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金華知府張坦讓在滋蘭書院舊址上修建了麗正書院,其後堂設為七賢祠,供祀一同創道于婺州的朱熹、張栻、呂祖謙三位理學大師和“ 金華四先生”何基、王柏、金履祥、許謙等7人。曆代祠祀的目的,其用心為使麗澤遺風一脈相傳。光緒二十八年八月(1902.9),麗正書院改名為金華中學堂,是為本校建立之始。現将麗正書院的前承後啟密切相關的幾位先賢的生平輯錄于下,以示紀念。
朱熹
朱熹(農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稱晦翁,谥文,世稱朱文公。祖籍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朱熹是程颢、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甯宗皇帝講學。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章句集注》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标準。
張氏
張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後避諱改字欽夫,又字樂齋,号南軒,學者稱南軒先生,谥曰宣,後世又稱張宣公。南宋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市)人,右相張浚之子。南宋初期學者、教育家。
生于南宋高宗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主管嶽麓書院教事,從學者達數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學派規模,成為一代學宗。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遷右文殿修撰,提舉武夷山沖佑觀。其學自成一派,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去世,享年四十八歲。
南宋理宗淳佑初年(1241年)從祀孔廟,後與李寬、韓愈、李士真、周敦頤、朱熹、黃幹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
呂祖謙
呂祖謙(1137~1181),字伯恭,金華人。祖籍東萊(今屬山東),世稱東萊先生。宋室南渡,曾祖尚書右丞呂好問,避難南遷。祖父弸中遷居婺州。好問、弸中皆崇尚理學。有深遠家學淵源,得中原文獻之傳。年少時從林之奇學,後又受業于汪應辰、胡憲諸學者。知識赅博,擅長史學。為學主明理躬行,治經史以緻用,“講實理,育實才,并求實用”。隆興元年(1163)舉進士,複中博學宏詞科,任南外宗學教授。乾道三年(1167)母喪,廬墓武義明招山,與朱熹等講學于明招寺,士争趨從學。以其獨立的學派,與朱熹、張栻齊名,稱“東南三賢”。後曆任太學博士、秘書郎、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讨官等。曾參與重修《徽宗實錄》。乾淳以後,理學派見分歧。朱熹主明理,陸九淵主明心,皆講究空虛性命之學,無神實際。祖謙兼取其長,會歸于一,求以實用為依歸。淳熙二年(1175),在信州(今上饒)鉛山“鵝湖之會”上,祖謙極力調和朱、陸間之分歧,未能如願,形成三派鼎立。祖謙與唐仲友、陳亮同為浙東學派中金華一支的主要人物。晚年講學。會友于金華城内麗澤書堂,自編《麗澤講義》,主張“惟能出窠臼外,然後有功”。四方學者趨歸心服,麗澤堂外,祖謙曾在東陽友成書院主師席,并先後到永康五峰、東陽石洞書院和浦江月泉書室等地講學。著有《古周易》、《春秋左氏傳說》、《東萊傅儀》、《麗澤論說》、《呂氏家塾讀書記》、《東萊集》等。朱熹稱“伯恭講論甚好”,“其學合君舉(永嘉陳傅良)、同甫(陳亮)二人之學問而一之”。并将其子朱塾送金華就學于祖謙。陸九淵于祭呂祖謙文中亦自悔“粗心浮氣”。金華學派自麗澤諸仁儒傳至何基、王栢、金履祥、許謙,一度中興、史稱“得金華而益昌”。曆元至明,數百年間文獻流傳,影響深遠。
