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2016年9月歐洲行-巴黎萬神廟

萬神廟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左岸拉丁區。建築的正面仿照羅馬萬神廟和希臘巴特農神廟,Pantheon即“萬神廟”之意,故而有人稱先賢祠為巴黎萬神廟。

最早它是路易十五重疾痊愈後還願所建的教堂,供奉曾經領導人民抗擊匈奴侵略,拯救了巴黎的女孩子日内維耶,日内維耶被奉為巴黎的保護神,又被教會封為聖女。設計師是著名的建築師蘇夫洛,所以門前正對的馬路叫蘇夫洛街。

大革命時期日内維耶的骨灰被抛進了塞納河,革命權力機構“國民公會”決定把它改做紀念堂,更名先賢祠。後來因波旁王朝複辟又經過幾次反複,直到第三共和國時期(1870-1940年),從安放雨果骨灰開始,再度改成國家名人祠墓,并保持至今。由展現個人虔誠之心的廟宇,最終成為承載整個法蘭西民族精神的聖地。

萬神廟西面柱廊有六顆19米高的柱子,上面頂戴着山花,下面沒有基座層,隻有十一步台階。它直接采用古羅馬廟宇正面的構圖。

三角楣的浮雕描繪着巴黎守護神聖女日内維耶正把花冠分贈給左右的偉人,兩邊的偉人一邊是文人一邊是武将,伏爾泰和盧梭就站在文人一邊,聖女腳前“自由”和“曆史”分坐兩邊。正面三角楣下是著名的銘文:“偉人,祖國感謝你們”。


門前22根立柱支起巨大的門廊。




科林斯柱柱頭是用毛莨葉作裝飾,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雅典的宙斯神廟采用的正是科林斯柱式。

門廊牆上是五幅表現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的浮雕。




雕花的正門,平時不開。


直通的本堂,本堂分成前後兩段,中間被十字交叉堂隔開,十字交叉點上方是透光的大穹頂。



本堂前後兩段和十字交叉的側廊的房頂是一樣的,是帶帆拱的扁平穹頂。


十字交叉點上方是透光的大穹頂,大穹頂的前後左右是四個帶帆拱的扁平穹頂。


1849年,物理學家傅科利用從穹頂上懸下的擺錘,完成了著名的證明地球自轉的實驗。






此貓被稱“傅科貓”。

傅科擺所在的廳有兩組雕塑。

《演說家和政論家》

《光榮的革命将軍》

本堂盡頭有一組雕像《國民公會》,上面所刻的字“LA CONVENTION NATIONALE”正是法國大革命後,法國第一共和時期的“國民大會”。 自由女神腳下的一行小字寫着“不自由毋甯死”(Vivre libre ou mourir),1775年由美國政治家帕特裡克·亨利提出這句口号,法國革命後流行于世,後來成為希臘國家格言,成為共和國的一個重要格言。


群雕上的國民公會會員們,戴着假發,穿着剪裁合體的法國紳士服裝,弓步向前,手臂伸展的舞台化動作與中國同樣叫大革命的那場運動時的舞台動作何等相似。另一邊的軍人們敲着戰鼓出征去抵抗封建反法聯盟對法國大革命的幹涉。

《百科全書派和狄德羅紀念碑》。《百科全書》主編是狄德羅。百科全書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羅為首的唯物論者,他們反對封建特權制度和天主教會,向往合理的社會,認為迷信、成見、愚昧無知是人類的大敵。主張一切制度和觀念要在理性的審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們推崇機械工藝,孕育了資産階級務實謀利的精神。





十字交叉堂一側的側廊。



十字交叉堂的另一側側廊盡頭雕塑《緻為法國捐軀的無名烈士》,雕塑描繪了并肩而立的榮譽女神和記憶女神,她們身下平躺着一名犧牲的戰士。這一作品由著名雕塑家布沙爾創作,意在紀念一戰中陣亡的無名将士們。

