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時事 > 正文

6條簡單粗暴的生活信條

    前段時間,在跟朋友交流的時候,發現一個問題:

    雖說很多時候,我們确實需要把一個問題弄得清清楚楚、非常透徹,但要切實地改變行動,有時候缺的也許不是系統的認知,而是什麼呢?

    一個簡單粗暴的,能夠在自己需要的時候、及時想起來的行動指南。

    這使我萌生了一個想法,把我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信條分享給大家,告訴大家:當你遇到什麼樣的場景時,你可以用一個什麼樣的信條來指導行動。

    這篇文章,是這個想法的第一次嘗試。

    内容并不複雜,也不艱澀,都是可以立刻應用到生活中的指南。

    希望能夠給你一些啟發,以及實際的幫助。

    1. 不要在情緒波動的時候做任何決策

    我在許多文章裡都講過:大腦基本上有兩套系統,分别是處理情緒和直覺的系統,主要由杏仁核負責;以及處理思考、分析和決策的系統,主要由前額葉皮層負責。

    這兩個系統是此起彼伏、彼此抑制的。也就是說:當你感受到情緒波動的時候,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你的大腦感受到了某種威脅的存在,從而調動起杏仁核中儲存的情緒場景,暫時接管控制權。

    但這時,前額葉皮層是被抑制的,因此,我們的判斷能力、思考能力和控制能力,實際上是處于最低點。

    所以,當你産生任何情緒 —— 包括但不限于恐懼、憤怒、焦慮、壓力……時,請務必把這幾個問題牢牢記在心裡,反問一下自己:

    • 是什麼東西/事情誘發我産生這樣的情緒?

    • 我即将采取的行動和決策,是我樂于看到的嗎?

    • 如果先緩一緩再行動,會有什麼不好的後果嗎?

    一旦你開始讓自己去思考這些問題,實際上就激活了前額葉皮層,也就抑制了我們的情緒反應。

    要知道,情緒波動不會無緣無故産生,它一定隻能來源于兩種力量:要麼是外界的撩撥和誘導,要麼是内在的擔憂和陰影。

    這兩種力量不斷地蠱惑我們,企圖壓制我們的理性,讓我們被情緒直覺操縱。那麼一個簡單粗暴的理解就是:它們一定是不安好心的。

    如同我在 中所說:一切想要讓我們放棄理性思考、跟随情緒的行為,都必須打一個問号,因為放棄了理性,也就意味着把自己主宰自己行動的權利,拱手讓給了别人。

    所以,一些簡單的例子是:

    當你看到一些讓你氣憤不已、心緒難平的信息時,不妨問問自己:它是否在刻意地引起我的憤怒和共鳴?如果是的話,它想達到的目的是什麼?

    當你接收到讓你立刻去做、不要思考的指令時(騙子常用的手法),不妨問問自己:什麼事情能有這麼急切,連等一等、想一想都不行?

    當你陷入對于未來某些事情的擔憂、焦慮和恐懼之中時(尤其是在深夜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這件事情需要當下去決策和行動嗎?如果不需要,我是否可以等到換一個狀态再考慮?

    ……

    一個簡單的思維方式是:沒有什麼事情是真的迫在眉睫,連幾分鐘都不能等的。當自己陷入情緒波動的時候,先走出來,再做決策,總會是一個不錯的策略。

    2. 如果一件事情你權衡過利弊,仍然不知道做不做,那就傾向于去做

    心理學上,關于後悔有一個經典的模型,叫做「後悔的時間模型」:從長遠來看,比起「做了某事」,我們更容易為「沒做某事」而後悔。

    盡管這并不是一個理性的現象,但它的确存在,并且會持續刺激你,讓你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不斷反刍,産生遺憾和失落感。

    因此,為什麼要給大腦這樣的機會呢?

