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精神,是天人合一,守靜生動。第一步,要學會守靜。同時,作為内家拳,必須養氣練氣,先養後練。既能守靜,又能養氣的方法,就是站樁。站樁是基礎,站樁同時是真正太極拳演練的開始,入門功夫。
站樁是外養形态,内固精神。站什麼樁呢?應該站“無極樁”為好。太極拳論中開門見山的第一句話就是:“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無極樁是基礎中的内核。什麼是無極樁?無極樁的上樁口訣為“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樁的狀态為“無我無他,無天無地。虛無缥缈,運行無始。”;還有說的是“挂衣架”和“西山懸磬”。是開始。後面定式、單操和盤架實質是活樁。整個架子似打非打,保持樁的狀态才是真打。
第二個問題是如何能達到無極樁态。其基本過程是先松後靜,我總結為“中正,平衡,去對峙,等,忍,時,忘,無”是進步的過程。形狀姿态,可以千差萬别,心法恐怕會是歸一的。
形狀姿态,可以千差萬别,就保證了任何時刻均可以,生活在無極樁态中。這時更重要的是心态,而非體态。
話雖如此,總要有一個框框才好跳進去。下面就勉強畫一個,但願你還能記住這是畫的,不用跳就應該能出來。出來時,你就自由了。
無極樁練習法:
該樁法簡單易學,男女老少、體質強弱均可練習。不講究行氣,更不會出偏差。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對治療慢性疾病和強健身心均有顯著的效果。
練法:先自然站立,想象面前是一潭靜水,波瀾不興,深而清冽,是所謂“如臨深淵”。水面一層薄冰,剛剛能支撐自己,而自己将站到冰面上去,所以有恐懼感,有利于提氣,是所謂“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先提起一腳放在冰上,再将另一腳輕輕放上,兩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全身自然站立,身體中正。兩眼向前平視,兩肩松開微前合。兩手下垂,腋下自然留有餘地,手指自然松開,中指輕貼兩腿外“風市穴”(初學者兩手可任其自然下放)。視線從遠處收至眼前一尺許後輕輕閉目或留一縫也可,自然呼吸。
站定後,從上向下節節調整,使之平衡輕松。然後從兩腳湧泉穴開始,向上經兩踝、兩小腿、兩膝、兩大腿、兩胯、腰、前丹田、後命門、前胸、後夾脊、兩肩、自然由雙臂及手,節節放松,最後到大椎骨。到兩胯時,注意檢查臀股上肉坑要添滿,就是臀部上肉是平或外鼓的。到命門時,注意命門松的方向是向後,俗稱“添腰”或“塞腰”,也有稱“命門外努”的。到上面,注意要開胸和開脊。放松的過程,象腳底湧泉有兩團氣膨脹騰起,又象兩眼泉水渙渙注入渾身三百六十穴,以及八萬四千毛孔,舒通暢快。頸部自然放松,俗稱“強項”或“貼衣領”,因為脖子輕輕碰到後衣領時,位置最佳。下颌微含,如果舌尖出現上挺,且流出津液,稱為金津玉液。可自然咽下,最好分三次,汩汩有聲。頭部要正直虛領,做到“三點”一線,既兩腳湧泉連線中點、尾闾、大椎三點連成一線,并呈鉛垂線位置。該線向上指向天空,仿佛天上有線将你拎起,稱為“挂衣架”或“西山懸磬”。松靜自然,物我兩忘,達到“無我無他,無天無地。虛無缥缈,運行無始。”最好。
無極樁要點:
