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2021年新高考全國卷語文試題(遼甯卷)(附答案詳解)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初範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為軍祭酒,逖居京口,糾合骁健,言于睿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權,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将出師,使如逖者統之以複中原,郡國豪傑必有望風響應者矣。”睿素無北伐之志,以逖為奮威将軍、州刺史,給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給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餘家渡,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複濟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陰,起冶鑄兵,募得二千餘人而後進。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圍谯,桓宣救之,虎解去。晉王傳檄天下,稱:“石虎敢帥犬羊,渡河縱毒,今遣九軍,銳卒三萬,水陸四道,徑造賊場,受祖逖節度。”大興三年,逖鎮雍丘,數遣兵邀擊後趙兵,後趙鎮戍歸逖者甚多,境漸蹙。秋七月,诏加逖鎮西将軍。逖在軍,與将士同甘苦,約己務施,勸課農桑,撫納附,雖疏賤者皆結以恩禮。逖練兵積谷,為取河北之計。後趙王勒患之,乃下幽州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與逖書,求通使及互市。逖不報書,而聽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諸将不使侵暴後趙之民。邊境之間,稍得休息。四年秋七月,以尚書仆射戴淵為西将軍,鎮合肥,逖以已翦荊棘收河南地,而淵一旦來統之,意甚怏怏,又聞王敦與劉刁構隙,将有内難。知大功不遂,感激發病。九月,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喪父母,谯、梁間皆為立祠。祖逖既卒,後趙屢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圍谯。豫州刺史祖約不能禦,退屯壽春。後趙遂取陳留,梁、鄭之間複騷然矣。

(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祖逖北伐》)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确的一項是()

A.初/範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B.初/範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C.初/範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D.初/範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内容的解說,不正确的一項是()

A.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蘇省鎮江市,是古代長江下遊軍事重鎮,為兵家所重。

B.遺民,指改朝換代後仍然忠于前朝的人,也泛指淪陷區的人民,文中指後者。

C.部曲,原指古代豪門大族和将領招募的私人軍,文中是指部隊的編制單位。

D.傳檄,指檄文,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曉谕聲讨的文書,傳檄即傳布檄文。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項是()

A.祖逖力請北伐,時任左丞相司馬睿雖無北伐之志,但仍然盡力支持,這堅定了祖逖的鬥志,祖逖指江發誓:若不能收複中原就不再渡江返回江南。

B.祖逖北伐,先在谯城遭石虎圍攻,幸得桓宣救;後鎮雍丘,屢次派兵邀擊後趙軍隊,使後趙疆土日益縮小;又為攻取河北練兵積谷,與後趙相持。

C.大興三年秋,朝廷任命祖逖為鎮西将軍。祖逖與将士同甘共苦,嚴于律己,廣施恩惠,勉勵督促農桑,安撫接納新來歸附的人,不論貴賤都加以禮遇。

D.祖逖死後,後趙頻頻侵犯河南地區,攻陷襄城、城父,包圍谯城,豫州刺史祖約抵擋不住,退駐壽春,後趙攻取陳留,梁、鄭之間又重新陷入了騷亂。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逖不報書,而聽其互市,收利十倍。

(2)知大功不遂,感激發病。

14.文中說到“邊境之間,稍得休息”,具體原因是什麼?請簡要說明。

【答案】10. C 11. C 12. A

13.(1)祖逖沒有答複這封信,而聽憑雙方民間互相貿易,收取十倍的利潤。(2)祖逖知道大功不能告成,情緒激動引發重病。

14.(1)祖逖多次攔擊後趙軍隊取勝,使得後趙疆土縮小,後趙王石勒不得不向祖逖示好,要求通使及互市;(2)祖逖沒有阻止民間互相貿易,并約束士兵不要侵犯後趙百姓,使得兩國邊境稍微得到了休養生息。

【解析】

【分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從前,範陽有一個叫祖逖的人,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寝,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就起床舞劍。

“少有大志”是“範陽祖逖”的謂語和賓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D;

“中夜”是“聞雞鳴”的時間狀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B;

“琨”是“蹴”的賓語,“覺”補充“蹴”的狀态,緊密相連,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D。

