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證論治:
中經絡
1.肝腎陰虛 風陽上亢。
鎮肝熄風湯:陰虛陽亢、肝風内動所緻的頭目眩暈,目脹耳鳴,腦中熱痛,心中煩熱,面色如醉,或肢體漸覺活動不利,或口眼漸形歪斜,甚則眩暈颠撲,不知人事,移時始醒,或醒後不能複原,脈弦長有力者。
淮牛膝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生龍骨10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生龜闆15克先煎、生白芍15克、元參15克、天冬15克、川楝子6克、生麥芽6克、茵陳6克、甘草5克。
平肝熄風法: 有人觀察平肝熄風、化痰開竅類中藥(當歸、天麻、鈎藤、川芎、石決明等)配合西藥常規治療出血性腦卒中,可有效控制血壓、緩解頭痛、意識、語言及肢體等症狀,較單純西醫治療起效早,療效顯著。也有用熄風化瘀湯(天麻、鈎藤、牛膝、白芍各15g,地龍、郁金各10g,三七、水蛭、生甘草各3g,生石決明30g,菊花20g,水煎取汁300ml,分2次服,昏迷者鼻飼)還有用熄風化痰的犀羚劑(由水牛角20g、生地15g、牡丹皮10g、白芍10g、鈎藤10g、羚羊角4g、懷牛膝10g、淡竹茹10g、澤瀉15g、生牡蛎15g、甘草6g組成)治療高血壓腦出血風痰上擾證,其總有效率及恢複神經功能、提高生活質量、促進血腫、降低中醫證候積分、改善血液流變性等方面,療效明顯。
2.痰熱府實 風痰上擾。
星蒌承氣湯:痰熱腑實,風痰上擾型急性缺血性中風,方中生大黃蕩滌腸胃,通腑洩熱;芒硝鹹寒軟堅;枳實洩痞;厚樸寬滿。可加瓜蒌、膽南星清熱化痰;加丹參活血通絡。全瓜蒌lOg,膽南星12g,石菖蒲15g,地龍lOg,丹參15g,郁金、枳殼、厚樸各lOg,大黃3g)
1.通腑法:如應用滌痰湯加減治療急性腦梗塞、化痰通腑法治療中風(生大黃、制大黃各30g及水蛭、桃仁、膽南星各10g組成通腦靈合劑)、用祛瘀通腑法(以水蛭4g、大黃15~20g、益母草30g、澤蘭30g為基本用藥)治療腦出血等。
中髒腑
3.閉證:化痰開竅,清肝熄風
羚羊角湯加減。
肝陽上亢,頭痛如劈,筋脈抽掣,痛連目珠。
羚羊角6克 龜版24克 生地18克 白芍3克 丹皮4.5克 柴胡3克 薄荷3克 菊花6克 夏枯草4.5克 蟬衣3克 紅棗10枚 生石決24克(打碎)
4.脫證:
參附湯:回陽,益氣,救脫。主元氣大虧,陽氣暴脫,汗出粘冷,四肢不溫,呼吸微弱,或上氣喘急,或大便自利,或臍腹疼痛,面色蒼白,脈微欲絕。現用于心力衰竭見有上述症狀者。人參15克 制黃附片(炮,去皮、臍)30克
後遺症:
1.氣虛血滞
補陽還五湯;補氣、活血、祛瘀通絡。生用黃芪大劑量則力專而行走,周行全身,大補元氣而起痿廢。黃芪500克,當歸20克,赤芍20克,地龍25克,川芎20克,桃仁20克,紅花50克,陳皮20克,僵蠶20克,蟬衣50克,防風10克,荊芥10克,半夏10克。(偏癱複原丸也好)
2。肝腎虧損
地黃飲子:熟地黃12g 巴戟天9g 去心9g 山茱萸9g 石斛9g 肉苁蓉浸酒9g,附子炮6g 五味子6g 官桂6g 白茯苓6g 麥門冬去心6g 石菖蒲6g 遠志去心6g.加生姜五片,大棗15g,薄荷葉10g.
3. 另外
清熱解毒法、祛風散邪法、醒腦開竅法等亦廣泛應用于臨床,大大拓寬臨床治療的思路。
清開靈口服液、羚羊角粉、腦血栓片、腦絡通膠囊、人參再造丸、大活絡丸、醒腦再造丸、三七舒通、腦安、通塞脈片、血栓心脈甯、偏癱複原丸、華佗再造丸 等可在辨證基礎上選擇使用。
中風(癱瘓)後遺症:腦出血、腦梗塞(血栓形成)都屬于腦血管疾病,是由于各種腦血管病變所引起的腦部病變。 許多全身性血管病變、局部腦血管病變及血液系統病變均可導緻後遺症的發生,其病因可以是單一的,亦可由多種病因聯合所緻。常見的病因:血管壁病變、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和血流動力學改變、血液成分和血液流變學改變、其他病因包括空氣、脂肪、癌細胞和寄生蟲等栓子,腦血管受壓、外傷、痙攣、吸煙、酗酒、熬夜疲勞與精神緊張、情緒激動與性格古怪等。
“中風”:臨床表現為視力障礙,肌張力下降,運動喪失,感覺障礙,失語,失聰并随時間加劇。偏癱,偏側感覺障礙一側失明。平衡失調,惡心嘔吐,吞咽困難。頭痛并意識立即喪失。對其病因病機,現代大部分學者有比較統一的認識,不外乎“風、火、痰、瘀、虛、毒”六大主因,診斷标準亦趨于統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急症協作組制定的中風病的診斷标準分為風痰火亢、風火上擾、痰熱腑實、風痰瘀阻、痰濕蒙神、氣虛血瘀、陰虛風動等七個證型。中藥根據本病病機特點,多采用活血化瘀、息風化痰、通腑瀉火等辨證治法。