1、不要意守。初學者難以屏除雜念,可以想象綠原大海青山流水,或守竅,或數吸,或念經。但是,具備一定定力後,應努力驅除意守。此節是與各種意拳相區别的關鍵所在,切切謹記!有意,則停留在有界。隻有無意,自然生出真意,才能跨越無、有無、有三界,才能無極生太極。這是太極拳與其他内家拳的大差别所在。不知道這一點,功夫依然進步,隻是你說你練的是太極拳,實際上卻是别的什麼。當然,别的内家拳,一旦悟透關節,能夠破除心意,立即也就會了太極拳,尤其是個中高明者。
一般,我們平常所說的意,指的是在後天通過學習和環境熏陶造就的認識基礎上自己的主觀想法,如果任由自己的想法主宰自己,則真正希望心靈和肉體回歸于自然的目的,就成了南轅北轍,由于後天思想的添滿和堅守,而永遠不能達到了。
而我們追求的意,可稱真意,是能真正含有能量,或者能指導激勵産生能量的意識流。意,隻有你在想,它才存在。真意,不論你想不想,它都在運作。我們學習修煉的目的是:求得後天與先天得溝通,最終達到用後天意指揮先天真意。
意為外在,屬于陽,真意為内有,歸于陰。相互溝通,陰陽相合。
2、不可用百會穴上領。既三點連線,不要用百會代替大椎。否則,可能出偏。雖然表面上功夫進展更速,卻離邪法不遠了。當然,若老師高明,能夠護理,也無不可。很多門派常講“頂頭懸”,對其認識,多為懸百會。這裡可能有更好的法門,我不知道。對于讀我的書,幫助理解和修煉者,還是不用百會為好。時機發動,頂頭自然會懸。
3、不要強迫自己舌頭上接,既“搭鵲橋”。船到橋頭自然直,有了渡客,才需要船家。該接的時候,自然就接上了。否則,舌頭就松不下來,而且可能接錯了位置。不要瞎操心,無為而為,會有為你答理一切的。要真誠地崇敬和感謝上蒼,崇敬和感謝如果存在的造物主,他們恩賜我們的,精美的自己能夠管理治理自己。
4、三點連線向上領,是上樁過程中的一步。不能一直想象着,這将違背第一條要點。以後隻是跳出自己,加一個觀照自己的意念後,就力求去掉意念。這時六祖惠能法師的“心無所住而生其心”,老子李耳的“能嬰兒否”,“來者不追,去者不留”,會幫助你的。
5、“前一後二”。飯前一小時,飯後兩小時;房事前一天,房事後兩天。不能站樁,這是古訓。由于一般練功者,不超過數十分鐘,尚不劇烈。“前半後一”可矣。
收功:做三次微深呼吸。呼氣時意想将全身的病濁之氣排出體外;吸氣時意想把自然界的精華之氣收進體内。然後張開眼睛,稍做散步,或作搖橹功等基本功。
練功時間、次數、方向:時間因人而異,可長可短,初學者一般以20-30分鐘為宜。若連續百天站樁一、二小時以上,且不行房事,稱為“築基”。方向朝南。一日早晚醒後睡前各一次為好。
上面談的是上樁下樁的方法,其實并不全面。雖然夠用,但還沒有涉及内在的變化過程,沒有涉及入靜守定的心法。“應景自然,物我兩忘”八字,确實是根本。但說的說了,聽的聽了,真正的過程,還是不甚了了。愚以為用為“中正,平衡,去對峙,等,忍,時,忘,無”來描述,比較細緻。“中正、平衡”不消說了。最重要的是“去對峙”。什麼是對峙?對峙是相對加上執着。相對的好壞,松緊、大小、左右、有無等等,為進入無極态,自然要去掉。尤其要去掉前面的中正與否、平衡與否,因為這些本身都是後天強加的名相。一旦有了比較,心上就懸着計較,實在害人。而執着物象,尤其是執着于相對,更是要不得的。去不掉,就等。等不了,就忍。忍不住,靠時間。到了一定火候時候,終于忘卻。無天無地,無我無它,無往無來,無始無終。這是我個人的心法,它永遠不涉及我現在到了幾階幾層、進步退步,我就是我。幾階幾層,是相對的東西,不破除,就一定會象毒蛇纏在心口,你喘不過氣來。