故選C。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

C.“文中是指部隊的編制單位”錯。從原文來看,“逖将其部曲百餘家渡”,這裡的“部曲”是指祖逖的私家軍隊。

故選C。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仍然盡力支持”錯。原文是“睿素無北伐之志,以逖為奮威将軍、州刺史,給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給铠仗,使自召募”,隻給了一千人的糧食,三千匹布,連軍隊都沒給,讓祖逖自己招募,算不上“盡力支持”。

故選A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題得分點有:報,答複;聽,聽憑;互市,互相貿易。

(2)題得分點有:遂,成;感激,情緒激動。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兩國邊境得到暫時安甯的原因有:“大興三年,逖鎮雍丘,數遣兵邀擊後趙兵,後趙鎮戍歸逖者甚多,境漸蹙”“逖練兵積谷,為取河北之計”“後趙王勒患之,乃下幽州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與逖書,求通使及互市”,祖逖多次攔擊後趙軍隊取勝,使得後趙疆土縮小,後趙王石勒不得不向祖逖示好,要求通使及互市;“逖不報書,而聽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諸将不使侵暴後趙之民。邊境之間,稍得休息”,祖逖沒有阻止民間互相貿易,并約束士兵不要侵犯後趙百姓,使得兩國邊境稍微得到了休養生息。

參考譯文:

從前,範陽有一個叫祖逖的人,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寝,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就起床舞劍。渡江以後,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任軍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主無道而是臣下怨恨叛亂,由皇親宗室之間争奪權力,自相殘殺,這樣就使外族人鑽了空子,禍害遍及中原。現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後,大家都想着自強奮發,大王您确實能夠派遣将領率兵出師,使像我祖逖這樣的人統領軍隊來光複中原,各地的英雄豪傑,一定會有聞風響應的人!” 司馬睿一直沒有北伐的志向,他聽了祖逖的話以後,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将軍、豫州刺史,僅僅撥給他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供給兵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招募士兵。祖逖帶領自己私家的軍隊共一百多戶人家渡過長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槳說:“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複成功,就像大江一樣有去無回!”于是到淮陰駐紮,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後繼續前進。祖逖已經進入谯城,石勒派遣石虎包圍了谯城,桓宣來解救祖逖,石虎解圍而去。晉王傳檄文昭告天下,稱:“石虎膽敢率領犬羊烏合之衆,渡過黃河荼毒民衆,現派遣琅邪王司馬裒等九軍、精銳士卒三萬,由水、陸四路直赴賊寇所在地,受祖逖指揮。”大興三年,祖逖鎮守雍丘,多次派遣兵士攔擊後趙軍隊,後趙鎮守的将士歸附祖逖的很多,後趙疆土日益縮小。這一年秋天七月,皇帝下诏加封祖逖鎮西将軍,祖逖在軍中,與将士同甘共苦,嚴于律己,廣施恩惠,勉勵督促農業生産,安撫接納新來歸附的人,不論貴賤都加以禮遇。祖逖在積谷練兵,為奪取黃河以北做打算。後趙王石勒很擔心這件事,于是到幽州為逖修了祖父、父親的墳墓,安排了兩戶人家替他們看守祖墳,于是給祖逖寫了一封信,請求通使及互相貿易。祖逖沒有答複這封信,而聽憑雙方民間互相貿易,收取十倍的利潤。禁止将領們不使他們侵犯後趙的百姓。兩國邊境之間,稍微得到了休養生息。四年秋七月,朝廷讓尚書仆射戴淵為西将軍,鎮守合肥,祖逖已經掃除了障礙,收複了黃河以南的土地,而戴淵突然有一天來統領這裡,祖逖内心怏怏不樂,又聽說王敦與劉刁互相結怨,将要有内亂。祖逖知道大功不能告成,情緒激動引發重病。九月,死在雍丘。豫州的男女百姓都像失去了自己的親生父母,谯國、粱國之間都為祖逖建立祠堂。祖逖去世後,後趙多次侵犯河南,攻取了襄城、城父,包圍谯城。豫州刺史祖約不能抵抗,退守壽春。後趙于是攻取陳留,梁、鄭之間又騷亂不安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示兒子

陸遊

祿食無功我自知,汝曹何以報明時?