01 腦卒中後遺症常用中藥秘方腦卒中包括腦出血、腦栓塞、腦血栓形成、腦梗死等腦血管意外,可分為缺血性腦卒中與出血性腦卒中。腦卒中後遺症僅指患者在成功救治後所遺留的不同程度的運動、感知、言語和認知方面的障礙。盡管病因和性質不同,但此類患者共同的病理學特點是腦組織細胞受損。腦卒中後遺症的形成原因,一是腦血管外周阻力增大、血流量減少、血供不足,緻缺血局部的能量代謝耗竭,導緻局竈性神經元壞死;二是病理代謝産物的潴留,且産生毒性作用,如興奮性氨基酸、氧自由基等,并對神經元産生一定損傷。中醫學認為本病源于肝腎虧虛,其證屬本虛标實,氣血不足為本,“風、痰、瘀”為标。
處方1補陽還五湯
【方藥與用法】黃芪30g,當歸尾、赤芍、地龍各10g,川芎、桃仁各6g,紅花3g。上藥加水煎2次,混合後一次口服;每日1劑,連服10劑為1個療程。
患者素體陽虛、肢體不溫時,宜加附子、肉桂、桂枝;仍為下肢癱瘓時,可加用牛膝、桑寄生、杜仲;痰多、苔膩時,須加用制半夏、天竺黃、制南星等。此外,該方還可進行如下調整:黃芪60〜100g、當歸12〜24g、桃仁9g、紅花9g、川芎12〜20g,地鼈蟲9g、丹參20〜30g、雞血藤30g;也可選取牛膝、水蛭、全蠍、蜈蚣、僵蠶等予以加減。
【功能與主治】益氣活血;主治氣虛血瘀型腦卒中後遺症,常見半身不遂、口眼斜、口角流涎、語言不清、大便幹燥、小便頻數、遺尿等。
【簡釋】此方源自清代名醫王清任的益氣活血方,治療腦卒中後遺症的效果尚好,可适用于治療氣虛血瘀者。然而,該方并不用于神疲乏力、心悸氣短、動則汗出者。脈細弱而非洪實、面色淡白者,宜重用黃芪,可從30g開始逐漸增加至60〜80g。
處方2蟲類搜風散
【方藥與用法】散劑:蜈蚣20條,全蠍、炮山甲、地龍、水蛭、烏梢蛇各30g。上藥焙幹、研細成粉、混勻後備用。
煎劑:黃芪40g,膽南星、當歸、鈎藤各12g。上藥加水500ml,每劑水煎2次,取藥汁300ml左右。
治療時,使用本煎劑l00ml送服上述藥粉2g;每日3次口服,連服20天為1療程,每隔10天再進行下一療程,以連服3〜4個療程為宜。
【功能與主治】息風通絡,活血化瘀;主治不同類型的腦卒中後遺症。
【簡釋】無論是出血性還是缺血性腦卒中後遺症,均可選用本方。對缺血性腦卒中可在早期應用,對出血性腦卒中宜于病情穩定後使用。蟲類藥物一般都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或氨基酸,在煎煮或炙焙過程中其有效成分容易破壞,要盡量以生藥研粉吞服為主。服藥期間須注意定時檢驗出、凝血時間,以防産生出血傾向。蟲類藥物具有行走攻竄、通經達絡、疏逐搜剔之功效,如地鼈蟲、烏梢蛇、穿山甲、僵香等。
處方3黃連解毒湯
【方藥與用法】黃連、黃柏、栀子、黃芩各9g。上藥加水煎2次,分早、晚2次溫服;每日1劑,連服14劑為1療程,治療時間最長為4個月、最短為1個月。
對痰熱腑實證,宜加用大黃、瓜蒌、制半夏;對氣虛血瘀證,可加入生黃芪、太子參、雞血藤;對痹阻經絡證,須加用鈎藤、通草、丹參、絲瓜絡;對陰虛風動證,可加入生地黃、玄參、麥冬同煎。
【功能與主治】清心火;主治腦卒中後遺症,如有煩躁不安、失眠、語言錯亂或憂郁,并伴有皮下青斑、便秘,舌紅、苔黃膩
等。
【簡釋】此方源自《外台秘要》,以清熱解毒見長,可治療頭痛、眩暈、手麻、耳鳴等。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連解毒湯具有穩定患者血壓、改善腦部供血的作用,故可用來治療腦部多種缺血性疾病,尤對患者在情感意志上發生改變時的療效更佳。
處方4滋陰通絡湯
【方藥與用法】生地黃30g,黃芪60g,赤芍24g,山茱萸、石斛、麥冬、肉苁蓉、石菖蒲、茯苓、地龍、當歸各15g,水蛭l0g,遠志8g;先取水蛭研末吞服;餘藥水煎服,每日1劑。
患者痰濁明顯時,宜加天麻、全蠍、僵蠶;高血壓增高時,可加龜甲、石決明、鈎藤;伴有高脂血症時,宜加入瓜蒌仁、山楂;若合并冠心病時,須加丹參、全瓜萎等。上肢癱瘓者,宜加桑枝、姜黃;下肢癱瘓者,宜加蜈蚣、川牛膝;患者偏于陽虛時,應當加入桂心、炮附子同煎。
【功能與主治】滋陰益氣,化痰祛瘀;主治腦卒中後遺症,證屬氣陰兩虛、痰瘀阻絡者。
【簡釋】方中生地黃、山茱萸、石斛、麥冬能滋陰壯水;肉苁蓉能補腎益精、使腎氣攝納有權;石菖蒲、茯苓、遠志可除痰開竅,宣通心氣以交腎。另外,方4内重用黃芪即能大補元氣,配入當歸、赤芍、地龍、水蛭則可産生養血活血、化瘀通絡的功效。
02
行醫30年,總結中風後遺症的12個治法偏枯
在20世紀50年代随先父,亡兄初學中醫時,常見其用續命湯治療偏枯取效,但亦有不效者。
及至1956年入北京中醫學院學習,并聽了一些老師講課和深研了《中風铨》《醫學衷中參西錄》後,始知其不效者,多因陰虛陽亢,虛風内動所緻耳,然臨床用之亦有有效和不效者。
及畢業實習時,方鳴謙老師,大倡補氣乃本病治療之要着,補陽還五湯乃本病之效方,但臨床試用之,亦有有效和不效者。
