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年關将近,走親訪友的事情又被提上行程。
我們生活在一個人情社會,過年尤其是人情最濃郁的時候,此時走親戚比平時多了幾分正式,我們會更注重禮儀。
正如盧梭說:
“禮儀是微妙的東西,它既是人們交際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過于計較的。”走親戚時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恰恰體現出一個人的禮儀,以下這5樣,過年前一定要記牢,以免鬧笑話,或讓雙方尴尬。
送禮最忌諱兩個草率
魔鬼往往藏在細節當中。
不管是過年還是平時,送禮的時候,越是不起眼的事情,我們越要認真對待,例如挑選禮品和禮品檢查。
國人送禮,往往離不開煙酒茶, 但也有一些人會送些與衆不同的東西,這些東西送好了,賓客盡歡;送不好了,彼此尴尬。
送愛書者好書,送愛茶者好茶,這是投其所好。但如果送一些古怪的東西,例如在拜年、賀壽時送鐘(諧音:送終),無論出于什麼用意,都會讓人丢臉,甚至翻臉。
雖然過年送禮不至于會送這麼極端的東西,但在挑選禮品時,我們也應該再三思考,避免諧音、數字或者寓意上的不吉利。
其次是禮品檢查。
走親戚不怕送差的,就怕送爛的。例如精心挑選一罐好茶,結果送到時蓋子裡面全撒了;一瓶好酒送到時發現是假的;一盒糖果拆開後裡面還有蟲子……
有些東西的好壞,外表看不出,因此我們在挑選禮品後,除非無法複原的包裝,不然最好要自己檢查過一遍,以免引發誤會,讓親戚不快,也讓自己丢臉。
坐客時間不可太巧太長
走親戚不可能隻是走走,肯定要到屋裡坐坐,喝杯茶,聊聊天,聯絡聯絡感情,或者客套幾句再走。
但每到過年,親戚越多人越忙,相互往來,各家都在忙碌着,此時去拜訪尤其要注意時間上的把控。
坐客時間太短,主人家剛将新茶換上,水還沒煮沸就起身說要離開,會讓人感覺很敷衍,以為你隻是來走個流程。
坐客時間太長,主人家又如你我一般,需要到其他親戚家裡拜訪,一坐一兩小時反而容易耽誤主人家準備要辦的其他事情。
所以,去坐客應該把控好坐客時間,想早些離開的,也喝幾杯茶再走;想多坐一會的,留着這份熱情改日登門拜訪也不遲。
除了坐客時間,上門拜訪的時間也尤其要注意,除非提前約定好,不然最好錯開飯點。
飯點上門拜訪,主人家沒有預留多一份的飯量,但又不好不邀請,這會讓主人家陷入尴尬的境地。
即便尬聊,也不要揭人傷疤親戚朋友間,随着來往變少,相互間能夠聊的話題也少了,聊沒三兩句就陷入安靜,又感覺告辭還為時尚早。
表面上一個個端坐認真看電視,其實滿腦袋都在想着“聊什麼好”,為了避免尬聊,有時候不自覺會提一些不愉快,甚至是揭人傷疤的事情。
但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扯出一個揭人傷疤的話題,無異于在别人的傷口上撒鹽,聊天的話題有了,氣氛卻也變了。
其實走親戚時,最注重的就是和諧喜慶的氛圍,聊聊孩子的學業、工作,聊聊最近發生的事,都不失為一些話題。
沒有話聊,不妨喝茶,興許三兩杯茶喝下,感歎滋味、陶醉香氣,話題自然而然也就有了。
都說童言無忌,其實童言有忌
我們常說“童言無忌”,以此來為小孩說過的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話打圓場。
其實在過年的時候,小孩也不能“童言無忌”,正如我們在除夕、春節時會教導孩子“不能說髒話”、“不能罵人”一樣,在走親訪友時,小孩也需要知道一定的禮數。
許多時候,小孩并不知道對面的人應該怎麼喊,祝福怎麼說,哪些話不能提,這時候就需要我們提前告訴他。
進門前,先告訴孩子接下來看到的人是什麼人,跟自己什麼關系,應該怎麼打招呼。
這樣能讓孩子有個準備,不至于慌亂和抵觸,也能體現出了一個家庭良好的教養。
聰明伶俐的孩子,總會讨人喜歡,也讓接下來的拜訪,更增添了幾分和諧。
入室随俗,照顧主人的面子
我們常說“入鄉随俗”,其實入室也要随俗,每個家庭的習慣不同,甚至有的習慣與我們相反。
而尊重别人與自己的不同,本身就是一種修養。
有的人不抽煙,有的人習慣派煙;有的家庭三個茶杯輪流喝,有的家庭每人一個專用杯子;有的人家裡進門脫鞋,有的人家裡沒這規矩……
這些情況在我們生活中比比皆是,可見生活中,不同家庭是存在一定差異的。
過年走親戚,一定要注意各自家庭習慣的不同,并“入室随俗”,尊重主人家的習慣,不要讓他們難堪。
快過年了。
每個人都希望以最好的一面出現在親朋好友面前,而禮儀上的得體,就是我們新一年最好的面貌。
牢記這5個過年拜訪時的注意事項,足夠我們避開很多的問題,從容得體地與親友會面。
千萬要記得:過年是一件喜慶的事情,不要因為一些細節上的疏忽,而讓彼此鬧得不愉快。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