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絕不僅僅隻有學習成績。正确的三觀、健全的人格、自愛的能力......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教給孩子的。
——鹿媽
◆◆◆
作者 |哎呀媽 來源 | 女兒派原創 前幾天,偶然在抖音刷到了博主 @北大圖圖媽 的視頻。視頻裡,她講述了作為一名北大媽媽,在未來她最重視孩子的3種能力,而這三種能力恰恰是學校沒有教的。
第一種是“如何與錢相處”。
它的本質是如何與一個稀缺的社會資源共處的能力。
她說,兒子上了三年級後,她會每個月固定給兒子一些零花錢,綁在微信的親屬卡上。
然後了解兒子花錢的方式,哪些用于愛好,哪些用于交際,大家開誠布公地讨論。
第二種是“與人打交道的能力”。
她見到太多職場上能幹的人,因為太年輕,不懂人而錯失了一些機會。
特别是職場上走到中高層,最核心的就是“與人相處的能力”。
如果孩子的成長階段能夠獲得比自己成熟的人指點,一定會少走很多彎路。
第三種是“愛自己的能力”。
愛自己,即悅己、欣賞自己。
每個人最終都會發現,人生大部分的時光都是與自己相處,愛自己才能愛好别人。
短短一分多鐘的視頻,醍醐灌頂。
同為媽媽,我特别贊同她的話。
以上這三種能力,教科書上不會教,但卻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人生,比成績重要一萬倍。
會和錢相處的孩子
人生才越來越富有
我親戚家有一個表舅。
今年40歲,至今單身不說,還背了不少債。
說起他的條件也不算差,年輕時也算是一表人才,還當過兵,按理不至于淪落到這般地步。
可壞就壞在,表舅這個人太敗家了。
當年二十多萬的退伍費,他不到半年就全部揮霍掉。
後來去餐廳當服務員,每個月工資還沒到手,他就到處借錢買這買那。
别人見他外表光鮮亮麗,卻不知道他的錢,是拆了東牆補西牆,存不起來。
一晃到了中年,身無分文,身邊的親戚朋友都不敢幫他介紹姑娘。
無論是誰,隻要提到他都免不了一陣唏噓。
有些人花錢如流水,有些人卻出奇吝啬,像我的一個前同事,是出了名的“鐵公雞”。
他從不會在節假日消費,原因是,商家會擡高價,誰買誰吃虧;
每次買東西,從不看質量,隻選最便宜的。
就連吃個海底撈他也要偷偷買菜帶進去吃,認為這樣更省錢。
為此,他沒少和老婆吵架,有一次還因為買了大減價的過期食品,害得4歲的女兒食物中毒送去醫院洗胃,夫妻倆差點離婚。
其實這兩個人,一個揮霍無度,一個一毛不拔,歸根結底,就是從小沒有樹立起來正确的金錢觀。
該花的不花,不該花的亂花,最終把自己搞得這般狼狽,享受不到該有的幸福生活。
所以,以此為鑒,我從小就特别注重孩子的金錢教育。
不僅是告訴孩子賺錢不易,但更關鍵的,是讓她知道怎麼正确地花錢。
我在她開始懂事後,便經常讓她靠自己的勞動來賺錢,比如扔垃圾和疊衣服就有1塊錢、洗碗和擦地就有2塊錢……
重點不是想她賺多少錢,而是讓她知道,每一分錢都是靠勞動換來的,要學會珍惜。
平常女兒想買什麼東西,隻要不是過分的,普通的日用品我都會滿足她;
但稍微貴點的、實用性不高的,會跟她溝通,等到她過生日或者過節再考慮買不買;
等到她再大一些,我就開始定期給她零花錢,并告訴她每次拿到錢可以存到儲蓄罐裡自由支配。
并在小本子做簡單的收出支記錄,用直觀的數字來管理自己的賬戶。
這樣到了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女兒已經形成了初見雛形的花錢理念,平常該花的錢就花,但是如果是比較超出預算的,她就努力自己攢錢去買。
孩子的金錢觀,一定要從小培養。
隻有他正确認識錢,懂得和錢相處,未來的人生才有真正的充實感和幸福感。
擅長和人相處的孩子 未來走得更遠之前網上有個熱門話題:“不善言辭,社交能力差的人,在這個社會混得下去嗎?”
其中一個答主的經曆,令人心塞。
他是家裡的獨子,小學開始每天上下學都是父母接送;就連上高中,媽媽也跟過去陪讀。
他本身性格就比較内斂,不怎麼愛說話,加上父母習慣包辦,沒給他獨立與外界交往的機會。
漸漸地,他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和外人打交道,就算有幾個主動找他玩的,也慢慢淡了聯系。
後來,他畢業後考進一家事業編。
沒想到陌生的職場環境,對他而言更是酷刑。
不知道如何和性子急的領導溝通,也聽不懂同事間的玩笑話,好幾次當着大家的面轉頭就走,和客戶對接也差點談崩......
