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圓運動之氣機的運行

圓運動之氣機的運行(二)如果以比喻的...

如果以比喻的形式來認識人體。可以參考汽車的原理來理解,汽車經過多次發展,有發動機、底盤、車身組成。發動機是汽車的動力裝置。像人體的髒鵬系統,有燃油系統、啟動系統、點火系統、冷卻系統組成。通過潤滑裝置潤滑曲杆,把能量轉化為動能來工作。燃燒系統通過吸收汽油和氧化。在啟動系統和點火系統作用下,燃燒産生能量後再輸出為動能。整個過程冷卻系統直讓其保持溫度的恒定。在發動機工作中,汽油像人體的陰液,和水樣,外界溫度多少它就多少度,靜止狀态下人體感覺它是涼性的,燃燒(動)後産生能量,人體感覺到是熱的。啟動系統和點火系統主要是利用電瓶儲存的電能作用裝置,使燃燒系統工作。這個電瓶的電像人體的陽氣,是一切開始的原動力,一 旦發生短路,則顯示熱象。所以說外在電路出現問題時,顯示出病的本質是熱。燃油系統出現問題時,顯示病的本質是涼性的。人體陽出現問題表現為火、燥、熱。陰出現問題表現為風、寒、濕。隻有身體運行起來,陰陽不停留達到升、降、出、入平衡。這才是健康的“平人”。
升、降、出、入不運行是病的現象。我們不能受其影響,被病的假象迷惑。如入進來,陰陽結合後開始上升,升到上面,如果不降就形成了熱象。外在表現是上火的假象,如果降下來變成君火,就可以參與循環。如果用清熱解毒的治療方法,把熱清出去,清的是不降的相火,症狀雖可以緩解,但本質清的是人體的原氣,原氣受損,則身體體質下降。當中焦不降,表現的是燥。用涼性的藥會好一段時間,過段時間反複。 涼性藥傷脾胃,脾胃運化下降,
性的藥會有所好段時間,則表現疾病纏縮難愈。因此,我們要明白人體的本質。中焦瘀堵,原氣不能下降,則表示疾病纏綿難愈。
釋氏論曰地水火風,和合成人。筋骨肌肉,皆屬乎地,精血津液,皆屬平水呼吸溫暖皆屬乎大靈明活動, 皆屬手風是以鳳止則氣地, 大去則身冷,水鍋則無血,土散則身裂。
1不升
不升,是水不向上運行,對應的髒器是脾、腎。
(1)不升的表現
在上為不“用”。髒腑虛弱,功用減退,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等。在下為泛濫。肢體困倦而重、水腫、腹水、腹瀉、尿失禁、髒腑脫垂、崩漏、帶下、早洩等。
(2)不升的病因
①陽不足,表現為惡寒,在上表現為氣不足、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脾氣虛、腎陽虛:在下泛濫,水腫、腹水、肢體困倦、尿失禁等。②中焦不通,表現為惡心,欲吐等。
③水不足,表現為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記憶力下降等。
2不降
不降,是氣不向下運行,對應的髒器是肺、心、胃、膽、膀胱。
(1)不降的表現
在上為火,面紅目赤、口唇幹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爛、咽喉腫痛、牙龈出血、鼻衄出血、耳鳴耳聾、疖瘡乍起、身熱煩躁、全身潮熱、益汗、形體消爽、口燥咽幹,五心煩熱、躁動不安等。
在下為虛,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畏寒肢冷,五更洩瀉等。(2) 不降的病因
①氣不足:表現為在上般沒有明是建權。輕微症狀如頭最耳鳴件底潮熱等:真下虛。如腰腺酸精、腰背冷脯、提寒肢冷。五更池瀉婷。
②中焦不通,在上表現如紅日素、口唇幹裂、口西燥調、口舌糜爛、明眼腫痛、牙龈出血、鼻朗出血、耳鳴耳單、市地乍起、身熱煙躁、五心煩熱、跟動不安:在下腹部墜精感,不腹瀉。
③涼不足。因為熱氣遇冷才會凝結成水下降。所以沒有冷,降不下來。表現為面紅日赤,口唇幹裂、口苦燥渴、口香糜爛、明喉腫痛、牙限出血、外機出血、耳鳴耳聾、市瘡乍起、身熱煩躁、全身湖熱、監汗、形體消瘦、口燥咽幹,五心煩熱、躁動不安等。喜吃冷飲。
3.不出
因外邪侵襲,皮毛閉塞,肺氣不能宣通。皮毛為身之表, 是抵禦外邪的屏障,肺髒通過它的宣發作用,把水谷精微輸布于皮毛,以滋潤周身之皮膚、毛發、肌肉。在外邪侵襲時,常由皮毛而犯肺。如果肺氣虛弱不能宜發,皮毛|失去營養,則出現皮膚憔悴、毛發脫落之現象,且抗病之力下降。影響氣血津液代謝。
(1)不出的表現
①不出導緻不降,如咳嗽、呼吸不暢、胸悶、無汗甚則喘息、痰飲增多等。②二便的問題,皮毛不開肺氣不得清肅。有礙下降,使水液不能下輸于膀胱,而出現痰飲、小便不利、尿少、水腫、便秘、便難等水液障礙。另一個瀉得太過,這是因為氣的固攝作用不足,毛孔大開,則二便失去控制。
③皮膚的問題,這個也可以分兩個方面:第一是毛孔打不開,發熱、鼻塞清涕、無汗、周身疼痛、頭痛等。第二是皮是依附在肉上的,皮的營養來源于肉的供給,當肉和皮粘在一起時營 養就不能供給,造成營衛運行不暢,影響經絡氣機運行。
a若無營氣隻有衛氣,皮膚會變幹,形成許多皮屑脫落。……………
節選自初連辛《初釋中醫》與圓運動有異的導引體證氣機論--揭秘中醫人體氣機理論的千年迷霧摘要:“道家人學醫,是以身體為主體去證悟,而不是腦袋為主體去證悟,身體為主,腦袋為輔。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系統的特殊訓練或者行氣導引,讓身體感受到中醫經典所講的東西,經曆過了,就知道是什麼了。而是不是腦袋裡面記憶一大堆的知識,邏輯裡面認為是那麼回事兒。” 通過身體實修導引所證出的人體經絡髒腑間氣機的真關系,我稱之為導引體證氣機論。 看下面這個圖