為農為士亦奚異,事國事親惟不欺。

道在六經甯有盡,躬耕百畝可無饑。

最親切處今相付,熱讀周公七月詩。

【注】七月詩:指《詩經·風·七月》,是一首描寫農民勞作和生活的農事詩。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本詩的首聯以問句領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詩人對兒子的諄諄教誨。

B.詩人指出,不論是侍奉父母還是服務國家,“不欺”都是至關重要的。

C.詩人認為,生逢“明時”不必讀書求仕,“躬耕”才是一種理想狀态。

D.詩人在最後強調,自己傳授給兒子的人生道理是最為真切、确實的。

16.詩人指出“道在六經甯有盡”,又讓兒子“熟讀周公七月詩”,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15. C 16.詩人借助這兩句對子孫提出要求:詩書無涯,發奮讀書;法乎先聖,修身立事;心懷家國,永存社稷。

【解析】

【分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賞析詩歌内容的能力。

C.“詩人認為,生逢'明時’不必讀書求仕,'躬耕’才是一種理想狀态”錯誤,由颔聯“為農為士亦奚異,事國事親惟不欺”可知,作者認為無論是出仕朝廷,為官一方,還是成為平民百姓,躬耕隴畝,都要事國以忠,事親以孝,并沒有在兩種方式中做出比較選擇。

故選C。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的情态和态度的能力。

從題幹來看,考生要理解“詩人指出'道在六經甯有盡’”,又讓兒子'熟讀周公七月詩’”的用意。

首先分析詩歌的标題。詩歌标題是“示兒子”,可見這是一首教導兒子的詩歌。

然後理解題幹中兩句詩的意思,進一步分析詩人這樣的用意。

“道在六經甯有盡”意思是“天下大道,都在《六經》等書裡,學貫古今,取法先聖,學習知識,哪裡有盡頭”,詩人在此指出《六經》的意義,包含天下大道,這是要求兒孫能夠熟讀《六經》,發奮閱讀,“甯有盡”是說沒有盡頭,這是讓兒孫不能停止不前,這是讓兒孫不要自滿,要謙虛以待。

“熟讀周公七月詩”意思是“切記一定要熟記背誦周公的七月詩啊”,周公為國為家為民,鞠躬盡瘁,嘔心瀝血,詩人要求兒孫好好學習周公的七月詩,勤儉耕種,發奮讀書,報效家國,這是讓兒孫學習先聖,心懷國家。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兩句,采用對仗句式,連用兩個比喻,表達詩人對官場的厭倦以及對田園的向往。

(2)歐陽修在《伶官傳序》中感慨:當李存勖強盛的時候,“______,______”;而等到他衰敗的時候,幾十個伶人圍困他,就身死國滅,被天下人譏笑。

(3)古代的詩人受到《楚辭·湘夫人》“袅袅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的啟發,創造出“落木”一詞,以指代落葉。該詞在古典詩詞中經常出現,如“_______,_______”。

【答案】.羁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解析】

【分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如下字詞:“羁”“淵”“盛”“蕭蕭”。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吃喝當然是人生一大樂事,如果生活在太空,我們還能愉快地享用大餐嗎?

最早的太空餐是讓人的“牙膏”:宇航員從管子裡面擠出半流體的食物,不需要咀嚼便直接咽下去,沒有咀嚼的快感,沒有多樣的選擇,首代宇航員的飲食條件相當艱苦。然而,吃貨的生産力,很快,()。如今,宇航員們已能在太空中自如地使用各種餐具,與地面用餐相當接近。與此同時,太空食品的種類也豐富起來。正因為目前國際空間站中有上百種餐品,使得宇航員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用餐計劃,然而這一用餐計劃是每八天循環一次的。而且宇航員們還在不停地開發新的太空料理:小餅幹、壽司、花生醬冰棍,甚至是“昨的咖啡”——采訪中一位航天飛機的指揮官曾自豪地展示過一批再生水,而原料是什麼,自然。

然而,制訂太空萊譜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大部分蔬果在宇宙中最多隻能保持兩天鮮度,空間站中新鮮食品,絕大多數食品隻能脫水或加工成罐頭運上太空。目前科學家們正想方設法解決這一難題。

