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固性呃逆是指胃氣上沖,出于喉間,呃呃連聲,時短而頻,不能自制的一種證候。可見于他病之中,亦可單獨發生,呈連續或間歇性發作。在不少疾病的過程中可以出現呃逆,各種疾病所伴發的呃逆均與胃氣有關。現代醫學稱之為膈肌痙攣,認為是多種原因造成膈神經刺激而引起,臨床表現為呃逆連聲,不能自止,并妨礙談話、咀嚼、呼吸、睡眠等的一種疾病。本證古稱為“哕”,實則“哕”為幹嘔。
方一
【主治】:
頑固性呃逆
【方藥】:半夏10g,厚樸10g,茯苓15g,炙甘草10g,陳皮10g,炒白術15g,當歸10g,白芍15g,旋覆花10g,代赭石20g,砂仁6g。
【加減】:肝氣犯胃加柴胡10g,佛手10g;胃熱加生石膏30g,竹茹10g,沙參15g;胃寒呃逆加高良姜6g,吳茱萸6g;胃陰不足呃逆加玉竹10g,石斛10g,麥冬10g;脾腎陽虛呃逆加幹姜10g,制附子10g。
【用法】:水煎代赭石30分鐘,然後煎諸藥。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溫服。
【編按】:方中半夏、厚樸降逆止嘔,健脾化痰;白術、甘草益氣健脾;當歸、白芍養血補血;陳皮、砂仁行氣健脾和胃;旋覆花、代赭石降逆止嘔。呃逆一病,臨床上肝氣犯胃型較多,重點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效果較佳,同時妊娠呃逆也可用此方療效亦顯著。
摘自《李淑榮名老中醫經驗荟萃》
方二
【主治】:
頑固性呃逆,呃逆頻作,伴有嘔吐,痛苦不堪。
【方藥】:
附子6g,幹姜6g,熟地18g,山萸肉18g,山藥12g,白芍15g,生龍骨、牡蛎各24g,清半夏9g,代赭石12g,阿膠10g(烊化),竈心土30g(煎湯代水煎藥),黃芩10g,白術10g。
【用法】:水煎服,日1劑。
【驗案】:男,76歲,病史:患者素有肺心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心衰和肺衰的病史,此次住同仁醫院保健病房,出現了頑固性呃逆,伴有嘔吐,食飲俱廢,痛苦不堪。該院中醫會診,以旋覆花、代赭石、丁香、柿蒂、橘皮、竹茹諸方藥投之不效,諸症有增無減,邀餘會診。診查:患者雖有呃逆頻作,時有嘔哕,但細察其症,嘔哕雖頻作,但聲音低微,兼有身倦乏力,氣矩嗜睡,舌談,脈弱等一派虛極之象,昭然可見。聯系其久病之病史,病久體虛,胃氣衰微,所以諸症皆見。辨證:中焦虛衰欲脫。治法:扶正固脫,佐以和胃降逆。上方4劑。二診:患者藥後呃逆少作,顯效,仍宗原方意加減以助胃氣升發,開胃進食。但脈結代未見緩解,進食、精神均見好轉,病人家屬均感滿意。
【編按】:本案呃久虛衰,聲低氣怯,雖然為呃,但決不可妄行攻伐消導,前醫降逆化痰,損傷正氣,不效且重。治療必須扶陽補氣,培補腎根,再兼以降逆止呃。謝老在此用經方“黃土湯”加減,以期回陽溫中而止呃逆。方中附子、幹姜扶正固本防脫,熟地、山萸肉填精髓、補肝腎,竈心土、山藥、白術溫中補脾,黃芩為佐,防止燥熱内傷,阿膠、白芍養血柔肝,生龍骨、牡蛎、清半夏、代赭石重鎮降逆。諸藥相合,療效始出。全方配伍周密嚴謹,剛柔并濟,陰陽皆備,溫陽而不傷陰,養血而不妨脾,共奏溫陽健脾、養血止呃之效。方中尤妙為竈心土,又稱伏龍肝、竈心黃土,是指燒柴竈底中的土塊。方中竈心土辛溫而澀,溫中收斂而為君藥,故而療效突現。此方臨床還可溫中止血甯絡。
[謝海州,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謝海州、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167~168]