此圖的吸氣後引起的身體的變化可證圓運動隻強調肝升肺降之錯誤。大家可以立馬試一試,此圖中吸氣則肺氣往外擴張如升,那麼吸氣是腎納氣、肝腎之氣下納而肺氣升,此即肝降肺升是也。

而圓運動隻強調肝升肺降為順為好,而以肝降肺升為逆為病,明顯錯得離譜。而對肝陽斂降則肺陽升、肺陽升則肺陰(汗斂)更未夢及(此為吾之導引體證氣機論中,每單個腑髒皆分陰陽,每髒每腑之陰陽是相反運動的,等下會詳細說明)。

而時有不效有效者,經驗之效,未必如其所述那麼運動也。清代丹道和中醫兼通的實修大儒劉沅劉止塘先生說“黃坤載(元禦)亦有可采。在言脾胃。然不知先天。豈有不明先天。但治後天。可以為法者。伊處處有胃。由此去悟。元氣在胃。一個陽藏在脾陰。豈非元氣。下通腎。豈非由下而上之先天。如何專以胃逆為言?且天道用逆。人身則順。性功以逆為貴。以合天道。醫道亦以逆為貴。以象先天。此言培養之法。非是已受外邪然。上下相通。治法亦有治往下者。但非黃氏所謂耳。”

本人自小好道,上面二圖為我呼吸吐納行氣導引時所實證出來的一部分,極其實用廣用。但是也隻是指的是髒腑之間的陽氣而為提及陰液。下圖則是導引體證氣機論的比較詳細的示意圖

圖一時看不懂,則看如下導引體證氣機論的詳細解釋:把每一個髒腑再細分陰陽,陰陽相對運動,如: 1,脾陽升時脾陰降,胃陽升時胃陰降,脾陽降時脾陰升,胃陽降時胃陰升; 2,脾與胃本身就是對陰陽,那麼他倆的升降相反,則:脾陽升時胃陽降,胃陽升時則脾陽降,脾陽降時胃陽升,胃陽降時脾陽升; 3,把1和2結合起來就是:脾陽升時胃陽降,然而胃陽降時胃陰升,那麼脾陽升時就等于胃陰升,從而推出脾陽與胃陰同升或同降,從而就推出内經“脾(陽)為胃行其津液(胃陰)”同理,胃陽降時脾陽升,然而脾陽升時脾陰降,那麼胃陽降時就等于脾陰降,從而推出胃陽與脾陰同降或同升。也就是:脾陽胃陰同升時則胃陽脾陰同降,反之亦然。

4,論廣,把其他髒腑歸納進來,把與脾同升降的髒腑放到脾這邊,把與胃同升降的髒腑放到右胃這邊,即:(肝腎)脾之陽與(膀胱心肺膽大腸)胃之陰同升時則(膀胱心肺膽大腸)胃之陽與(肝腎)脾之陰同降。反之亦然。

