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時事 > 正文

[首藏作品](7370)科技賦能 雲南花卉種業創新再發力

科技賦能 雲南花卉種業創新再發力 ◎本報記者 趙漢斌

  “省級重大科技計劃'雲南幾種重要花卉品種自主創新與産業化應用’項目啟動實施,将對我國花卉産業産生積極影響。”雲南省農科院院長李學林12月26日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

  雲南是全球重要的觀賞植物起源中心,也是全球最佳花卉生産區之一。

  經過30多年的發展,花卉已成為雲南最具國内外市場競争力和最具發展潛力的農業特色産業,形成了以鮮切花、盆花、園林觀賞植物、加工花卉、種用花卉等五大種類全面發展的格局。2020年全省花卉種植面積190.1萬畝,綜合總産值830.1億元。

  花卉産業發展,種業是制高點

  昆明虹之華園藝公司,目前擁有全國乃至全亞洲最大的菊花種質資源庫,收集、保留了當下流行的菊花品種2500餘個,擁有菊花育種中間材料3000餘個。

  “我們30年就做菊花育種一件事,研發培育出自主知識産權菊花新品種40餘個。”昆明虹之華園藝公司總經理薛建平告訴記者,企業擁有近3000畝的菊花種苗出口生産基地,用農業标準化生産全面覆蓋菊花種苗的生産流程,連續10年出口通關率超過99%。所産菊花種苗主要出口日本、韓國,占日本菊花種苗進口市場42%以上的份額。

  而雲南英茂花卉公司的康乃馨種苗,出口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占日本康乃馨種苗市場約10%的份額,而國内市場45%以上的康乃馨種苗出自英茂。

  “花卉大省雲南,擁有一批優勢企業,新品種數量和質量位居全國第一,但花卉種業發展仍面臨種質資源創新利用不足、新品種創新能力弱、育種方法突破性、系統性、工程化不夠、優質種苗高效繁育水平不高、自主選育品種市場競争力不強,突破性标志性品種欠缺等'卡脖子’問題。”雲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學勤說,雲南省花卉品種及原種長期被國外壟斷,約85%的品種依賴進口,制約花卉産業的健康發展。

  雲南省科學技術廳把實現花卉種業的自強自立擺在了引領支撐花卉産業向高端發展的核心位置,立足資源優勢,以産業需求為導向,加強花卉科技創新項目的組織。

  “為此,我們啟動總經費預算為1.05億元的'雲南幾種重要花卉品種自主創新與産業化應用’項目,就是為深入改革科技創新機制,構建起創新、開放、高效的花卉種業創新體系,提高優質品種及種苗自給率,培育産業新優勢。”雲南省科技廳農村處處長李佳說。

  推進重要花卉品種自主創新與産業化

  圍繞千億雲花産業目标,項目以月季、香石竹和非洲菊三種大宗切花,以及大花蕙蘭和蝴蝶蘭兩種優勢盆花,滇丁香、大麗花、鳳仙花與矮牽牛四種新優花卉為研究對象,加大科技攻關、技術集成和成果轉化應用。

  項目負責人、雲嶺學者、雲南省農科院黨委書記唐開學研究員介紹,項目賦予首席科學家以自主權,精準整合雲南農大、西南林大、中國林科院高原林業所、雲南大學等4家單位資源,着力解決種質創新與分子育種、基因編輯、良種繁育、高效脫毒與病毒檢測等重大科技問題,強化關鍵共性技術,強化應用示範推廣。

  項目自2021年7月啟動以來,成果初步顯現:開展了遠緣雜交、分子育種、基因編輯等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得花卉新優創新種質65個,育成的月季、非洲菊等20個新品種完成申報;集成無病毒種苗繁育關鍵技術及脫毒核心材料、原原種、原種生産技術,優化建設扡插苗和組培生産線4條;示範生産優質種苗5600多萬株,帶動實現産值3.69億元。

  “我們還有一個目标任務,就是加大産學研結合力度,持續提升優勢企業的核心競争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在雲南省培育壯大全國領先的種業龍頭企業,支撐核心種苗自給率達60%。”唐開學說,通過繁育關鍵共性技術及優質種苗的示範推廣,進一步促進雲南花卉種業自主創新、新品種産業化應用、科技支撐和服務能力提升。

(《科技日報》2021年12月28日,第 3 版。)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