1962年在山西省中醫研究所,得見李翰卿老師治一半身不遂患者,久治無功,診其脈沉,予逍遙散加活血之品而取效。後李翰卿老師突然患半身不遂,前醫予熄風化痰之法無效,餘診其脈大而虛,舌質嫩紅無苔,予大定風珠加減而取效,然用之臨床亦有有效和無效者。
1977年一患者昏迷、偏癱一個多月,醫予中、西藥治之不效,審其舌苔黃厚膩,脈虛大而滑,與十味溫膽湯加減而痊愈,然亦有有效和無效者。
綜合30餘年之經曆乃知辨證論治之準确無誤是首要方法耳。為了總結經驗特将偏癱總結為十二法。
一、疏散風寒法
适應證:年高氣衰,冬季感受風寒後(多在由暖處猝至冷處或汗出受風寒時發生),猝然偏癱,舌苔薄白,脈浮緊者。
方藥:續命湯加減:麻黃10克,石膏10克,桂枝10克,當歸10克,人參(或黨參)10克,幹姜10克,甘草10克,川芎5克,杏仁10克,千年健10克,威靈仙10克,老鹳草10克。
病例:劉×,男,65歲,農民。雪夜披衣開門時,突然左側偏癱摔倒在地,前醫以補陽還五湯治療10日無效。邀家兄前往。審其脈浮緊,舌苔薄白,神識清楚。診為風寒客于半身之腧。以續命湯加減1劑證減,10劑諸證消失而愈。
二、益氣活絡法
适應證:氣血俱虛,絡脈瘀滞,偏癱不用,脈患側弦大,健側弦緩或沉弦。
方藥:補陽還五湯加味:黃芪30~60克,當歸10克,地龍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木瓜10克。
若頭目眩暈,疲乏無力,脈遲弱者,加味補血湯。黃芪30克,當歸15克,龍眼肉15克,鹿角膠9克,丹參10克,乳香6克,沒藥6克,甘松6克。
病例:趙××,女,68歲。一個月前睡眠過程中突發偏癱。先在某院治療效果不明顯。審其除左上下肢不能活動外,神志清楚,伸舌偏歪,苔薄白,脈左弦大,右緩。診為氣血俱虛,絡脈瘀滞。拟補陽還五湯加味方。4劑後好轉,40劑後諸證消失。
三、理氣疏肝法
适應證:肝郁氣滞,樞機不利,陽氣不能外達,頭暈頭痛,胸滿心煩,心悸失眠,輕度偏癱,口苦咽幹,舌苔薄白或薄黃而潤,脈沉弦澀或結或弦緊者。
方藥:柴胡加龍骨牡蛎湯加減:柴胡10克,半夏10克,黃芩10克,黨參10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茯苓15克,大黃3克,甘草6克,大棗5枚,龍骨15克,牡蛎15克。
病例:耿××,男,68歲。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縮3年,腦血栓形成後遺症2年。曾用中、西藥治療效果不明顯。細審前醫所用諸方多為平肝熄風,養陰清熱,益氣活血之劑。察其證見頭暈頭痛,胸滿心煩,心悸陣作,左側偏癱,活動不便,舌苔薄白,脈沉弦而結。診為肝郁氣結,陽氣不能外達一證。予柴胡加龍骨牡蛎湯4劑,諸證俱減,60劑後諸證消失而愈。
四、理氣活血法
适應證:氣滞血瘀,筋脈失養,癱瘓拘攣,疼痛難伸,胸脅苦滿,心煩易怒,頭暈頭痛,舌質暗,苔薄白,或有瘀斑,脈沉或沉澀。
方藥:逍遙散加減:柴胡10克,當歸10克,赤芍10克,郁金10克,青皮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絲瓜絡10克,連翹10克,木瓜10克。
病例:高××,女,60歲。右側偏癱3年多,前醫以補陽還五湯、天麻鈎藤飲及針灸、西藥治療,不但無效,反見日漸疼痛拘攣,難于伸展,頭暈頭痛,心煩失眠。轉邀李翰卿先生診治。雲:兩脈沉弦而澀,舌質稍暗,頭暈頭痛,心煩易怒,此氣滞血瘀,筋脈失養所緻也,宜逍遙散加減治之。一周後疼痛拘攣果見好轉,繼服一月疼痛、拘攣、癱瘓均消失大半,又服一月諸證俱失而愈。
五、平肝潛陽法
适應證:陰虛陽亢,頭目眩暈,目脹耳鳴,頭中熱痛,偏癱麻木,面赤如醉或僅印堂穴附近紅赤,舌苔白舌質紅,脈弦長有力或寸脈大,甚或上入魚際。
方藥:鎮肝熄風湯加減:懷牛膝30克,代赭石30克,生龍骨15克,生牡蛎15克,生龜甲15克,生白芍15克,玄參15克,天門冬15克,川楝子6克,生麥芽6克,茵陳6克,甘草4克,桑枝30克。
若脈弦數,舌紅,頭暈目眩,有時震顫等肝火化風者,天麻鈎藤飲加減:天麻9克,鈎藤15克,石決明25克,栀子9克,黃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12克,桑寄生24克,夜交藤15克,茯苓15克。
病例:趙××,男,成。頭重腳輕,站立不穩,頭中熱痛,煩躁失眠,左上下肢活動不便1年。某院診為動脈硬化,腦血管痙攣。中、西藥治療8個多月無效。審其面色紅赤,尤以額部為甚,舌質紅,苔薄白,脈弦大上入魚際。診為陰虛陽亢,予鎮肝熄風湯加減,10劑後諸證大減,30劑後走路基本恢複正常,頭暈亦随之消失。
六、柔肝熄風法
适應證:真陰虧損,虛風内動,瘛癱瘓,神疲乏力,或自汗盜汗,手足心熱,舌绛少苔或光剝無苔,脈虛大無根或虛而無力。
方藥:大定風珠加減:白芍18克,阿膠9克(烊化),龜甲12克,生地18克,火麻仁6克,五味子6克,生牡蛎12克,麥冬18克,炙甘草12克,生鼈甲12克。