以上是導引體證氣機論的總論概論,漸漸揭開氣機秘傳的真面紗,可知經絡髒腑的真關系,可指導一切修行、醫、武、道中各招式機理之所以然,一通多通,不可輕視,稍用心則很簡單。 導引體證氣機論用于解釋髒腑機理舉隅(參考我發的圖的箭頭來看): 繼昨天發了理論,今天談談對理論的運用: 1,對嘔吐機理的簡釋,嘔吐是胃中的食物(陰),是脾陽挾胃陰上逆(此時胃陽相對降),而大多人隻粗粗說胃氣上逆,是胃陰和胃陽都上逆嗎,那為何還用生姜溫胃止嘔?其實可以是胃陰盛胃陽虛寒無力以升,則脾陽相對升、挾胃陰上逆嘔吐。生姜是溫胃陽使胃陽升而胃陰(食物)降則嘔吐止,胃陰和脾陽同升降,生姜對脾來說偏入裡溫裡,且有旁散之性,脾陽能運化旁散了則對于脾陽原來直沖之勢來說等于降了(胃陰也降嘔止),而且脾陽能運化胃陰食物旁散嘔自止,而半夏更是直接斂降脾陽,則胃陰亦降,嘔吐止。為何說脾陽胃陰同升同降?内經說脾為胃行其津液和看我發的圖的箭頭自然明了。 2,對大便機理的簡釋,上面說了脾陽能挾胃陰上行,同樣脾陽也能挾胃陰下行。我們大便就是脾陽挾腸胃之陰(大便)下行,則大便下出。當肝脾之陽炎上太過,則胃陰(大便)也上而不下且燥,那麼用大黃等瀉一下肝脾之火,則脾陽相當于下行,引脾陽下行則胃陰大便也下出。看我的圖箭頭很明了。 還有我們大便時仔細體驗一下我們的呼吸,我們大便出來時大多是吸一口氣然後往下憋,吸氣則脾(陽)氣下降于腎、納氣,此時胃腸之陽氣往上收肛門上縮,此時胃腸之陰大便往下拉出(實是縮吸之脾陽之氣往下推動),拉出後會呼出一口氣覺暢快。 3,對出汗機理的簡釋:汗是什麼,汗為心之液,即心肺胃膀胱之陰,出汗是肝脾腎心包之陽挾心肺胃膀之陰往上往旁升散過猛而汗出。 如何證明,呼吸肝與腎,我們吸氣等于腎納氣,呼氣等于腎不納氣則腎之陽氣上浮而出,我們跑步等劇烈運動之後,氣喘呼呼,吸少呼多,呼氣則腎氣(肝脾腎之陽)往外發越,即肝脾腎之陽挾心肺胃膀胱之陰(汗)往上往外而出。 看我的圖很形象,那麼桂枝麻黃發汗的機理也一樣,麻黃桂枝等能升散肝脾腎之陽,則肝脾腎之陽挾心肺胃膀之陰(汗)升散而出。說深一點,心陰升散則心陽相對降縮,心陽心髒空間收縮,則往外泵出心陰營血而升散汗出。 那麼止汗的機理也簡單了,龍骨牡蛎附子等降斂肝脾腎之陽,則肝脾腎之陽挾心肺胃膀之陰(汗)而降斂則汗止。說深點,既然心陰降斂,則相對于心陽升擴,心陽心髒空間擴張則心陰(汗)營血回流于心髒而汗止。所以說,桂枝加附子湯能治療發汗太過而汗出不止,為什麼要加附子,單桂枝湯不行嗎,不行,因為附子偏溫裡能降納陽于裡于腎。而衆多解說說附子實表之類,附會粗說罷了,要說對也轉了個彎了,沒有在腦子成像透解其機理。 所以桂枝加龍骨牡蛎湯能澀精和止汗就不用多說了吧。為什麼澀精,龍牡降斂腎陽,腎陽降那麼腎陰精液自升而不下流而澀也。這能在腦中成像透解的,而不是跟風而記其效,對其機理不能形象演練。 4,對溫脾攝血機理的解釋,人們都說脾攝血脾統血,但是隻流于記憶,對于如何攝血怎麼在腦中成象透解其機理則茫然。脾之陽升 則脾之陰血降。脾之陽降則脾之陰血升。故用炮姜甚至炒黑一些,炮姜能溫斂脾陽,炒下微黑,苦能斂降,脾陽溫降則脾陰血升而血不下流。附子能溫降脾腎之陽故黃土湯用之也能止血,再有,脾陽降斂,而心陰(外溢之血也能)降斂,為什麼看我的圖的箭頭。 5,對小便機理的簡釋:父母讓嬰兒小便時多用嘴吹出氣來 噓噓噓的吹呼出氣以讓小孩快點小便,人小便出來的時候一般是呼氣為多(小便時自己感受),所以有種功法是小便的時候牙齒緊閉以防呼氣瀉氣太過。 大便時候吸氣多而小便時候呼氣多,亦可證大小便時氣機是大緻相反的,為何小便呼氣多,呼則相對腎不納氣則等同腎陽氣上升,則腎陰(小便)往下尿出來。 (可看我圖上箭頭參證)又可推出小便和出汗機理有些相像,因汗出也是人肝腎之陽外升,人運動後為什麼會氣喘噓噓而出汗,蓋脾主四肢,氣喘呼出多,如脾腎陽氣升散于外,脾腎陽升則(心胃膀胱陽降)則心胃膀胱之陰(汗)升散于外,而汗出。 故亦可推麻桂升散脾腎之陽則能發汗,而附子、龍骨牡蛎能納降脾腎之陽而斂汗,所以桂枝加附子湯能治汗出不止,所以桂枝加龍骨牡蛎湯也能用于治療出汗盜汗多等。 茯苓利尿(腎陰)降,則有些等同于能升脾腎之陽之意(有點類似桂枝,故有個經方桂枝去桂加苓術去濕也能解表),故茯苓能去(降)脾腎之濕,白術甘苦,有降意,能降脾陽,則相對能降胃陰(胃濕),故白術能降胃陰去胃濕。能降胃陰(大便)故有報道多用白術也能使得大便增多,此又一證明。 題外話,人忽然受驚恐之吓會出現心悸心砰砰跳,恐則下氣,脾腎之陽降則心陰降斂(心陰營血猛得回流觸心,心髒如受一擊),受吓那麼人體需要立馬反抗調節過來則使脾腎之陽升(或用桂苓助)以使心陰(血)升散加快則心跳加快砰砰跳。脾腎之陽升,則腎陰(尿)降,此時可能吓出尿。 那麼同理,為什麼一些降斂腎陽之品如縮泉丸能縮尿,因為腎陽降斂則腎陰(尿)升,故而尿縮。為什麼?看我的圖的箭頭自己去演練,很簡單。當然也有降斂之品本經說利水的,比如芍藥,芍藥其實是補津液斂了津液使得,尿的源頭津液增多,膀胱有尿,顯得多了些。轉了個彎而已,其利尿作用應不是很強。 6,嘴巴牙齒緊閉鼻子猛的一吸氣口水會增多的機理簡釋:馬上做個試驗,舌不抵上颚,嘴巴牙齒緊閉鼻子猛的一吸氣,口水會增多,如閉着的嘴也往裡一縮吸,口水馬上出來會更多,為什麼口水道家說是長生酒?看我的圖,吸則,肝脾腎任脈之陽降斂,(心開竅于舌)心肺胃膀胱之陰液,由浮散而變得凝聚聚集,口水變多。 7,人饑餓時機理簡釋:我這些天考慮了人體 吃飯 的氣機變化,人餓是人體什麼氣機在起作用,人吃飽了不餓了又是什麼氣機在起作用。很有意思。可以聯系到糖尿病。聯系到龍骨牡蛎鐵落 代赭石 這些墜重藥。 看我的圖。人的吃飯進入胃裡 就有如胃陰進入胃裡。就等于胃陰降,我以前推出過的,胃陰降則脾陽降。那麼要胃陰升發敷布出去,那麼就需要脾陽升發,來消磨食物(胃陰),脾陽升則胃陰升,人之所以會饑餓,是因為胃陰(食物營養)少,不足以更多得再胃裡因重力原因使得胃陰下降,降斂脾陽,那麼脾陽則相對升發,脾陽升發,則出現饑餓感覺。 出現饑餓感則需要胃陰(食物)吃進來下降。吃食物到胃裡,食物(胃陰)下降 則脾陽得下鎮(而不餓),而脾陽又上升以消化食物(胃陰)使得胃陰(營養)上升敷布.代赭石這種或者說 龍骨牡蛎為什麼能鎮潛肝脾腎之陽,其實也簡單,這些重墜之物(胃陰)進入胃裡有如,重力大有如胃陰易降,胃陰降則脾陽降,肝脾腎之陽得以鎮潛,。 8,中下焦寒浮熱降論及肥胖機理:其實也是簡單的陰陽變化的道理,打個比方一個脾寒濕,人但知脾寒濕則脾陽不升,而少知脾寒濕阻也會造成外面之陽難下降于脾而脾陽不降納于腎而成陽浮。