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一圓家庭協作™。
今天由松風值班,繼續來講親子小故事。
親子小故事
小冰從部隊退伍回來了,對于退伍的老兵,部隊上都發了一個紀念牌,作為每一個士兵從軍經曆的見證,所以這塊牌子對于小冰來說意義非凡。小冰小心翼翼從包裹裡将牌子拿出來,一個紅色的盒子,他一邊打開盒子一邊對爸爸說:“爸,你看看這個,這是部隊發的最重要的東西。”紀念牌沉甸甸的,連盒子都很厚重,制作也很精緻,但是非常遺憾的是盒子的外殼上一片裂紋,而紀念牌上面金色的橄榄枝上也有一片黑色,影響了整體的美感。發現盒子和牌子都有些微的瑕疵,爸爸忍不住有點遺憾,這麼重要的牌子竟然有缺陷,兒子卻笑着給爸爸說:“爸,你不要隻看這個盒子有缺陷,重要的是裡面的内容,當然你也不要看這個牌子的外觀有毛病,你要看它的意義。這充分說明你兒子是特别的,是與衆不同的。哈哈”小冰一邊說一邊得意的笑着。
爸爸在旁邊聽了,忍不住笑道:“你說得很有道理,的确是與衆不同。”他很高興地發現,兒子對于事物,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而且能夠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不愉快的事情,這樣的解讀使他對于兒子有了更多的認識:孩子總在不斷進步,也會不斷帶給父母驚喜,某些方面他們已經超越了父母。
就這樣經過小冰的解讀,遺憾在爸爸心裡帶來的不愉快很快就消失地無影無蹤。
反思性養育分析
reflective thinking
重新框定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做“重新框定”,是指将人們原來理解或者經驗的某種情景、事物的觀點,改變成另外的同樣也能符合事實的設定。經過轉換,事情和事物本身沒有改變,但它的意義已經不同,意義不同,人們的感受也不同,感受不同,事情的結果自然就不同了。
在上面的故事中,小冰通過将盒子有缺陷解釋為内容比外表更重要,将牌子有缺陷解釋為自己與衆不同,所以發給自己的牌子也是與衆不同的、特别的。他将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賦予了新的讓愉快的意義,從而避免将自己陷入到不良情緒中去,也讓爸爸改變了對于紀念牌上瑕疵的既定看法。
哲學家艾比克泰德說過:“不是事情本身令我們困擾,而是我們所持的關于事情的意見在困擾我們。”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一個孩子他可能做事情前,要先看看其他人怎麼做,然後才開始做,有的人可能将這樣的行為解讀為這個孩子有頭腦,會去觀察其他人怎麼做;也有的人會解讀為這個孩子太膽小了,做事沒有主見;也有的人會解讀為這個孩子做事情謹慎,慮事周全。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
我們用什麼樣的解讀去“框定”孩子的行為、“框定”孩子?包括“框定”我們自己、 “框定”我們自己的人生呢?
在養育過程中,我們對于孩子的行為有各種各樣的解讀,不同的解讀對于孩子有不同的意義。我們是給孩子貼上一個負面的、消極的标簽,以僵化的觀點看待發展中的孩子呢?還是以發現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欣賞他們的每一個進步,發現他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獨特之處呢?這取決于我們如何去“框定”或者如何“重新框定”那些在孩子身上的特點。
孩子身上那些獨特之處究竟是缺點還是特點?是劣勢還是優勢所在?父母的解讀對于孩子影響深遠,它影響着兒童對于自我的認識和肯定。尤其是那些在大多數人看來是缺點的特點,它可能帶給孩子很多困擾,以及負面的影響,父母如果能夠“重新框定”它,給它一個積極的解讀,将會極大地幫助兒童應對成長中的困境。
小遊戲:給自己畫像
父母邀請孩子一起畫一幅關于自己的畫,畫一個空白的長方形,告訴孩子這幅畫的中間應該有什麼:他的力量;他的友誼;他的愛好;他的運動、音樂、繪畫、語言、藝術或者寫作、表演,甚至模仿的天賦;他講故事的能力,理解的能力,推理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人際交往的能力------然後父母在正方形的一個角,注意是一個角而不是中間,畫上讓孩子苦惱的特點,也許是體育不行,也許是數學不太好。這個遊戲可以幫助孩子重新認識自己,改變對自己的認識,而不是給自己加一個限制的框子。可以用孩子認可的事物代替他的那些能力、特點。
以上。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