太極拳真正是中華數千年文明的結晶。可惜能真正體會個中真味的太少。一旦用心去練太極,就會發現太極不隻是一項運動,而是生命的一部份。公園裡大部份人練的與其說是太極,不如說是體操。太極拳其實質是“活樁”。正确的呼吸是進入真太極的鑰匙。靜樁時能進行正确的呼吸都已很不容易,更何況“活樁”。呼吸涉及肩胛骨、胸椎、肋骨、尾椎的牽連配合,稍一不慎,便會“緊張”。稍一“緊張”,便會“起意”。從表象上看,太極拳的關鍵在于“呼吸”是不錯的。
常說“道路就在腳下”,我說“悟性就在腳下”。
我看太極拳,隻看到兩層功夫:一個是入門前,一個是入門後。也就是門外漢和門内人兩個層次。門外漢,可以是太極拳的熱衷人,心熱手熱,十年不斷,打拳教拳。卻實際落不到實處,隻能人言亦言,以訛傳訛。門内人,亦可能屢戰屢敗,口不善言,手不攝位。卻能時新日新,不斷進步,假以時日,自成一家。皆因為,入門前需要明師教導:查功、喂勁、講理、辯非。“入門之後法自修”,入門之後,心中有了能在黑暗中摸索的北極星,已經衆生平等,隻有火候差别了。
什麼是入門呢?這裡涉及到我個人的見解:入門的标準我定義為:“以觀知人,自能分辨”。“以觀知人”指的是不必動手,在一旁站着看(感覺)别人練拳,就能大緻知道對方的水平,有何不足,哪裡不通。“自能分辨”是指與人交手,對方勝你。對方用的是摔交,還是苯力氣,還是手法,還是組合勁,符不符合太極拳理,對方勁路(或意念)如何走的,該不該學習,自己能不能作到,自己練習符不符合太極拳理,走沒有走偏等等,自己要知道,能分辨。
怎樣、什麼時候才入了門了?無極樁是根本,還要回到樁的狀态上來說。站到“腳站沒了”,就是入門之時。因為正在這個前後,你已經能感覺到“意”的存在,可以真正對太極拳“動心”了。體會不到太極拳的妙韻,不動心,不真正熱愛,當然不是太極門中人,更不會入門了。
“腳站沒了”是什麼?“腳站沒了”就是在站樁中感覺不到腳。但這裡非常緊要微妙,不要特意強調去體會腳,找腳是肯定能找到的。是在神照之下,無極樁的狀态裡,恍兮惚兮之中,感覺不到腳了。這時不要問有沒有?一問就落入對待,就犯了“執”的毛病。實際上,是逐步沒有的,一般我感覺,站到腳下有一寸厚度時已經能體會到用意,已經一腳踏入門裡。這時你已經可以和他談意了。談了意,以後心有靈犀,一通百通,一日千裡了。
層次當然可以分得更細,但是愈細愈累。人們追求的是太極拳理本身,而不要拘泥于名相。入門後,大家水平有高低,見解無等差,早晚歸于一處,何必強分呢。
太極拳入門難,難在有無分别。太極陰陽,可分可合。分什麼?合什麼?是個問題。實際上,分和合,就是對着“形神意氣力招勁”去的。正确理解區别了他們,就能信手拈來,無往不利。
形,形态、形體,一定的姿勢。形的作用在于造勢,所謂得機得勢全在于形。起手的方位,落腳的踏點,關系重大。名師傳授,講究腳踏中門,落腳遠近以另外一隻腳沒有蹬踏之力為好;手是近不縮寸,遠不逾尺;明師傳授,講究神色專注守一,用意氣感應和控制對方,此時,手腳自然地中規中矩。定式練形。
招,一定的連續動作,架勢組合,有計劃地圖謀對手。招,是有計劃地進攻或防守,或者兩者兼而有之。一去一來,設計或料知對方變數,誘使或迫使對方入我翁中。平時千錘百煉,用時順勢而出。也含有變化,隻是這種變化也是固定的。單操和盤架子練招。
力,是肌肉收縮與舒張産生的,與骨骼支撐有關。發力有最佳點,往前後移動一寸距離,就失去了效能。舉重、啞鈴、俯卧撐等體育鍛煉,能練肌肉的,是在練力。
