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李奇微召集美第8集團軍所屬軍長和師長召開作戰會議,正式下達越過三八線向北推進的命令。他說“無論停戰談判是否能夠實現政府的決定,都可能迫使第8集團軍轉入戰略防禦。但是在目前第8集團軍将繼續北進,而且,要越過三八線占據'堪薩斯線’,從而在戰略上處于有利的地位”。
李奇微所說的“堪薩斯線”,位于三八線以北6英裡,基本上與三八線平行,西起漢江與臨津江的彙合處,向東至華川水庫再轉向東南,最後到達東海岸的襄陽。
他把向“堪薩斯線”的推進行動命名為“狂暴行動”,決定以美第1軍、第9軍擔負臨津江至華川水庫西岸地區的作戰,以美第10軍擔負華川水庫至昭陽江河谷地區的作戰,以南朝鮮第3軍團、第1軍團擔負昭陽江河谷至襄陽地區的作戰任務。
李奇微最初把進攻的重點放在西線,計劃以美第1軍和第9軍首先渡過臨津江,然後轉向西北方向,向禮成江快速推進,以抓住和消滅南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但是,第8集團軍情報部門報告,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已經撤至禮成江以北地區,而在攻擊部隊預定的進攻軸線的右翼,發現有新入朝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9兵團集結,将随時可能對美軍進攻部隊實施迂回包圍。于是,李奇微改變計劃,将在臨津江西北地區的作戰限制在偵查和戰鬥巡邏的範圍,而把主攻方向轉向中部地區的鐵原、金化、平康“鐵三角”地區。
此時,根據各方情報顯示和空中偵查報告,“聯合國軍”總部和美第8集團軍均已判定,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正向前線大量集結部隊,進行大規模的春季攻勢準備。“聯合國軍”方面判斷,中國有27.4萬人的軍隊在朝鮮,另有47.8萬正規部隊,在中國東北地區,這些部隊都可以投入春季攻勢,而朝鮮人民軍部隊也将有約19.8萬人參加進攻。
因此,李奇微計劃在部隊抵達“堪薩斯線”之後,準備再發動一次代号為“無畏行動”的有限進攻,以美第1軍和第9軍朝“鐵三角”地區攻擊前進,首先占領“猶他線”(這條線位于鐵原以南、高台山以北,向東南經廣德山、白雲山,與“堪薩斯線”會合,是“堪薩斯線”向北延伸部分),然後攻占“懷俄明線”(這條線位于“堪薩斯線”以北20英裡,西起臨津江與漢江彙合處,向東北至“猶他線”以北約5~6英裡處的鐵原南端,然後向東,再向東南至華川水庫,與“堪薩斯線”會合)。
他認為,“鐵三角”地區是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部隊物資集結的中心地區,“無畏行動”的目的不是奪取“鐵三角”,而是威脅“鐵三角”,在“堪薩斯線”的臨津江至華川之間,奪取一塊突出部,從而瞰制鐵原、金化一線的高地,切斷鐵原、金化地區的交通線。
此刻,為保證下次戰役順利進行,志願軍第26軍和第39軍于3月31日全部撤至三八線以北布防,繼續阻擊敵人。而在此之前,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各部隊均已撤至三八線以北的預定地域。
志願軍第26軍奉命在三八線以北的種子山、釜古裡和君子山一帶繼續組織防禦。此時,第26軍防禦正面比三八線以南較為縮小,且左鄰是第40軍,右鄰有第19兵團并肩作戰,因此他們改變了過去3個師一字排開全面防禦的方式,僅由第76師擔任第一線防禦,其他部隊做縱深部署,接替防禦,節節阻擊。
第76師主力的防禦陣地配置在釜谷裡、伍圭裡、中裡、漣川地區,并配屬炮兵第14團、第78師炮兵一個連、第77師炮兵兩個連,力争堅守10~15天,阻止敵軍向鐵原方向發展進攻。
