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伴有大血塊是該止血還是活血?
作者/司慶陽
崩漏是發生在婦人月經的間期或者經期,出血量或行經時間發生嚴重失常的病症。其中發病急驟,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為“崩”,也叫“崩中”;病勢緩,出血量少,淋漓不絕者為“漏”,也稱“漏下”。除此以外,有些女性經期時間長,淋漓不盡或者經血量大,或者兩者兼有,這些情況雖然夠不上崩漏标準,但是病因都是類似的。
曾經有一女性病人産後8個月行經,因行經期間吃了海鮮,月經行了一個多月也停不了,血量時大時小,整個人疲憊乏力腰酸、頭暈眼花,大便稀溏。問經血顔色如何?回答鮮紅。再問是否有血塊?回答起初沒有,現在有大塊的血塊。再問是否疼痛?回答不覺明顯疼痛,隻是小腹有些涼。繼續追問血塊是膜塊還是單純血塊?回答不是膜塊而是較軟的血塊。看舌顔色較淡,舌下略暗。
這昰瘀血引起的崩漏嗎?此時到底是該活血還是止血?我想很多醫生都曾經遇此困惑。我學生時代常常聽到某某中醫名家介紹經驗,用大劑活血藥治好了崩漏,稱之通因通用,在學生時代聽到這樣的案例常令我熱血沸騰,恨不得馬上付諸于實踐,我想因此而犯錯的也不在少數。在這時候,有人一定懷疑是那個中醫名家在吹牛。為什麼很少有人懷疑過自己的辨證失誤呢?我想原因就在于月經中存在大量的血塊這個證據太有力了,簡直無法懷疑,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從本例來看,我們先假設崩漏的主因是因為瘀血導緻的血不歸經,接下來我們要問自己幾個問題看是否能夠解釋的通。
一問為何一開始沒有血塊而後來出現血塊?
二問為何有血塊但沒有疼痛?
三問為何月經血色鮮紅?
這幾個問題一提出來,恐怕瘀血是主因這個論斷就有點兒站不住腳了。那有人一定會提出疑問,如果不是瘀血,現有眼見的這些血塊又說明什麼?瘀血不是主因,但沒有否認眼見的瘀血是一種病理産物。本病例患者病在産後,正是氣血不充之時,此病人脾胃本弱,海鮮性寒,更傷脾陽,恰逢經期,脾不能統血,血不歸經,出血日久,自身正氣随血亡脫,正氣欲止血而不能,因此出血時多時少,若能迅速止血則不會生成血塊,正因不能迅速止血而在凝血過程生成了大量血塊,血塊随經血排出。病理過程一說出來,上面的幾個疑問也解釋得通了。此時治療如再行活血逐瘀,定緻血崩而成壞病。
因此雖有血塊,治療仍以養血止血為主,兼以健脾益氣,以膠艾四物湯為底将艾葉換為艾炭,去掉活血的川芎,加仙鶴草止血,少加肉桂溫下元,并合四君子湯,患者服藥兩劑則血止,為防止再出血讓其再服五劑,後追訪次月經行正常來潮。
一定還有人會追問,為什麼不能使用三七這種既能活血又能止血的藥物?
答:三七這個藥物是以活血為主,主要針對瘀血導緻的出血使用,兼治跌打損傷,本例瘀血不是主因而是兼症,用這個藥物就沒有必要了,使用止血藥物即可止血,使用當歸、芍藥兼可和血。
那什麼情況可以用活血逐瘀、通因通用呢?
答:血乃人身精微物質,可以說多數情況的崩漏出血都要先止血為要,止血以炭類收澀為優,益氣養血輔之,出血量較大當歸補血湯也可加入。然事無絕對,如果内膜難以剝脫,症見膜塊大塊剝脫,伴有劇烈腹痛,或者血色暗黑細碎,腹部刺痛,均屬瘀血内阻之象,強行止血,出血可止,可能留瘀,再次行經則其病如故,此類治療當以活血逐瘀為主,如果出血較多已經傷正,則兼益氣養血止血。辨證論治是老祖宗傳承給我們中醫人的法寶,它告訴我們中醫人要永遠追求真理,不可一葉障目。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