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中醫外治之法,千年不衰,養好生命之根,全身受益!

如果說一件方便、易操作、能堅持的養生方法,百草君一定推薦泡腳。很多朋友對待泡腳隻是停留在了「泡腳挺好」的層面,但是,為什麼泡腳好?泡腳真能調理疾病嗎?是什麼原理?對這些問題,可能還是一知半解,不了解它就體會不着它帶來的益處。百草君就在這篇文章當中,話一話泡腳。 古人已經發現的「足底秘密」


足浴起源于中醫,利用足部的外治去養病,更是古人智慧所在。根據相關史料記載,《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溫熨”、“藥摩”、“外洗”等内病外治的記載。到了《黃帝内經》已經記載“足心篇”觀趾法,明代《普濟方》之中有利用附子、蒽涎敷湧泉治療鼻淵的方法,而到了清代《内功圖說》已經對「足功」等治療疾病有詳細論述了。所以,古人對「養足」已經具有一定的認識了,那麼養足到底對我們好在哪?泡腳的原理又是什麼呢? 足,人體的生命之根 中醫經絡理論認為,全身12條經脈,有6條經過足部,足三陰經(脾、肝、腎)為始,三陽經(胃、膽、膀)之終。踝部以下有66個穴位,它們與五髒六腑有密切的聯系。從生物全息論的角度來說,腳相當于全身信息的全息胚,足部血管神經分布密集,生理病理的信息都可以在足部顯現出來。
很多臨床應用表明,中藥泡腳在感冒、失眠、咳嗽、腹瀉、婦女痛經、尋麻疹、慢性氣管炎、風濕性關節炎、結腸炎、堂腦病周圍神經病變、失眠、原發性高血壓、小兒呼吸道感染等病症均有很好調節作用。

按摩或者泡腳,已經被國内外所推崇和認可。我國衛生部的報告中指出“中藥足浴是一種簡單易行、效果顯著、無副作用的自我防病保健方法,尤其對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更具有顯示意義”。
乾隆曾說:“晨起三百步,晚間一盆湯”泡腳能夠起到改善血液循環、疏通經絡、促新陳代謝的作用。而中藥泡腳則是讓藥物在水溫的作用下,通過皮膚滲透到血液,輸送到各個髒腑,防治疾病。 養足3寶+足部6穴 對于普通人來講,泡腳+泡腳後的按摩是方便又有效的養生方式。日常養足部,我們可以先學會用這三味中藥,并且在每日泡腳後,針對自己的身體情況,用好這6個足底穴位,既不浪費時間,又對健康有很大助益。


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當中幹姜的方劑達到20首。幹姜歸脾、胃、心,能溫經散寒,回陽通脈,文化痰飲。《醫學啟源》中有言“通心氣,助陽,去髒腑沉寒,發諸經之寒氣,治感寒腹痛”。幹姜守而不走,在身體很虛冷的時候,能夠回陽。像理中丸、甘草幹姜湯、柴胡桂枝幹姜湯中為什麼重用幹姜,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四肢冰冷、胃寒嘔吐等情況,就可以用姜來泡腳。


俗語講“千寒易去,一濕難除”,現代人撸串、喝啤酒、吹空調、吃冷飲,沒事兒再來點大魚大肉,甜食糕點,脾胃動力不足,身體濕氣叢生已經是一種常态。而艾草辛溫,歸肝、脾、腎經,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脈、止冷痛的作用。艾草熬水能防濕疹、殺病菌,同時艾葉能暖宮調經,獨特的味道善于走竄,能夠調經脈。艾葉既能溫煦又能除濕,也是大家常用泡腳的中藥。


脾胃動力差的人,氣虛,氣虛一久,身體必有血虛,氣血虧虛則瘀堵叢生,身上總有痛處的時候,就要學會用紅花。紅花辛、溫,歸心和肝經,能夠活血通經、散瘀止痛。泡腳能改善循環,加上紅花散瘀活血的能力,有利于氣血循環,減輕血瘀的侵害。
而泡腳後必按的六大穴位,百草君也整理出來了一張表格,便于大家收藏和記憶。在泡腳後按摩這些穴位,好處自然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