勁,氣的流動,為達到一定的目的,帶動形體動作且有能量的,為勁。如果說招是有圖謀的形體組合,則勁是有圖謀的氣的組合。最常說的八種勁為“棚捋擠按、采列肘靠”。另外還有:開勁、合勁、提勁、沉勁、尺勁、寸勁、分勁、長勁、短勁、發勁、化勁、冷斷勁、哼哈勁、淩空勁等。練勁主要靠明師的喂手,來傳授氣流向的感覺與火候。名師教的姿勢架子隻是外形,并不是勁的根本,這也是學了一大堆勁,卻用不了的關鍵。
氣,沿着經絡能流動的是“氣”。氣可以流,也可以不流。可以自流,也可以它流。關鍵在“意”的運用。練氣一般順應一定的經絡,逐步用意引導。通周天、倒河車以及藏密的寶瓶氣、少林拳的易筋經,以及太極拳的搖橹功、金三角(翻江倒海)等,都是練氣的法門。
意,一般,我們平常所說的意,指的是在後天通過學習和環境熏陶造就的認識基礎上自己的主觀想法。而我們追求的意,可稱真意,是能真正含有能量,或者能指導激勵産生能量的意識流。意,隻有你在想,它才存在。真意,不論你想不想,它都在運作。我們學習修煉的目的是:求得後天與先天得溝通,最終達到用後天意指揮先天真意。意為外在,屬于陽,真意為内有,歸于陰。相互溝通,陰陽相合,才能用于太極拳。意安家在後腦,練意在腦後。
神,意的凝結、專注似乎可稱為神。神色、神情、神态,平時信手拈來,但是“神”本身,卻隻需意會,難以言傳。意分陰陽,神亦分陰陽。陽神能夠溝通陰神,使用陰神,合于陰神,是太極拳追求的一個頂峰。神安家在眉間天目穴往裡,練神需先能使意,從腦後到眉間之間,可以用神。
上述分别,是書面上的。何時分,何時合;分什麼,合什麼;分多少,合多少;都是問題。七種分别,也是七種層次、七種領悟、七種練習方法、七種教授方法、七種糾誤方法。明師,必須要能夠分别,能夠針對不同狀态、層次、悟性的弟子進行不同的傳授。同是一個招法,應從每一種分别上理解。不同的分别,導緻不同的用法。直到在神意層次上能解讀了,才真正掌握了它。對此,而名師,則不一定知道,或完全不知道。
根本是“靜極生動”,動是内動。
張三豐創造太極拳就是靜極生動,由于張真人幾近天人,他的拳架被常人學了,效力也是非凡,長期勤行,外動帶内動,出功夫也是可以的。我認為:張三豐打的是第一層次的自己的拳。後輩觀之,以為拳架重要,正是舍本逐末。站樁日久,希望内動,迫不及待,用意導引,是第二層次,也難能可貴。其他等而下之,不必論了。目前,太極界猶如金字塔,大道至簡,在最上面,學的人最少;講意講氣講勁講力講招的拾階而下,到了招法處,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變化多多,多姿多彩,令人目眩,各門各派,勁招法是也。實際上,無招勝有招!你有招,有億萬招,就有億萬招破法,有招等于無招。我無招,随手應招,招招不窮。所以,打架子,是打心情,打感覺。打到心情舒暢,天晴氣朗。打出一種潇灑、一種随意,一種意境,一種文化,一種默默然,恍兮惚兮之中,存住真消息,就是行樁了。當然,有了樁功,不等于有了一切,其他練習也不可偏廢。但要一步一步來。我前面講的樁是無極樁,切切不可與意拳的各種樁相混。太極拳之所以好,是因為從無極生來,這就覆蓋了無,無有,有三界。而意拳隻能在有界徘徊,這是大差别。另外,我所說的有氣,有功,但不是氣功,請不要把這與氣功混為一談。内家拳當然必須講究内功,内功并不是氣功的全部,氣功的範疇卻不隻是這些。多說氣功,容易誤導,使太極拳不是太極拳,而是氣功拳了。除了樁功之外,為了在入門後,學習太極拳三十多種基本勁法(先有後無),還配合近二十種練習法,也很重要。其實,拳架的練習也是接近行樁的。還有“李道子先天拳中“無形無象,全身透空。”那八句話所描述的:隻有具備了周身高度協調一緻(使敵人找不到“發落點”);内氣充盈不發則已一發使人神魂具喪;精神上從容恬淡,應敵時從心所欲;内中空虛寂然,有不見不聞而能感應規避的能力。這樣才可以稱之為高手。”。這正是無極樁将給予每個練習者的。我特别喜愛“感覺”、“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根本要從無極樁中求來,高功貴悟,而“悟性就在腳下”,“聖人息之以锺”是不錯的。
