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六合堂早課系列(跟師蔡長福先生心得筆記7)

葛根浮長表陽明,緣緣面赤額頭疼,

發熱惡寒而無汗,目痛鼻幹卧不甯。

PS:恩師蔡長福臨證上非常重視“葛根湯”,他代表的是“三陽開泰”法中第一大法----發汗解表。蔡師臨床上運用葛根湯泛應百病,加減進退自如,效如桴鼓。他從《醫宗金鑒·傷寒心法要訣》裡頭特地摘錄這四句歌訣并作了專題報告,在六經辨證的思維層次上全面總結葛根湯的臨床運用。

何謂“葛根浮長表陽明”?葛根指的是葛根湯,浮長指的是脈象,就是右手脈一搭,脈象長,而且手輕輕一搭就能摸到脈,這一句話“理、法、方、藥”都有了——“浮長”代表陽明脈是浮而長的,“表”就是表證,表證一摸就知道了。

何謂表證?有的人搞不清楚了:什麼叫表,什麼叫裡?人感冒了手一沾皮就摸到脈,沾皮即得這就是外感病,一搭手就知道了,表證《濱湖脈訣》有歌訣:浮脈為陽表病居,遲風數熱緊寒拘,浮而有力多風熱,浮而無力是血虛。你看這個浮脈幾句口訣一背馬上就知道了。還有,三個浮還不一樣:寸浮頭疼弦生風,或有風痰聚在胸,關上脾虛肝氣旺,尺中溲便不流通。通常三脈都浮,那是三陽感冒脈浮,陽明本脈它有寸脈浮、關脈浮、尺浮:寸浮頭疼弦生風。一摸到關脈浮,就知道這個人頭疼,頭暈,這是受風了,這是獨有寸脈浮,或有風痰聚在胸,這個人頭疼,胸中有痰,一咳嗽就大口痰往外吐。

“關上脾虛肝氣旺”:關脈浮,肯定是脾虛而肝氣旺。這種脈在時方派叫“知肝傳脾”。但《傷寒論》不是這樣講的:關脈浮就是胃感冒了,陽明經感冒,肝氣太旺,脾太虛了才出現這種脈。“尺中溲便不流通”,這個人尺脈一浮他肯定小便不好,尿不淨,尿半天,甚至尿不下來。脈一搭就知道,浮脈就是表證。你們記住這幾句歌子,手一搭脈,脈在上面就知道感冒了,不論發燒與否都按感冒處理,葛根湯随證加減是不會錯的。

“緣緣面赤”就是臉上欲紅不紅的,這種人多,也不發燒,平常也不耽誤吃也不耽誤喝,難道就沒有病了嗎?“面赤”是臉大紅,紅的像鬥牛的眼睛,臉燙,耳朵燙,額頭這個地方悶悶的,不舒服,不是太紅,額頭疼——這個地方難過。

葛根湯證反應的症狀就在臉上,根據經絡循行,大家都知道臉的變化是随着胃和脾變化的,你就奔着太陰陽明這條路:化熱你就加清熱的,化寒就加溫裡的,大便不通了你就加攻下的,汗多的去掉麻黃,口渴的加石膏加知母。所有的表證,身上的疤,身上的疙瘩,扁平疣,長刺猴的,臉上長疙瘩、長痘痘,老年斑,性病梅毒,葛根加減都能治的好。

葛根湯證無處不在,人人身上都有攜帶。如果臉上長痘痘了,身上大汗淋漓,就用桂枝湯加葛根。口渴加知母石膏,口苦加柴胡黃芩,大便不好加小承氣。慢慢地髒腑和了,表也和了,臉上也好看了。

如果身上無汗,葛根湯原方不要動;背要怕冷常年不出汗加麻附辛。表解一身輕,汗解精神爽。所以表解開了人就有精神,大便解開了人就有勁了,如果這些病症長期攜帶在身上就很難過了。

“發熱惡寒而無汗”,這種感冒有時發燒有時不發燒,怕冷不淌汗。

“目痛鼻幹卧不甯”,感冒時間長了,眼眶脹眼眶疼,見風流淚。有的好長時間治不好,早上起來不能見太陽,太陽一照就害怕,怕電燈,這是胃感冒時間長了,陽明經化熱他就不能見太陽。太陽是紫外線,本身陽明經主熱,紫外線一照眼就發脹發疼,看到這種病人就知道這個病人就是胃感冒了。你看多麼簡單!我們治病連頭都抓不住,你怎麼診斷,怎麼開方子?!

