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這個颠覆常識的原理,幫你提高行動力

    圖片作者:Valentyna Petyurenko

    本文共有 5400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很多

    試考慮這麼一個場景:

    下午,老闆給了你一個非常複雜的任務,你絞盡腦汁,終于在下班前搞定了。下班回到家,晚上暫時沒事情幹。這個時候,你會怎麼做?

    選擇一:再接再厲,晚上拿出前兩天沒看完的書,再學習兩小時,整理筆記。

    選擇二:今天已經幹了不少活了,晚上就休息吧,稍微放松一下大腦,明天再學習。

    我想,大多數人可能都會選擇第二種,對不對?

    這似乎是一個非常符合常識的事情:我們每天能夠集中注意力去做事情的時間是有限的,一旦達到了上限,就最好不要再折騰,不要去做燒腦的事情,而是讓自己休息一下,恢複腦力……

    所以,對于那些每天都能保持精力充沛,連續保持十來個小時高強度思考、學習的人,我們往往會非常羨慕他們,覺得他們的意志力非常強。但另一方面,又覺得這是一種違背自然規律、反人性的狀态,正常人是很難達到的。

    因此,這才誕生出了一大批鼓吹「自律」和「意志力」的文章、課程、書籍……

    它們往往都持這麼一個立場:高強度、長時間的思考和學習,是一種非常消耗意志力的事情;而正常人的意志力又是有限的。因此,你必須通過一些方式,不斷地鍛煉自己的意志力和自控力,把你的意志力錘煉得像鋼鐵一樣堅毅,才能擁有高度的行動力。

    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那麼你就是一個意志力薄弱的人,做什麼事情都很難成功,因為你總是很容易屈服于短期的反饋和回報。

    因此,我們似乎找到了一個非常好的理由和窗口:正是因為我缺乏意志力,所以:

    • 每當我制定減肥計劃時,總是抵抗不住碳水的誘惑;

    • 每當我想好好健身、鍛煉時,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 明明知道時間寶貴,該好好利用起來,但總是會忍不住去追劇、打遊戲、刷手機;

    • 每當我給自己定下嚴格的學習計劃時,總是堅持了幾天就懈怠了,沒辦法持續下去……

    我們總是可以把這些問題歸咎于意志力,給自己打上「意志力薄弱」的标簽,給自己的「懶惰」「懈怠」一個解釋。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讓我們把時針稍微往回撥一點。

    關于意志力(willpower)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心理學大師 Baumeister 1998 年提出的「自我損耗」理論。在這個理論中,他聲稱:

    1)意志力是一種「心理能量」,你每使用一點,它就會消耗一點。

    2)它的生理基礎是糖。一杯加了糖的檸檬水,就能快速有效補充意志力。

    3)它就像肌肉一樣,可以通過鍛煉來加強。經常訓練它,就可以提高你的意志力。

    Baumeister 是如何得出這個理論的呢?在一系列實驗中,他發現:人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似乎整體上遵循着一種「守恒」的作用。

    舉個例子:他讓AB兩組參與者同時解決一個複雜的任務。但在開始之前,他先讓A組的參與者回答一系列困難的題目,讓B組參與者回答一系列較為簡單的題目。結果發現:經曆了困難題目洗禮的A組,在解決任務的速度和質量上,普遍不如B組。

    因此,他認為:這背後必定存在着某種屬性,決定着我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能夠發揮出的實力。這種屬性是有限的、守恒的,你在前一個任務把它用掉了,那麼在後一個任務你就不夠用了。

    你可以把它叫做「腦力」「精力」,不過 Baumeister 用了一個經典的詞彙「意志力」來描述它。他認為:這種能力,跟我們克服誘惑、保持注意力的專注、關注和聚焦我們的目标,實質上是同一種能力。

