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起吃素引發的教訓!
都說現在很多病是吃大魚大肉引發的,但是吃素就一定健康嗎?
68歲的林大爺不抽煙不喝酒,平時十分注重養生,自己為了身體健康,堅持每天吃素,不沾肉食。他自己還挺得意,自己一大把年紀了,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都沒有,覺得就是吃素的功勞。
幾周前,林大爺忽然出現了身體乏力的情況,本來以為隻是休息不好而已,誰料越來越嚴重,直到前天早上,林大爺忽然在家裡摔倒,随即被家人送到 醫院。
經檢查,醫生認為這是因為林大爺長期吃素,造成體内維生素B12缺乏,從而引發了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這是一種素食主義者的通病,正常飲食下發生的概率極小。
像林大爺這樣的病人其實在醫院很多,一些老年人上了年紀之後,就覺得飲食要清淡一點,甚至認為吃素還有助于長壽,殊不知可能事與願違,置自己的健康于不顧。
一、11國大型研究:愛吃肉的老人可能更長壽在世界急性心力衰竭大會上,一項橫跨11個國家的聯合調查研究指出,相對于吃素較多的老年人,攝入較高蛋白質(肉和雞蛋)的老年人,患癌風險更低,壽命也更長。
老年人為什麼反而要多吃肉?衆所周知,肉是蛋白質、脂質、維生素B12等營養元素的重要來源。上了年紀後,老年人進食減少,消化能力、吸收能力均有所減退,導緻容易出現能量、營養的攝入吸收減少的情況。
據國内外研究顯示,蛋白質攝入不足,可能會導緻老年人肌肉退化,行動能力受損,甚至喪失自理能力,可見,老年階段需要比年輕的時候攝入更多蛋白質,以維持肌肉和骨骼質量,及其他生理功能。
二、老年人吃肉不等于高熱量飲食,吃什麼肉才好?在很多中老年人的誤區裡,就有吃肉等于高熱量飲食的看法。在11個國家的聯合調查研究中,研究人員強調,多吃肉并不是高熱量飲食,如果不節制不控制熱量,三高、心血管疾病、肥胖等問題有可能會找上門。另外阿拉巴馬大學的一項研究也指出,适當減少米面糖的攝入,多吃肉質蛋白,可改善老年人健康。
那麼,老年人适合吃什麼肉?
1、雞肉
沈陽市第五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董碩醫師表示,雞肉屬于白肉,所含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要的氨基酸接近,可以算作是優質蛋白的一種。
雞肉的脂肪含量相對較少,熔點低,并含有20%的亞油酸,更易被人體吸收,是比較适合老年人的食物。根據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天攝入禽肉類在40——75g為宜。考慮到老年人咀嚼功能衰退,雞肉烹煮以炖肉較為适宜。
2、魚肉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内科吳巧琪醫師指出魚類是優質蛋白的主要來源,富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生物利用率高。且魚類所含的脂肪酸為不飽和脂肪酸,利于幫助降低血膽固醇和防止心腦血管疾病。根據膳食指南建議,成人魚類攝入量為每周280g-525g。
白肉、魚肉适合老年人,是不是意味着老年人就不适合吃牛肉、豬肉、羊肉等紅肉了?老年人不适合吃紅肉的說法是不恰當的。紅肉中富含鐵、鋅等微量元素,其中的血紅素鐵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益于人體健康。
但紅肉等加工品,使用過多可能增加癌症及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适合多吃。對于老年人,每天食用40——50g紅肉就已經滿足營養所需了。
三、走出吃肉的誤區,老人活得更健康誤區1:湯比肉更有營養
很多人認為肉湯的營養價值比肉更高,炖湯後常有棄肉喝湯的習慣,其實這種吃法是錯誤的。以雞湯為例,雞湯經過長時間炖煮,肉的一些可溶性物質都溶于湯類,這其中包括脂類、膽固醇,湯所含的脂肪更高、嘌呤更大,而炖爛的雞肉還保留部分營養價值。
誤區2:肉炖得爛爛的才好
炖爛的肉确實有益于咀嚼消化,但随着加熱時間延長,肉中的維生素會氧化較多,營養價值有所降低。其實通過不同的烹饪方式,例如把炖肉,改成獅子頭,或肉丸子,隻需要在幾分鐘,肉就變得軟爛,還能最大程度保留肉中的蛋白質,也更适合老年人消化和吸收。
鼓勵多吃蔬菜水果的同時,不能将肉類看作是“妖魔鬼怪”。任何食物都有其營養價值,隻要适量食用,都是有益健康的。
參考資料:
[1]《國際老人節|老年人怎樣吃雞肉才健康》.健康沈陽.2021-10-01
[2]《老年人走出吃肉的誤區會更健康》.新華網客戶端.2019-12-25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