也就是說寒濕可以使升降都出問題,或者說使功能緩慢而使得升降緩慢弱。可能造成(陽難歸脾)脾陽難歸而浮,也可能造成脾陽不升而斂。 但是脾之升降功能已弱。也就是說可以是脾陽難降又使脾陽難升而稍稍浮于半空。故遇寒則脾陽降而往下但又難降斂、則又反沖上于半胸,則脾陽挾(心下)胃陰(飲)上沖嗆心而咳。故小青龍治外寒内飲。多用升發脾陽之藥而使得飲散又使表閉得解而減少外壓而使得脾陽易降(抑揚之道),脾陽得降則心下胃陰(飲)難上沖而咳止,若用上附子等則直接使得脾陽降納于腎,而麻桂等随是向上發散藥 開了表閉之壓一樣能使脾陽降,所謂是殊途同歸。 注意需有病阻則并擋之。平時用之慎重,莫犯虛虛實實之弊,此變細微化之機不可不知。脾路變成肝和腎也差不多。 再補:同理脾寒濕(肥人)遇外熱則易出汗,乃是因脾寒濕弱阻,陽難内歸,使得脾(腎肝)陽浮于外,遇到熱則陽更浮,脾(腎肝)陽浮則挾心胃膀胱之陰(汗)而出則汗多,此又是肥人之多汗之義,那麼又有人說,陽出于陰(陽浮)則醒,可肥人陽浮為什麼還大多還喜歡睡或者容易睡着,要知此虛陽弱陽浮也,再加意念稍牽引則易昏睡也(前已證脾寒濕升降都偏弱也,此取升難而偏降)此又肥人多汗之義也,以上看似矛盾之處實又能統一以貫之也,不可不細辨之。變化之機、運用之妙,在乎一心。 9論氣難旁流:人除手足之外實如一圓球也,唯留上下七竅,七竅之中孔竅大者唯上面之口鼻與下面之肛門。人受傷寒外感等以至于人球之表閉塞,氣難以旁流于人球之表,則所聚之氣自會往球之上下孔竅走,氣往上竅之口鼻走則可能鼻鳴或嘔吐,氣挾津上出則成涕,挾胃中之食上出則嘔吐。麻桂小柴等湯是也, 氣往下竅之肛門走,則可能成拉瀉。葛根、芩等湯是也。 導引體證氣機論對生活中各種人體機理的解釋暫時說這麼多,有何疑問再做解答。今人多執彭黃圓動之說粗論升降、硬搬五行地支,隻知脾升胃降之重要而不知脾降胃升之重要,但知髒腑是對陰陽,而不知髒猶可分陰陽、腑猶可分陰陽,不知分中有合,對彭黃圓動矛盾處多含糊帶過。大多數人暗裡用之多年,一下抛棄,又暫沒有一個新理論出來運用,所以就那麼偶爾用着圓運動思維去解釋一些機理。其實有時侯未必如圓運動那麼運動,但也有效多是經驗。經驗之效,未必如你圓運理論那樣動,比如有的人經驗就套條文。見效了,你歸納機理認為可能是那麼運動的。 自從呼吸悟機後,敢笑彭黃升降違。 胃氣升時胃陰降,脾陰降處脾氣飛。 胃陰脾氣随呼上,脾氣胃陰共吸歸。 杏道斬麻傑何在,長桑誰與飲上池? ----以上為晶至堂堂主理于丙申年冬 因與吾之導引體證氣機論有點接近(即反對元禦胃上逆就不好,認為胃陽逆脾陽降有時也好)的人已經仙逝了,他就是清朝火神的祖師爺(鄭傾安)的師父一代儒釋道都通的大儒劉沅劉止唐先生。盡管他沒有提出我說的升降新論,但是他以懂丹道實修的修為來提出隻一根筋脾升胃降的片面不合理之處,也算是知音了(但他徒弟所創火神一派也未必明了)。 下面是他的原話:“黃坤載亦有可采。在言脾胃。然不知先天。豈有不明先天。但治後天。可以為法者。伊處處有胃。由此去悟。元氣在胃。一個陽藏在脾陰。豈非元氣。下通腎。豈非由下而上之先天。如何專以胃逆為言。且天道用逆。人身則順。性功以逆為貴。以合天道。醫道亦以逆為貴。以象先天。此言培養之法。非是已受外邪然。上下相通。治法亦有治往下者。但非黃氏所謂耳。” 圓運動隻重左升右降、肝升肺降。那就等于隻呼不吸一樣,我批判了多年。人們以太陽東升西落為反駁,以為堅定不移之理。然人之内髒有五而太陽隻有一個。如以太陽應肝,月亮應肺,那麼太陽出則肝氣升,太陽出而月亮落則肺氣降,此為肝升肺降。那麼傍晚太陽落肝氣降,月亮出肺氣升。多少年來說肝升肺降左升右降就好的,真是太粗太迷糊,…·大家想想我剛剛的話颠覆中而有緻理。此不明何以言升降出入,何以言實修養生、丹道修行,乃至易筋洗髓、脫胎換骨? 每見有人強調“左升右降,肝升肺降”才對之時,我就覺得粗陋到極點,此說不知何時所起,于中醫中流傳甚廣。然不能說他們不會看病,方證對應經驗仍可取效但未必如其所想那麼升降。 左升右降肝升肺降乃陽氣浮散,呼氣耗精之說也,于瘦硬多郁之人尚适合,而于精耗陽浮之軟人肥人隻能加重不适合。 也能說明其不知用實修導引、不知用身體經絡去印證也。取太沖穴不是引肝氣下行嗎?何老以肝升才對而言之?而衆多中年虛肥、皮肉松軟之人,無不是肝氣升耗精大過(則肺氣升之不足)之人。其于經絡上的表現是大腳趾側的腳掌厚肥更明顯(肝經所過處的大腳趾太過升旺)手小指無明指側的手掌厚肥明顯(小腸經厥陰心包經三焦經所過處的小指無名指太過升發,其經氣過旺)而手食指拇指相對短無力(肺大腸經處過之處的拇食指不旺,着力不多,因為被肝心包三焦經過旺之經氣所盜耗過多)。 肝木旺升發太過則耗精,則肺大腸經的氣升之不足。腎的精氣不斂,被肝木耗散,肝陽浮而少收,收束力不足,肌膚松弛而軟,虛浮肥腫不複年少精足之精緻緊緻也。 肝不升其實乃肝郁之别稱,肝郁久反反抗而郁發,仍會肝氣過升,此時之肝升不過乃解郁之别稱,解郁後,仍能使肝氣透而複降也。 何為力,能負重者為力,負重多則力大,能收束(負重)地升發方為有力地升發,為硬為力。肝氣能扛着收斂(負着重)去升發方為有力地升發,如肝氣收斂(負重)不足,則其升發終是無力地升發,乃虛陽,虛而無力之浮陽也,難以負重扛着收斂而外發,應之皮肉亦松馳。 故健身房負重煅煉亦是此理,負重扛着重物而能動,是為有力,使身體氣力凝集(收斂則氣集凝聚)凝聚地外發,把重物扛起來發動起來。故龍牡、鈣片之流同是此理,澀斂凝集精氣則骨亦密,氣亦密足。 所謂重可治怯,重(龍牡等質重之品)可斂浮氣浮陽,使肝氣可負重凝聚地外發,密集地而發,則氣力自足,因能負重故有力,力足則硬足而不軟,則自然不怯弱也,此“重能治怯”之俱體形像之機理是也,而非徒然死記不究其所以然者也。 然本是虛陽而浮之人、其陽本虛不足,驟然一斂,則其表處他處之陽反更弱,發之不足。而己收于裡反增滑洩,此時當桂枝甘草之品益其氣發其陽,與龍牡等收重同用,則一收一升大氣一轉其氣乃散。故此中之微,不可不辨。故“負重收斂地外發”才是力,如陰陽相吸,有吸引力。 膽氣要溫升,肝火要降。所以有溫膽湯之說。枳實等清降肝則膽自(溫)升。故千金方取名溫膽湯、而其中無什麼溫藥。為什麼我想的和常規幾乎相反。所以幾乎不想不敢交流醫理了。怕打亂人們常用之理而無所适從。但殊途同歸。他們認為降膽升肝,那麼方對證也會效,隻是未必那麼動。故殊途同歸………,然孫真人何以溫膽而名之。則吾說相應也! 接下來更激進更實用更有說服力的觀點,足以證明圓運運隻重肝升肺降的片面,因為一樣用我們的手指經絡可驗證體證。