18. 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

A. 望而卻步 不勝枚舉 不言而喻 寥寥無幾

B. 躊躇不前 不可低估 心照不宣 寥寥無幾

C. 望而卻步 不可低估 不言而喻 極其稀缺

D. 躊躇不前 不勝枚舉 心照不宣 極其稀缺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人們就發明了種種能在無重力環境中使用的餐具,并且還有咖啡杯和煎鍋

B. 人們就發明了種種能在無重力環境中使用的餐具,甚至還有咖啡杯和煎鍋

C. 人們就将種種能在無重力環境中使用的餐具發明出來,而且包括咖啡杯和煎鍋

D. 人們就将種種能在無重力環境中使用的餐具發明出來,還包括咖啡杯和煎鍋

20. 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目前國際空間站中有上百種餐品,宇航員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用餐計劃——雖然這一用餐計劃是每八天循環一次的。

B. 正因為目前國際空間站中有上百種餐品,使得宇航員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用餐計劃——雖然這一用餐計劃是每八天循環一次的。

C. 正因為目前國際空間站中有上百種餐品,所以宇航員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用餐計劃——然而這一用餐計劃是每八天循環一次的。

D. 目前國際空間站中有上百種餐品,這使得宇航員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用餐計劃——然而這一用餐計劃是每八天循環一次的。

【答案】18. C 19. B 20. A

【解析】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确使用成語的能力。

第一空,望而卻步:形容十分害怕困難和危險。躊躇不前:猶豫不決,不敢前進。語境強調太空餐難吃,應選“望而卻步”。

第二空,不勝枚舉:無法一個一個全舉出來,形容同一類的人或事物很多。不可低估:不能小看。語境強調“吃貨的生産力”不可小看,應選“不可低估”。

第三空,不言而喻:指不用說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淺顯。心照不宣:指彼此心裡明白,而不公開說出來。前面有“自然”,強調不說就明白,應選“不言而喻”。

第四空,寥寥無幾:形容數量少。非常稀少,沒有幾個。極其稀缺:極其稀少﹐短缺。此處強調空間站中新鮮食品極少,應填“極其稀缺”。

故選C。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簡連貫銜接的能力。

語境強調的是人們的創造力,應保持“人們就發明了……”的句子結構,排除CD;

“還有咖啡杯和煎鍋”與前文形成語意遞進,句首應用遞進連詞,而“并且”表并列,排除A。

故選B。

【2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劃線句有語病:

一是“正因為……使得”搭配不當,可以删掉“正因為”“使得”,也可以把“使得”改為“所以”,或者删掉“正因為”,在“使得”前加“這”,排除B;

二是“然而”使用錯誤,因為後面的句子是轉折句的前半句,故改為“雖然”,排除CD。

故選A。

(二)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東西方文化不同,藝術的表現也不同。一般來,東方藝術重主觀,。表現在繪畫上,西洋畫重寫實,重形似,而中國畫重神韻,重意境。

中國畫通常_ 。這看起來是以題材為标準類,其實是用藝術表現了一些獨特的觀念和思想,即中國畫概括了自然和人生三個方面:人物畫表現的是人類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山水畫表現的是,将人與自然融為一體;花鳥畫則表現大自然的各種生命與人的和諧相處。中國畫的分類,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哲學觀念和審美觀。

中國畫講究虛實相生的意境美。老舍曾請齊白石以“蛙聲十裡出山泉”為題作畫,十裡蛙聲,如何入畫?潺潺山泉,如何表達?白石老人思考良久,終于畫成了一幅經典之作:六尾蝌蚪在山巒映襯下的山澗内的亂石之中不斷湧出的潺潺清泉裡搖曳着尾巴順流而下。看過此畫的人無不拍案叫絕。

21. 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内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2. 文中畫波浪線處是個長句,請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删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答案】21.西方藝術重客觀分為人物、山水、花鳥三大科人與自然的關系

22.山澗内山巒映襯,亂石中潺潺清泉不斷地湧出,六尾蝌蚪搖曳着尾巴順流而下。

【解析】

【分析】

【2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能力。

第空結合上文“東方藝術重主觀”判斷橫線處應該表達為“西方藝術……”,再根據後文“表現在繪畫上,西洋畫重寫實,重形似,而中國畫重神韻,重意境”确定,前者為客觀寫實,後者為主觀虛寫,從而确定答案:西方藝術重客觀。