病例:李××,男,79歲。在開會發言時,突然昏迷偏癱。急住某院,診為蛛網膜下腔出血。中、西藥治療2個多月無效。審其意識朦胧,失語,右側偏癱,手足心熱,并見時時瘛縱,舌質紅绛無苔,脈虛大。綜其脈證,診為陰液虧損,虛風内動,筋脈失養,予養陰柔肝熄風,大定風珠加減。一周後神志轉清,右上下肢微能活動,又繼服2月,上肢能上舉至頭,手指亦稍能活動,并能在他人攙扶下走30步左右。
七、益氣散風法
适應證:氣血俱虛,寒濕内蘊,外受風寒,偏癱身重,心中寒,氣短乏力,手足厥冷,舌苔薄白,脈沉細弦。
方藥:侯氏黑散加減:菊花40克,白術10克,細辛3克,茯苓3克,牡蛎3克,桔梗8克,防風10克,人參4克,明礬3克,黃芩5克,當歸3克,幹姜3克,川芎3克,附子5克。
共為細末,一日3次,一次1~3克,黃酒少許,冷服。
病例:李翰卿先生治一男性患者,右側輕度偏癱1年,四肢沉重,行路困難,有時翻身亦感困難,畏寒怯冷,納差神疲,舌質淡苔薄白,肢厥脈微。予侯氏黑散2月而愈。
八、苦寒瀉火法
适應證:肝膽實火,筋脈失養,頭暈頭痛,煩躁易怒,輕度偏癱,惡熱,尿黃赤,舌質紅苔黃或黃白,脈弦數者。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10克,栀子10克,黃芩10克,柴胡10克,生地10克,澤瀉10克,車前子10克,木通10克,當歸10克,防風10克。
若大便幹燥,舌苔黃燥者,去車前子、澤瀉、木通,加酒軍6~10克。
病例:胡××,男,成。高血壓、腦血栓形成3個月來,雖經針灸、中、西藥物治療有效,但仍左半身活動不便,頭暈頭痛,煩躁易怒。詢之,除上症外,并見目赤口苦,便幹尿黃,舌苔黃,脈弦數。予龍膽瀉肝湯加減20劑而愈。
九、化痰通絡法
适應證:氣滞痰郁,絡脈不通,偏癱攣急,難于屈伸,疼痛,癡呆,或無故悲哭,舌苔白或黃白,脈沉滑。
方藥:癫狂夢醒湯加減:桃仁24克,柴胡9克,香附9克,木通9克,赤芍9克,半夏9克,大腹皮9克,青皮9克,陳皮9克,桑皮9克,川芎9克,蘇子30克,甘草15克。
若僅輕微偏癱,頭暈,口幹,脈弦滑者,熄風通絡湯:鈎藤30克,地龍10克,桑枝30克,木瓜10克,枳殼10克,香橼10克,佛手10克,連翹10克,絲瓜絡10克。
病例:高××,女,60歲。腦血栓形成4年多來,癡呆妄語,右側偏癱,翻身站立等均困難,飲食尚可,舌偏歪,舌質紅苔黃,脈沉弦滑。診為氣滞痰郁,脈絡瘀滞,予癫狂夢醒湯加減10劑,偏癱、妄語、癡呆等好轉。20劑後翻身自如,并能在他人攙扶下走路。
十、益氣養血,化痰通絡法
适應證:氣血俱衰,痰濁阻滞,痰多或不多,昏迷或失語,或癱瘓緩縱不收,心悸失眠,煩躁易怒,舌苔白或黃白而膩,脈虛大弦滑。
方藥:十味溫膽湯加減:黃芪15克,當歸9克,丹參15克,麥冬9克,人參9克,五味子9克,竹茹9克,枳實9克,半夏9克,陳皮9克,茯苓9克,甘草6克,川芎9克,知母6克。
病例:嶽××,男,71歲。腦血栓形成2個多月來昏迷、癱瘓不見改善,審其證除昏迷、癱瘓外,喉中痰聲漉漉不止,發熱,舌苔黃白厚膩,脈虛大弦滑。診為氣陰俱衰,痰火郁結,絡脈瘀滞,心竅被蒙。予十味溫膽湯加減10劑神志轉清,偏癱好轉,繼服1個月後上下肢活動明顯改善,但行走仍略感不适,半年後諸症消失而愈。
十一、補氣養陰法
适應證:偏癱數年久久不愈,氣短乏力,汗多口幹,舌質紅,苔黃白,脈虛大。
方藥:芪脈地黃湯加減:黃芪15克,當歸10克,麥冬10克,黨參10克,五味子10克,蒼術10克,生地15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丹皮10克。
病例:徐××,男,69歲。偏癱9年,翻身困難,雖兩人攙扶亦僅能走六七步,氣短乏力,疲乏思睡,食欲正常,自汗盜汗,舌質紅少苔,脈虛大。診為氣陰兩虛。予芪脈地黃湯40劑後能自如的翻身,60劑後能在放下拐杖的情況下走路四五百米左右。
十二、培補腎氣法
适應證:腎氣虛衰,筋骨失養,癱瘓久久不愈,脈沉細弦或虛大無根者。
方藥:地黃飲子加減:熟地30克,肉苁蓉15克,巴戟天10克,山萸肉10克,石斛10克,麥冬10克,茯苓10克,附子10克,肉桂6克,菖蒲10克,遠志10克,薄荷15克,生姜3片,大棗4個。
脈細數,舌質紅或舌尖紅赤,尿黃者,虎潛丸加減:酒黃柏6克,炙龜甲30克,知母3克,熟地12克,白芍10克,陳皮10克,鎖陽10克,幹姜1克。
病例:商××,男,50歲。右側偏癱,語澀5年多。審其脈微弱,指趾厥冷。予地黃飲子加減2年,愈。摘自《中醫臨證經驗與方法》
03
名醫治療腦血栓、中風後遺症百試百效方1.鎮肝逐痰飲
(組成及用法) 生石決明30g 生牡蛎30g 代赭石24g (均打碎先煎) 懷牛膝30g 生白芍18g 鈎藤15g 法半夏 9g 川貝母9g 膽南星9g 石菖蒲6g 決明子30g 黃芩 9g 竹瀝30g(加生姜汁數滴,每日3次沖服) 水煎,每日1劑分3服。若欲加重潛陽鎮逆之功,用生鐵落 煎湯代水熬藥.