    如果一件事你仔細、認真地考慮過,仍然不知道應不應該去做,那就意味着,去做的風險和收益是大緻持平的。你既無法輕易把它放下,又很難邁過去「冒險」的這一關。

    那麼,這個時候,你就應該明白:

    這件事情再考慮下去也是很難有一個明确結果的,你隻是在白白耗費時間和精力而已,不要把精力花在内耗上面,那樣毫無意義。

    你還不如讓自己「頭腦一熱」,先沖上去,然後再考慮該怎麼辦。

    要知道:關于一件事情,在沒有去做之前,我們往往隻能看到很小的一個局部;更多的信息,你站在原地是看不到的 —— 你必須投入進去、展開行動,才有可能看到。

    因此,我自己的一個信條就是:不要空想,要去行動。空想不會給你帶來任何有效信息,你所有的一切想法都隻是揣測,隻有通過行動,你才能真正知道事情的全貌是什麼,對不對,好不好。

    哪怕結果不如人意,我們也至少收獲了經驗,并讓我們的人生更豐富一點,也沒什麼不好。

    當然,「頭腦一熱」并不是說放飛自我,而是:不要把精力花在考慮「要不要做」上面,而是先去行動,然後再思考「如何做好」。

    也就是說:先占個位、報個名,讓自己沒有退路了,再集中精力去找「預防措施」:既然不能回頭了,那我怎麼樣才能把它做好,盡量避免出問題?

    那麼,占位之後,該做些什麼預防措施呢?我自己的做法一般是:

    • 考慮最壞的情況可能是什麼,做好心理準備;

    • 考慮事情可能會演變的幾個方向,做好應急預案和 Plan B;

    • 考慮事情發展過程中可能會産生的指标,做好預測和監測,讓自己知道事情是否按照自己所預期的發展……

    這或許是讓自己的生活不留遺憾的更好方式。

    3. 思考和行動的時間保持平衡

    我們可以把做成一件事的過程,大緻分成兩種行為,分别是思考和執行。

    思考,指的是除了執行之外的所有行為,包括:權衡利弊,構思框架,設定計劃,監測複盤……諸如此類。

    執行,指的是按照設定好的計劃和安排去行動、沖刺,讓事情産生實際的進度。

    一個理想的情況是什麼呢?是這兩種行為保持一個交錯、間隔和均衡,也就是把一項任務分成一個個小階段,每個階段之前有一個計劃,階段之後有一個複盤,按照「思考 - 執行 - 思考 - 執行……」這樣的步調去做,基本上保持1:1的均衡。

    但實際生活中,更常見的是什麼呢?是我們總是沉溺在自己的慣性裡面。

    打個比方:比如做完一項任務要7天,那麼理想的情況可能是:第一天上午考慮要不要做,下午和晚上做計劃;第二天白天執行,晚上複盤和做下一天的計劃;第三天白天執行,晚上複盤和做第四天的計劃……以此類推。

    但生活中,大多數人的狀态是這樣的:

    先花2天時間糾結要不要做,再花2天時間糾結怎麼開始,然後一看時間來不及了,就匆匆忙忙趕工,不過腦子,無暇思考,一心沖刺,終于在最後3天把事情做完……

    這不是一個好的模式,因為它很容易使得原本可以做到80-90分的質量,最終可能隻有60-70分。

    所以,一個簡單粗暴的建議是:

    不要讓自己長時間處于「思考」或者「執行」的狀态裡面,一定要不斷地轉換這種狀态。要麼從思考切換到執行,要麼從執行切換到思考。

    比如:我自己是一個典型的分析者,所以我給自己設的規則是:嚴格限制自己「考慮」的時間。一個項目,我花在考慮「要不要做」上面的時間,不能超過這個項目持續時間的5%;花在構思「如何去做」,搭建大緻框架的時間,不能超過這個項目的15%。

    再比如:一旦有一段較長的時間裡,我發現自己一直都在按照慣常的模式做事,沒有經過足夠的思考,我就會讓自己停下來,暫且休息一段時間,先不急着趕進度,而是好好複盤、檢查、核對,看看自己的方向有沒有偏差,有沒有更好的做法,是否需要調整後面的方針和策略。