4月1日,美軍先後以一個連至一個營的兵力,在坦克的支援下,向第26軍防禦陣地前沿進行戰鬥偵察,掩護其主力集結調整,準備進攻。2日,敵軍占領哨城裡、鐘懸山和342.4高地,3日,敵人以兩個連的兵力繼續向林鳳谷、上瞅洞進攻,被我擊退,4日,除對上述地區進行猛烈攻擊外,敵軍還以兩個團的兵力向第76師第228團、第262團堅守的防禦陣地大田裡、白蟻裡、寶藏山地區進攻,其主力分别指向釜谷裡至永平公路一線,極力争奪漢灘江以南要點。經過一天激烈戰鬥之後,敵軍進占第228團防守的大田裡,白蟻裡地區。在第262團防禦陣地正面,敵軍占領穿石裡、伍圭裡後被阻。戰鬥進行到5日,由于漢灘江以南陣地縱深縮小,第76師奉命留5個班偵查漢灘江以南敵情,除遲滞敵人進攻外,主力轉至漢灘江以北組織防禦。
4月5日,“聯合國軍”部隊相繼越過三八線,開始實施“狂暴行動”作戰。
對此,志願軍也有判斷,4月5日7時,志願軍總部緻電各軍指出:“判斷敵繼續越線,重點在進攻鐵原、平康、金化、金城、兔山地區,并可能以一部在元山、通川登陸……在我兩個多月的積極防禦下,已大量的消耗和疲勞的敵人,造成了下一戰役的有利機會。望各軍迅速向預定地區集結,争取下一戰役的勝利”。
4月6日,志願軍第二番作戰部隊的第3兵團第60軍已到達伊川,新溪一帶。于是,中朝聯合司令部(聯司)于4月7日對三八線及以北的防禦部署又進行了調整,即以志願軍第19兵團第63軍負責禮成江至臨津江地段防禦,臨津江以東朔甯、漣川地區的防禦由第60軍負責,其他各軍各軍團部署不變。
4月6日至7日,“聯合國軍”在第26軍防禦陣地正面除以空軍、炮兵火力向故裡山北、釜古裡、古南山陣地襲擊和向漢灘江實施火力偵查外,還以兩個營的兵力逼近達院裡,掩護後續部隊搭橋,集結兵力,繼續進行攻擊準備。
4月9日,“聯合國軍”左翼部隊美第1軍和第9軍及南朝鮮第1軍團進至“堪薩斯線”。
當“聯合國軍”部隊重新逼近和越過三八線時,關于繼續向北進攻的讨論再度出現。美國政府部分要員和各種輿論公開宣稱,“聯合國軍”将繼續北進,并計劃于側後登陸,配合正面進攻,把戰線推進到北緯39度線及其以北地區,在“朝鮮蜂腰部建立新防線”。并認為,朝鮮蜂腰部正面狹窄,隻有約170公裡,在此建立防線,地形有利,進可攻,退可守,又是朝鮮北部的腹地,并占據着平壤等重要城市。占據這條線不僅在軍事上,而且在政治上都可以取得有利地位。
為了準備未來的戰場攻勢和破壞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反擊準備,“聯合國軍”空軍部隊對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後方交通線、物資囤積地、軍隊集結區域進行了空前猛烈的轟炸,“聯合國軍”海軍部隊加緊對元山、新浦、清津等港口的炮擊、封鎖和對東西沿海島嶼的偵察、襲擾活動。
華川水庫位于朝鮮華川平原北面,是朝鮮半島最大的水庫,因築壩發電形成了一個很大的湖面,大壩有12個閘門。志願軍第39軍在第四次戰役第二階段後期接到命令,在春川至華川一線組織防禦,阻擊向北推進“堪薩斯線”的美海軍陸戰1師。
第39軍軍長吳信泉
來到這裡,軍長吳信泉查看地圖之後,吩咐偵察科長蔡宇去華川水庫偵查,并詳細了解大壩閘門和蓄水量等情況,要求及時關閉閘門,提高水庫的水位。緊接着,他命令115師師長王良太派出部隊堅守華川水庫旁邊的制高點---288.4高地,守護水庫,防止可能來自鷹峰山之敵進犯,為水庫蓄水争取時間。
4月9日晨,美海軍陸戰1師沒有進攻水庫,而是開始準備渡過漢江。軍長吳信泉在指揮所得知消息後,立即吩咐開閘放水。巨大的水流奔湧而出,一瀉千裡,僅一個小時漢江水位就上漲了超過一米多。洪水沖垮了美軍架在江上的浮橋,正在過橋的汽車和坦克掉進了江裡大水還沖垮了美海軍陸戰隊醫師的一個炮兵陣地,美軍突然看到撲面而來的滔滔江水驚慌失措,一片混亂,第39軍上演了一場“水淹三軍”的好戲。