第空先根據段落特點确定屬于觀點句,總領下文,于是根據後文信息“這看起來是以題材為标準類”“即中國畫概括了自然和人生三個方面”“人物畫表現的是人類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山水畫表現的是……;花鳥畫……”确定空出應該填寫:分為人物、山水、花鳥三大科。

第空根據該段分号确定分句間是并列關系,三個層次(人物、山水、花鳥)一一對應,參考人物畫的“人類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花鳥畫的“大自然的各種生命與人的和諧相處”,确定“山水畫”處答案為:人與自然的關系。

【2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句式變換的能力。

所給句子“六尾蝌蚪在山巒映襯下的山澗内的亂石之中不斷湧出的潺潺清泉裡搖曳着尾巴順流而下”成分複雜,屬于長單句,把它改寫成幾個較短的句子,即長句化短句,方法是:先提取句子主幹單獨成句,再分别把複雜成分(多層定語狀語等)拿出來作為句子或者短語存在。

比如本題中主幹句為“六尾蝌蚪(主語)搖曳着尾巴(狀語)順流而下(謂語);複雜成分包括狀語“在不斷湧出的潺潺清泉裡”和定語“山巒映襯下的山澗内的亂石之中”,分别以句子或短語的形式表達為:山巒映襯的山澗裡(偏正短語),潺潺清泉湧出的亂石中(偏正短語);山澗裡山巒映襯(主謂句子),亂石中潺潺清泉湧出(主謂句子)等等。

綜合以上信息表述為(注意邏輯性):(1)山巒映襯的山澗,亂石中潺潺清泉不斷地湧出,六尾蝌蚪搖曳着尾巴順流而下。(2)山澗裡山巒映襯,亂石中潺潺清泉不斷地湧出,六尾蝌蚪搖曳着尾巴順流而下。(3)在山巒映襯的山澗裡,有潺潺清泉從亂石中不斷地湧出,六尾蝌蚪搖曳着尾巴順流而下。

作文(全國新高考卷作文)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唐光雨漫畫作品,有改動)

[注]描紅:用毛筆蘸墨在紅模子上描着寫字。

請整體把握漫畫的内容和寓意寫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認識與評價、鑒别與取舍,體現新時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體,自拟标題;

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不得洩露個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答案】【範文1】

調好人生方向,到達成功彼岸

深圳潘志偉

這幅《描紅》漫畫所揭示的是書法用筆的技巧和方法:起筆階段要逆鋒起筆,藏而不露;中間的運筆階段要不偏不倚,最後的收筆階段則要懂得停滞遷回。這正如清代著名書法家劉煦載提出“逆入,澀行,緊收”的觀點,啟示我們入筆時用逆鋒,中間的運筆階段要澀行,筆畫的末端收筆時使用回鋒。這樣行筆有什麼好處呢?說白了,就是使線條更厚實,内涵更豐富,同時使筆鋒在運行中得到不斷的調整。寫字要懂得調整筆鋒,我親愛的青年朋友們,其實,做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人生于世,就如同漂泊在一條漫長曲折的河流裡,河流裡有激流,有險灘,有暗礁,也有平靜的溪流。遇到險灘和暗礁的時候,我們要繞道而行;遇到激流的時候,我們要逆流而上;遇到平靜溪流的時候,我們更要小心謹慎,時刻提防不期而至的暗礁。我們隻有根據河流的水勢和地形地貌不斷調整航向,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懂得調整人生航向的人,才能避開錯綜複雜的矛盾,收獲人生的累累碩果。青年朋友們,你們還記得那位替文惠君解牛的庖丁嗎?面對錯綜複雜的牛體結構,庖丁沒有像良庖族庖一樣去割去砍,而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懂得避其鋒芒,“善刀而藏之”,“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刑”。庖丁的“解牛之道”啟示我們:要順着牛體天然的骨節肌理,在空隙處下刀,絕不勉強硬砍。人在社會上行走,遇到錯綜複雜的矛盾也要學會調整方向,—味地蠻幹隻能适得其反。

