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宋代官窯瓷器賞珍(一)

  宋代五大名窯的官窯,有北宋官窯、南宋官窯之分。

  北宋官窯,是宋徽宗在位期間官府在汴京(今河南開封)設置的專門生産皇家青瓷的窯場。南宋人顧文薦《負睻雜錄》記載:“宋宣政間(宣和、政和,宋徽宗年号)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宋代的汴京城遺址,由于黃河多次泛濫,已經深埋河底,因此,北宋官窯窯址至今尚未發現。

  南宋官窯,是宋高宗南遷建都臨安(今杭州)之後,“襲故京遺制”建立的皇家青瓷窯場。南宋官窯因時間先後,又分修内司官窯和郊壇下官窯。南宋葉寘《坦齋筆衡》記載:“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後苑,号邵局。襲故京遺制,置窯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窯;澄泥為範,極其精制,油(釉)色瑩沏,為世所珍。後郊壇下别立新窯,比舊窯大不侔矣”。

  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浙江文博部門在杭州烏龜山找到了郊壇下官窯遺址。陸續進行科學挖掘,掌握了比較準确的考古依據。但是修内司官窯遺址至今尚未找到。

  根據故宮傳世宋代官窯瓷器,結合考古成果,目前對宋代官窯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台北故宮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陸續展出了部分官窯瓷器。海外一些博物館與收藏機構,也曾在宋代陶瓷展覽中,展示了部分宋代官窯瓷器。結合上述研究、展覽成果,本博約略介紹其中部分經典器型。

  由于北宋官窯、南宋官窯之間,有着系統的傳承關系,南宋官窯最初是承襲了北宋官窯的燒造方法,瓷土、釉材都按照北宋官窯的标準來選取。南宋政權穩定後,又吸收了龍泉窯薄胎厚釉的經驗和方法,燒制出來“聚沫攢珠”、“紫口鐵足”的南宋官窯。因此,一部分宋代官窯是很難區分北宋南宋的。對于那些結合考古成果可以定論的,本博加以南、北宋區分;對于尚未準确定性的傳世品,包括清末流失海外的宮廷傳世品,統稱為宋代官窯。

  兩宋官窯的很多器型是仿商周青銅器,用于皇室祭祀。主要有盤、碗、瓶、壺、爐、尊,還有一些文房用具之類。沒有注明出處的,都是台北故宮藏品。分别介紹如下:

  1.南宋官窯青瓷尊

  2.南宋官窯粉青貫耳弦紋壺

  3.南宋官窯粉青貫耳弦紋圓壺(底部照片偏色)

  4.宋官窯粉青琮式瓶

  5.南宋官窯粉青長方盆

相遇是美的開始,人民瓷壇與您一起品瓷賞畫、識人知物。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