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壓力管理那點事兒:壓力影響因素與“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

壓力管理那點事兒:壓力影響因素與“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

壓力是人人能體驗到的,壓力管理是心理建設重要内容。國家層面非常重視民衆心理健康,大家知道這個文件嗎?2016年22個部委聯合發文強調加強心理健康服務!

文件指出心理健康就是,保持認知合理、情緒穩定、行為适當、人際和諧、适應變化5個方面的良好狀态。

從壓力角度看上述五個方面,分作個體和環境兩類因素,談壓力一定要考慮這倆因素,即要看壓力下的人是誰、處在什麼環境下。

比如我做一件事做不好,換别人就做得好,自然我的壓力大人家壓力小,這是個體差異。比如有人平時說話很自然,可競争上崗面試會卡殼,平時和熟悉的領導交流很自然,假設突然市裡省裡領導來和你說話呢?這就是環境壓力。

因此說,壓力來自環境和處在這個環境下的人,管理壓力就是管理人和環境,首先我們會試圖改變環境,其次不能改變環境就要改變我們這個人,也就是調整應對壓力策略。

生活常見壓力就是如此,經濟壓力是三座大山,住房醫療教育,工作壓力是做好工作的焦慮,關系壓力看似微小卻影響重大,如家庭關系。大家思考一下,如果你感覺上面這些壓力山大,那麼換個環境好呢,還是調整應對壓力的能力更好?

如何認識壓力呢?說個有關學習壓力的段子。一個老師擅長進行情景教學,在課堂上用2個煤氣竈對比煮米飯。

首先,一個火大,一個火小,很快大火煤氣竈煮熟米飯,而小火煤氣竈鍋裡水都沒有開,老師在黑闆上寫下,“學習需要下功夫”!

然後,換了個高壓鍋,很快高壓鍋米飯熟了,而普通鍋水還未燒開,老師寫下“學習需要壓力”!

沒想到高壓鍋限壓閥出了故障,嘭的一聲鍋蓋被頂向天花闆,萬幸的是沒有人受傷,大家驚魂未定,還是老師保持了冷靜,在黑闆又寫下,“學習壓力也不能過大”!

其實工作也是如此,工作要下功夫,還要有外部壓力,但壓力不能失控,這就要協調好個體和環境的關系。

上面關于壓力的兩個影響因素和壓力适度問題,中國傳統文化早就給出答案。每個人離不開文化,文化是水,我們是魚,水裡可以沒有魚,但魚一定不能離開水,傳統文化是我們的精神家園。

看看中國傳統文化關于壓力管理的智慧,如我們平常說的“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對應的正是釋儒道說法。

拿得起是儒家說法,“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個人理解是有理論知識有道德規範,要有實踐經驗能熱愛生活,最後是理論結合實踐,知行合一,幹事創業。

放得下是道家說法,“一陰一陽謂之道”“道法自然”,幹事創業是積極進取,累了咋辦?休息一會!這就是陰陽之道,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有歇有幹,對立統一。

想得開是佛家說法,“諸法無我,諸行無常,寂靜涅槃”,人生最多一百年,最終都要離開的結局最公平,所有現象都是表象不是真實的,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超越生死變化才是真谛,因此活在當下最好,該幹嘛幹嘛,幹事創業就好好幹事,放松休息就好好放松。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