(主治) 腦血管意外(腦出血)。
(解析) 中風初起,血壓尚高,神志昏迷,舌強言謇,口 眼喁斜,半身不遂,痰涎壅盛,脈弦滑有力,舌紅苔黃垢膩, 當用潛陽鎮逆、息風化痰之法。袁氏推崇張錫純鎮肝熄風 湯,然認為腦血管意外初期痰涎較多,故去玄參、天冬、龜闆 之膩滞,加川貝母、膽南星、法半夏、遠志、石菖蒲、竹茹等以 化痰涎而促蘇醒。竹瀝苦涼,為中風逐痰要藥,可使神志漸 清,當早期及時用之。若肝火上炎,煩躁不安,袁氏常加山栀 炭、牡丹皮、桑葉、龍膽草、黃連、青黛。餘認為須觀察大便 結滞與否,加熟大黃,釜底抽薪,以使上逆之氣血下移,此亦 鎮肝息風之捷徑。
2.固本通靈滌痰湯
【組成用法】太子參25g 當歸15g 生黃芪30g 地龍15g 防風10g 羚羊角粉1.5g (沖服)全蟲8g 山萸肉15g 杞果20g 膽南星10g 沙苑子10g 鈎藤15g 竹瀝汁20ml 麝香0.05g (沖服)石菖蒲15g 先将藥物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浸透後煎煮。首煎沸後文火煎50分鐘,二煎沸後煎30分鐘。煎好後兩煎混勻,總量以350~500ml為宜,每日服1劑,每劑分兩次服完,睡前溫服一半,餘者第二日早飯後兩小時溫服,連服兩劑停藥1天,服藥過程中停服任何中西藥物;竹瀝汁放入碗内,用藥水沖服,麝香于服藥前先用開水沖服。
【功效主治】益氣養血,化痰清熱通竅。治療素體偏虛,心肝血瘀形成的眩暈、胸痹、中風。
【加減應用】在此方的基礎上,若舌質紅、痰稠難咯出者,系痰火内郁,佐入川貝母10g,天竺黃10g 以清利痰火;眩暈明顯者,加明天麻10g,丹參25g 以化瘀補腦。
3.溫膽通脈飲
(組成及用法) 法夏12g 陳皮9g 茯苓30g 枳實9g 竹茹15g 膽星9g 郁金12g 炙遠志12g 石菖蒲9g 川 貝粉12g 荊芥9g 桑枝30g 靈仙12g 絡石藤12g 川
芎9g 郁李仁30g 甘草6g 水煎,每日工劑分3服。
(主治] 腦血栓形成,腦梗死,腦血管痙攣或症狀較輕之腦 出血。
(解析) 《丹溪心法》曰:“中風大率主血虛有痰”,“東南之 人,多是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中風者若神志尚清,或 雖不甚清楚,也未至昏迷、嗜睡,半側肢體癱瘓不能運動,痰多上 逆,甚或喉中痰聲辘辘,胸滿氣急而喘,小便黃,大便或數日未 行,多因風痰阻竅,經絡亦為之壅滞。本方化痰除風,通經開竅, 因經絡阻滞,手足癱瘓,故用絡石藤、靈仙、桑枝等通經絡之品。郁李仁專治大腸氣滞,燥澀不通,又能利小便而消水腫,同 時重用茯苓,對中風初期腦部病理治療甚為重要。餘意竹茹固然清熱化痰,若換之以竹瀝,每服30~60g或倍 用之,對中風痰壅之證更切實用。
4.益氣豁痰方
(組成及用法] 白人參lOg 黃芪15g 白術12g 白芍 lOg 川芎10g 柴胡lOg 防風lOg 荊芥lOg 鈎藤工0g 陳皮lOg 當歸12g 法半夏10g 石菖蒲lOg 水煎,每日1劑分3服。
(主治)腦血栓形成,腦栓塞。.
(解析) 氣血虧耗,機體虛弱,營衛失調,五旬以上肥胖者, 多外盛内虛,每易生濕、痰、熱、風。若痹阻經脈,則口眼喁斜,語 言不清,小便失禁,或有半身不遂。常見舌淡脈弱,血壓相對平 穩,神志多清醒,多氣血兩虛而夾風痰,當益氣養血、祛風豁痰為 治,若按平肝潛陽之腦出血治法則大謬。
5。加味補陽還五湯
(組成及用法) 黃芪15g 當歸尾6g 赤芍9g 炙地龍 9g 川芎6g 桃仁6g 紅花4.5g 珍珠母18 生白芍15 生天麻12g 桑葉9g 水煎,每日l劑分3服。
(主治) 中風後遺半身不遂諸症又兼血壓偏高者。(解析} 補陽還五湯常用于中風後遺氣虛血瘀、脈絡瘀 阻所緻半身不遂、口眼喁斜等症。本來方中重用黃芪為王清 任創見,然有效者固有效,失手者也不少。陳氏認為,原方對 中風氣虛血瘀者适之。然臨證所見,若幹病者血壓尚處高 位,頭痛眩暈等肝陽上亢之證猶存,既需益氣活血,必當平肝 潛陽。故需加珍珠母、白芍、天麻、桑葉等藥,黃芪之用亦當 從小量漸增。若兼有痰,加膽南星、半夏、石菖蒲、遠志;若兼有熱,加黃 芩、菊花;若有時肌肉抽動跳痛,甚則頸項及頭部掣痛,此血虛生 風,加生地黃、雞血藤、秦艽。
6.中風後遺症驗方
(組成及用法} 生麻黃6g 制川烏6g 制草烏6g 荊 芥9g 細辛3g 羌活9g 獨活9g 赤芍9g 金石斛9g 蒼術9g 全蟲10個(去頭足) 當歸12g 天花粉9g 茯苓 9g 制首烏9g 防己9g 威靈仙9g 扁豆9g 苡仁9g 杜仲12g 甘草6g 松節15g
泡酒服。
(主治} 半身不遂,手足不仁。(解析) 本方活血益氣,祛風通絡,滋養肝腎,除濕消痹,性 味平和,當用于腦血管意外後遺症。加天麻尤良。
7。清涼蜈蚣散
(組成及用法) 蜈蚣 全蠍 生地黃 蜈蚣、全蠍等量烘幹為細末,每服2—3g,生地黃30g煎水 送服,每日3次。
(主治] 中風偏癱,或中風口眼喁僻等。
(解析) 本方主治之證或因濕痰生熱,或因心火暴盛,或因 正氣本虛,外來之賊風又與内應之肝風相糾合,瘀血風毒阻塞經 脈,自然凝滞不行。考全蠍、蜈蚣歸肝經,息風解痙,解毒散結, 通絡止痛,本為類證常用之藥。然此類病證因纏綿難愈,此二藥 辛溫略燥,又兼小毒,長期服用常緻咽部及口腔黏膜幹燥澀緊, 甚或發麻不仁,今佐生地黃一味,甘寒滋陰養血,且善通血痹,亦 活血化瘀良藥,不惟抑制蜈蚣、全蠍之毒副作用,更能改善體質, 增加療效。
8.榮筋健骨丸
(組成及用法) 鹿角霜、鹿角膠、川牛膝、雞血藤、熟地、五 味子、五加皮、蒺藜、白花蛇、巴戟、苁蓉、山萸肉、枸杞、陳皮、雞 血藤膠各18g 虎骨(醋酥)、茅術、龜闆各24g 當歸、木瓜、防 己、秦艽、天麻、丹參、川芎各15g 全蠍、桂枝各9g 黃芪30g 蜈蚣、制馬錢子各6g 共研細末蜜丸重9g,早晚溫開水加白酒或溫熱甜酒服 l丸。
(主治) 中風後遺癱瘓。
(解析) 中風驟起,必然肝火鸱張,濕痰生熱。然癱瘓既 成,久治難愈者,雖瘀血痰熱雜陳經絡之間,而正氣自虛,内傷積 損實為重要病機。内傷者氣血,尤其肝腎也。故本方以當歸、雞 血藤、雞血藤膠補氣血;鹿角膠、熟地、巴戟天、苁蓉、枸杞、五味 子、五加皮補肝腎;餘均為活血、祛風、散寒、導滞、祛痰藥.制馬 錢子最是困動廢弛神經良藥,然本方用量偏少,若欲起廢,可增 十倍之量亦屬安全。
本方所用白花蛇、虎骨、龜闆、全蠍、蜈蚣多能穿筋透骨, 逐濕通絡,息風鎮痙,暢行氣血。其中虎骨辛溫,治曆節風 痛、半身不遂諸症,藥力非他藥可及,今既無此物,可以狗 骨、猴骨代之,亦需醋酥藥力始出。本方用于多種風寒濕痹 亦屬良藥。餘曾得廣東虎骨酒秘方,主治風寒濕痹、半身不遂,可與本 方參照之。
廣東虎骨酒秘方
虎骨 鹿茸 淫羊藿 杜仲 牛膝 枸杞 薏苡仁 木瓜 五加皮 蒼術 紅曲 制川烏 制草烏 羌活 獨活 白花蛇 防風 白芷 肉桂 丁香 檀香 木香 砂仁 佛手 青皮 烏藥 當歸 白芍 熟地 川芎 人參 乳香 沒藥 油松節 麝香 紅花 紫草 丹皮 玉竹 白酒
本虎骨酒秘方,祛風除濕,強筋健骨,養血止痛,主要 用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腦血管意外所緻半身 不遂。.