方三 鎮逆湯
【主治】:
頑固性呃逆
【方藥】:
黃連5克,半夏10克,竹茹10克,川樸10克,杭白芍10克,旋覆花10克,代赭石15克(包煎),木瓜6克,全蠍10克,蜈蚣二條,甘草5克。
【加減】:脾胃虛寒加幹姜;熱甚便燥加黃芩、山栀、大黃;痰濕重加薏苡仁、貝母、石菖莆;外感加解表藥。
【用法】:
每日1劑,水煎2次,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用。
【編按】:
呃逆頑固者,呃逆連聲,令人不能自主,多屬胃失和降,反逆上沖所緻。通常由胃中寒、胃熱,久病耗傷胃氣、胃陰,影響胃氣通降,逆上動膈而緻。本方用黃連、半夏、旋覆花、代赭石等味辛開苦降,和胃降逆,故取白芍、木瓜、甘草酸甘化陰、柔肝緩急則攣急自伸。方中投以蜈蚣、全蠍,意在熄風止痙。應用本方治療頑固性呃逆45例,其中顯效(42例)服藥2~5天呃逆症狀消除;有效(1例)服藥7天,呃逆頻率減慢,持續時間縮短,但未能消除;無效(2例)服藥7~10天,呃逆症狀無改善。2例為腫瘤(縱膈淋巴瘤),腦梗塞各1例。
[鎮逆湯治療頑固性呃逆45例,謝嘉文,上海中醫藥雜志1997-11-15]
方四 清降鎮逆湯
【主治】:
術後呃逆
【方藥】
:制川軍5g,夏枯草10g,黑山栀10g,生赭石30g(先煎),生鐵落30g(先煎),沉香3g(後入),南北沙參各15g,桔皮、竹茹各10g。
【用法】:
每日1劑,頻頻飲服。同時輔以靜脈補液,及時矯正水電失衡及能量補充。
【驗案】:苟某,男,60歲,患膽石症。術後第2天發呃逆已持續6天。呃聲頻頻,聲音響,不能進食,說話被迫中斷,夜不能安睡,大便不通。作腦CT、胸片及血BuH、Cr等檢查無異常發現。期間曾用補液、支持療法及胃複安、利他林、冬眠靈、針灸等治療均無效。乃邀我科會診。症狀如上,診見形體略瘦、面紅氣粗,胸脅壓痛、舌紅苔黃,脈弦數。辨為氣火上逆,犯胃動膈。治宜清降氣火,鎮逆和胃。用藥同上。服藥2小時後大便1次,矢氣頻頻,呃逆即止。已能安睡,說話及進食均正常。為進一步清降氣火,續服原方1劑,此後未再複發。
【編按】:
術後呃逆可能與迷走神經受刺激有關。明朝張景嶽在分析頑固性呃逆的病機時曾說:“惟屢呃為患,及呃之甚者必其氣有火逆。'本組病例可能系腹部手術擾動氣機“驚則氣亂”,尤以肝胃之氣為甚,使肝氣橫逆犯胃動膈。臨床表現出氣逆上沖的證候。治療針對起病快、病程短,氣上逆證候實的病理特點,以順氣為先。故急用大黃、夏枯草、黑山栀、生赭石、生鐵落、沉香等清降氣火,重鎮沖逆;南北沙參、桔皮、竹茹等養陰和胃。全方努力恢複肝胃之間正常的疏洩關系,使胃氣和降.呃逆乃乎。此亦為“治肝即可安胃也'。應用本方治療術後呃逆53例,其中痊愈51例,占96%;顯效2例占4%,49例于服藥2小時後呃逆減少,4例于服藥4小時後呃逆減少。
[清降鎮逆湯治療術後頑固性呃逆53例觀察,沈祖法,實用中醫藥雜志1996-04-30]
方五 丁香柿蒂湯
【主治】:惡性腫瘤合并頑固性呃逆
【方藥】:丁香12g,柿蒂12g,黨參10g,代赭石30g,旋複花10g,半夏10g,沉香(研末沖服)1.5g,炙甘草5g。
【加減】:
嘔吐重加竹茹10g;食欲不振加焦三仙各10g;畏寒腹痛加幹姜6g;便幹加大黃(後下)5g;陰虛加玄參10g、麥門冬15g。
【用法】:
日1劑,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
【編按】:
腫瘤患者之呃逆多為器質性因素,且持續時間較長,常見于胃癌、肝癌、胰腺癌、肺癌、食管癌。中醫學認為呃逆病位在膈,病機責之于胃,乃胃氣上逆動膈而成,證有寒熱虛實。丁香柿蒂湯方中丁香溫中散寒止呃;柿蒂、旋複花、代赭石清除内蘊之熱,降逆止呃;半夏和胃降逆止呃;沉香質重沉降,溫中降逆止呃;黨參、甘草益氣補虛。諸藥合用,共奏溫中散寒、益氣和胃、除熱止呃之功,使胃氣得複,寒去熱清而呃止。應用本方治療腫瘤引起的呃逆患者30例,其中治愈27例,好轉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治療過程未見明顯毒副反應。
[栾祖鵬,隗希花,馬敏,張玲,張化芝.丁香柿蒂湯治療腫瘤緻頑固性呃逆3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05,(03):205]
方六 韭菜籽
【主治】:
頑固性呃逆
【方藥】:
韭菜籽
【用法】:
粉碎備用,日3次,每次3~6g,一般服2~5次呃逆即止。無論男女老幼、寒熱虛實皆可使用。
【典型病例】:
張某,男,75歲,2002年8月因食道癌術後,身體日趨衰弱,多次住院。2005年3月 因不慎滑倒,引起股骨骨折,住院手術治療。術後并發呃逆,3d未止,又因飲食不當引起腹瀉,日十餘次。診見病人面色萎黃,身體消瘦,呃聲低沉,氣不接續,脘腹不适,納少便溏,手足不溫,脈細而弱,舌淡苔白。證屬脾腎陽虛。治以益腎健脾。囑其立服韭菜子面。日3次,每次6g,服1次呃逆減輕,3次呃逆停止。再囑服四神丸, 3d後瀉止。同時囑其配合食療,每日用大米、糯米、山藥、大棗、蓮子熬湯喝,病人身體漸複,體重增加,面有潤色。
【編按】:韭菜子面治療呃逆,為一驗方。可能是該藥性溫入腎,有補腎之功。但韭菜子必須軋為細面服之,如服韭菜子煎劑,則無效。其原因,尚不明确。
[簡秀梅.韭菜子治療重症呃逆1例[J].河南中醫,2006,(06):8]
方七
【主治】:
頑固性呃逆
【方藥】:
柿蒂5g,竹茹5g,木香5g,代赭石5g。
【用法】:
共研末分3份,每份加雞子1個,蜂蜜50g,開水沖服。每日服1次,3日服完。輕者1劑,重者3劑即愈。
[劉旭.治頑固性呃逆驗方[J].中國民間療法,2007,(12):62]
方八 吞吸指甲煙霧法
【主治】:頑固性呃逆
【組成】:
人指甲,香煙
【用法】:
用人指甲适量,剪碎裝香煙内,點燃吞吸,屏住呼吸3s,反複2次,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驗案】:
馬某,男60歲,工人,1988年8月患呃逆,頻頻而作,伴惡心厭食。曾經西醫檢查,未發現器質性病變,經用胃複安、654- - 2、冬眠靈等藥治療不效。采用上法,一次即愈。
【編按】:
急則治标,急用指甲屑加入煙葉點燃吸入,屏住呼吸3s,反複2次,呃逆即止。一方面可以阻斷呃逆的反射弧,另一方面人指甲性味甘、鹹、平入肝、脾二經。點燃指甲屑吸入療效較好,可能與其能調理肝脾而止呃逆有關。
[鄭國君,河南中醫1989年第1期]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偏方等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産生的任何責任!
版權聲明: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視頻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删除。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