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髒病是目前的多發病之一,如果能及早預知,準确診斷,則會挽救不少人的生命。那麼,有沒有自我診斷的方法呢?其實,在中醫經典中早就給出了答案
《難經·五十六難》雲:“心之積,名曰伏梁。”那麼,“伏梁”到底是什麼?與心髒病有什麼關系呢?
伏梁是筋,但不是筋肉之筋,而是經筋之筋。《靈樞·經筋篇》載:“手少陰之筋……下系于臍……其成伏梁”。如何摸到伏梁呢?
1.位置:我們順着心口窩摸,在胸正中的胸骨下有個尖骨頭,即劍突,劍突向下至臍即是伏梁的位置。
2.指法:四指并攏,不用拇指。
3.手法:指尖向上,即向着頭部的方向,按在劍突下,手與皮膚之間不要滑動
4.摸法:左右按尋1~3厘米,深淺度在皮膚與肌肉之間,一般胖人須按下1~2厘米,瘦人按下0.5~1厘米。慢慢摸索,心髒病人此處可摸到細如筷子,粗如杯口的“筋”,病輕則細,病重則粗。一般急性心髒病人一周後即會出現。南少林火功推拿導引術提示足以證明髒腑之病傳至經絡的說法并非虛談,祖國醫學強調的經絡是可以摸出來的。
那麼,找到伏梁這根經筋,就能夠治好心髒病嗎?
首先,摸“伏梁”,可以在心髒病初起時發現其端倪,有助于我們做出準确診斷。
5.其次,因為心的經筋在肋骨間分布最多,筋結大部位在左胸肋骨間,同時,還須兼顧心經的正經,即從手到胸的手少陰心經。因此,治療心髒病,絕對不是僅僅依靠“摸”橫梁就能解決。
再次,實踐證明,從疏通手少陰心經及經筋來入手治療,很多心髒病人可以治愈,有不少人至今未再複發,足以證明經絡對人體的重要性。
所以說,“摸”橫梁可做為判斷心髒病的重要依據,而治療心髒病,則需多方入手。
上一篇
度量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