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造實踐中,青少年這樣诠釋文化自信
貴州省石阡縣國榮鄉聯合小學的同學正在搭建天福古井模型 |
◎本報記者張蓋倫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休戚與共、血脈相連的重要紐帶。
2021年,來自全國27個省市區的近萬名大、中、小學生,将目光聚焦于“文化自信與可持續發展”,設計、制作了琳琅滿目的作品,再現數千年來精工細作的可持續發展智慧與技藝。
12月19日,科技日報社和故宮博物院将共同舉辦全國青少年創·造實踐活動暨第二屆青少年文化科技論壇,作為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天開幕的“天工惜物——文化自信與可持續發展青少年作品展”将對活動成果進行集中展示。據了解,這是第一個在故宮博物院舉辦的面向公衆開放的青少年作品展。
當青少年的科技創造與古代文物結合,我們清晰感受到了穿越時空的文化脈搏。
他們,從青少年的視角出發,用青少年的朝氣和創造力進行表達。
來自祖國不同區域的同齡人,攜手合作。他們将目光投向西部的廣袤大地,古老的鄉土中國,發掘資源循環利用與可持續生活的精妙智慧。也在這一過程中,體悟到祖先的智慧。
看,貴州銅仁的樓上村明式古村落生态奇景,掐絲琺琅宮廷藝術遺珍,源自塔爾寺酥油花技藝的面塑作品,還有以甘肅敦煌莫高窟藻井紋飾為裝點的“一帶一路”圖卷……
在這場藝術和科技結合的奇妙之旅中,在這場東部和西部青少年攜手的通力合作中,正在成長的青少年們,也對文化自信和可持續發展,有了更深刻的體悟。
(《科技日報》2021年12月17日,第 8 版。)
下一篇
【養生廚房 】開水白菜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