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觀點、立場和信仰
一個人的表述,通常分為兩種:事實和觀點;但細究起來,還可以細分為四種:事實、觀點、立場和信仰
一個人的表述,通常分為兩種:事實和觀點;但細究起來,還可以細分為四種:事實、觀點、立場和信仰
事實,是獨立于人的判斷的客觀存在
比如,“今天很熱”,這樣的描述不是事實,“熱”隻是個人的主觀感受;“今天30攝氏度”才是符合事實的描述
觀點,是人的主觀的對事實的看法和感受
在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長環境的人,在面對同一件事物時,往往會抱有不同的觀點。比如有的人覺得10攝氏度熱,有的人覺得10攝氏度冷
知識結構、掌握的信息、思維模式的不同,決定了觀點的差異
—— 觀點沒有對錯之分 # 立場立場,是被位置和利益所影響的觀點
比如,面試互聯網公司時被問到是否接受996,就算不願意,也會硬着頭皮說願意,因為這涉及到自己是否會被錄用
信仰,是一套内部完全自洽的邏輯體系
比如,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科學
如何防止“注射式洗腦”
“注射式洗腦”,是一種語言陷阱,是一種有問題的提問方式;一不留神,它就會将一種既定的觀點悄無聲息地注入到對方的大腦有的人不太聰明,擅長将這種陷阱注射給自己;有的人太過聰明,擅長将這種陷阱注射給别人
“注射式洗腦”公式:為什麼+觀點比如,現在有人向你提問:
大部分人的正常回答傾向,是直接開始作答:因為就是太懶了所以胖、因為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為什麼”有一種巨大的吸引力,讓人們把注意力全部放到它身上,而忽略了可能存在問題的觀點:胖子比較懶有可以證明的證據嗎?是愛因斯坦自己說改信神學了嗎?
我們在日常也要避免使用這種錯誤的提問方式,比如“為什麼自己很努力還是賺不到錢?”、“為什麼對我這麼不公平?”…事實上是自己朝着錯誤的方向再努力十倍也不可能賺到錢、世界上很多事本來就難有公平一說
流程、制度與系統
在了解什麼是流程、制度與系統之前,先來看看以下這個故事: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幾個和尚,他們每天都是同吃一桶粥。但粥總是分得不公平,負責分粥的人碗裡的粥總是又稠又多
于是,他們選舉了一名德高望重的和尚來負責分粥,但結果并沒有改變,甚至還出現了腐敗,有人賄賂負責分粥的和尚。看來,這個方法不可取
後來,他們決定幹脆輪流分粥。這看似是一個公平的方法,畢竟,信别人不如信自己。但這種方法導緻的結果是,每個人在輪到分粥那天,都會給自己分又稠又多的粥,而其他日子裡,都是清湯寡水
怎麼辦?
有人說:“我們成立分粥委員會和監督委員會吧,把分粥者的權利鎖在牢籠裡。”但是執行起來才發現,這樣還是不行。因為委員會裡的每個人意見不一緻,經常吵來吵去,粥都涼了還分不了粥
這個問題看似無解了
這時,有人提出:“我們還是輪流分粥,但是這一次,不是分好一碗就拿走,而是先把粥分到每個碗裡,然後每人拿一個碗,而且分粥的那個人要最後拿”
最後,奇迹出現了,采取了這種方法後,每天的粥都分得特别公平。因為分粥的那個人如果分的不公平,自己就得挨餓了
# 流程 流程是基于時間線做完一件事的整個過程,是線性的、連貫的、客觀的*在分粥案例裡:
原來可能需要十三步,經過優化後隻需要七步了;原來的流程可能需要八個人,現在隻需要三個人了
凡事皆有流程,隻是效率有高低之分
# 制度 制度是做一件事的行為準則,它可以是權利機構發布的規定,也可以是一種契約比如:《員工手冊》、《員工保密制度》
*在分粥案例裡:
*在分粥案例裡:
在分粥的案例裡,最後分粥的問題是通過輪流分粥,分粥人最後再拿的方式解決的;看起來像是改變了流程,但本質上改變的是人與粥、與碗的關系
在失敗的流程裡,人和碗是綁定關系,分粥人能直接決定碗裡的粥的多少;而在最後成功的流程裡,人和碗的關系是割裂的,分粥人隻能最後拿,就隻能想盡辦法把每碗粥分的一樣多
三者的區别:二戰期間,美國空軍降落傘的合格率是99.9%。也就是說,每一千個跳傘的士兵中,就會有一個人因為降落傘的原因喪命。軍方要求廠家必須達到100%的合格率
怎麼辦呢?是改變制度,嚴厲處罰,還是改變流程,用更多人力檢測?
