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情感 > 正文

人老了,如果和兒女住在一起,要學會“少操心”

01

周末一大早,我就聽到了媽媽在喋喋不休地說着八卦:隔壁劉局長家的女兒女婿離婚了,劉局長的女婿還準備辭職,遠走高飛。

媽媽一個勁地表示惋惜,她實在不明白,這兩個85後,孩子都生了兩個,為啥還非得要離婚。尤其是覺得劉局長的女婿不懂感恩,不懂珍惜。

因為成為了劉局長的“乘龍快婿”,劉局長的女婿短短三年,就從普通科員成為了中層領導,仕途一片光明。

在這個小區,劉局長一家是大家“羨慕嫉妒恨”的對象。去年,劉局長的妻子從教師崗位退休,更是天天帶着兩個孫子進進出出,幸福不已。

眼看着劉局長也即将退休,可以和妻子一起盡情享受天倫之樂了,卻被女兒和女婿的離婚打了個措手不及。

大家議論紛紛,一開始指責小兩口,到最後把責任歸全部結為老兩口:人老了,如果和兒女住在一起,千萬不要“多管閑事”,少操心才能填平兩代人之間的鴻溝,才能讓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平穩地運行下去。

02

人老了,如果和兒女住在一起,要學會“少說話”。

看着劉局長的女婿落魄地收拾行李從家裡搬出去的那一幕,好多鄰居都覺得很心酸。原本很是恩愛的小兩口走到分道揚镳的結局,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和父母住在一起。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作息、愛好和朋友圈,父母有父母的作息、愛好和朋友圈。很難步調一緻,也沒有必要誰遷就誰。

但劉局長的女兒從小就是乖乖女,自然也就要求深愛着她的丈夫,一同遵從父母的偏好。

所以,這個女婿在劉局長家,更像是一個拘謹的客人,說什麼、做什麼都無法率性而為。

尤其,嶽母是資深班主任老師,回到家,也習慣用老師教學生的語氣,讓小兩口要注意這個,注意那個,最愛揪住一些小細節不放。

當她退休之後,整天在家帶孫輩,眼裡看到的“不對勁”就更多了。

隻要她在女兒面前唠叨,女兒就注定把這些無名火傳導給丈夫。如此一來,小兩口之間的争執就日漸多了起來。

如果老人和兒女住在一起,不懂得“少說話”,甚至是裝聾作啞,往往會成為家庭矛盾的制造者,他們總會将微不足道的事情大而化之,最後成為一個誰都解不開的心結。

03

人老了,如果和兒女住在一起,要學會“各行其是”。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人老了,自然是和兒女一起住,養老也就指望他們了。

我們村裡的王大媽,唯一的兒子在省城一所高校任教,她便舍下老伴,常年和兒子住,在承包了所有家務活的同時,也拆散了兒子和相戀了五年的女友的戀情。

和很多人一樣,王大媽覺得他的兒子無比優秀,一定要找個她能夠看得上眼的“優秀媳婦”,一轉眼,王大媽的兒子都已經四十歲了,還沒成家,全家人都急得不行。

最後,還是王大爺想出辦法,他拉着妻子在外面租房住,妻子除了定期幫兒子打掃衛生,不得插手兒子的其他事情。

這樣一來,王大媽的兒子才如釋重負,重新燃起了對愛情的渴望。

人老了,如果和兒女住在一起,最要學會的是“各行其是”:若非兒女們有需要,請求幫助,否則“各過各的”,不要打亂了他們的節奏。

真正的父母懂得,放手才是最好的愛。

所以,退休之後,他們并不會想方設法和兒女同住,而是竭盡全力自己照顧自己。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打擾兒女。

04

結束語:

人老了,就非得要和兒女們同住嗎?或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

當一個人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時,表明他的内心也已經有了不同的看法。就算和兒女住在一起,也會不斷地反思,自己到底要怎樣做,才能與兒女的小家庭無縫對接。

學會“少操心”無疑是最明智也最妥當的做法,隻有雙方都能找到獨立的空間,才會相處不累,才能讓融洽代替了摩擦,讓和美代替了紛争。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絡。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