回過神來之後,美軍組織兵力準備奪取華川水庫大壩。要奪取大壩,必要先奪取288.4高地。但是,美海軍陸戰1師第3團的1個營,連續發起了兩次進攻,均被我第115師第334團1連打退。當天晚上,美軍又派出一個營,從華川湖偷渡到沙田洞和頭流峰之間登陸,插到1連側後,占領了436.1高地,從後側包圍堅守288.4高地的1連,情況十分危急。334團團長徐鵬接到報告後,立即命令1營3連和3營7連增援,不惜一切代價奪回陣地,最終436.1高地失而複得,在288.4高地,1連頑強整整堅守了4天4夜後,接到命令才撤離。戰鬥中,他們英勇頑強,打退了美海軍陸戰隊從一個排增至一個營兵力的10多次瘋狂進攻,斃傷美海軍陸戰1師第3團482人,其兩個陸戰營基本喪失戰鬥力。戰後,第334團一連被39軍授于“288.4高地守備英雄連”光榮稱号。
占領“堪薩斯線”後,4月10日,美第8集團軍在“狂暴行動”的基礎上,以美第1軍在左,美第9軍在右,繼續實施“無畏行動”作戰,向“猶他線”推進。美第9軍以南朝鮮第6師和英聯邦第27旅首先發起進攻,随後以美海軍陸戰第1師替換英第27旅繼續進攻;美第1軍以南朝鮮第1師在左、美步兵第24師、25師在右,美步兵第3師居中,全線進攻。
10日至11日,在志願軍第26軍防禦陣地正面,敵人以1至3個團的兵力在坦克20輛和飛機、大炮的支援下向我漢灘江以北陣地發起猛烈攻擊,先後攻占了我第228團3營防守的滕谷以南地區,進占君子山、種子山和鹫峰以南地區。至此,第76師在這一地域防禦作戰已阻敵14天。為輪番作戰,補充休整,第76師撤出,由第78師、第77師配屬炮兵第1師第27團在下一地域玉峰山、185高地、中細裡、亭浦裡既設防禦陣地,繼續阻敵進攻,以高台山、金鶴嶺、内加及439.4、560.1高地為最後扼守陣地。
4月12日23時,志願軍總部緻電各部,确定:最後的阻擊線及下次戰役攻擊發起線。從西至東為金川、渭川裡、朔甯、場巨裡、文慧裡、山陽裡一線。此時,“聯合國軍”已連續進攻70多天,部隊損失嚴重,并且極為疲勞,其整個進攻除在鐵原、進化地區仍較積極外,其他均已減緩。鑒于此,志願軍總部又于4月15日12時緻電各部,指出:“目前敵未得補充又極疲勞,以争取于4月下旬發起戰役反擊為有利,為使敵外深入一步,便我出擊,故于17日夜起,我三十九軍、四十、二十六軍主力均撤至十二日二十三時指定之最後阻擊線……将撤出陣地工事摧毀,前面隻留少數部隊監視敵人,偵查情況,敵進則退,不必阻擊。”據此,志願軍各部隊主力主動後移,由原來的節節阻擊變成了節節誘敵,“聯合國軍”北進又趨積極。
4月15日,敵軍以大量兵力向第26軍防禦地段發動全面進攻,我軍堅決反擊,16日,在敵軍遭受重大傷亡之後,占領了院隅裡、605高地和香爐峰志願軍防禦陣地。當晚,為引誘敵人深入到戰役發起我預設地域,第78師,第77師主動撤至預設陣地堅守。
在右翼東西進攻的美第10軍和南朝鮮第3軍團,由于我軍采取阻擊與反擊相結合的戰術,則于4月16日才到達“堪薩斯線”。
17日,敵人以兩個營的兵力,在飛機坦克的配合下,向我進行戰鬥偵察,炮火襲擊鐵原、金鶴山地區。18日,按照志願軍首長指示,我軍第230團1營逐步抗擊敵人,主動放棄349.9高地、地藏峰、古南山陣地,撤至預備陣地扼守。19日,第26軍将541.3高地及高台山陣地交給第60軍接替防禦後,将第78師233團調至所伊山、大位裡、陽村地區構築工事。20日9時,美軍第3師1個營,在30多輛坦克及炮兵、航空兵支援下向我堅守的金鶴山南側687高地進攻,輪番沖擊4次,堅守該陣地的第232團1連4班英勇的抗擊,大部分傷亡,陣地被敵人占領。為确保金鶴山陣地失而複得,第78師師長齊安聚令該團1連當晚以兩個加強班在炮火支援下向687高地反擊。此時,風雨交加,我反擊部隊動作迅速突然,一舉攻占前沿制高點,敵慌忙撤退,接着反擊分隊一鼓作氣攻占了主峰,将守敵一個連擊潰。至21日淩晨,戰鬥結束,我軍奪回687高地,斃傷敵軍64人,繳獲火箭筒三具,60迫擊炮兩門,輕重機槍7挺,各種槍支35支和一批通訊器材,21日白天,敵軍又出動一個營的兵力連續向我687高地進攻,均被我擊退。