    同樣,如同我經常說的:堅持做每天、每周的複盤,是極其有必要的,因為它可以強迫你從執行狀态轉換到思考狀态。一旦你發現自己很長一段時間的複盤一定停留在「無事可記」的空白上,那也許就說明:你隻是在不斷執行,但沒有真的去思考過自己在做的事情。

    那就意味着你是時候跳出來,審視自己每天的生活和工作,在自己每天的日程中,加入更多的思考了。

    不然,你就隻是在生存,而沒有真的在生活。

    4. 大多數你擔心的事情都不會發生

    我給大家分享過一個小技巧:做一個「焦慮箱」。當你感到焦慮的時候,把這個問題記下來,寫在焦慮箱裡,同時寫上你擔心的點、它可能會演變出來的壞結果,再記錄下時間。

    過一段時間後,你再回來看,你可能會發現:

    這張表格裡記錄的問題,絕大多數壓根就沒有發生。

    這個現象也是有研究支撐的。1999年,有研究人員做過一項實驗,結果發現:(Borkovec等, 1999)

    1)在所有我們擔心的事情裡面,大約85%的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

    2)如果我們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大約79%的結果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很多;

    3)那些能夠放下焦慮的人,比一直緊張、擔心的人生理狀态更佳,同時也會有更好的狀态和能力去處理真正面臨的問題。

    換言之,在100個問題裡面,可能隻有3條,是需要你真正去應付和處理的。剩下的那97個問題,其實都不會對你造成真正的威脅,隻會讓你不斷停留在内耗之中。

    那麼,你還有什麼必要去焦慮呢?

    可能有朋友會說:那不還是有3%的問題會發生,并且可能有一些我沒有預料到的挑戰,也會給我帶來麻煩,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呢?

    請記住一個基本事實:焦慮和恐懼,對你解決問題是不會有任何幫助的,隻會消耗你的精力和銳氣。真正對解決問題能起到幫助的,是你自己擁有的資源、能力、經驗和心理素質。

    所以,如何對抗焦慮呢?一個簡單粗暴的做法就是:

    把焦慮和恐懼感,跟「讓自己變強」的決心聯系起來。

    簡單來說:一旦開始覺察到自己又陷入對某些問題的焦慮和恐懼裡面,就告訴自己:

    這個問題極大概率是不會發生的,哪怕發生了,我也能處理好。

    為了應對那些真正會發生的問題,我現在應該努力讓自己變強。

    這可以有效地幫你擺脫負面情緒和壓力的困擾,讓你充滿動力,去學習、工作、行動、提升自己。

    5. 遇到博弈和交鋒時,先考慮能否合作

    政治學家 Robert Axelrod 在他的著作《合作的進化》中,提出了一個博弈遊戲:

    假定你參與一個遊戲,你有一個對手,每一輪的對手都不一樣。每一輪,你可以選擇欺騙或是合作。選擇前者,你沒有損失;選擇後者,你損失1枚金币,對手得到3枚金币。

    如果雙方都選擇合作,則各自淨獲得2枚金币;都選擇欺騙,則沒有損失也沒有獲利;一人選擇欺騙,另一人選擇合作,前者獲得3枚金币,後者損失1枚金币。

    這個博弈遊戲可以很好地抽象和模拟現實世界,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有許多專家開發出了一系列的算法,并讓這些算法去參與競争。那麼,最終獲獎的算法是什麼呢?