用經絡再扒隻強調肝氣升 肺(膽膀)氣降的片面謬論的皮,其實肝氣升肺氣降是人呼氣元陽浮出、汗出的狀态。外感排邪時還可。而肝氣降肺(膽膀)之氣升反是(肝)氣收斂而肺氣膽氣升充、底氣充足之表現。

以經絡論,下面圖中紮馬步時為什麼拇指食指張開而中無名小指彎曲?拇食指為肺大腸經所過,伸張開則氣力易貫注于肺大腸二經。肺大腸之氣易升張貫充。是為肺氣升則等同于肝氣斂于下焦丹田。少腹縮斂如有腹肌般氣密。中指無名指乃心包三焦所過,彎曲,斂厥陰心包肝經之經氣于下,則肺氣自易升充。他們升降相反的。肺又主氣,下丹田亦氣之海。此手勢紮馬步會有全身力貫的感覺。此為知其所以然也,而不是隻跟風。知原理甚至可自創招勢而達鍛煉増氣之效。

再一圖我提及了,人手指與腳趾是相反對應的。即人大拇指對應的是小腳趾。小腳趾乃膀胱經所過,肺膀又相别通。故加強手拇指之氣則自然也會加強小腳趾之氣,也就是小腳趾也更容易力貫注。小腳趾在人體最外側,小趾力足則馬步自然會更穩。故有的人馬步時雙腳微微内扣,其實是為了使小腳趾更容易受力。

詠春拳馬步内扣得更明顯。此為知其所以然了。小趾力足則升降自如,手拇指肺經也易力貫升擴,肝氣斂于丹田底氣足。則發力時更有源。上下貫通。此為知所以然。可實證是也。故武術佛道中各種手勢深有旨趣。有時一個簡單手勢即可調氣。不虛也。熟經絡升降之妙,簡單幾個姿勢不用藥也可達到補氣之效。

故多豎大拇指補氣之效不下黃芪。且緊張時能使氣沉而定。當人看到振奮的事,會豎起大拇指,則自己也會氣足。被同化到打了氣的感覺。其實亦深含至理。或許最初是被振奮到打了氣自發豎大拇指。久之成一贊人的手勢了。其餘十指之妙不一一細說了。此皆實證而非空說,古語雲不明經絡,動手則錯!

