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是從認識痛苦開始的。
佛經上把痛苦分為三類:苦苦、變苦和行苦。不折不扣的痛苦叫做苦苦;快樂其本質為痛苦,由快樂變成痛苦,叫做變苦;陷于輪回中的整個存在狀态的無奈和不圓滿,被種種煩惱束縛,叫做行苦。
人間的痛苦共有八種: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别離、求不得、不欲臨。承認痛苦的普遍,看似悲觀,實則不然。對痛苦的逃避反而會加重焦慮和恐懼。
承認痛苦是正常的,就能集中精力處理問題本身,而不糾纏在憤憤不平的情緒中。
寂天菩薩說:問題若有辦法解決,就不必擔心;若沒有辦法解決,擔心也沒有用。
萬事萬物都依賴内在和外在的條件而生滅,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這就是無我和無常。人們以為是無常帶來了痛苦,實際上造成痛苦的不是無常,而是對無常的恐懼。
克服這種恐懼有兩種方法,一是熟悉無常,二是了解恐懼無常的原因。面對無常,觀察它,你才會發現不是隻有自己在失去、衰老、生病、經曆挫折、沒有安全感。
熟悉無常令我們内心真正放松而開闊,我們因此而更加珍惜人生,懂得修行佛法的意義。
如三千大千世界一樣廣闊的海洋上,漂浮着一根木轭,上有小孔,海底有隻盲龜,每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盲龜浮出海面把頭剛好撞進小孔中的幾率,比我們獲得人身的幾率還大。
作為人,我們免于地獄惡鬼畜生的痛苦愚癡,也不會像長壽天的天人那樣,誤認為沒有善念惡念的禅定就是解脫而失去修法的機會。若善用此人身,即身即可解脫。
放下執着就會安樂。安樂,說到底,是一種心的感受。有時候人們并非不快樂,隻是以為自己不快樂而已。其實,痛苦消失就是快樂。
如果人們能夠像觀察自己的皺紋一樣去熟悉心念的活動,就不難發現每一個單純而直接的當下都帶着淡淡的喜悅。
如果不把快樂寄托于瞬息萬變的外部世界,那麼快樂的感受是可以延長、擴大的。
痛苦源自我執和法執,即對自己的執着和對周遭事物的執着。耗費一生精力企圖在自己與外界之間砌一道圍牆的做法是徒勞的,這種徒勞帶來的挫敗感讓我們很不快樂。
注意觀察自己的各種情緒,能夠幫你安住在負面情緒中,而不是壓制它,這能幫我們培養菩提心。
把快樂寄托在向外求上,就像喝鹽水解渴一樣,得到的越多越不滿足。
修行是修養仁愛、寬容、謙讓、與人為善等精神品質,也就是要關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覺調整自身行為讓其他衆生感到安适快樂。
不忍心看到另一個生命痛苦,就是恻隐之心。參與、分擔另一個生命的痛苦,就是慈悲心。雖然我們有時候表現的自私冷酷,但這種能力始終存在。
我們若真心替别人着想,首先須做到自律。自律的第一步是覺察。所謂的想開一點,就是不強化對事件和情緒的負面認知,不在心裡編故事誇大、加重感受。
自律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不讓自己沉浸在對人對事無益的想象中。負面情緒的存在就意味着幸福感的缺失。沒有自律,無論對自己還是大家,都沒有好處。
自律不是壓抑情感,是考慮他人的感受。我們的目的是:不傷害。
有的人居無定所地過着安甯的日子,有的人卻在豪華住宅裡一輩子逃亡。人們逃避無常是因為以為無常隻是人生的一種遭遇,隻要找到最佳解決方案就可以規避。無常不是人生的一段過渡期,而是整個人生。
相信因果不等于相信宿命,否則,我們不會那麼精進修行,去追求無上正等正覺。當你做一件事,如果心量放大到把所有衆生的安樂都考慮進來時,你就能夠坦然地接受所有的辛苦、磨難。
死亡隻是目前這個生命的結束,而這段生命所承載的因果仍将繼續下去。現代人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假設,為什麼他們不假設有來世?這并不比假設有明天或明年更荒謬。