9。白花蛇藥酒方
(組成及用法] 五步蛇 銀環蛇 眼鏡蛇(均可) 天麻 金毛狗脊 取蛇1種或3種去内髒炕幹切成段,加同等分量天麻、金毛 狗脊,好白酒浸數月,每次飲15g,每日2次。
(主治) 中風屬氣虛陽虛者,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
(解析} 3種毒蛇走竄皆速,透骨搜風,無處不至,主中風 濕痹不仁、筋脈拘急、口面喁斜、半身不遂、骨節疼痛;天麻人肝 經,益氣力,通血脈,長陰精,逐内生之痰;狗脊補肝腎,除風濕, 健腰腳,利關節。因知本方甘鹹辛溫,而中風者多陰虛血少内熱,一般初起不 宜用。然中風日久者,氣血陽氣漸衰,畏寒肢冷、舌質黯紫、脈緩 滑無力或沉或弦細,屬陽虛氣虛者,則本方可用。本方亦常用于 風寒濕之痹證。
10.草烏散
(組成及用法) 生草烏10g 豨莶草30g 以草烏、綠豆同量煮至豆熟軟為度,去豆,草烏去皮晾幹,與 稀莶草共研細末,每服9g,溫酒送服;或以蜜為丸,重9g,每服l 丸,每日2次,溫水送服。
(主治) 中風半身不遂。
(解析] 《本草述》雲:“草烏頭類,洵為至毒之藥..如癱 瘓證,先哲多用之,蓋為其寒濕之所結聚,頑痰死血,非是不可以 開道路,令流氣破積之藥得以奏績耳。”《本事方》黑神丸以生草 烏、五靈脂各等分水滴為丸,薄荷湯下,治癱瘓。本方稀莶草祛 風濕、利筋骨、降血壓而醫軟癱風疾,筋脈緩弱,濕氣流痰,僅為 佐使;生草烏與綠豆同煮,熱毒已去強半,所服劑量亦當,勿慮 其毒。
11家寶丹
(組成及用法) 川烏180g 草烏180g 天南星180g 五靈脂180g 白附子60g 全蠍60g 朱砂60g 沒藥60g 羌活90g 乳香90g 炒僵蠶90g 梅片15g 天麻90g 麝
香6g 地龍120g 雄黃30g 輕粉30g
上藥共研細末,蜜丸如彈子大,噙化或茶調服,每服1丸,早 晚服。
(主治) 一切風疾癱瘓,痿痹不仁,口眼喁斜。
(解析) 二烏、天南星,李氏未注炮制,仍當如法修制為 宜。舉凡長期癱瘓、旭痹、曆節、痿證、麻木、硬皮、肌無力、 側索硬化等頑症,乃系風寒痰濕瘀血得浸肝腎筋骨血脈之 内,以緻經絡閉阻,血澀不行,必當用此雄烈之劑祛寒散風, 活血祛痰。。餘意雄黃、輕粉,雖可治痰涎積垢,死肌腫毒,畢竟有毒,若 非疥癬、臁瘡、梅毒等陰郁惡聚之證,本方去之為宜。
04
腦中風腦出血後遺症秘驗方地黃飲子、桃紅四物湯、冠心二号加減
【處方】生地12克,桂枝10克,附子6克,山萸肉10克,石斛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3克,陳皮6克,遠志10克,肉苁蓉10克,巴戟天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紅花6克,桃仁,當歸10克,降香10克,丹參20克,漢三七3克,水蛭10克,葛根20克,玳瑁10克,茯苓10克,車前子10克,黃芪30克。水煎服,1日1劑。
【主治】腦中風腦出血後遺症
【按語】《内經》雲:“血之與氣,并走于上,則成大厥”。腎陰虧虛,水不涵木,肝陽上亢,陰虛風動,脈絡暴漲,血溢脈外,瘀血阻絡,清竅失聰。陰損及陽,陽虛不能溫化寒痰,痰阻血瘀,肢體痿廢不用,半身不遂。腦中風腦出血後遺症以腎虛為本,痰凝血瘀為标。地黃飲子滋陰補陽、甯心化痰,合桃紅四物湯,冠心二号活血化瘀,漢三七,水蛭、玳瑁、葛根清除瘀血斑塊。茯苓、車前子、黃芪利水降壓,促進血液循環。
三化湯加味
【來源】《素岡病機氣宜保命集》印氏(印會河)加味
【組成】大黃9克(後下),枳實10克,厚樸lO克,羌活10克,菖蒲10克,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1丸,先以溫開水灌下。
【功用】通便洩熱。
【主要症狀】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紅目赤,呼吸氣粗,痰聲鹿,舌質紅,苔黃燥,大便閉結,脈弦數有力。
【辨證要點】本證系中風之中髒腑,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因氣血挾痰火上逆,故面紅耳赤,呼吸息促,喉中痰鳴,痰熱内結,灼津耗液則大便閉結。
【适應證】急性腦血管疾病(腦出血、腦梗死)
【加減法】痰多加川貝母10克,竹瀝30克(沖);大便不實,僅服至寶丹或安宮牛黃丸,不需湯藥通便;牙關緊閉,用通關散搐鼻取嚏,通關散方:豬牙皂、細辛等分為末吹入鼻中。
【驗案】徐某,男,65歲。病史:家屬代訴,患者清晨登廁,突然昏眩撲倒,不省人事,呼吸急促,喉中痰鳴,已lO餘日,小便失禁,大便燥結已10餘日未行。
檢查:神志不清,口眼歪斜,右側肢體癱瘓,舌歪,苔厚膩灰黑,脈弦勁有力。辨證:中風中髒腑,熱閉證。治法:通便洩熱,豁痰開竅
處方:生軍lO克(後下),枳實10克,厚樸10克,羌活10克,菖蒲10克,遠志6克。1劑。另安宮牛黃丸1丸,先以溫開水化開服用。
患者服上方l劑即腹中雷鳴,瀉下大便色黑如球,繼轉為稀便,半日之後神識複蘇,但後遺右半身癱瘓,尚需繼續治療。
