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針刺、艾灸是如何實現補虛和瀉實的?是如何幫助身體排出風、寒、濕等邪氣而實疾病痊愈的?這一切,隻是中醫的理論推導,還是可以感知的客觀存在?本文或許有你想要的答案。
我們知道,用藥是先進入中焦,再進入人體大循環,然後發揮作用的。針灸呢?
針灸有點像警察站崗。針灸的作用,是調節人體經絡的流量。
針灸像是警察站崗
經絡好比交通網絡。人體氣血的運轉是有規矩的,就像城市的道路,有既定方向和規則,到了下班高峰,某個路口堵車了,警察往這兒一站,一指導,大小汽車自然會順着指示走。
《黃帝内經》的「留針以置氣」,把針放在某處,該處氣的流量就會自然變化,與整體相和諧。
補瀉不是醫生完成的。如果你是一個虛人,一針輕輕紮進去,最終的結果會趨向于補。
如果一個杯子已經沒有水了,想把水倒出來容易嗎?所有的治療,都是立足于杯子本來的狀态,然後才是醫生的意向、目的。
針灸作用的層次,是人體的能量/信息層次。比如當你收到禮物或者給予禮物的時候,無論禮物是什麼,這個禮物的背後是有意向的,仔細體會,裡面投注的情感是有厚薄的。
有的禮物,雖然很微小,你收到的時候,會覺得若有所得,好像是補你的。有的禮物看起來挺值錢,但感覺「有形無氣」。
所以,活在「有形有象」世界的現代人,如果能體會到「無形有象」和「無形無象」的東西,學中醫就容易了。
學習針灸,除了需要學習經絡穴位這些具體的知識外,重點是培養感受和調整無形神氣(能量/信息)的能力。
如同想象給朋友一朵蓮花,非常清晰地想象。這是一種能力。很多時候,在想表達一個善意的時候,我們會有很多阻礙,或者猶豫,「我傻不傻呀?他會不會當我是神經病啊?」這就是障礙。
還有,遇到某個有趣的場景,當下那個勢、那個機,你覺得好笑就笑,或者感興趣把它拍下來。但是,這事過去三天了,大勢已去,這個時候你還思前想後的,就很幹癟無氣了。這類猶豫的、思路不清的人,學習針灸會比較困難。
因緣和合中,你我心領神會
《黃帝内經》裡講針灸,說當刺之時,是「間不容瞬」的。當你決定紮的時候,其實是一瞬間的事情;《靈樞》第一篇《九針十二原》說「小針之要,易陳而難入」,這東西容易說,但不容易深入。
後面講「空中之機,清靜而微」。針刺的時候,有訓練的、敏銳的醫生能體會到細微的神與氣的變化。這種感覺「其來不可逢,其往不可追」。不是守株待兔,那個「清靜而微」的出現,是醫生和病人,與當時的時間、空間一起感應出來的一個東西。
就像今天上課,我們讨論到的所有内容,是我們大家一起創造的,這就是因緣和合。有可見的、可想的,還有我們沒有辦法講的、不可言語的、想都想不到但與此刻的我們有關的。
我們生活中所有的瞬間,所有事情的生滅浮沉,都是因緣和合,是所有的力量一起出來的結果。
每個人都會希望:我們的生活能夠不要那麼累,做事順利一點,有一點空閑的時間,還有足夠的收入維持正常的生活。
要達到這個目标,能不能先從習慣性地隻關注自己的目标、想法的狀态中,往後退一步?從習慣性地用力達到目标的習慣中,往後退一步?
