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空間太陽能電站想象圖
在空間太陽能發電計劃被提出的這許多年裡,人們一直猜測,是否微波送電代替特高壓技術馬上就能實現?所以當中國又提出這一奇迹工程,網友們了解後紛紛表示震撼!覺得如果能變成現實,将可解決人類用電短缺的難題,讓能源利用變得更加綠色經濟,因此相關計劃一經披露,就立刻轟動全球,引發了廣泛關注。
圖為空間太陽能電站想象圖
說到空間太陽能發電站,這個構想最早是由美國科學家提出的,當時正值20世紀70年代,人類已經開始思考更為綠色經濟的能源利用形式,所以空間太陽能發電站方案被提出後,很多人都覺得可行,并開始着手計劃實現,而構想中的發電原理,其實是在太空中建立一個巨大的太陽能電池陣,如同地面的太陽能電站一樣,利用電池闆來吸收太陽光,然後通過天線接收,并将其轉化成電能,送入全國供電網。
圖為空間太陽能電站想象圖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充分利用空間資源,并且最大程度的将太陽光轉化成電能供人類使用,因為分析地面當前常見的幾種資源轉化形式,如風能,水能,化石燃料燃燒,以及地面太陽能,可以發現在利用過程中,首先都需要投入巨大成本,其次能源轉化時總有相當一部分被折損,因而難以被充分利用,最後有些方式的設備維護成本高,還可能産生環境污染。
而建立空間太陽能發電站就可以避免上述幾種情況,第一,太陽能電池組被發射進入太空後,将被放置在固定軌道上,避免了大氣層的幹擾,能夠吸收更多太陽光,第二,在太空中能夠接受長時間太陽直射,從而延長了光照時間,能夠轉化成更多電能,第三,太陽能是一種綠色能源,轉化為電能的過程中不會污染環境,而且相對于水能,風能發電,太空環境能夠節約土地資源,以及其他材料成本。
圖為空間太陽能發電站地面接收站想象圖
實際上,建立空間太陽能發電站并不難,難的是如何實現遠距離,高密度的能量發送和接收,所以各國紛紛展開試驗,中國自然也不會落後,于是在2021年6月18日,位于重慶璧山的國内首個空間太陽能電站實驗基地正式開工,首期投資約1億元,落成後将重點服務于研究如何把太陽光轉換為電能,再通過微波或激光形式傳回地球,然後通過地表的天線實現接收,整流,最後輸送到電網中。
毫無疑問,這是一項非常高端的前沿技術,如果能夠實現,将可能改寫現在的能源格局,而對于人類來講,它之所以顯得意義重大,主要在于當前地面上清潔能源的使用已經接近極緻,如果不能開發新能源,地球資源用不了多少年就會見底,所以研究空間太陽能發電技術,是關乎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大事。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