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經促孕口服液
【組成】忍冬藤30克、馬鞭草30克、益母草30克、皂角刺15克、莪術15克、廣郁金15克、延胡索15克。 或加生水蛭(研末兌入)10克。内外養榮丸
【組成】當歸10克、艾葉炭10克、川芎10克、益母草10克、熟地黃16克、香附(醋炙)16克、白術(麸炒)2克、甘草2克、白芍6克、茯苓6克、陳皮8克、杜仲炭4克、砂仁4克、生阿膠4克、黃芪(蜜炙)32克。 【制法】蜜丸。上藥研極細末,和勻,煉蜜為丸,每丸重6克。分裝備用。 【用法】口服。每次2丸,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功能】補血養胎,健脾止帶。 【主治】氣虛血虧,氣郁結滞所緻之經期不準,子宮虛寒,赤白帶下,腰腿酸痛,胸滿腹脹,面黃食少,久不孕育,胎動不安。 【附記】引自清代《胎産心法》。屢用神驗。忌食生冷食物。助陽抑抗散
【組成】黃芪15克、黨參10克、鹿角片10克、丹參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川續斷10克、山楂10克 【制法】散劑。上藥共研極細末,和勻,貯瓶備用。 【用法】口服,每次9克,每日2-3次,溫開水沖服。一般在排卵期開始服藥,至月經來潮停服。同時采用避孕套。 【功能】補腎健脾,溫陽化瘀。 【主治】不孕症(陽虛痰濁型)。症見月經後期或正常,量色質一般,腰腿酸軟,小腹有涼感,大便易溏,神疲乏力,小便清長或頻數、脈細、舌質淡紅,苔白。 【加減】兼濕熱,伴有少腹痛、黃白帶下偏多者,加敗醬草15克、薏苡仁15克、五靈脂10克;兼脾胃薄弱,伴脘腹痞脹、大便洩瀉者,加炒白術10克、砂仁5克、炮姜5克。 【附記】引自《名醫治驗良方》,夏桂成方。屢用效佳。班氏助孕丸
【組成】熟地黃15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川續斷10克、菟絲子20克、雞血藤20克、益母草10克、炙甘草6克、淫羊藿15克、路路通15克、穿破石20克。 【制法】水丸。上藥共研細末,和勻,水泛為丸。如梧桐子大,曬幹,貯瓶備用。 【用法】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功能】補益肝腎,養血化瘀。 【主治】輸卵管不通緻不孕(肝腎虧損,胞脈瘀滞型)。 【加減】若瘀阻甚者,酌加莪術、王不留行、牛膝、澤蘭、桃仁、紅花;兼見脾胃虛弱、面黃食少者,加黨參、白術;兼見腎虛精虧,耳鳴腰酸楚者,加枸杞子、仙茅、川杜仲、川續斷。 【附記】引自《名醫治驗良方》班秀文方。屢用效佳。虛證膏
【組成】熟地黃300克、當歸100克、雞血藤300克、白術150克、茯苓150克、白芍200克、枸杞子200克、菟絲子150克、肉苁蓉300克、仙靈脾150克、香附60克、鼈甲膠150克、龜甲膠150克、炙甘草60克、阿膠150克 【制法】膏滋。上藥除龜甲膠、鼈甲膠、阿膠外,餘藥加水煎煮3次,濾汁去渣,合并3次濾液,加熱濃縮為清膏,再将龜甲膠、鼈甲膠、阿膠加适量黃酒浸泡後隔水炖烊,沖入清膏和勻,然後加蜂蜜300克,收膏即成。貯瓶備用。 【用法】口服。每次15-30克,每日2次,開水調服。可連服數料膏方。 【功能】補益肝腎,助陽健脾,活血調經。 【主治】不孕症(虛證)。表現為月經延期、量少色淡、性欲減退、頭暈眼花,腰酸腿軟等。 【加減】若怕冷,手足不溫者,加附子30克、肉桂15克;若五心煩熱者,去仙靈脾,加生地黃150克、女貞子150克、墨旱蓮150克;若失眠健忘者,加五味子100克、酸棗仁150克、龍眼肉60 克;偏陽虛者,去鼈甲膠,加鹿角膠150克;若腰酸腿軟較重者,加杜仲150克、狗脊100克、桑寄生150克。 【附記】引自王文娟、莊燕鴻、陳保華《中醫膏方指南》,屢用效佳。實證膏
【組成】桃仁150克、紅花100克、當歸150克、白芍200克、熟地黃200克、川芎60克、香附100克、茯苓150克、川牛膝150克、桂枝50克、甘草30克 【制法】膏滋。上藥加水煎煮3次,濾汁去渣,合并濾液,加熱濃縮為清膏,再加紅糖300克,收膏即成。貯瓶備用。 【用法】口服,每次15-30克,每日2次,開水調服。 【功能】活血化瘀,散寒解郁。 【主治】不孕症(實證)。表現為月經先後不定,經色紫暗或有小血塊,經期腹痛,精神抑郁,形體肥胖,胸悶乏力等。 【加減】如脅肋脹痛者,去熟地黃,加柴胡60克、川楝子100克、延胡索150克、玫瑰花60克;如形肥困倦者,去熟地黃、白芍,加蒼術150克、半夏100克、陳皮60克;如輸卵管阻塞者,加穿山甲(代)100克、䗪蟲100克、路路通150克;如盆腔炎嚴重者,加紅藤200克、敗醬草200克、蒲公英300克。 【附記】引自王文娟、莊燕鴻、陳保華《中醫膏方指南》,屢用效佳。同時要注意:要及時檢查,辨證求因,要保持心情舒暢,使機體氣血調和,疏洩正常,要把握排卵前後1-2天性交,能增加受孕機會。 本文摘自程爵棠、程功文《婦科病證治妙方》,特表緻謝!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