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位于華北西部地區,縱列于山西東部晉(山西)冀(河北)邊界的太行山是我國西部高原與東部平原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山西省是一個多山地區,境内主要山嶺有:東北部的恒山、五台山;東部的太行山;中南部的太嶽山;南部的中條山;西部的呂梁山;西北部的管涔山。這些山嶺都在海拔1500-2000米以上,五台山最高峰為海拔3058米。省境包括山地、高原、丘陵在内的山區面積很大,占全省面積的67.5%。其大部分地區在海拔1000米以上。地勢最低的運城盆地也在海拔350-500米間。而在同緯度的華北平原,則隻有海拔90米。故山西有“華北屋脊”之稱。
山西省西部是晉、陝(陝西)、甘(甘肅)黃土高原,黃河則是經鄂爾多斯高原後在黃土高原的峽谷中自北而南劃出的秦(陝西)晉兩省的分界線。繼而,黃河由西向東流過中條山腳下,環繞在山西省西、南兩面。
就兵家而論,據山西東部,攻則屠高臨下,可直搗華北平原,如在廣靈、涞源方向,可出紫荊關而入京(北京)津(天 津)外圍;在太原、石家莊方向,可出娘子關而入冀中、魯(山東)北;在長治、邯鄲方向,可出太行而入冀南、豫(河南)北;在晉城、沁(沁水)陽(陽城)方向,可沿太行山南麓而入冀、魯、豫邊界。守則有恒山、五台山、太行山可供依托。太行八徑,無處不為軍事要隘。據山西西部,則握黃河天塹而扼陝、豫交通之要沖。通往陝北的黃河渡口如:保德—府谷、軍渡—宋家川、大甯—延川、吉縣—一宜川,其地勢均東高西低,晉地海拔2000左右,秦地為1500米左右。戰時敵前搶渡,西渡較易,東渡則難。由秦晉天險禹門口西渡,可直達關中平原;風陵渡與潼關一水之隔,平陸與洛陽隔河相望,是西入潼關,南下洛陽的交通要沖。晉南之地,守則依托中條山拱衛關中及豫西,攻則兵臨河右,威逼西北和中原。
綜上所述,山西省有兩個基本地理特點:其一,地理形勢向内封鎖,向外開放,系封鎖性地形故古稱表裡山河。唯北部敞開。其二,地理位置是華北、西北、中原三大區的樞組地區,實為西北的要沖,中原的橋頭堡。基于上述兩個特點,山西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保衛華北,山西勢在必争,山西之得失,關系華北存亡;欲保關中,晉西不可粗疏,晉西之勝敗,關系西北緩急;晉南之定奪,關系潼洛安危,保衛中原,則晉南不可不備。
鑒于山西地理特點及其軍事意義,山西在抗日戰争中就成了一個重要戰場。對于山西的戰略地位,國民黨統帥部自然是很清楚的,但由于蔣對堅持華北抗戰的動搖性,緻使抗戰一開始便造成了山西前線的嚴重失敗,從而釀成了華北的危難。
山西境内的地形也有其重大的軍事價值。其境内有條由北向南縱貫全省的陷落低窪地帶,在這一地帶上又依次排列大同、忻(忻縣)定(定襄)、太原、臨汾、運城五個面積廣闊的帶形盆地。這些盆地的東西兩側山地夾峙,而南北兩端的進出口處均有便利的通道。同蒲鐵路貫穿其間,把五個盆地連通。這樣,既便于屯兵,又便于大兵團機動,二者相依相轉,便形成了有機的軍事系統。但是,如果各盆地的間隔地帶被敵方控制,交通斷絕,那麼這一系統就會遭到破壞,駐在各盆地間的軍隊也就變成了孤軍。
此外,在山西廣大山區的河谷中,還星散着一些土質肥沃,水源充足小盆地。同時還分布着許多大大小小的高山平原,也都地裂平坦,土層深厚、水源便利。這就造就了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條件,在軍事上則為遊擊隊的生息創造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加之縱橫的山脈,複雜的地形,又為遊擊隊提供了廣大的回旋餘地。既便于隐蔽,又便于出擊,或攻或守,進退自如。而且,這些地區的遊擊隊也十分便利于向遠外圍發展。但是,倘若前述五個盆地已形成了敵軍的鞏固基地,那麼處在山區的遊擊隊将會遭到強大的軍事壓力。
在抗日戰争中,敵人控制着一系列盆地,我軍則掌握着廣大山區,敵我發揮各自的優勢,反複争奪,使山西成了抗日遊擊戰最活躍的場所、華北遊擊戰的戰略重心和軍事後方。
上一篇
安靜聊天也是一種精神享受
下一篇
安靜克制是需要意志力的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