不懂得調整人生航向的人,必然為眼前的困難和挫折而勞神費力、心力交瘁,最終隻能一事無成、贻笑大方。還記得古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嗎?面對從山頂滾下的巨右,西西弗斯每每未推至山頂,巨石就又滾下山去,前功盡棄,于是他就不斷重複、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這樣件無效又無望的勞作當中慢慢消耗殆盡。西西弗斯的悲劇就在于不懂得調整人生的方向。

我們青年人要學會從《描紅》漫畫中體悟到人生的道理,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不要一味蠻幹,要懂得及時調整人生的方向。身處逆境的時候,要懂得及時收斂自己的鋒芒,不要咄咄逼人,恃才放曠。一帆風順的時候,要修煉自己的品性,做一個正直無私的人,切莫因一時之得意而忘形。人生最艱難的時刻,更要耐得住寂寞,把沉潛蓄勢、厚積薄發作為人生的風向标,刻苦自勵。

青年朋友們,書法用筆中隐含着人生的真谛。願我們在調整筆鋒寫好中國漢字的時候,也能真正調整好人生前進的方向,腳踏實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書法因筆鋒璀璨,人生因調整而美麗!願我們都有一個如行雲流水般的人生!

【範文2】

做一個大寫的“人”

深圳市羅湖外語學校徐曉花

漫畫以書法描紅形式再現了“人”字用筆過程:逆鋒行藏,中鋒不倚,停滞迂出。以筆行書,以字寓人,簡單的“人”字蘊含着博大精深的處事之道:新時代青年要用沉潛迂回的智慧和筆直堅硬的脊梁,打造閃亮人格,做一個大寫的“人”。

書法,是中國文化及民族精神的體現,寫“人”如做“人”。一撇一捺,柱地撐天,善惡榮辱,合而為“人”。逆鋒起筆,以反方向行筆,藏而不露;亦如為人,行藏用舍,以我為本。中鋒用筆,乃“千古不易”的準則,筆杆垂直,圓渾飽滿;亦如為人中正,不偏不倚,危言危行。收筆露峰,停滞迂回,撇捺鈎挑,緩緩出頭;亦如為人,曲徑通幽,另辟蹊徑,柳暗花明。

寫好一個“人”字,不易﹔做好一個“人”,更難。“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者也。”王陽明認為人是天地的心,萬物與我一體。做好一個人,應懂得觀天察地,審時度勢,行藏用舍,一如孟子“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也應懂得依山繞水,适當迂回,突破重圍,一如蘇秦先求學鬼谷子後閉門讀書,迂回專研合縱連橫之術,史冊留名;更應懂得中通外直,不偏不倚,一如魏征一生正谏,危言危行,讓人敬畏。這,才是大寫的“人”的寫照。

當下,國際形勢波谲雲詭,全球疫情複雜多變,中國實現複興任重道遠。新時代青年,應努力做一個大寫的“人”。大寫的“人”頭腦是智慧的,脊梁是筆直的,人格是閃亮的。

青年智慧的頭腦,需要吸收中華文化的精華,為我所用。該學習充實自我的時候,懂得沉潛,才能成長。逆鋒起筆,走下基層,做好村官,體味民生,藏而不露。該出頭解決問題時,更懂得迂回,突破困境。露峰收筆,轉變思路,扶貧更應扶志,緩緩出頭。無論起收,善始善終,不忘初心。

青年筆直的脊梁,需要秉承君子之道,更應關注當下,勇于擔當,奮發有為。新冠疫情下醫護人員的脊梁是硬的,中印邊境沖突中陳祥榕們的脊梁是直的,打造國之重器的科研工作者們的脊梁是正的。他們如同中鋒,永遠是正鋒!

我們還應該知道,智慧不是“佛系”的躺平,也不是汲汲于世的“内卷”,而是夯實基礎,蓄勢待發;是曲徑通幽,深入鑽研,峰回路轉。正直不是個人主義的獨斷專制,而是為民請命,埋頭苦幹,拼命硬幹,舍身求法,實幹興邦。新青年閃亮的人格,需要智慧和正直一起打造。

青年們,請做一個大寫的“人”。因為有了大寫的人,才有大寫的國!

