60.4 cm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藏
款識(一):西湖多碧桃,與朝日相映,尤見濃豔。壽并記。
款識(二):雷婆頭峰頤者又題。
印章:潘天壽印(白)、阿壽(朱)、潘天壽(白)、壽(朱)、寵為下(朱)
墨梅圖(一)
紙本、水墨、指墨 76×42 cm
潘天壽紀念館存
款識(一):雷婆頭峰壽者。
款識(二):鐵嶺高其佩不喜以熟紙作指畫,因其少枯濕之變也。頤大又記。
印章:潘天壽(白)、壽康甯(朱)
墨梅圖(二)
紙本、水墨、指墨 76×42 cm
潘天壽紀念館存
款識(一):雷婆頭峰壽者。
款識(二):鐵嶺高且園不喜用熟紙作指畫,以其少枯濕之變也。頤大又記。
印章:潘天壽印(白)、大頤壽者(朱)、慎餘(朱)、金石之壽(朱)
雄視圖
紙本、設色、指墨 336.×142.6 cm
中國美術館藏
款識:雷婆頭峰壽者指墨。
印章:潘天壽印(白)、阿壽(朱)、不雕(朱)、寵為下(朱)
雄視圖
紙本、設色、指墨 347.3×143 cm
潘天壽紀念館藏
款識:雷婆頭峰壽者指墨。
印章:東越潘天壽(白)、阿壽(朱)、潘大(朱)、寵為下(朱)
凝視圖(一)
紙本、設色、指墨 141×167.1 cm
潘天壽紀念館藏
款識:凝視。高且園每以生紙作指畫,以其能得枯濕之變也。壽試墨。
印章:潘天壽印(白)、阿壽(朱)、寵為下(朱)
凝視圖(二)
紙本、設色
刊于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版《潘天壽畫集》
款識:雷婆頭峰看山叟壽者制。
印章:潘天壽印(白)、寵為下(朱)
凝視圖(三)
紙本、設色、指墨 237.5×120 cm
潘天壽紀念館存
款識:雷婆頭峰壽者指墨。
印章:潘天壽印(白)、阿壽(朱)、壽(朱)、強其骨(朱)
耕罷圖
1949 年 紙本、設色、指墨 133.9×270 cm
甯海文物管理委員會藏
款識:耕罷。己醜石榴開候,壽指墨。
印章:潘天壽(白)、強其骨(朱)、寵為下(朱)
夏塘水牛圖
紙本、設色、指墨 142.7×367 cm
潘天壽紀念館藏
款識:雷婆頭峰壽者。
印章:潘天壽印(白)、潘(朱)、指頭禅(朱)、寵為下(朱)
春塘水暖圖
1961年 紙本、設色 249×102 cm
私人收藏
款識(一):雷婆頭峰壽者指墨。
款識(二):此系筆畫,誤題指墨,年未古稀而健忘特甚,往往顧彼遺此,真覺[老]态龍鐘矣,奈何。“覺”下脫“老”字。六一年初暑,大頤又志于雁山片石齋。
印章:潘天壽(白)、潘天壽印(白)、知白守黑(朱)
松石梅月圖
紙本、設色、指墨 329×149 cm
潘天壽紀念館存
款識:雷婆頭峰壽指墨。
印章:潘天壽印(白)、阿壽(白)、壽康甯(朱)
初升圖
1964年 紙本、設色、指墨 330×144 cm
私人收藏
款識:初升。雷婆頭峰壽者指墨。
印章:潘天壽印(白)、慎餘(朱)、寵為下(朱)
摘自:美術報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