何基
何基(1188~1268),字子恭,金華羅店人。宋紹熙三年(1192),父伯熭任臨川丞,朱熹婿黃斡為臨川令。父命基拜黃斡為師。黃教基治學“必有真實心地,刻苦工夫而後可”,熟讀“四書”,其理自明。何基因此得聞伊洛之淵源,終身實踐,未曾違背。後歸金華,隐居故裡北山盤溪。在溪畔建北山書院,讀書講學,四方學者争相前往請教。朱意門人楊與立一見推服。受郡守趙汝騰、蔡杭、楊棟相繼延聘主講麗澤書院。景定五年(126),被特薦為添差婺州教授兼麗澤書院山長(校長),又授史館校勘兼崇正殿說書。主張“為學立志貴堅,規模貴大,充踐服行,死而後已”。治學笃實,闡明發揮,多創新意,教授學生不遺餘力。人稱“北山先生”,與王柏、金履祥、許謙并稱為“北山四先生”。對金華學派有“中興”之譽。生平達而不作,編有《易系辭發揮》《大學發揮》《中庸發揮》等,多亡佚,今存《何北山遺集》4卷。
王柏
王柏(1197~1274),字會之,金華人。少時慕諸葛亮為人,自号長嘯。父兄皆從朱熹、呂祖謙學。年過三十,始知家學淵源,遂棄俗學,探求真知。與汪開之合著《論語通旨》,有所領悟,更名魯齋。後從何基學,基教以“立志居敬”,并作《魯齋箴》自勵,奮發鑽研。遇有難題,請教于何基,總覺得益匪淺。基亦稱:“會之二十年工夫,勝過他人 。”治學堅定笃實,《大學》《中庸》《孟子》《通鑒綱目》等書,标點校著尤為精密。婺州知州趙汝騰、蔡杭、楊棟,台州知州來求學者。栢教學循循善誘,随其所學深淺,引導啟發,誨人不倦。著有《讀易記》《論語衍義》《孟子通旨》《書疑》《魯齋集》等著作數十種。
金履祥
金履祥(1232~1303),字吉父,号次農,蘭溪人,少年好學,長大後就學于何基、王柏。凡天文、地理、禮樂、刑法、兵謀等書無不研讀,尤精于經史,主張經世緻用。宋末,元兵圍攻襄樊,履祥上書獻策,力主以重兵直取河北,并祥述海運所經遠近難易,翔實可據。惜未能被朝廷采用。德祐初年(1275)。朝廷召任迪功郎、史館編校,堅辭不受。曾應嚴州太守聘,主講富春山下釣台書院。先後應邀,講學于蘭溪縣西儒源村重樂書院、竹竿山南齊芳書院及永昌鎮樟樹林之池亭。宋亡,隐居仁山下著書講學,學者尊稱仁山先生。元初,主講金華麗澤書院,為金華學派之中堅。許謙、柳貫皆出其門。與呂祖謙、何基、王柏齊名。著有《尚書表注》《論語集注考證》《大學章句疏義》《通鑒前編》等。
朱一新
朱一新(1846~1894),字蓉生,号鼎甫,義烏朱店人。同治七年(1868)就讀金華麗正書院,次年肄業杭州“诂經精舍”。九年中舉人,任職内閣中書舍人。光緒二年(1876)恩科進士,殿試二甲,朝考一等,授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升翰林院編修,為《國史》儒林、文苑傳搜撰資料。光緒十一年,充湖北鄉試副考官,轉陝西道監察禦史,職司言官,直陳己見,指斥時弊。曾上疏言海軍用人不當,彈劾内侍李蓮英,被降職為禦史候補主事。朱以母疾辭官回鄉。光緒十六年,應兩廣總督張之洞函聘,任當時嶺南學術研究中心肇慶端溪書院主講。他愛生如子,誘掖開導,課讀批閱,不遺餘力。不久,張之洞又邀朱出任其在廣州新創辦的廣雅書院山長(校長),課諸生以經史、理、文等“有用之學”。其院規為“先讀書而後考藝,重實行而屏華士”。主張“學必期有用,功必歸諸實踐”、“由訓诂進求理義,由理義探源性道”、“言治術務求可行,言時務必明大勢”。其實行求本的學術思想在當時影響很大。曾協纂《順天府志?京師坊巷志》10卷,著有《元邪深圳答問》5卷、《拙庵叢稿》15卷等。
許謙
許謙(1269~1337),字益之,号白雲山人,浙江省東陽市人。晉許孜後裔。先世屢因遊宦而遷籍外地,祖父許應鸾由金華遷東陽。母陶氏,居白雲笠澤。謙年幼喪父,母口授《孝經》、《論語》。
金華中學堂(現金華一中)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