【解析】

【分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解讀漫畫材料,并進行寫作的能力。

【審題】材料以漫畫的形式呈現出“描紅”這一藝術形式的内涵,揭示了豐富的人生哲理。世間萬事萬物同理,寫人與做人亦不例外。這一題目具有很強的情境感和文化感。材料中的三幅畫面,表現出寫人的過程,同時也反映出做人的道理,清楚地提示了寫作的方向。如何起筆,如何用筆,如何迂回,如何成為一個大寫的人,命題者通過描紅時的筆法分析,表達的是對人生的思考,如何将兩者巧妙聯系,從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需要考生調動細膩的思維,深入體會每一個筆劃中所承載的為人處事之理。這樣,就可以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挖掘出能夠反映思想情懷的觀點态度。

從整體看,4幅圖表面上蘊含着這樣一個意思,即如何寫成一個完美的端方的人字。它内含着這樣一個人生道理,即如何去做人的問題。

第1幅圖“撇”書寫說明是“逆風起筆,藏而不露”,結合“起”字,“藏”可理解為貯藏、隐藏之意,可意指:人生之始應敢于因難而上,适時積累并隐藏自己能力、實力,不外露張揚虛浮。

圖2的書寫說明是“中鋒用筆,不偏不倚”,蘊含的道理是人生應該在有為的過程中不偏不倚,不偏私,不履斜,不取巧,踏實勤懇,做事為人适宜得體,端方正直。

圖3的書寫說明是“停滞迂回,緩緩出頭”,其意為“人”字的那一捺在收筆時要頓一頓,實則是說,人之行事和為人做事講求方式方略,即使勝利在望,在收官階段,也要行穩,不要輕率冒進倉促而為。這樣最後才能形成圖4的一個完美的端方的“人”字,如此也就可能讓他人去描紅,去模仿,成為别人的榜樣。

考生隻有真正理解了這幾幅漫畫的寓意,才有可能形成一個正确的立意,再結合作文的其他要求選擇材料,布局謀篇,書寫成文。

具體寫作時,可以從三幅畫面中提煉出具體做人道理,以嚴謹的邏輯思維加以整理,表達自己的觀點态度。

【立意】1.面對困境,應該逆流而上,靜水深流。

2.追夢路上,應該腳踏實地,砥砺前行。

3.成功在即,應該低調含蓄,心境淡然。

4.寫人即做人,走好每一步。

【素材】1.欲書寫精彩人生,描紅美好未來,當在逆境謀出路,在順境隐鋒芒。

《少年班》裡有這麼一句話:“不要在命運需要你逆風飛翔時,選擇随風而去。”作為青年人,我們要有“初生牛犢不畏虎”的精神,要無懼苦難,不畏艱險,要拿出一往無前的姿态、風雨兼程的狀态、風雨無阻的心态,在逆境中謀出路,将那布滿荊棘的泥濘小路變成鋪滿鮮花的原野。而當鮮花遍布原野時,也萬萬不可急着向世人炫耀花的美豔與芳香,隻是默默積攢力量,靜待結果。老英雄張富清不正是如此?逆境中他勇于沖鋒,一往無前,順境中他急流勇退,深藏功與名,終其一生,始終默默奉獻、不改本色。

2.蘊藏在“人”字裡的智慧無疑更加隽永。逆鋒起筆,藏而不露,看起來是退而不進,主動收起了自己的羽翼和鋒芒。但是,“藏”與“退”從來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自我修煉,厚積薄發的人生過程。寫罷一撇,捺以中鋒起筆,映射着我們在人生中初露峥嵘的時刻,這時,确保自己走在不偏不倚的正道之上,遠比追逐浮名虛利更加重要。頓筆處的停滞迂回,既可以理解為奮鬥途中遇到的瓶頸與障礙,也可以理解為知天命後的沉澱與升華。緩緩出頭的筆法,一方面告誡着我們:戒驕戒躁方能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寬慰着我們:隻要有積澱,時間自然會讓我們等到出頭的那天。

人生如字,字如人生。無心看去,字隻是字,筆畫也隻是筆畫,但是,隻要用心體會,一撇一捺,便可道盡人生感悟。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