衛氣分營血分,不關圓運動一點事情,這是圓運動超緻命短闆,比如肝三焦肺經等氣分熱用栀子黃芩百合等,而營血分熱用丹皮雙花紫草等。這氣血分的區别能用圓運動解釋嗎,跟肝升肺降有何關系?關于藥性以後用“發””傳'說再細解,因為同是涼藥,有涼上和涼下之别,所入不同,區别很大。 以上幾圖,又為吾以前日記所發之圖。人雖都有十指,但每個人的手指長短的比例不一樣,造成了每個人的不同體型與體質。 其中五髒氣血精氣的旺衰可一望手指而知的,大道至簡,可切實地去用好的。經絡就派上用場了,很簡單。不明經絡動手便錯。 但是知經絡所在而不知髒腑經絡的真升降,僅知圓運動的肝升肺降而不知肝降肺升的重要性,則仍是迷糊硬記,迷茫百猜什麼六經茫茫沉淪讨論,可為一歎,到不了一通多通的層面,更别說随時随地行氣導引運用自如了,當然死記可能有偶有所效,終難一統一簡。 舉一小例,比如越虛肥或膚軟精耗之人的食指很短,比無名指短。因為食指大腸經(金)所過,無名指三焦經(火),是為肝心包三焦木火過于升旺克肺大腸之升,肝心包三焦木火升發太過則人膨大虛肥,縱不肥也皮膚軟散少力。 反之瘦人或膚緊精壯人的食指相對長,和無名指一樣長或更長。則食指大腸經氣足,金精足,皮膚收束好。氣力足,………,就這麼簡單到不能再簡單,那麼理明,則導引行氣也就很自然地也很簡單了,不展開了,應還是少人懂,放不下以前的知見。 至于手指與腳趾的對應更有趣。拇食指對應小趾無名趾,大腸經對應膽,肺大腸經經氣不足則膽氣也會不足。肺大腸經氣升發不足,膽氣升發也不足,則肝升過足,這不是圓運動的肝升肺降之說嗎,反不好?對,肝氣過升肺氣過降是升發太過而精氣肺氣過陷,乃氣不足的的表現。 由導引體證升降論,又可以推出吾之陰陽脈法如下一段(可以跳過不看) 我發現自古流傳的常規脈法有誤不全面,對應髒腑很多都對應反了,或者說他們未細分陰陽,比如腎分陰陽,左尺應腎陰,右尺應腎陽,這沒錯,那麼其他髒腑為什麼不分陰陽,我認為也可以。 比如常規脈法說的對應隻是髒腑的陰,左寸應心包我認為隻是應心包之陰,右寸才應心包之陽,而右寸應心肺,我認為隻是應心肺之陰而左寸應心肺陽,左關應肝我應為隻是應肝陰而右關應肝陽,右關應胃隻是應胃陰而左關應胃陽。 為什麼這麼對應,現實上也看得出,比如表閉無汗高燒的病人,往往右寸浮而左寸不浮或沒那麼浮,右寸應心肺陰汗,(也應心包之陽)心肺陰汗聚于表而出不去反應在脈上右寸浮。 還有一種情況,如熱邪陷裡的,心包肝腎之陽熱内陷的往往右寸不浮沒那麼浮而右關右尺很浮數,而左寸浮。這種情況我臨床也遇到過,往往是淤熱陷裡,皮膚瘾疹,後用連翹升麻等升陷(血分熱則加生地等)透邪,病解之後則右寸始浮,而左寸平。且右寸浮的發熱耳多不紅(肝腎),右寸不浮而右關尺(肝腎之陽)浮數是邪熱内陷之後耳反紅(腸陰與肝腎陽熱陷),透邪後右寸浮後耳紅亦解。此吾臨床所見所驗。 (肝腎心包)陽浮者往往反應在右寸而非左寸,中年以後肝腎下虛陽浮很多人右寸大于左寸,除非陽熱陷。吾之陰陽脈法,有點颠覆,大家常說的常規脈法我認為其實對應的是髒腑之陰,而陽則需颠倒,即左關常規應肝,我覺得應肝陰脾之陰,即右關應胃陰(肝脾之陽),左關應肝脾之陰(胃陽),左寸應心包之陰(心肺之陽),右寸應心肺之陰(心包之陽),左尺應腎陰(大腸之陽),右尺應大腸之陰(腎陽)。要明陰陽脈法,并加以運用,必須先明吾之導引體證氣機論 ,也許有黑闆當面演示講解會更形象透徹易懂吧,其實内容文章雖常,但是理解後是極簡單而實用。 吾批圓運動之片面,可這會波及傷及大多數學中醫的人,因為他們大多有意無意中是在用圓運動理論解釋經髒氣機升降的,除此以外他們找不到更合适的理論,所以隻有選或默認圓運動理論了。所以當說到他們常用的圓運動理論大部分錯到離譜時,他們會無所适從,有的甚至是德高驗豐的老師,因為我說其理論不好,但又沒提出詳細的對的理論,所以在此文比較詳細地寫出。而且全用身體去驗證的,有如内證,用切實的身體經絡感受去驗證。且能很好地指導臨床與養生調息導引。當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時,人們讓為他是叛道。但我要說明朝以前無圓運動之說,禸經也未提及,伱們認為呢? 弄中醫不懂補氣為何物(死記補氣藥不算懂要深知身體補氣後的感覺與大緻形象地運行軌迹才行)是有點可悲的。越來越發覺經絡髒腑的重要,真的,藥乃雜氣不能那麼精純地到某經髒。如到肺經肺髒。 而我們直接通過我們的意念把氣引到經絡引到肺經肺髒上,這是很純的。或直接在肺經上針灸,加強其經氣。而用補肺氣的藥,不一定隻入肺,更可悲的是很多中醫不知補肺氣為何物,補肺氣時這個氣是怎麼運動的,誰來談一下,用圓運動也有解釋一下補肺氣是哪個升哪個降。腎氣也一樣,那籠統地說補氣又是什麼?這是你隻要用了補氣藥,腦袋中必然會有那麼一想的,說出來,難道也是含渾含糊,再簡單一點補氣是什麼,怎麼升降的?補氣補的哪髒之氣?還是不考慮升降而可升可降補的是全身之氣?更可悲的是,不知髒腑經絡之間的升降相制的聯系…… 又會引伸到吾發現的内經中幾乎失傳的“發”“傳”表裡别通開合樞學說了,後面的文章再細說。 比如肺經別通于膀胱,升降又同向(為何同向,以後細解)那麼補膀胱經也能補氣,如肺經過大拇指,而膀胱經過小趾。所以馬步時小趾内扣氣貫,而大拇指也易氣貫。所以合谷穴也能補氣。與之x對應的,足臨泣也能補氣,很多全息的地方。 導引體證氣機論很重要,當你明白機理,指導實修,正确有效的導引後體會到年輕時的感覺時,久之你會移形換骨,但要維持住,要時間和功力的,我初嘗甜頭,尚需行持,否則易倒轉。 因為自己身體通過很簡單的調息導引經氣後發生過變化,每天注意幾秒,一兩月時間少腹從凸軟肥大到變小,身邊人有過小驚訝,說沒以前那麼粗肥了(盡管現在臉仍一臉胡渣肥),人身不同經絡中氣的多少比例的不同也會造成不同心境性情,我是通過導引後以自身經絡的切實感受(類似内證,不内視而内視)入門的,然後你漸漸會發現很多與常規中醫理論有區别的實用理論,自成體系。 等于由丹道入醫道(雖暫非純高級的丹道,但我們以意引氣到各經髒時,身體和心境是有變化的,也類似内證丹道了),會發現常規流傳的中醫理論哪些錯誤哪些有不足,因可用身體去驗證,人生無非一口氣,看你怎麼把這口氣用好,慢慢你會用身體開悟,而不是隻用心開悟,要自身身體有感覺,較旺的氣導引到不同經絡時身體的感受是有力無力,心情氣息是浮是定是急是安穩?一般心悟後身體也會漸悟,或反過來,或同時出現。相依的。 其實很簡單,你身體體驗了氣足的感覺,是什麼經絡較旺。那麼看到氣不足的病人,你就把你那感覺複制到病人身上,怎麼複制,通過調一樣的經絡,就這麼簡單。自身身體未感受氣足時經絡的感覺,而去治氣不足的病人,隻有用意識根書上所說去猜去治,偶有所中,但是不深刻。 中醫袪邪治明顯的外感等病容易,真正調形使肥者瘦、瘦者肥、弱者壯,老者年輕,經絡骨肉長短變得美容,是做得到,但是稍難。為什麼?因為邪去,身體正氣與經絡長短旺衰非立馬就協調,要點時間!