志願軍第40軍在春川以北、金化以南抗擊“聯合國軍”的進攻,共進行大小戰鬥90餘次,殲敵5000餘人。
4月20日,美第1軍、第9軍部隊也進抵“猶他線”。這時候,“聯合國軍”已發現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戰略預備隊在前線集結,并估計可能于四月下旬或五月初發動攻勢。因此,除在美第1軍區域内,以美步兵第24師、第25師于4月21日繼續向鐵原、金化一線的“懷俄明線”推進外,其他方向均暫時轉入防禦,準備抗擊志願軍和人民軍的戰役反擊。
此時,“聯合國軍”在朝鮮擁有地面作戰部隊美軍3個軍,南朝鮮軍3個軍團共17個師,又3個旅和1個團共33萬餘人,其第一線兵力為12個師并兩個旅,第二線及後方共有5個師,另1個旅1個團分别置于春川、縣裡、水原、原州、江陵,大田地區。盡管這樣,仍加緊部署補充和增強地面部隊,圖謀更大的計劃。4月中旬,美國國民警衛第40、第45師奉命由美國本土開赴日本,與原在日本的美步兵第34團組成第16軍,準備使用于朝鮮戰場。另外,還加速整訓在日本的南朝鮮三個師,擴建釜山,金浦等空軍基地。
至4月21日,“聯合國軍”已被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遏制在開城、高浪浦裡、三串裡,文惠裡、華川、楊口、遠通裡、杆成一線,未能實現其占領鐵遠、金化地區的目标。志願軍第二番作戰部隊已完成戰役展開,第四次戰役遂告結束。
第起次戰役第二階段作戰,為掩護志願軍第二番作戰部隊的開進集結,為下一戰役創造了條件。第一線志願軍各軍和表現人民軍各軍團,克服連續作戰的疲勞、部隊減員未補、糧食彈藥供應不足等各種困難,從2月17日開始,至4月21日結束,曆時兩個多月,部署三道阻擊陣地,采取兵力配置前輕後重、火器配備配備前重後輕的防禦部署原則,逐山逐水、節節阻擊的運動防禦,并以阻擊和反擊相結合,有力的遲滞了“聯合國軍”的進攻。共殲敵5.5萬餘人,争取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圓滿地完成了掩護第二番作戰部隊的開進、展開和預定的運動防禦任務,為第五次戰役的順利進行創造的條件。
整個第四次戰役,是在極為困難的條件下進行的,但志願軍發揚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戰鬥的精神,和朝鮮人民軍一起連續奮戰,在戰役指導中靈活的運用堅守防禦、戰役反擊、運動防禦等多種作戰樣式,把運動戰與陣地戰緊密的結合起來,從被動中争取主動,并殲敵7.8萬餘人,殲滅敵人的數量超過前三次戰役的總和。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共傷亡5.3萬餘人(其中志願軍傷亡4.2萬餘人,人民軍傷亡1.05萬餘人)。“聯合國軍”依靠強大的空軍和優勢武器裝備,實施“火海戰術”進行猛烈的進攻。盡管志願軍和人民軍采取的是運動防禦,但“聯合國軍”的推進也是很艱難的,從1月25日開始進攻,到4月21日為止,曆時87天,才從三七線以北地區推進到三八線地區,平均每天付出900人的傷亡代價,才能前進1.3公裡。
這次戰役的防禦作戰,其規模之大,時間之長,不但在志願軍抗美援朝戰争的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而且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曆史上也是罕見的。這次防禦作戰,為志願軍依靠劣勢裝備抗擊“聯合國軍”依靠優勢火力的立體進攻,積累了重要的經驗,為後來陣地戰階段堅持防禦作戰的指導提供了借鑒。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