如果一群人興奮地開會,每個人在别人發言的時候,沒有能力去傾聽,了解别人的想法和需求,而是被自己的情緒、意圖、各種想法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思維的小漩渦裡,這樣的會議隻是一個人的表演,人很多,但其實沒有觀衆,更不要說大家讨論出一個對大家都有利的合理方案了。
我們很多人的人生都是這樣,不擡頭看一下,大家需要什麼,對大家有利的是什麼,隻顧悶頭玩自己的,隻顧做自己認為很好很賺錢的「事業」,很辛苦,也沒有期望中的回報。
有沒有可能往後退一步,定神看一下,此刻「勢」是什麼?我有什麼?何時有合适的「機」切入?「度」是什麼?何時「開」?何時「阖」?我們要睜開眼睛,學這個東西。
如果你在生活中慢慢有這種體會的時候,學中醫就真的是籠中捉雞。
虛實是感覺,不是推理
我在大學畢業之後,每個周末就幫媽媽做艾灸。當時還幫一個老師灸。有一天晚上,印象很深,在他後背做膀胱經穴位,做到某個點,感覺穴位裡就像有噴泉一樣往上鼓,像是把懸空的艾條頂起來的感覺。
這種感覺,說明是實,「實則開」。人體内部有多餘的能量,自然會向外擴散。「虛與實」是實實在在的,訓練之後你能感覺到,不是推理。
虛是什麼感覺?艾灸懸在穴位上有被吸進去的感覺。當時我一下子就理解了穴位是「神氣遊行出入之所」,古人不虛言也。
虛的地方,灸到一定時候,好像下面就滿了,滿了之後,就沒有吸力了。
後來,我甚至發現,如果自己足夠放松的時候,拿着艾條的手會自己動,病人後背的氣場會在艾灸過程中變化,把你的手,其實是艾條,推到身體需要的地方。
這個狀态常常發生在雙方都很放松,艾灸師「虛己忘我」的狀态。如果艾灸師心不定,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目的性太強,雖然專注,但執着、用力,就感受不到這些了。
杏林講壇 杏林講壇,中醫大講壇。分享中醫知識幹貨、傳播中醫知識、弘揚中華傳統智慧、免費領取中醫電子書籍等。每周公開課等你學習。弘揚傳統中醫知識,交流中醫文化~ 公衆号補瀉是順勢,不是妄為
這個時候,還需要考慮補瀉嗎?前面說過,補瀉的功效,第一是建立在病人本身的狀态上;第二,和操作者的意向有關。
但是,是病人本身的狀态決定了你能夠補還是瀉,而不是操作者主觀想要怎樣。
如果病人不虛,你卻要補,就會幹擾到他;反過來,病人需要補,你卻去瀉,也會幹擾到他。
所以診斷與辨證的目的,是如實了知病人本來的狀态,以及當下的神氣形決定了開阖補瀉方向。醫生隻是順應趨勢的精巧執行者,而不是妄作妄為的主導者。
比如灸前面腹部區域的時候,常常會有病人說「我覺得熱量好像灌到腰裡面」「灌到了小肚子」。說明這個人本身下焦虛。
如果把人體當做一個動态的太極球,跳出皮肉筋骨和經絡穴位的習慣思維,你不管從哪個位置補,能量都會自動灌流到它需要的地方,最後達到均勻。
均勻之後,虛實的勢能差别逐漸消失,成為平常。平常就是無病,這就是針灸作用的真實面貌。
當經氣補滿之後
灸腹部關元,敏感的人會有熱能灌到腰裡的感覺。腰裡灌滿了之後,「實則開」,會有兩種可能。
一是往下肢足部走,經過關節,最後通到腳上。在這個過程當中,會感覺到原來集聚在下肢、腰部的風、寒、濕、火,會從手腳的縫縫裡流出來,就像小空調在往外吹一樣。
同時,患者的局部肌肉還會有輕微的抽動和調整。操作者常常會感覺到寒濕或者郁熱從病人的艾灸處,甚至整個下肢、軀幹部散出。
這個過程當中,患者的肚子裡有時候還會「咕噜咕噜」響,肌肉自己會跳,還會出現排氣、打嗝。
灸到這個狀态,意味着人體氣血得到補充,原本遲緩的氣機開始複運,阻滞的經絡重新接通,内外的開阖交流恢複了。
醫生所要做的不再是補虛瀉實,而是保持這個穩态,幫助機體在這個狀态維持得久一些。「經氣已至,慎守勿失」,人體會自己完成一切調整。
第二種可能,腹腔後腰裡面的熱能充足了以後,中焦、下焦氣已經能通到腳上,然後就會往上向表面走。這個階段,肚子裡像開了鍋一樣,會放屁、大便增多、打嗝,這提示中焦的郁積開始外排。
而且會出汗,甚至出一些很髒、很黏的汗,或者會有皮膚過敏,長一些疙瘩或者輕微的瘡瘍出來。這就是艾灸增加了人體的能量,氣進去了,該通的通,該排的排,它在鼓蕩、在遊行,這就是正氣的作用。
針也是這樣。學針灸,可以拿出一個小時,沒什麼事情,待在房間裡給自己紮一針。
紮上之後呢,靜心體會一下,是什麼感覺。
以前說的,像扔一塊石頭在池塘裡,一層層地播散出去。自己身體哪裡堵塞、哪裡通利,慢慢就知道了。
溫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藥,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産生的任何責任!
上一篇
讀書對聯集錦
下一篇
五髒六腑十二經主要引經藥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