合拍,打籃球、踢毽子、唱歌都需合拍,太極拳也講合拍。合拍是遵循一些節奏,與之同步。打太極拳,從體操到舞蹈,快慢張馳,先後一緻,始終如一,是合拍。但還有更為重要的合拍,是在推手散手中,合敵人對手的拍。合住對方是本事,合住對方的節奏是大本事。舍己從人,能遵從對方的節奏,才是真正的從人。
對方有什麼節奏?什麼節奏對方無法逃避?大節奏是呼吸,小節奏是心跳。合住呼吸不容易,合住心跳更不容易。太極拳,就象對待情人,小心求得溝通,摸索對方得脾氣,暗中迎合,直到對方心跳起來。打就打得心跳!
呼吸的進出,脈搏的消長,就是陰陽。
對方呼出時,用意拉住他的氣不讓回去。也就是在他的出氣将盡之時,全身心合住對方,集中全部能量,等待他吸回的刹那,順着他引狼入室的吸氣,打過去。這時,對方如果高明,是不敢吸氣的,這就是能用意拉住對方氣的原因。
而心跳,如果你能聽出對方的心跳,那麼更簡單了。用意順着對方的心跳拉伸對方的心髒,直到心髒真正狂跳起來或者跳不起來,還用打麼?
假傳的萬卷書都是真的,真傳的也就不是一句話了。
真傳傳什麼?真傳的是一種感覺!一種唯恍唯惚的東西。“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老師是找能接受感覺的弟子,為他用感覺印證一下,讓他體會到什麼是、如何能是,把一種恍惚的東西傳下去,就是真傳了。喂手,明師将體驗到的認識,意念到身手,主觀到客觀,打給弟子,就是太極拳的真傳了。大道、性、命、佛,人人本來具足。太極拳人人能打,本來具足,隻是大多感覺不到。能有所感覺的,就是有緣之人。有緣之人,常常無明師為之認證;明師,常常找不到有緣之人。明白了真傳,也就明白了緣分。有了“心有靈犀”,什麼事情都好辦了。
沒有老師,要更上層樓,靠“悟”。悟什麼?一定要從能傳遞的恍惚感覺入手,從天地之中認證來感覺,是真感覺。天人合一,這是無字真傳。
<太極拳架的固定所帶來的極大的危害性 >寫道:
在太極拳秘譜《八門五步十三勢長拳解》中也有道:
“自已用功,一勢一式用成之後,合之為長,濤濤不斷,周而複始,所以名長拳也。萬不得有一定的架子,恐日久入于滑拳,……”
前輩已一早就預見到太極拳教授和練習中蘊藏着極大的危害性就是拳架的固定。
說得再确切一點,可以通過一套拳架而練到太極的人,就隻有發明這套拳的人本身。君不見,幾大派的名家都是自創派才成為“名家” 的,傳人就算不錯,比起創派人來總是差一層甚至很多層的的。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究其根源,可能太極拳對松的要求太嚴了,但每個人的身體、骨骼、筋肉分布都不一樣,如要達到完整的松,更本沒辦法去遷就一套别人發明的拳架,就像鞋子一樣,如果有一位賽跑冠軍,他有一雙非常舒服的鞋,這雙鞋令他獲得了成功,他把功勞歸于這對鞋,于是他把這雙鞋傳給了他的子孫,他的子孫也全部穿這雙鞋投入訓練和比賽,可以設想一下,這些子孫的腳不成為殘廢才怪。還有成為冠軍的可能嗎?何況太極拳的精密度是水晶鞋。這也就是名師的後代功夫遠不及他們的先祖的主要原因。他們被他們祖先的拳架綁死了。一開始就注定了不會成功。雖然他們的父輩傳了很多外人所不知的内部秘訣,也無及于事.