本堂兩側有台階,台階上是巨形石柱,柱後是幾幅拼成一個故事的曆史畫,看了這些畫會發現法國曆史都和女人有關,這裡就有兩位聖女,日内維耶和貞德。

台階後是介紹貞德的組畫,從一個牧羊女到英勇就義。


牧羊時得到聖劍

身穿盔甲于戰争之中

成功将查理七世推上王位的加冕典禮

手持十字架臨刑。

另一位聖女是巴黎的保護神日内維耶,聖日内維耶還是個小女孩時就已經決定終身過貞節的生活,而且把時間都用到祈禱和沉思上。


在其父母過世後,聖日内維耶來到巴黎,照顧貧窮及生病的人們。傳說她從15歲開始一直到50歲每周隻進食和喝水兩次。

匈奴國王阿提拉入侵法國,進攻巴黎。

聖日内維耶動員巴黎的女人們都來祈禱;男人們都來保衛城市。男人們不相信她,想用石頭砸死她;而女人們則真的和她一起進行祈禱,結果阿提拉果真撤了兵。

聖日内維耶之死,她被葬在聖日内維耶教堂,即先賢祠前身。

這幅畫的是巴黎第一個主教聖丹尼撿起自己的頭顱,意含聖丹尼認為自己的頭顱可以被砍下,生命可以被剝奪,但裝着自己的思想和信仰的頭顱,是不可被亵渎的。


托爾比亞克戰役。法蘭克人征讨阿勒曼尼人的戰争。萊茵河地區裡普利安法蘭克人的科隆王國遭到阿勒曼尼入侵略時,普利安法蘭克人求助于撒利克法蘭克人的國王克洛維。克洛維率法蘭克人于496年在科隆西南的托爾比亞克決定性戰役中打敗阿勒曼尼人。


克洛維一世在496年與進犯的阿勒曼人激戰時,遭到前所未有的慘敗,身陷重圍。

危急之際,他想到了上帝,便向上帝求援,發誓如果能轉敗為勝,他将帶領法蘭克人皈依天主教。于是,奇迹的一幕出現了,阿勒曼軍中突然發生内亂,并殺死了自己的國王,全部向克洛維投降。



克洛維真正體驗到了上帝的力量,便在當年聖誕節率領3000名法蘭克戰士接受洗禮,皈依天主教。

“根據國家的願望”,中間的甕中安放的是萊昂·甘必大的心髒。萊昂·甘必大,1870年九月革命後任“國防政府”内政部長;巴黎被圍後他冒着風險,乘氣球飛越普軍封鎖線離開巴黎,準備組織新軍,抗擊普軍;後領導共和派反對保皇黨恢複帝制,捍衛了第三共和國。1879-1881年任衆議院議長;1881-1882年被任命為法國總理兼外交部長,推行殖民主義政策,主張對德戰争。1882年12月31日遇刺身亡。


萬神廟的模型。


讓-雅克-盧梭,法國十八世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

地宮中有幾條巷道,巷道兩側是一間又一間的墓室,墓室正面靠牆長度可以安放一具棺木,左右兩側各有安放三具棺木的長度,由于棺木重疊安放,每間墓室可以安葬多達十三位偉人。但由于法國人對入葬者的篩選非常嚴格,至今隻有約70人入主萬神殿地宮,因此這些墓室大多都空着,即使有人入住的房間,空位置也還很多,如居裡夫婦的墓室,由于他們的石棺重疊安放,加上另外一位偉人,整個墓室暈得依舊空蕩蕩。在此偉人們往往都是逝世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後才被遷葬進來,而在法國大革命中匆匆入葬的革命先賢,往往經不住檢驗,又被遷往他處安葬。

伏爾泰墓與盧梭墓面對面,安葬在整個墓群最中心、最顯赫的位置。生前,他們兩人觀點不同,總是争吵不休。生後,兩人都被尊為大革命的精神先驅,葬在一處。

盧梭墓。他的棺木外形設計成為鄉村小寺廟模樣。從正面看,廟門微微開啟,從門縫裡伸出一隻手來,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燒的火炬,象征着盧梭的思想點燃了革命的燎原烈火。


盧梭的棺木上寫着:“自然與真理之人”。

伏爾泰的棺木前面聳立着他的全身雕像,似乎是在寫作的間隙中沉思。




棺木上刻着金字:“詩人、曆史學家、哲學家,拓展了人類精神,使人類懂得精神應該是自由的”。


地宮側通道,墓室外有偉人們簡介。


右邊的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埃米爾·左拉,是自然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同時也是法國自由主義政治運動的重要角色。而左邊的是雨果,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



中間位置是“Alexandre Dumas”,大仲馬!




拉納元帥墓。拉納是一位勇敢、無畏和頑強的軍官。也是當時歐洲最傑出的進軍掩護指揮官。在野戰方面,很少有人能同他匹敵。号稱“軍中三傑”之一,因在芒泰貝洛戰役中一戰成名,獲封芒泰貝洛公爵,拿破侖一世曾評價道:“在我發現拉納時,他還是一個勇敢的武士;而當我失去他時,他已是一名不可替代的幹将了。”


讓·饒勒斯墓。他是一位法國社會主義領導者,是最早提倡社會民主主義的人物之一。他所宣揚的和平主義是最為人所知的,他并且預言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然而這位和平運動的領導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就被敵對黨的拉烏爾·維蘭暗殺身亡。


居裡夫婦墓志碑。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