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學習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俄國偉大的生理學家謝切諾夫說過;“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記憶。”無論是觀察力、思維力還是想象力,都必須在記憶的基礎上進行。因此學習活動的成果主要取決于記憶力。下邊對記憶的一般規律,及如何加強記憶談談筆者的粗略看法。
一、給大腦足夠的能源
1. 大腦正常功能的發揮依賴大腦的能源。科學研究表明蛋白質的合成與記憶的保持有重要關系,記憶的痕迹是以蛋白質合成的方式存儲在神經組織中,腦細胞衰老退化的主要原因是過度氧化。蛋白質中的“谷胱甘肽”能起抗氧化的作用。動物肝髒、魚肉中都含有豐富的“谷胱甘肽”和大腦需要的其它氨基酸成分。
脂肪類裡,大腦偏愛卵磷脂,這種脂肪在體内釋放的乙酰膽鹼是神經細胞之間傳遞信息的橋梁,對增強記憶至關重要。黃豆、蛋黃裡含有豐富的卵磷脂,腦功能還需要各種維生素及鈣碘等元素。
當上述營養缺乏時,腦功能便會遲鈍。因此,保證營養,不偏食,對于學生保持良好的記憶十分重要。
2.葡萄糖是大腦細胞能直接利用的能源。人的大腦對葡萄糖波動最敏感,當葡萄糖下降之後,大腦興奮性随之降低,思維變的遲鈍,注意力難以集中。使葡萄糖保持在正常水平最重要的是吃好早餐。然而有些學生和家長不重視早餐,簡單應付,這樣就難以使葡萄糖保持在正常水平,對學生的學習和記憶極為不利。
3.在人體各髒器中,大腦的耗氧量最高,為了提高腦力勞動的效率,特别是為了使記憶力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就必須保證身體内的血液有足夠的氧氣。在每次腦力勞動之間要休息,“吸氧”一次。課間十分鐘學生到室外活動,進行深呼吸很有必要。
二、學習活動必須遵循大腦皮層活動的特點和規律
大腦皮層活動有一定的特點和規律。人們的學習活動必須遵循大腦的生理變化規律,才能使大腦皮層處于良好的機能狀态。
1.人的左腦、右腦具有不同的功能,大腦皮層不同部位執行着不同的任務,有很細的分工。當人們從事一種工作和學習時,隻有相應部位細胞群處于興奮狀态,其它部分則處于抑制(休息)狀态。随着學習或工作性質的改變,工作區和休息區不斷論換,這樣可使大腦各個區域輪流休息,才能持續地保持高度的工作能力,預防疲勞的發生。因此,腦力和體力活動交替,不同性質的課程論換學習,學習間歇搞一些能開拓右腦功能的活動,是提高學習效率,減少大腦疲勞的有效措施之一。對此人們也有一定的經驗和體會。然而有些中小學生對此卻不以為然,在假日裡複習功課經常一坐就是半天,或者是整天複習一門功課,往往事倍功半。
2.什麼事情如果已形成習慣就會感到得心應手、順理成章。這是因為當各種内部和外部的條件刺激,依照一定的順序重複作用于大腦時,興奮區和抑制區亦按一定的空間和時間上的順序作出反應。這樣在一定條件下形成起來的依照一定的先後次序和強弱配置而構成的暫時神經聯系就是動力定型。
動力定型在學習和生活中有重要意義,它能使大腦皮層神經細胞消耗較少的能量而又完成較大量的工作。動力定型具有相對穩定性,即所謂習慣成自然。因此,從小養成有規律的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培養科學的動力定型,對加強記憶,提高學習效益非常有利。
3.複習的安排要符合記憶的規律。記憶和遺忘是有一定規律的。學習後短期内忘得快,忘得多。因此一定要及時複習,不要過了24小時才複習。根據心理學家喬斯特等人的研究,認為關于日常的學習,五、六個小時之後再複習比較合适。
人們先後學習的材料作為各種信息儲存于大腦,先後儲存的信息是相互抑制的。遺忘中的抑制現象有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兩種。如果學習一個材料後在一段時間内不再從事其它材料的學習,則原有的學習材料較少遺忘,特别是睡眠後遺忘更少。這表明學習後進行真正的休息能減少倒攝抑制的作用。因此學生複習時如果把重要的抽象難記的東西放在 早晨或晚上睡前複習,有利于信息的保持。
三、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利于記憶
注意是我們很熟悉的一種心理現象,它既是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心理過程的一種共同特征,又與情感、意志等因素相關聯。總之,注意總是和心理過程聯系着。從注意的生理機制和心理特征可看出注意對學習和記憶的重要作用。良好積極的情緒,例如,對自己的學習感興趣,有信心等均可以提高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提高記憶效果。
良好積極的情緒能提高大腦及整個神經系統的興奮度,充分發揮有機體的潛能,使人反映敏捷,思維活躍,記憶力提高。良好積極的情緒還能通過腦垂體使内分泌保持适度平衡,使人感到輕松愉快。這種輕松愉快的感覺又可進一步提高腦力勞動的效率。
四、注重和掌握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盡人皆知的話題。但是有的學生對此不夠重視。無論是強調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還是綜合利用視覺記憶、聽覺記憶以及采取一些具體的方法和技巧如比較歸類法,提綱摘要法等等,都符合中樞神經系統活動的特點和規律;有利于大腦皮層神經網中各點間的聯系和存儲的信息的提取,類似于“動力定型”的道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