朋友:能不能談談你的看法?貼在博客上好嗎?
月過:好的,你先寫寫你的意見和看法。
朋友:我隻有疑問,我覺得有一定道理。
拳架和内功在太極拳的練習中到底是怎樣的關系?練拳時,拳架會對内氣的培養形成是一種束縛還是促進?有時候不按套路練拳的确感到更加舒服放松。
不單單是酒瓶與酒的關系吧?文中的鞋的比喻也不甚準确,因為拳架也不是死的,沒生命的或者說是單純的被動的。
但說它是一個外殼,借屍還魂的那個屍。不不,這個比喻也不太好。沒有拳架的輔助或許有可能練出内功,但是沒有内功的拳架就絕對沒有生命力。
也許找一種适合自己身體狀況的拳式在某些時候非常重要和關鍵。否則會成為自己的桎梏也說不定。
月過:他這段話的本意,有兩個可能,一個是拳架都是鞋子,不必拘泥。另外一個是說拳式是正确的,銜接的次序可以打亂,不必拘泥成法。随意銜接就對了,長江大河滔滔不絕。
朋友:好像不是。“前輩已一早就預見到太極拳教授和練習中蘊藏着極大的危害性就是拳架的固定。”
月過:此外,拳式的固定是相對的,曆代掌門人都對太極拳進行了一定的貢獻。因為太極拳的拳式逐步進步到那個最完美的,一直在變,隻是很微妙。據師父說,拳式打到什麼狀态,功夫也就到達什麼程度了。
朋友:不太好理解。
月過:師父給我捏架,隻要一捏到位置,身體自然就出現一個明顯的反應,是自然的内勁出來了。這個就是第三個問題:太極拳内功是人主觀想出來的,還是拳式到位自動天然發生出來的?我原來的觀點更接近于前者,現在則傾向于後者。
朋友:這很關鍵。
月過:對!非常關鍵!幾乎是道家和俗家太極拳的分水嶺!!!雖然很多人不這麼看,似乎沒這麼嚴重,可是哲學上的分界,就是決定了拳的分界,這個事實是無法改變的。
朋友:你所說的是不是體位決定内功的産生?而不是意念決定體位的運行?
月過:過去我從來不相信任何拳式的外形,都是想松就松,站樁入靜入定放松自己,和做出許多關于松的想象。雖然進步很大,比很多人都好一些,卻怎麼都與氣功分不開區别。
朋友:接着說。
月過:我想說的是,自然身體内部的自動自行,決定了體位的運行。當體位運行越發接近和體現了身體的自然自在的時候,就似乎是内功比較高明的時候,也就是所謂産生了内功,實際上什麼都沒産生。一個好的拳式,以及一個好的行動意念,就是一個好拳,因為他的目的是恢複人體的本來,天然自然,為此外形定位就很重要了,結構是内在流行的主要主宰之一,幾乎是決定性的。
朋友:身體内部的自動自行又是怎樣産生的呢?你不覺得你寫的上面這兩段有些矛盾嗎?
