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的量學要素
目前刺法的含義非常廣泛,但最主要的是指毫針刺法,故這裡我們主要讨論毫針刺法的量學要素。刺法的量學要素,是指與刺法刺激量及效應密切相關的因素。
從廣義上講毫針刺法的量學要素包括進針方向、進針深度、手法操作的強度和時間,及留針時間的長短等;而狹義的刺法量學要素主要包括手法操作的強度和時間。
刺法強度 針刺的有效刺激強度是激發經絡功能的基本條件,而針刺刺激的強度是通過手法作用力的強弱而實現的。在毫針刺法中,有效的刺激強度是以得氣為标志的。
也就是說能使針下産生得氣的最小刺激強度是激發經氣的阈刺激量。針刺的刺激量可通過得氣的強弱來判定,分為輕、中、重三種。輕者,針下感應柔和;中者,針下感應明顯;重者,針下感應強烈。
刺激量的大小則以撚轉、提插針體的頻率、幅度和角度來決定。當撚轉的角度小于90度,頻率小于60次/分時,刺激量為輕度;當撚轉的角度在90度~180度之間,頻率在60~90次/分之間時,刺激強度為中度;當撚轉的角度大于180度,頻率大于90次/分以上時,刺激量為重度。
刺法時間 針刺的刺激時間是指在施行針刺手法時作用力持續的時間。一次針刺是否達到了有效的刺激治療量,直接關系着臨床療效。古人在論述針刺時以“得氣”為标志,但臨床實踐證明,僅僅以“得氣”作為一次有效的治療量是不夠的,必須注意得氣持續的時間。
如現代研究表明,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時,在風池穴用撚轉手法持續1~3分鐘常常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如果僅僅使局部“得氣”後,不再持續行針,治療作用較差。
還如急性胃痛、嘔吐、牙痛、暈車時,針刺手法持續1~3分鐘,或更長時間,才能達到有效的刺激量。尤其是當要達到氣至病所時,更要持續操作足夠的時間。因此,根據患者的具體病證和情況,确定作用力持續的最佳時間參數是提高臨床療效的關鍵之一。
另外,刺激強度的變化率也不可忽視。在毫針操作中,由于患者自身的敏感性不同,對刺激阈的要求也不一樣,要注意針刺刺激強度的及時調整。如果持續操作時間較長,要注意撚轉及提插手法的強度、頻率及幅度的變化,因為長時間用固定的刺激參數,人體可能會産生耐受性,而降低針刺效應。
灸法的量學要素
所謂灸法的量學要素,是指與灸法刺激量及效應密切相關的量學因素。包括艾炷的大小和壯數、艾條施灸的距離、施灸時間的長短等。
古代将用于灸法的艾炷計數單位定為“壯”,即每燃完一個艾炷就稱為“一壯”。艾炷的大小一般按棗(橄榄)、蓮子、玉米粒、蒼耳子、麥粒計量。一般而言,艾炷越大,刺激量就越大;艾灸壯數越多,刺激量就越大。
每個穴位一般灸3~7壯。《扁鵲心書·窦材灸法》:“凡灸大人,艾炷須如蓮子,底闊三分;若灸四肢及小兒,艾炷如蒼耳子大;灸頭面,艾炷如麥粒大。”
目前,艾炷可分為大、中、小三種,小者如黃豆,中者如蓮子,大者如棗,可根據具體情況而選用。
古人對艾灸的壯數及灸治的量非常重視。《扁鵲心書》曰:“大病灸百壯,……小病不過三五七壯。”《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決》雲:“凡灸諸病,必火足氣到,始能求愈,然頭與四肢皮肉淺薄,若并灸之,恐肌骨難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其炷宜小,壯數宜少……。”
一般初灸時,每日1次,3次後改為2~3天1次。急性病可每日灸2~3次。根據病情靈活掌握。
小結
刺法量學要素的内容 刺法量學要素,主要是指毫針刺法手法操作的強度和時間。針刺刺激的強度是通過手法作用力的強弱而實現的。
刺激量、刺激時間 因此,根據患者的具體病證和情況,确定作用力持續的最佳時間參數是提高臨床療效的關鍵之一。
灸法量學要素的内容 灸法的量學要素,包括艾炷的大小和壯數、艾條施灸的距離、施灸時間的長短等。
刺激量、刺激時間 一般而言,艾條距離皮膚的距離越大,刺激量越小,距離越小,則刺激量越大;施灸的時間越長,刺激量就越大,反之則小。在臨床中注意針對不同患者制定出灸法的量學方案可明顯提高療效。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