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江南第一聖手燒湯傷秘驗方

馬培之(1820-1903年)清代醫家。字文植,以字行。江蘇武進孟河鎮人。世醫出身,因幼年喪父而随祖父馬省三學醫,馬氏對中醫各科都有高深造詣和成就,醫術精良,熔傷寒溫病為一爐。尤長于内、外、喉諸科。學術上推崇王氏全生派,同時亦能吸收正宗、心得兩派之精華而發明之。時值慈禧太後病,征各省名醫醫治,馬氏受薦入宮,治愈其病,遂得賞識。後馬氏因故托病回家,慈禧遂賜禦書“福”字及“務存精要”匾額,醫名大振,人稱“徵君”。所著有《外科傳薪集》,主張外證需内外同治貫通,方能取效。另其門人整理有《馬氏醫案》(即《馬培之外科醫案》),另有《醫略存真》一卷行世。馬氏門生甚衆,比較著名的傳人有巢渭芳、丁甘仁、鄧星伯、馬伯藩、賀繼衡等。

燙火之傷,忽然而來,為害最烈,有人被火藥炸傷,頭面腫腐,咽腫氣粗,湯飲難咽。又一婦人被火焚,遍身幾無完膚,兩臂發黑,呼号不已,醫治罔效。予用雷真君逐火丹遂應。二人俱投二劑而愈。

外治以麻油掃于患處,以陳小粉拍之,即止痛生肌。

雷真君逐火丹:當歸四兩、生黃芪三兩、茯苓三兩、大黃五錢、甘草五錢、黑荊芥三錢、防風一錢、黃芩三錢。水煎服。

此方大有意義:

當歸為君,以之和血;
黃芪為臣,托其正氣,使火邪不緻内攻;
茯苓洩肺金之熱;
大黃、黃芩瀉陽明之火;
甘草解毒定痛;
荊、防使火邪仍從外出。
屢用屢驗,分量不可絲毫增減。

至外用之藥,莫過于小粉(小麥之澱粉也),且最簡便,較諸湯火傷方勝多多矣。
切不可内飲冷水,飲則必死。
若外用冷水淋洗,塗以涼藥,毒火逼人于裡,亦令殺人。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