何謂“卧不甯”?那就是上床後翻來覆去入睡難,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外面老貓跳一下馬上又醒了,為什麼?陽明是敏感之腑,經熱燒時間長了,他就怕驚、怕響聲、怕動,一驚就睡不着了,這是陽明經氣化熱造成的。

“葛根浮長表陽明,緣緣面赤額頭疼,發熱惡寒而無汗,目痛鼻幹卧不甯”。你看你把這四句口訣記住了,胃感冒不就知道了嗎?何必去用那個體溫表在那裡甩來甩去有什麼用?!有的發燒你知道,但是這種病就不發燒,就是難過。

歌訣上雖講發熱,實際上不發熱者居多。如果長期表證不解,化經熱,就有可能出現發熱。

為什麼大部分病人不發燒?陽明經虛,沒有能力作燒。太陽病無汗,小便反少,其氣上沖,口噤不得語,作為剛痙來論治,多數病人不發燒。臉上的疾患,皮膚的疾患,多有葛根證。臉上起痘痘,身上皮膚病,辨清寒熱,以葛根湯任意加減。

陽明證有身熱、身癢的症狀。皮膚的疾患,化熱者,白虎湯加減;口苦者,小柴胡湯加減;皮膚病長期不解者,桂枝茯苓丸加升麻;如果肚子常常感覺脹,大便不通暢,小承氣湯加減。陽明經脾虛則化寒,飯後腹脹者,中陽不健,理中湯加減;如果左脈沉細者,按照兩感論治,加上麻附辛。

分享醫案一則:武某,男,49歲。西醫診斷甲狀腺毛細血管結節出血半年,現局部有酸脹感。平素不容易煩躁,發火。不怕熱不怕冷,容易出汗,口不渴,喝水量正常,無明顯的口苦、口幹。容易拉肚子,肛門沒有灼熱感。大便經常不規律,是硬時溏,顔色暗,略臭。放屁不多。小便不利,有時黃,有泡末,臭味稍重。有時中午吃過飯後就會感覺肚子脹,偶爾餓了有心慌四肢發軟的感覺。10年以前得過膽囊炎,乙肝病毒陽性。吃冷的沒有不适感,胃納可,頸椎略微有點不适。舌象:舌淡苔薄白。脈象:雙脈沉細軟無力,右脈浮緩、長,關脈按之無根,左脈弦軟無力。

處方:

方一:葛根。麻黃。桂枝。白芍。柴胡。黃芩。黨參。半夏。炙甘草。知母。石膏。
黃連。幹姜。天花粉。龍骨。牡蛎。生姜。大棗。
3劑6天

方二:半夏。黃連。黃芩。黨參。幹姜。炙甘草。桂枝。柴胡。白芍。厚樸。枳實。
大黃。槟榔。茵陳。栀子。蒲公英。連翹。生甘草。葛根。生姜。大棗。
3劑6天

方一、方二交替服用。
一名成熟的中醫應該有這樣的體悟:胸中有大道,筆下無死方。葛根湯之所以在蔡師的手裡是一把無往不勝降服病魔的寶劍,是因為他把葛根湯融進六經大道裡頭。三陽在外以為周身繁榮之用,三陰裡虛則三陽本能敗,三陽敗則三陽不和諧,少陽調柔能力不足,陽明經氣外走受阻,外在太陽能量不到位,則變證寒熱虛實蜂起。葛根湯一到位,馬上補充周身能量,直走太陽陽明,陽氣充足,表氣一打開,三陰三陽複位,身體自然慢慢恢複健康。臨證上根據脈證,把握生命的演變,觀察患者三陰三陽的走向,随證加減運用,藥到病除的案例不計其數。看到很多人臨證老是在糾纏麻黃該不該用?有汗就應該不用麻黃吧?是不是太燥了,需不需要加點滋潤的藥物?......等等這些遲疑的背後就是還沒有進六經大道之門!思維不到位,淺在的知識再多也隻是一種負擔。蔡師常常講,風寒二氣常在,專襲虛弱人,風則用桂枝,寒則用麻黃,臨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定方定量,這才是一名好中醫!拿方去找病,這種醫生不能當!

一名合格乃至優秀的中醫成長,需要明師指導,更需要時間。飯要一口一口吃,小孩子也不是吃幾碗飯就立馬變成大人。聽過一句話,很有道理:慢慢來,比較快。不急不躁,安心于經典,落實于臨床,慢慢的,道路就會越來越寬廣。
毛主席寫過這麼一句:人間正道是滄桑。是啊,正道無捷徑,每一步都在時間裡頭細細打磨,就像老火湯,需要的是慢慢的煲。中醫之為業,責任重如泰山,為蒼生司命,豈容一絲焦躁?!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