    為了檢驗這一點,他又設計了一系列實驗。在這些實驗中,A組在處理複雜任務之前,需要先經曆一個考驗:他們需要拒絕掉眼前甜美可口、散發着誘人香味的蛋糕的誘惑。結果發現:需要克服蛋糕誘惑的A組,在任務的表現上普遍不如B組。

    于是,他提出了「意志力」的基本理論,也就是上面那三條結論。他認為:一旦你用完了意志力,就會出現「自我損耗」,讓你處理問題的能力下降、難以保持注意力集中、難以堅持自己的計劃……

    這個理論看上去實在太簡潔、太美妙了,又跟我們的直覺無比契合。因此,自我損耗理論提出來之後,就立刻風靡全球,被無數人奉為圭臬。說它是21世紀初影響力最大的心理學理論,也不為過。

    因此,在 2000 - 2010 這十年間,「意志力」「自控力」「自律」這幾個詞被大衆瘋傳,許多人都認為,我們找到了成功的秘訣:那就是鍛煉自己的意志力。

    你的意志力越強,你就越能夠克服短期反饋的誘惑,沉下心去做更長期、更有價值的事情,克服更加困難的挑戰,從而讓自己的每一天都能夠有充足的進步。

    尤其是,這種思維方式非常符合我們的傳統文化。在我們的文化裡,努力可以改變一切。你如果做得不好,那就是由于你不夠努力。

    但是,為什麼說這個理論隻風靡到 2010 年呢?因為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裡,對這個理論的反對聲開始湧現。

    2011 年,Carol Dweck 和她的同事複刻了 Baumeister 的實驗。不同的是,這次他們把A組分成了A1和A2兩個小組。如何分組呢?他們事先詢問了A組的參與者:「你是否相信意志力是有限的?」(Job et al., 2010)

    随後,他們把回答「相信」的人員,分配到A1組;把回答「不相信」的人,分配到A2組。并讓他們共同先回答一系列困難題目,再處理複雜任務。

    結果發現:不相信意志力有限的A2組,處理複雜任務的速度和質量跟B組沒有差别,兩者都顯著優于A1組。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即使是對于那些相信意志力有限的人,如果給他們呈現一些材料,暗示他們「意志力是無限的」 —— 比如「當我聚精會神解決問題時,我感到充滿活力」這樣的句子,他們的表現也會有顯著的提升。

    也就是說:隻要你相信意志力是無限的,那麼對你而言,意志力就是無限的。

    這說明什麼呢?所謂的意志力,很可能并不真實存在 —— 它很可能隻是你對自己的心理暗示而已。

    也就是說:正因為我們相信「意志力是有限的」,我們才會表現出「有限的意志力」,讓自己心安理得地放棄思考,屈服于眼前的休息、娛樂、即時反饋……

    與此同時,許多研究也質疑了 Baumeister 的觀點。比如:

    2013 - 2015 年,Evan Carter 等人發表了一系列研究,指出:他們無法複現 Baumeister 的成果。在他們的研究中,并沒有發現明顯的「自我損耗」現象存在。

    美國心理學會立刻作出反應。他們于 2016 年做了一批大規模重複性研究,結果是什麼呢?同樣,無法發現「自我損耗」現象的存在。

    令人尴尬的是,這些研究都是在 Baumeister 的指導下,用了更加嚴謹的實驗方式去做的,但結果仍然無情地批駁了 Baumeister 的觀點。這可能是心理學界近 20 年以來比較大的一次翻車。

    也就是說:Baumeister 的理論很可能是錯的。之所以它被大衆廣泛接受,很可能隻是因為大家覺得它「看上去很正确」而已。

    不過,Baumeister 本人并不這麼認為。他在 2016 年修正了自己的觀點,認為:意志力确實是有限的,隻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是因為意志力的耗竭讓我們感到疲憊,而是因為我們認為「意志力即将耗盡」從而感到疲憊。隻要我們不這樣想,就可以一直使用意志力,去獲得更佳的表現,直到它真正地「被耗盡」。(Baumeister & Vohs, 2016)