【按語】中風可分為中髒腑和中經絡。中髒腑者又有閉證和脫證之别。談患者呆中風中髒腑之熱閉實證,故見猝然昏厥、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太便聞鑽,面赤苔黃,脈弦勁有力。治療當以化痰開竅、洩熱通便,常以三化湯加菖蒲、遠志,方中大黃通便洩熱兼通血瘀;枳實、厚樸行氣洩閉;羌活祛風;菖蒲、遠志豁痰開竅;加至寶丹或安宮牛黃丸清心涼血、開竅醒腦以治昏迷。故藥後昏迷即蘇。凡中風昏厥、大便不通者,常先以三化湯疏通大便,得便後常可熱降神清、血壓下降,但肢體癱瘓恢複較慢,屬于中風後遺症,尚需繼續調治。
補陽還五湯加減
【組成】黃芪30克,當歸15克,川芎9克,赤芍12克,紅花6克,桃仁6克,地龍12克,桑寄生30克,雞血藤21克,丹參15克,蜈蚣1條,焦山楂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腦血管意外之後遺症。
【醫案】趙某,男,78歲。患者早晨起床下地時突然跌倒,扶起後發現左側肢體癱瘓,疲憊無力。醫院診為“腦血管意外後遺症”。家屬約餘診治。見患者神志清楚,大小便正常,體溫正常,血壓148/80mmHg,體位被動,答話言語不清,瞳孔等大等圓,光反射靈敏。舌黯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左側肢體癱瘓,半身麻木,皮膚溫度低于健側,痛覺消失。此系年邁氣衰,脈絡空虛,氣虛血流不暢,血瘀脈絡阻滞。治宜補氣通絡,活血化瘀,投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服藥巧劑後,病人肢體麻木大減,左下肢稍能活動,血壓較前有力,此乃藥後正氣漸複,瘀血稍化,脈絡欲通未通,本方加制馬錢子0.9克,連服6劑後,病人上肢可擡舉過頭,手能握,但無力,下肢扶持能行走,血壓164/95mmHg,肢體出現過3次顫動,每次顫動2-3分鐘,此為馬錢子輕度中毒表現,故将本方制馬錢子減為0.3克,再連服20餘劑後,左上肢已活動自如,手握有力,下肢活動恢複正常,血壓145/80mmHg。原方去制馬錢子,再服藥5劑,并囑其加強功能鍛煉,最終病獲痊愈。追訪2年,未見複發。
【注意】本方須加制馬錢子0.3-1克。由于它毒性大,為了安全,必須讓患者先服用補陽還五湯加減10-20劑,讓病人元氣有所恢複後,再加入制馬錢子于方中,可促使脈絡通血流暢。
(敝人愚見:馬錢子(番木鼈)應慎用,其制法獨特,量宜漸增,中病即止。可以稀莶草,蜈蚣代之,此其一。其二,藥者如兵,而兵者乃雙刃劍,應慎用之。貴在辦證,而辨證即是辨戰機,早為設伏,遲為追寇,兵鋒相接,智勇兼備者勝。能預測病機乃治病第一要點。當然,此辨證非憑空臆測,乃于諸多表象中抓實質。中醫治病方劑可謂衆而全,關鍵在用,雖遑論千言,而臨證不能一辦,終是笑資。其三,中風後遺症仍宜配合針灸等外治法治療以期速效——慶萌堂注。)
中醫特效處方舒腦振萎湯
【組成】黃芪60克,當歸30克,熟地10克,山萸肉10克,鹿角膠10克(烊化),乳香6克,沒藥6克,地鼈蟲3克,水蛭3克,廣地龍10克,丹參10克,巴戟天10克,石菖蒲10克,遠志10克,石斛30克,川牛膝10克,制馬錢子0.3克(研粉分三次沖服)
【用法】水煎3次,分3次沖服,每日1劑,服藥3個月為1個療程。
【加減】下肢麻冷甚者,加桂枝6克,制附子9克,高血壓者減量黃芪為10克。
慶萌堂注:此黃芪減量有待考證,多位國醫大師用藥經驗說“黃芪有雙向調節血壓作用,量大降壓,量小升壓升陽,關鍵要辨證”。敝人用藥經驗也驗證了黃芪該性且類于杜仲。中風病人多有長期血壓異常史,中風先兆期應積極預防。敝人經驗,脈壓(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長期大于50mmHg者尤應謹慎,提示血管硬化傾向嚴重(在腦可因誘因腦血管破裂等,在心髒可因誘因缺氧心衰等,均可釀成危證),建議中醫辦證治療。同時,血壓異常與血脂異常互為因果(個人認為,血脂異常更側重為因),最終形成血糖異常(該血糖異常除外胰島素依賴型),即'久病即腎”。“三高'病證貫穿“肝脾腎”三髒為主且“五髒相關”。個人觀點,西藥降壓隻降了數值及表征,并未從根本上排除病理因素,故西醫提示高血壓務必終身服藥。
【功效】補陽滋陰,化瘀通絡,舒腦振萎,主治中風後遺症。
【善後】原方制丸藥服。
【醫案】黃某某,男,58歲,兩年前患腦内囊出血,住院治療恢複後出院,留下左側肢體癱瘓,語言障礙至今,雖經治療療效不顯,故來求診,患者面色晦滞,形體不豐,神經功能缺損,屬中型癱瘓,手足麻木,脈弦,苔白膩,舌淡紅,血壓105/70mmHg(每日服降壓片三片)。診為“中風後遺症”,屬腎虛精虧,痰瘀阻絡。投本方60餘劑,神經缺損程度已由中型恢複到輕型,能扶杖獨立行走10米以上,再用原方制丸藥服用,并囑其加強肢體鍛煉,經3個療程(9個月)治療,即1年後随訪,患者步履及語言都基本恢複正常。
【注意】适度鍛煉肢體功能。
開竅扶陽湯