月過:不是怎麼産生的,他身體一直在自動自行着,隻是後天的我們一直在扭曲和制約着他,所謂太極拳修養,就是把自己後天夾雜的混亂幹擾意識去掉。矛盾就在于我們不知道什麼是身體的自然和天然,所以祖師爺留傳的拳式就重要了,他想說的是這個姿勢和運行方式是能恢複人自然天然的。
朋友:把那種後天幹擾去掉的過程就是練拳的過程吧。
月過:我想是的。開始很多都是用意識來取代别的雜亂意識,來轉化體式,是正确的。後來還要把這些意識工具給替代掉,就是用純粹的體式,就是所謂的拳式了。
朋友:這個練拳的過程一定就是要我們找出自然和天然的過程。可是這個過程卻不是“自然天然着”就能出來的。對不對?
月過:也對也不對,有些人天生接近自然和天然,個性率真,污染少,本來就是自然的。但是對于被污染很重的我們,(現代社會污染能力更強),就隻好信奉一個師父的傳承,追随他哪怕是錯誤的,奉獻了自己,或許可行。換句話說,選擇師父,是選擇了自己的命運。
朋友:絕對真理!現在徒弟對師傅的依附關系仍然像傳統農民對土地的依附一樣。
月過:師父也一樣為難,因為真正的東西不是直接給金錢那麼給過去,他需要浪費自己的生命精力,把傳承傳播下去,選擇個好徒弟也是萬分重要的。師父是從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博士生的終生制,選擇錯了,耽誤自己一輩子,起點和終點無論如何都高不了。
有機會捏一個架子,立刻就不想讨論了,因為答案就出來了。
朋友:很多人跟我一樣的沒有答案,困惑!
月過:我為了這個困惑了十幾年,非常理解。這個對白是直接的,可以就這麼轉發嗎?(隐蔽掉你的名字),不用我再寫了。
朋友:可以。不隐蔽掉也沒什麼。
月過:自己寫的是倉促而成,裡面一定有不合适的,朋友們糾正起來更好。
朋友:我同意。你發吧,原汁原味好啊!
這個問題很重要,重要到任何太極拳學人都非常慎重地思考過類似的問題,或者說被這樣的問題所困惑。
也因此,對于這樣的問題,慎重和再慎重,困惑與更困惑,總是我們内心揮之不去的一片陰影。
太極拳是物質與意識打成一體完美的結合,是心靈與肉體密不可分的融合,拳式是人的拳式,人的骨肉氣血各自自然的流行與比例關系,決定了某些主要動作有着唯一合理的結構與軌迹,就是拳式,體現了肉體的要求,也是一個個體小自然的要求;而心靈則附着融合在裡面和外面,與天地正道溝通着,是一個大自然的要求。
兩個要求方面,大小自然都和諧了,太極拳就暴露出自己的端倪。
心靈方面的要求被注意多了,而忽略了肉體,就形成了重意識輕形體的氣功拳。
肉體方面的要求被呆闆化了,而框死了心靈,就形成了重形體輕意識的體操拳。
允厥執中,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一起抓,兩手都要硬,我們黨中央的指示精神,是需要認真學習領會和執行的。
大自然的事情,日月星辰,明明白白地放在那裡,無遮無攔,如果不是後天的知識所産生的意念橫加幹涉的話,是最容易契合的了。偏偏後天的知識性意識活動很強烈,我們不能把這個活動與心靈混為一談,所謂破除“人觀想、幻想太極拳”和“後天幹擾”,就是盡量減少知識性意識活動對于太極拳的指導。
層層剝離後天知識性活動,弱化這種活動,真心就呈現了,所謂“靜極天心至”就是這個意思。天心,是大自然之心,将小自然能融合進大自然之中,心心相應,是為太極拳正途坦途。
這個時候拳式就把真心完美地呈現出來,天心也把拳式和諧地規矩好,靈肉合一,見道證道就不遠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