    隻不過,從我的角度來看,這個解釋,其實跟「意志力實際上是無限的,隻要你不認為它有限,你就可以一直使用意志力」沒太大差别。

    2017 年,一項對于印度的研究也有力地支撐了「意志力無限論」。研究人員發現:跟西方人不同,印度人普遍存在一種觀點,那就是意志力是無限的,克服一項困難的任務不但不會消耗意志力,反過來是對意志力的一種有效的激勵。于是,他們重複了 Baumeister 的研究,主要對比印度人和美國人。(Savani & Job, 2017)

    結果發現:印度人普遍表現出了「反向自我損耗」效應。什麼意思呢?先回答一系列困難問題的印度人,本該「耗盡意志力」,然而他們在接下來的複雜任務中,反而表現出了更強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更佳的執行速度和質量。

    這些研究,都有力地支撐了「意志力無限論」。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意志力呢?

    迄今為止,學術界雖然還有一些争論,但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認為:意志力是一個不必要的東西,我們沒有證據表明它存在,更沒有證據表明它是有限的、會對我們造成影響。

    我自己的觀點也是一樣的:既然比起「意志力有限」,相信「意志力無限」對我們而言更有用,并且得到了更多研究的支撐,那麼為什麼不相信它呢?

    簡而言之,我會建議你試着去告訴自己:我的意志力是無限的,隻要我想去做,我就能夠做到。

    有許多研究都發現,抱着這種信念的人,整體來說表現更佳。

    2015 年,Veronika Job 的研究發現:那些認為意志力無限的人,在幾乎所有的事情上表現都更佳。比如:他們更善于自我調節,克服拖延症,擁有更良好的飲食、作息和生活習慣,學業成績普遍也更好。(Job et al., 2015)

    2017 年,Bernecker 等人的研究發現:相信意志力無限的人,整體而言會有更高的主觀幸福感,同時也會對生活擁有更強的奮鬥動力。(Bernecker et al., 2017)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如果一個人認為意志力是有限的,那麼他就更容易有放棄的理由 —— 他會把「放棄」這件事歸咎于自己缺乏意志力,從而因為尋找到一個解釋而心滿意足,給自己一個台階。

    但問題是:當我們斷言「我是因為缺乏意志力,所以才放棄」的時候,是誰缺乏意志力呢?是我們自己。

    那麼久而久之,這種思維方式就會造成一個後果,我們會潛移默化地認為:因為我們缺乏意志力,所以我們容易放棄、容易屈服、難以持續堅持一個行為……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們會這樣想:等我鍛煉好了意志力,我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 —— 但要等到什麼時候,才算是「鍛煉好了意志力」呢?

    人是喜歡尋求解釋的動物,我們總是傾向于把許多不足和缺陷,解釋為我們缺乏某種特質,從而令這種不足和缺陷變得更容易接受,避免産生認知失調。但這對于解決不足和缺陷有幫助嗎?其實并沒有。

    心理學家 Noam Shpancer 對此有一個很嚴格的說法。他認為:把一個人抵抗誘惑的失敗歸咎于意志力,是一種對于受害者的指責。這就像「你被侵犯,是因為你沒有盡全力去抵抗」一樣,實質上是在模糊焦點和轉移責任。

    當我們用一個虛假的理由去獲得解釋和安慰時,我們往往就很容易忽略真正的問題所在,以及真正能夠解決它的方式。

    反過來,如果你相信意志力無限,那麼這就意味着一點:你至少對自己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是存在很強的信心的。

    也就是說,無論發生什麼,你都可以相信:我能夠通過自己的行為,去努力做出一些改變,抵抗外界對我的影響。

    那麼,如果意志力是無限的,我們為什麼還會産生各種各樣「缺乏意志力」的行為呢?這背後真正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呢?