結果領導不重用他,同事覺得他不好相處。明明985高校研究生畢業,卻幹着最普通的文員工作,每一年的晉升,他都不在名單上。
看完這個故事,感觸頗多:
孩子以後終究是要走上社會的,而一個不擅長和别人交流、不懂得察言觀色、控制自己的情緒的人,也很難在這個複雜的人際社會走得長遠。
想起我的一個初中同學,記得當初剛認識她時,就覺得她不好相處。
脾氣火爆,性格又敏感,别人說話她覺得不中聽,分分鐘回怼過去,做事也不考慮别人感受。
聽說老師去她家家訪的時候,曾經委婉地提醒過她媽媽這件事。
可她媽媽的态度是:學習好就行,交朋友那是以後的事情。
結果畢業後,每次她在班級微信群裡聊天,總是分分鐘把話聊死。
比如班長提議組織一次同學會,就她一個人說“地點要選好,吃的也不能太差,一定得AA”。
後來聽人說,她上班後經常得罪領導和同事,畢業才3年,就換了七八份工作。
其實,一個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的高低,雖然與先天因素有關,但與後天父母提供的家庭教育相關性更大。
所以,為了孩子将來更好的和人相處,我特别注重培養女兒以下幾種能力:
1. 培養她的同理心:
從小我就經常引導她共情别人的遭遇和感受,每次參加親子聚會時,在場有年紀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時,我會給機會讓她幫忙照顧和陪伴;
2. 教她如何和人溝通
女兒暑假那會,我帶着她在樓下擺了一個二手雜貨小攤,這樣不僅可以讓她跟各類叔叔阿姨打交道,還能順便培養賺錢意識。
3. 教她控制自己的情緒
從小如果女兒有情緒了,我們會引導她發洩出來,然後對情緒進行緩解和調節,最後自我反省。
平日裡,我和孩子他爸也盡量保持情緒穩定,很少對她發脾氣。
這樣做下來,女兒不僅性格變得更加開朗大方,還很善于察言觀色,懂得照顧别人。
不管遇到什麼人,她都能耐着性子和别人相處。
就算被冒犯,她也不會輕易埋怨和生氣,會先設身處地考慮别人的處境,再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在如今這個強調人際關系的社會中,孩子和人相處的能力,幾乎決定了他未來的人生走向。
會愛自己的孩子 内心更強大當媽多年,我一直在思考該将女兒培養成什麼樣的人。
看到很多孩子,明明條件很好,人也聰明。
但做什麼事都在替别人着想,做什麼都小心翼翼,對所有人笑臉逢迎,卻唯獨忘了考慮自己的感受。
就像親戚家的一個女孩月月,從小被長輩誇獎懂事聽話,生活學習從不用讓人費心。
我和見過她幾次,長相秀麗,身材高挑勻稱,前年從一所211大學畢業,可謂是前途一片大好。
可是剛畢業不久,她卻遇人不淑,輕而易舉地愛上了一個渣男,對他言聽計從,短短1年時間就為他堕胎了2次。
結果過了不久後,這個男生突然翻臉說自己不愛她了。
決絕地切斷了一切聯系方式,消失得無影無蹤。絕望又自責的月月,患上了重度抑郁……
歎息這麼好的女孩不懂得愛自己的同時,不得不承認:
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讓孩子懂得愛自己。
隻有孩子學會愛自己,看清自己的價值,才不會輕易被别人所左右,強大到伸出膀臂保護自己。
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
年輕的女模特,拍照時被攝影師提醒:下次拍攝時别吃飯,這樣會瘦一點。
一句輕飄飄的話,讓女孩感受被羞辱,當着所有人的面,她像女戰士一樣“回怼”對方:
“我不管你多有經驗,你不能叫别人拍攝前都不能吃東西,這樣會害别人進食障礙。不僅如此,她還不斷強調:
“我不應該減什麼肥,我已經夠瘦了。即使我不夠苗條,你也沒資格教我怎麼對待自己的身體!”坦白地說,在這個孩子身上我看到了非常珍貴的一種品質:那就是自愛。
我也意識到,身為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
哪怕你平凡、不聰明、小眼睛、塌鼻梁,你依舊是那個獨一無二的你,也是父母最愛的人;這些囑托,不過是希望孩子無論如何都能不卑不亢,不随便讨好别人,時時刻刻愛着自己。
與其不斷給孩子愛,不如趁早教會孩子自愛,自己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
我想,沒有什麼比孩子“愛自己”更堅實可靠的保護罩了。
前段時間看了李小萌老師的《你好,小孩》,裡面有句話給我很大的提醒:
“(父母)要做孩子的副駕駛,我們幫孩子看看路,指揮指揮,在旁邊做個教練。但是真正掌握方向盤開車的,應該是孩子本人。”
的确,我們能陪孩子走的,隻有前半生。
這段路途,種下什麼因,就結出什麼樣的果。
讓孩子學會和金錢相處,和人相處,和自己相處,才能讓他收獲滿滿的底氣,勇敢在自己的後半生,獨自前行。
畢竟把孩子帶來這個世上,終歸要盡心盡力為他負責。
富有遠見的愛,便是告訴他世界的真相,并将和這個世界相處的技巧,傾囊相授。
*本文系女兒派原創。我家有女兒,有女萬事足。百萬父母關注的育兒平台。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