答案是都不需要,軍方改變了檢查系統,每次交貨前,都會随便挑幾個降落傘,讓廠家負責人親自跳傘檢測,從此,降落傘的合格率達到了100%
“花半秒鐘看透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擁有截然不同的命運”——《教父》
邏輯思維與邏輯閉環
# 基本的四個邏輯素養證明一件事情“有”,舉個例子就行,比如看到了一隻黑天鵝,便存在黑天鵝;但如果要證明不存在一件事物,靠舉例是不行的,隻能證明沒見到過,比如,自己所見到的烏鴉都是黑的,那麼想要直接證明不存在白烏鴉,就是不合理的
“讀書無用”、“碎片化知識無用”都是以偏概全典型案例。雖然每個人都不一定擁有成功的運氣,但不通過學習和積累的人,就算運氣降臨了也難以接住
證明“有”,隻要有鋼鐵般的證據就能證明;但自認為有,就是一種假說。比如很多電商打着正品的名号,實際上卻是賣的假貨,也沒有提供相關官方授權證件來證明是正品
想要得出一般性結論,隻能靠證明和推理。比如: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封建地租不能用來交換,所以封建地租不是商品;而不是認為“封建地租不是商品”是一種共識,共識并不是真理
# 邏輯閉環的五個層次通常表現為:你說A,他說B,兩者的思維永遠沒有交集
通常表現為:有符合邏輯推理的一些觀點,但觀點時長左右徘徊,自相矛盾
通常表現為:對一些不同的觀點,喜歡先贊同,進而快速轉折,反駁。被過往的經驗束縛了眼界,陷入自我執念,難以擁抱和吸收新觀念
通常表現為:能夠看到一些問題的本質,精準看到問題的内核,但相同的是漏洞是對新事物抱有懷疑和排斥的心理,沉迷于舊時代的邏輯
通常表現為:大量吸收新的知識,學習不同的邏輯框架,思維總是在不斷叠代、複盤、調整和升級
概率思維
在今天這個急速變化的時代,概率思維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思維模式,尤其在創業領域;“隻要努力就能成功”,已經是一種落後且失敗的思維;而對沖概率的首要方法,就是要找到大概率能成功的事情
# 千位要素:時代 時代是對沖運氣的第一要素;它所帶來的概率優勢是巨大的,能幫助順應時代的人獲得巨大的成功;隻要踩對了風口,占據了千位,就算是1,後面全是0,也有1000的勝算從淘寶PC端交易、再到淘寶手機端交易、再到微商、再到如今的抖音直播,那些順應時代發展的人都很大概率能成功
過去,中國企業有種非常重要的概率叫跟随性戰略。德國制造業做的好、日本服務業做的好、美國高科技行業做的好,于是就選擇跟随。他們走在前面,我們便在後面跟着。走在路口,有的人向左轉,有的人向右轉,向左轉的成功了,便隻學向左轉的人
在這個戰略下,就算你再聰明、再努力、再懂得管理都沒用,因為前面注定是一個懸崖,跟随性戰略可以排除一定的失敗可能性互聯網,一個最重要的戰略是“快魚戰略”,即快魚吃慢魚,争做第一個出圈的,能最快形成網絡效應的就是赢家
過去團購産品打架,最後隻剩下了美團和大衆點評;疫情來臨,賣菜産品開始打架,樸樸和叮咚占據首位,其他不知名的轉向三四線小城市
在這個戰略下,“快”比“好”重要 # 十位要素:治理 治理指的是董事會對整個公司管理層的結構化設計,比如股權制度、合夥人制度等如果兩個人合夥創業,各持50%的股份,那麼他們的公司大概率很難獲得發展。因為在創業道路上有很多決策要做,而股份相同,意味着誰也不會聽誰的,沒有核心領導,就會“死”在山腳下
再或者,如果出現一個創始人持98%的股份,另外兩個創始人各持1%的極端情況,也不會成功,1%股份的合夥人根本不算合夥人,單打獨鬥也不能獲得成功
結構不對,大概率就會失敗 # 個位要素:管理 如果沒有做好管理,成功的概率也會降低有沒有找對人,有沒有合适的獎金制度、有沒有梳理好流程、有沒有設計好的員工激勵計劃、有沒有做企業文化建設和團隊建設工作、有沒有進行充分的溝通、有沒有進行員工跨組的調動和溝通等,都屬于管理問題
總之,概率思維告訴我們,大部分時候,就算作對了所有事情,成功的概率也不高;我們首要應該思考的是,做什麼或用什麼方式才能提高成功的概率系統思維
“你首先選擇行業,然後選擇公司,否則你就是在泰坦尼克号的頭等艙,再豪華也終将沉沒”——徐小平
如何理解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本質上就是利益相關方的交易結構在過去,如果想開一家餐廳,做為在寫字樓上班的白領們提供午餐的生意,要怎麼做?
我會在離寫字樓盡量近的地方租個鋪面,最好還是臨街的。因為到了中午,寫字樓的白領們就會下樓吃飯,但午休時間有限,他們不會去到太遠的地方,所以,離寫字樓越近越好
那麼,如果想做好生意,從用戶思維來看,最重要的是“全心全意為顧客着想,提供更好的環境、更快的出餐速度”;從産品思維來看,最重要的是“做最好吃且性價比最高的飯菜”
而現在,互聯網衍生了外賣平台,白領不用走出辦公室,也能解決午餐問題了。此時,有再好的用戶思維,再好的産品思維,都不能阻擋店鋪的顧客變得越來越小的趨勢
從本質上來說,顧客變得越來越小的原因,是因為寫字樓午餐生意系統的交易結構發生了變化,這是一個新的機會所以,現在可以不需要把餐廳開在離寫字樓進的地方了,可以開在盡量便宜的小巷子裡,因為現在不是顧客下來吃,而是我送上門
節省下來的成本可以用來提升用戶的體驗感,比如更低的單價、更豐富的小菜或飲料等贈品;另外,當發現外賣訂單越來越多,線下占比越來越少時,甚至可以把餐廳做成一個大廚房,擴大了廚房意味着提高了産能,此時可以創造更多的菜品、更多的優惠,來服務那些激增的需求
現在如果還按着過去的模式走,即使重新裝修成更高級、更豪華的餐廳,把飯菜做得更好吃,讓服務員笑的更真誠,在一條錯誤的賽道上努力,就隻會加速毀滅的速度。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不具備系統思維的視角,用戶思維再好、産品思維再完美,不能通過系統思維看到“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的變化,注定會被迫退場上一篇
為人處事的基本禮儀常識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