    答案是:大腦的慣性。

    大腦是一個特别喜歡按照既往的路徑去行事的東西。我在之前的文章裡講過:我們所采取的每一個行為,都是在潛移默化地訓練大腦,告訴大腦「怎樣做才是好的」。因此,要改變自己過去數十年的習慣,去适應一種新的行為模式,是極其困難的事情。因為這意味着,你要跟過去數十年的經曆作鬥争。

    你抵制不住碳水的誘惑,是因為你缺乏意志力嗎?不是。是因為你突然間要求大腦換一種新的飲食習慣,大腦困惑了。

    你無法堅持運動、鍛煉的習慣,是因為你缺乏意志力嗎?不是。是因為你一直以來都習慣待着不動,大腦一時間适應不了「運動」模式。

    你明知道時間寶貴,卻還是癱着刷手機、看視頻,是因為你缺乏意志力嗎?不是。是因為你每一次告訴自己「好累啊,歇會吧」的時候,大腦都忠實地接收到了這條信息,并又一次地強化了這種習慣。

    歸根結底,造成這些困境的原因是:在我們身邊,圍繞着太多的服務與産品,它們被設計出來的目的就是讓我們「變懶」。我們不需要任何努力,就可以唾手可得地滿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從而不斷地強化大腦的原始需求:待着别動。

    也就是說:當我們想動起來,去作出改變,探尋一種新的、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時,我們是在跟誰作鬥争呢?

    是在跟我們身處的整個環境做鬥争。

    舉個簡單的例子:美國的肥胖率在過去數十年裡直線上升,傳統的研究把它歸咎于意志力,但近些年的研究認為:即使按照 Baumeister 的觀點,具備「高意志力」的人,在避免肥胖上并不比其他人更好。最核心的原因還是因為:美國人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種不健康的加工食品,導緻他們變得肥胖極其容易,而保持健康非常困難。

    所以,想要真正作出改變,你需要怎麼做?

    你當然可以憑借着自己的「意志力」去努力改變,但這未必是一個最好的方法。更好的方式,可能還是從「動力 - 阻力」模型入手。

    簡而言之:大腦的慣性和環境的影響,就是阻礙我們去行動的阻力。那麼我們如何克服它們?無非隻有兩種可能性:要麼,盡可能降低阻力;要麼,想辦法提高動力。

    下面分享幾個小技巧,希望能夠幫到你。

    1. 優化自己的生活系統

    如果你想減肥,最好的方式不是努力節食,而是找到一種能夠讓自己感到愉悅的、同時足夠健康的飲食習慣,然後舒适地踐行它,而不是強求自己在短時間内減掉多少斤。

    如果你想提高寫作能力,最好的方式不是堅持每天寫幾千字,而是找到一種讓自己舒服的節奏,可以「無痛」「無壓力」地寫下去的習慣,哪怕隻有兩三百字也行,把寫作變成一種樂趣。

    如果你想多讀點書,最好的方式不是定下計劃、努力執行,而是從心理上把「讀書」變成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隻要有十幾分鐘的閑暇,都可以随手拿起一本翻上幾頁,而不是想着「我要抽出一整段時間來讀」。

    改變任何一個習慣,絕不是強行地把它「塞」進自己的生活慣例裡面,強迫自己去行動,而是通過對自己的生活進行微調,把它自然而然地放進去,讓它成為一件輕松、愉快、易于上手的事情。

    可以參看:

    2. 從過程中找到樂趣

    培養一個習慣,最應該避免的是什麼?就是結果導向。

    如果你隻盯着結果,那麼很容易在這個過程中産生壓力,一旦稍微做得不好,沒有按照計劃執行,就很容易感到「我缺乏意志力」,從而萌生退意。

    因此,想要能夠長期做一件事情,最核心的就是需要找到這件事能帶給你的樂趣。

    比如你想健身,從 Switch 的健身遊戲開始,可能就比去健身房要容易得多,也更容易堅持。

    比如你想培養每天複盤的習慣,那麼就不要把它當成一項任務,而是在複盤的時候順帶關注一下今天發生的開心的事情,把它們也記下來,讓「複盤」這件事變得充滿美好和幸福。

    從過程中獲得享受感,那麼結果就隻是一個順帶的副産品而已。

    可以參看:

    3. 找到心流和節奏

    相信意志力無限,是讓你不知疲倦地工作、思考、學習嗎?當然不是。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寫過:大腦工作的時候是會耗能、産生代謝産物的,如果你持續工作,這些代謝産物累積起來,就會形成疲倦感 —— 這就是我們感到疲勞的核心原因。

    因此,更好的方式是什麼?是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分成多個階段,交替安排。一方面,在每個小階段盡量屏蔽幹擾、心無旁骛,找到心流狀态;另一方面,休息時切換思考模式,交替着做一些别的事情,讓大腦産生新鮮感,恢複精力的同時獲取激勵。

    像這樣,不斷「沖刺 - 休息 - 沖刺 - 休息」,讓自己主動掌控做事情的節奏。這才是高強度工作的關鍵技巧。

    可以參看:

    4. 給自己一些獎勵

    最近有一項研究很火。研究人員分析了 53 項措施,試圖找出最能夠激勵人們去健身房的方法,結果是什麼呢?

    最有效的做法是:當參與者每次去健身房時,都給予一定的積分獎勵;而當參與者錯過了一兩次,再次回到健身房時,給予更多的額外積分獎勵。(Milkman et al., 2021)

    不難看出,它的原理是什麼呢?就是通過獎勵來提高動力;同時,通過對失敗進行安慰和補償,來降低「我失敗了,我要放棄」的心理阻力。

    我們也可以把獎勵應用到生活中。比如:想一想,你想要些什麼東西,想做些什麼事情,把它們均勻地安排到一年裡面,再分别給它們設置一個小目标,一旦達成一個目标,就兌現對應的獎賞。

    這可以非常有效地為我們提供動力,幫助我們改變行為。

    5. 相信自己的潛能

    每一期智識營都會有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學員會告訴我:第一周的時候,他們會叫苦不叠,說,每天辛辛苦苦上班,回家了還要經曆如此高強度的學習,實在是太辛苦了。

    結果呢,到了第二周、第三周,他們很快就适應了這種節奏。開始反過來感到:哎呀,課程怎麼變簡單了,一下子感到遊刃有餘……

    甚至,等結營了之後,許多學員會覺得,每天沒有了課程和作業,變得空落落的,很不習慣,感覺多餘的精力沒地方釋放,不得不給自己找點事情做、找點别的東西學。

    是因為課程有什麼魔力嗎?不是的。而是:你本來就可以做到這些事情,你隻是一直都沒有這樣去做,所以不知道自己能夠做到而已。

    隻要你相信意志力是無限的,那麼它就是無限的。

    —— 閑聊時刻 ——

    1)「意志力無限論」可能是一個比較颠覆常識的觀點,也許有些朋友不太能接受,因為它跟日常的直覺差距太大了。

    不過,還是那句話:如果一個觀點有很多研究支撐,并且相信它可以讓我們過得更好,同時又沒有什麼壞處,那麼為什麼不去試着相信呢?

    2)但是,千萬要注意:相信意志力無限,并不是讓你不知疲倦地去做事情,更不是讓你每天高強度工作十幾個小時,風雨無阻。一定要及時關注自己的身體,避免産生任何問題。

    具體可以參看:

    多鍛煉,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一個好的身體,比什麼都重要。

    3)智識營3.0第二期将于本周日(12月26日)晚上9點半招生,感興趣的同學,到時直接點進來公衆号,找到最新的推送,就可以報名啦。

    4)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夠為你的 2022 年,打開一個新的開始,幫你提高行動力。

    最近比較受歡迎的文章: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