【開竅搶救方】細辛5克,安宮牛黃丸5克(患者面紅用);細辛5克,蘇合香丸5克(患者面白用)。
【用法】水煎取液,灌服。
【扶陽治療方】豨莶草50克,黃芪15克,制南星10克,制白附子10克,制附片10-15克,川芎5克,紅花5-10克,細辛3-5克,防風10克,牛膝10克,僵蠶5克,蘇木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功效】主治腦内囊出血。
【醫案】杜某,男,56歲,農民。突然頭暈昏仆,不省人事,經醫院救治後,呈半昏迷狀态,口眼歪斜,四肢不穩,左半身癱瘓,醫院診斷為腦出血(内囊出血),邀餘診治。其脈細弦,舌淡苔薄,陽虛證著,偏于左癱,為元陽虛損,盛陰閉塞清竅,治宜先用辛溫開竅搶救。細辛、蘇合香丸煎液,3小時内灌服2次,到下午3時,患者神志轉清,再用扶陽治療方。重用附片、紅花連服11劑,患者基本恢複健康,行動時僅左半身尚感不适。故建議再服藥10劑,以鞏固療效,使陰陽諸經氣血調暢,病趨痊愈。
【按語】病因陽虛血凝,治宜溫補陽氣,通經活血。
溫膽湯加減
【組成】制半夏6克,陳皮6克,茯苓6克,甘草3克,竹茹9克,枳殼6克,三七粉6克(分次沖服),秦艽12克,膽南星9克,地龍9克,當歸9克,黨參15克,黃芪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蛛網膜下腔出血,證屬風痰蒙竅。
【醫案】黃某,男,53歲,農民,勞動回家突然頭痛嘔吐,昏迷不醒,擡至醫院吸痰輸氧搶救,3天後開始蘇醒,确診為蛛網膜下腔出血。7天後又入昏迷,說話不清,喉中痰鳴,舌苔白膩,脈弦滑。邀餘診治。此系風痰卒中,蒙蔽清竅,治宜化痰祛痰,疏通經絡。投本方10劑,患者神志清楚,說話流利,喉中痰鳴已無。再服藥12劑後病愈出院,囑黃某帶藥再服15劑,以鞏固療效。兩個月後追訪,患者病愈,已參加輕微的勞動。
【按語】病因風痰卒中,蒙蔽清竅,治宜化痰祛瘀,疏通經絡。
處方七
【組成】珍珠母30克(先煎),石決明30克(先煎),杭白芍9克,嫩鈎藤15克,菊花15克,石菖蒲9克,膽南星3克,天竺黃9克,郁金9克,枳實6克,羚羊角粉0.6克(沖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此方平肝潛陽,祛風化痰,開竅醒神,主治蛛網膜下腔出血。适用于昏迷時急救,一般1劑即醒,再服1劑以鞏固療效。
【醫案】宋某,女,75歲,因氣惱至昏迷不醒,醫院檢查後确診為蛛網膜下腔出血,邀餘診治。患者舌質暗紅,脈弦滑,即投平肝蘇醒湯治療,患者服此方1劑後醒來,沒有善後,故兩天後又昏迷,此方再服1劑又蘇醒,再服鞏固療效。
【按語】病因氣惱不快,胸悶氣塞,肝風挾痰,上蒙清竅,頭痛嘔吐,漸至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用平肝蘇醒湯治療。
處方八
【組成】羌活10克,防風、附子、羚羊角、酸棗仁、天麻各9克,肉桂6克,炙甘草10克,竹瀝15克(沖),生姜汁6克(沖)。
【用法】水煎,二次分服。
【功效】溫陽化痰,平肝熄風
【主治】用于高血壓病,腦溢血後遺症的舌強不靈,言語不利。
補陽還五湯和鎮肝熄風湯加減
【組成】黃芪60克,牛膝30克,生赭石30克,全蠍(另包研末沖服)30克,龍骨15克,牡蛎15個,龜闆15克,白芍藥15克,玄參15克,天冬15克,當歸12克,地龍10克,川芎10克,紅花10克,桃仁10克,澤瀉15克,炙甘草6克。
【用法】中藥用水1500毫升,浸泡30min,熬30min,煎至600ml,每次服200ml,每天3次。
并配合電針灸治療:電針針刺百會、四神聰、肩禺、内關、合谷、足三裡、環跳、懸鐘、昆侖。電針頻率用連續波1~3赫茲,每次留針30min,針後行推拿按摩30min。
【主治】高血壓性腦出血後遺症所緻偏癱
【注意】高血壓患者如病人脈象弦,具有強直痙攣的現象,要慎用黃芪或減量用,以防止陽氣太過,肝陽上升。
益智骨碎方
【組成】益智仁12克,骨碎補20克,補骨脂15克,天竺黃9克,何首烏10克,枸杞子15克,石菖蒲12克,郁金9克,丹參20克,川芎15克,陳醋20ml。
【用法】中藥用水1500毫升兌陳醋,入罐浸泡30min,熬50min,煎至600ml,每次服200ml,每天3次。
【功效】益智補腎,化痰通絡
【主治】腦出血後遺症
山甲馬錢子方
【組成】穿山甲尾片20克,精制馬錢子0.3克,熟附片9克,僵蠶15克,醋。
【用法】上述中藥都研磨成末,然後再混合均勻,取一些淡醋湯送服。每天一次。
【主治】腦出血後遺症
海風藤秦艽方
【組成】海風藤15克、秦艽12克、牛膝15克、杜仲12克、桑寄生9克,巴戟6克、白芍9克、木瓜6克、制附子6克、狗脊9克、木香15克,薏苡仁12克,肉桂6克,醋。
【用法】中藥用水1500毫升兌陳醋,入罐浸泡30min,熬50min,煎至600ml,每次服200ml,每天3次。
【主治】腦出血後遺症。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