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詩詞創作必備知識 格律詩有的對仗有的不對仗 應該哪一聯對仗?

前言

老街以前寫過一些關于對仗的文章,關于詞的對仗寫過《 以【沁園春】為例3分鐘說明白詞的對仗》,關于對仗的産生與演化寫過《詩詞創作不可不知的知識 10分鐘說說格律詩對仗的種類與前世今生》,還寫過一篇關于“寬對”的《古代律詩中有用動詞、名詞、形容詞對仗數詞的嗎?當然有》。

今天遇到的這個問題是:格律詩是哪一聯對仗?具體怎麼對?

一、什麼是格律詩?大體分幾類?

舊體詩分古體詩和近體詩,我們常說的格律詩就是近體詩。

近體詩大緻分三種:五七言絕句、五七言律詩、五七言排律。極少的六言詩有些争議,這裡就不說了。

近體詩的四大要素是:對仗、平仄、黏連、押韻。但是格律詩中的絕句是不要求必須對仗的,五七律中間二聯對仗,排律除了首尾兩聯外,中間無論多少聯都要對仗。

二、絕句可對可不對

絕句就是四句的詩,包括了古體絕句和近體絕句。

絕句的對仗不是必要條件,不過有很多人偏偏喜歡對仗,比如有不少四句都對仗的絕句,也有八句都對仗的五七言律詩。這裡先說說絕句的四種對仗情況:

1、完全不對仗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将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不對仗的絕句感覺更加自然,我們見到的大部分絕句都是不對仗的。

2、前兩句對仗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

前兩句對仗起,是絕句的一種寫法,比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等。詞牌中也有人喜歡對仗起,例如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明月别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3、後兩句對仗

白居易《禁中夜作書與元九》:

心緒萬端書兩紙,欲封重讀意遲遲。五聲宮漏初鳴後,一點殘燈欲滅時。”

後兩句對仗的話,容易讓人覺得詩還沒有寫完。五七律對仗都是中間二聯,因此讀過結尾兩句對仗的絕句,總會有讀了一半的感覺。

4、四句都對仗

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杜甫的這首絕句比較有名,除了這首外,其實四句對仗的絕句也不少,例如唐朝詩人柳中庸的《征怨》:歲歲金河複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裡黃河繞黑山。

四句對仗的絕句更容易留下雕刻的痕迹,往往顯得不太自然。好的詩人寫四句對仗的絕句,如果讓人讀完以後沒有感覺到對仗為上品。

三、五七律中間二聯必須對仗

1、中間二聯對仗

五七律中間二聯(颔聯和頸聯)對仗是标準的格律詩規則,例如杜甫的《秋興八首》: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八句皆對的近體詩

不過有很多喜歡對仗的詩人,常常增加對仗的數量,我們經常看到三聯或者四聯都對仗的五七律, 這首杜甫的《登高》是四聯都對仗的代表作: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登高》首句押平韻,所以首聯的出句韻腳與對句平仄不對仗。不過這首詩一般被認為是八句都對仗的七律。著名作家金庸的先祖,清代詩人查慎行 《初白庵詩評》:

七律八句皆屬對,創自老杜。前四句寫景,何等魄力。

清朝的沈德潛《唐詩别裁》也說:

八句皆對,起二句,對舉之中仍複用韻,格奇變。

這首“八句皆對”的七言律詩被明朝胡應麟中評為“古今七律第一”;他的原話是:

“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移,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此篇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詩薮》

3、第一聯對仗的偷春體

還有一種奇怪的五七律,例如唐李白《送友人》詩,第一聯對仗: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第二聯不對仗:此地一為别,孤篷萬裡征。這種對仗的方式叫做偷春體,梅花之先春而開之意。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别,孤篷萬裡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不過前三聯都對仗的律詩就不算是偷春體了,例如杜甫的這首《恨别》:

洛城一别四千裡,胡騎長驅五六年。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4、隻有一聯對仗的七律

崔颢的《黃鶴樓》經常引起争議,明明出律了,怎麼還被稱為七律呢?我還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老街味道·出律的黃鶴樓為什麼被稱為唐人七律第一》。清人編《李詩直解》裡評價說,這一類詩不是近體詩的“正聲”:

至七言律詩則似古非古,似律非律。即其佳如《鳳凰台》、《鹦鹉洲》,亦不得入為正聲也。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李白的《鳳凰台》失黏,李白的《鹦鹉洲》和崔颢的《黃鶴樓》差不多,上半首是古體詩,下半首才是近體詩。李白《鹦鹉洲 》:

鹦鹉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鹦鹉名。鹦鹉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

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

崔颢《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和崔颢的這兩首詩都隻有第三聯對仗,這種半古半律的七律,嚴格來說都不算是标準的近體詩。

5、四句都不對仗

蘅塘退士在《唐詩三百首》的“七律”篇和“五律”篇中有不少對仗不嚴格的五七律,例如李白的《夜泊牛渚懷古》八句都不對仗: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将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挂帆席,楓葉落紛紛。

這種對仗不嚴謹的律詩初盛唐有不少,宋朝的嚴羽很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他在《滄浪詩話》中寫到:

有律詩徹首尾不對者(盛唐諸公有此體,如孟浩然詩:“挂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軸轳争利涉,來往接風潮。問我今何适?天台訪石橋。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标。”又“水國無邊際”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從字順,音韻铿锵,八句皆無對偶)

四、排律

标準排律的中間所有聯都要對仗,科舉時的試帖詩就是排律,唐朝白居易在貞元十六年(800)省試的試帖詩是《玉水記方流詩》,我們可以看到考生們是不敢犯錯誤的,除了首尾二聯,中間都是對仗的:

良璞含章久,寒泉徹底幽。矩浮光滟滟,方折浪悠悠。

淩亂波紋異,萦回水性柔。似風搖淺濑,疑月落清流。

潛颍應傍達,藏真豈上浮。玉人如不見,淪棄即千秋。

白居易有一首200句的排律:《代書詩寄微之》,中間98聯是對仗的:

憶在貞元歲,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此處省略 96聯.....

不飲長如醉,加餐亦似饑。狂吟一千字,因使寄微之。

真正使排律這種詩體成熟的詩人,還是我們的詩聖杜甫,他的《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也是200句、1000字的長詩,中間98聯對仗:

絕塞烏蠻北,孤城白帝邊。飄零仍百裡,消渴已三年。

.........此處省略 96聯.....

勇猛為心極,清羸任體孱。金蓖空刮眼,鏡象未離铨。

李白在《唐詩三百首》裡被收錄了一首《關山月》,這本是一首樂府詩,李白卻以排律的方式寫成,隻是中間有兩聯沒有對仗。不過這種對仗不太嚴謹的律詩在初盛唐比較常見,李白的《關山月》至少比崔颢的《黃鶴樓》規矩多了。

結束語

偷春體和四句都不對仗的詩不算标準的格律詩,黃鶴樓那種隻有一聯對仗的也同樣“亦不得入為正聲也。”一般格律詩的對仗都很嚴謹,絕句以外律詩的中間所有聯一定要對仗,至于首聯和尾聯是否對仗就無所謂了。

另外詞的對仗又和詩的對仗不太一樣。至于詩的對仗分什麼種類?具體怎麼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下面鍊接的這兩篇文章。

@老街味道

詩詞創作不可不知的知識 10分鐘說說格律詩對仗的種類與前世今生

詩詞格律 以《沁園春》為例3分鐘說明白詞的對仗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