    是一個被稱為「以牙還牙」(Tit for tat)的算法:一開始先選擇合作,釋放善意;以後每一輪,都模仿對方上一輪的做法。

    這個算法單輪收益并不是最高的,但是在許許多多局遊戲之後,它最終的平均收益是最高的。

    當然,我不是說一個遊戲能夠給我們指導,我想表達的是這麼一種信念:

    在這個世界上,追求共識、雙赢和合作,永遠是一個對雙方都更有利的策略。

    它可能未必會讓你在一兩次行動裡面獲得最高收益,但長期來看,堅持「合作優先」的理念,你總是能夠得到一個不錯的結果。

    簡單來說,當你因為某些原因,可能會跟其他人産生摩擦、競争、嫌隙或矛盾時,也許你可以考慮先跟對方溝通,提出一個對雙方都更好的方案,以求達到一個更長遠的安定和團結。

    當然,這不是讓你避免沖突,更不是讓你變得軟弱,而是告訴你:先考慮合作,如果合作不成,再考慮競争。而不是把時間和精力空耗在無意義的、本可以避免的沖突裡面。

    如果對方完全沒有合作的意願,或是虛與委蛇、毫無誠意,那也不必畏手畏腳,還以顔色、以牙還牙即可。

    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幾個信念,在這裡也分享給大家:

    1)相信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是善意的,如果存在對大家都好的做法,沒有必要損人不利己。

    2)做任何事情,優先考慮讓相關人士滿意(比如用戶和夥伴),然後才是自己。

    3)盡量照顧所有人,不要随意去犧牲任何一個人的喜好和感受,每一個人都值得被關注到。

    6. 面對外部世界要沉浸,面對内部世界要抽離

    許多人容易犯這樣的毛病:

    一方面,面對生活的時候,特别容易「想太多」,思緒總是漂浮不定,習慣用一種抽離的、觀察者的視角來看待生活。比如:

    休假的時候一心記挂着還沒做完的任務;旅行的時候老是擔憂自己的事情和安排;娛樂的時候感覺「這些東西好浪費時間」;哪怕跟别人社交、閑談的時候,也抱着一種功利的目的,想着「拉近關系」「擴展人脈」……

    另一方面,當自己陷入回憶或焦慮之中時,反而又用一種沉浸的、代入性的視角去投入,比如:

    不斷想象自己遭遇失敗或挫折的畫面,體驗到那種當事的、第一人稱視角的感受;

    不斷回憶和反刍自己曾經尴尬、難過的畫面,一次次撕開自己的傷疤……

    這是許多人的習慣,但實際上,它跟正确做法,完全是背道而馳。

    更好的策略是什麼呢?

    當你面對生活,面對外部世界的時候,采用「自我沉浸」的視角,去投入到生活之中,減少不必要的思考和念頭,讓自己跟随着臨場的氛圍去感受,表達,反應,暫時把雜念趕到腦海之外,這才能刺激自己進入心流狀态之中。

    所以,我現在也在做這樣的嘗試:暫且關閉自己的思想,不讓大腦時時刻刻處于高速運轉之中,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到感官上,去聽,看,聞,觸摸,體驗,感受,應和,融入。

    這是一種放松,也是一種更好地投入生活的方式。

    反過來,當你面對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時候,當你面對自己的恐懼、擔憂、羞愧、尴尬、難受……時,你才應該把自己抽離出來,讓自己用第三者的視角去審視和觀察,避免這些深藏在内心裡的負面陰影,對你産生影響和幹擾。

    一個簡單的技巧是:想象一個更加睿智、更加成熟的自己,審視着「現在的你」和「過去的你」,想一想:你們之間會展開什麼樣的對話?「他」會如何看待你内心世界的那些波浪和霧霭?

    很多時候你會發現,一旦把視角抽離開來,很多看似很麻煩很複雜的問題,其實都沒有那麼困擾 —— 那隻是自尋煩惱而已。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一個内向、敏感、喜歡想事情的人,希望這條建議,能夠切切實實幫助你作出一些改善。

    —— 閑聊時刻 ——

    1)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夠對你有用。這也算是一個小小的嘗試吧。如果大家喜歡,後面還會繼續寫這樣的形式。

    2)你有沒有一直在踐行的信條或原則呢?也歡迎分享出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