對輪回半信半疑的人們,不妨采取科學的态度,承認自己不知道輪回是否存在,同時不排斥了解更多關于輪回的知識。
追求覺悟的過程,就像在一個無邊無際的迷宮裡突圍,沒有佛法的指引,我們永遠都将困在裡面,原地打轉。
皈依佛法需要膽識,因為佛法不向你承諾安全感或确定性,事實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對安全的幻想。持續的覺察訓練,會讓我們逐漸習慣這種不迎不拒的做法。
輪回是一種慣性,不斷改變習慣,就能讓那股巨大的慣性慢慢地停下來。現在就開始改變這些習慣,這就是出離。
為什麼修行不能持續地改變我們的生活?也許就在于我們把生活抓得太緊。我們把全副精力投入生活還不夠,還要通過修行為生活上保險。然而生活就像我們手中握着的沙,抓的越緊流失的越快。所以,放松可以說是修行的第一課。
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讓我們心頭一緊,必須立即判斷出它的利弊以采取相應的行動。
修行隻是讓自己放松下來,不再對抗,習慣那種不确定性并安住于此,有人也把這稱為自在。
趨利避害是衆生最根深蒂固的一個習慣。我們的初衷是讓自己免于痛苦,而實際做的卻是用一種痛苦代替另一種痛苦,如此循環往複,更強化了我們的恐懼。
把自己看得太重是我們另一個頑強的習慣。從抓取到舍棄,仿佛是一個重大選擇,而實際上我們别無選擇。自以為是不僅隔離了我們與當下,而且還使我們更容易受侵犯,也更容易侵犯别人。
自以為是有時還表現為自卑。堅持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改變這個觀點,這不是自以為是又是什麼?習慣讓我們看上去像個傻瓜。現在就開始改變這些習慣,這就是出離。
慈悲不僅是針對他人,也針對自己,并且首先是針對自己。缺少對自己的慈悲,很難真正對他們慈悲。即使面對自己的狹隘、冷漠、混亂,依然不忘記知足和感恩,做到這點很重要。因為隻有不放棄自己,才會不放棄他人;隻有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才會體念他人的感受;隻有相信自己覺悟的能力,才會相信他人覺悟的潛能。
希望所有衆生都快樂,這就是慈心。希望衆生都遠離痛苦,這就是悲心。對自己感恩,對他人随喜,這就是喜樂。對一切欣然接受,自然平等地對待衆生,包容一切,毫無偏見,就是舍心。這就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
布施的精髓是舍棄貪執。我們通過布施來破除自己的貪愛和執着,所以并不存在施惠于人,也就沒有必要居高臨下沾沾自喜,或為布施的結果牽腸挂肚。對已擁有的,随時能放棄,對未擁有的,不再貪求,内心滿足,這就是最後的布施。
戒律不是束縛而是保護。戒律指适當的行為,在适當的時候做适當的事,其目的是不傷害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衆生。
行為精準意味着我們須保持正念,不輕易對狀況下評斷、做反彈,這正是忍辱的要義。任何情況都能适應,任何可能性都能接受。沒有趨避,所以沒有恐懼,也不會不耐煩。
精進不是因為必須而勤奮去做事。如果求知需要一輩子,我們就一輩子歡歡喜喜走在求知的路上,不因為漫長而着急、沮喪,這就是精進。
禅定是舍棄散亂。沒有定力而企圖在喧鬧之中不散亂,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能安住,能不離清醒的覺知,則一切行為都可以是禅定。
般若空性超越文字,比較接近内心的極度開放狀态,清明、遼闊、不固執、不僵化、不拒絕、不祈求、不留戀,一切皆有可能。
修行對你來說,是次第而行,是平凡而具體,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像吃飯、睡覺那樣。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