玩自己身體是最有意思的,捏大捏小捏成何樣?要知方法就有意思了,但具體方法日後詳談。且這個捏不是用手,而多是用意用氣或不用意!捏到自身滿意定型為止,乃至不捏而捏。也等同修道,祛病邪隻是修行的基礎,開始,隻是輔助修行的前提,所以叫《輔行訣》。而吾之導引體證氣機論也許有黑闆當面演示講解會更形象透徹易懂吧

一氣周流有中醫人體氣機圓運動機制

中醫愛好者們,經常會遇見一個概念,就是一氣周流。

何謂一氣周流,就是關于人體氣機運行形态的一個描述。

那麼到底是怎麼樣體現出來的呢?

一氣周流的理論體系來自清代著名醫家黃元禦先生,老先生在著作《四聖心源》中明确的提到:一氣周流。

黃元禦是一個學識豐富的知識份子,儒生,知識儲備量非常大。

對人體病理,天人合一有深刻的體悟。

人體的氣機循環左升右降,中氣斡旋,是一氣周流的理論模型,并非僅僅是一個抽象的理論模型,它是一種真實的境界,更是一氣周流的真實寫照,不僅人體是如此,天體運行,天地的運作,太陽月亮的升降也是如此,所以說是天人合一的真實描述。

人體一氣周流是如環無端的,是一氣,是不會停止的,不由任何主觀意志為轉移的。

這一氣像太極一樣,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重重疊疊,無窮無盡。

一氣也是這樣,一氣的客觀存在性,甚至其範式理解之後,可以進行量化分析,可以分成五段,對應五髒之氣,對應五運,也可以對應六氣,

如果分成十二段,就是十二經脈之氣,對應十二時辰了。

一氣可以分到無窮無盡,陰陽之中複有陰陽,合起來不過是一氣而已。打開以後可以分得很多很細,什麼營衛氣血,上中下三焦,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左升右降,中焦斡旋,可以分成很多種,但都是一氣的變化,都是一氣的不同形式。

大家可能覺得很抽象,那就用大自然的運行機制比喻來說明這個問題,更加容易理解些。

其實,這是很具體的,一點也不抽象。

傳統中醫也是建立在客觀的理論模型上來建立的,并不是憑空想象的。

就像經絡,在靜坐冥思中感應到經絡穴位的客觀存在,也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

氣機對應有固定形狀的物體來說,可以理解為一個極限的逼近理想狀态的氣(氣機)存在。

在數學上,這種的存在形式就無限的接近圓形(球體)。

那麼,如環無端的運行機制就有了實際的平台支撐了。

人體的氣機為什麼是左升右降的,天地的運行也是如此,這就是天人合一,過多的言語都是畫蛇添足,這裡就用粗淺的語言來盡量描述精湛的客觀理論。

圓運動的氣機升降與代謝疾病

一、圓運動的氣機升降:

健康的人體是一個有條不紊的圓運動,升降有序。東方木氣生于北方腎水之中,至南方變為主蕃灼的君火之氣,火氣在外發揮正常的功能,維持人體的新陳代謝,但火氣最終必須下降到土下的腎水之中才能成為下一個輪回的根基,火氣的下降需要兩個重要的作用,金氣正常的收斂和中焦土氣健運的作用。東南西北中五方,木火土金水五行各自發揮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是人身正常圓運動維持的基礎。如果病邪存在,則圓運動不圓,升降紊亂,各種疾病從生,代謝綜合征便是其中之一。

圓運動中的東、南、西、北、中五方對應人體氣機升、浮、降、沉和相對靜止的五種不同的運動狀态。《素問》曰:“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又提到:“木金者,生成之始終也”,在現在的研究中,東西方作為陰陽氣機運行的道路較多的得到了人們的關注,因為升降有序自會浮沉有度,升的極點即為浮,降的極點即為沉。明白氣機升降之理則明白整個圓運動升降浮沉之理。氣機的正常升發離不開東方木氣正常的疏洩作用和北方正常的寒水之氣。水生木,北方腎水是木氣升發之根基,此水是人體生命的根本,容不得一絲寒邪,須是溫暖之水,才可以生木氣,生萬物。氣機之降主要是指南方火氣正常潛藏到土下的水中,這個過程需要西方金氣和中央土氣正常的生理功能。衆所周知,西方秋金之氣主肅降,除此之外還需要有中央土氣正常的健運功能,火氣之潛藏才能順利完成,因為隻有肥沃平坦的厚土才能藏得住金氣收斂的火氣,貧瘠的薄土不能發揮這個功能。下降到土下水中的火氣包于腎水之中,降極而升,又開始新的一輪圓運動。

二、代謝綜合征的發病原因:

1.人到中年,天道使然

研究發現,代謝綜合征的發病人群一般集中在中老年年齡段,在《泰安市健康查體人群代謝綜合征患病率調查》一文中,鄧仰欣、孫田歌等發現:代謝綜合征的發病年齡高峰分别為大于75歲和65~74年齡段。《素問·生氣通天論》曰:“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就一日而言,日中陽氣最盛,日中以後,太陽西斜,陰氣漸生而陽氣漸衰,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對于人的一生而言,青中年時期相當于一日中的中午,陽光燦爛,圓運動之力較強,故身體健壯,疾病少發,中年以後,陽氣虛衰,圓運動之力減弱,感受七情六淫之邪則升降紊亂,故疾病顯現。所以說代謝綜合征的發病年齡在中年以後,這是與天道相應的。

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近年來,人類生存的物質條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炎熱的夏季不需要忍受酷暑的炙烤,因為處處都有空調,更可以享用冰箱裡剛剛拿出來冒着冷氣的水果、冷飲、涼茶,一爽到底;不論去哪裡都不需要走路,因為有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夜生活豐富多彩,夜總會、電腦、電視都可以輕松陪你通宵,人們已經忘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便快捷的物質生活給人們帶來了享受也帶來了疾病,越來越多的疾病發病呈年輕化趨勢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是分不開的。同樣,代謝綜合征的發病與生活方式有很重要的關系,日夜颠倒的生活,擾亂了圓運動的規律,空調、冰凍飲食、涼茶損傷嚴重損傷中央土氣,中焦陽氣受損其運化水谷精微的能力産生障礙,喜食肥甘厚味,進一步加重了脾胃的負擔,且運動過少。最終導緻中焦升降失常,代謝紊亂。

三、代謝綜合征的病機: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圓運動正常氣機的升降依賴于五方之氣的生理功能,木火土金水對應于五髒的肝心脾肺腎。從圓運動升降紊亂的角度來分析代謝綜合征的病機,主要有:肝腎陽虛、脾土虛弱和肺金不降,現簡述如下:

1.肝腎陽虛:肝腎陽虛對代謝綜合征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單純的

陽氣不升,陽光普照,寒冰才能融化,因為肝腎陽虛,陰寒過盛,肝腎之陽氣被寒邪抑制,不能通達于外,這種狀态下人體就好比寒冷的冬季,陰寒難化。肝腎陽虛,陽氣不升,下焦運化失司,垃圾不能有效排出,在該證中為尿微量白蛋白尿和高尿酸等。二是因為腎陽虛不能生肝木,肝木之根不足,導緻水不涵木,木氣疏洩過度,與寒濁之氣直沖于上,出現頭暈、高血壓等。

2.中土虛弱:中土包括脾土和胃土,脾主升,為濕土;胃主降,為燥土。

脾胃之氣燥濕相濟、升降相因,自成一圓運動,在四季五方整個的圓運動中它位居中央,起着重要的斡旋升降的作用,尤其是火氣的潛藏需要肥沃厚實的土氣。中焦脾胃主升清降濁,攝食水谷,運化水濕,中土虛弱,水谷不能轉化成精微物質則停滞于肌肉、四肢、血液,成為緻病的痰濁濕邪,可表現為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素問-五運行大論》曰:“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因為中土虛弱,升降紊亂,不能升清降濁而緻使各種病理狀态的出現。比如高血糖狀态,血液中的血糖高,成為緻病因素,但是真正需要糖分的末梢部位卻因為缺乏營養,出現麻木、傷口難以愈合等症狀。

3.肺金不降:火氣潛藏到土下的水中離不開肺金之氣肅降的作用,筆者在

臨床上發現,有些代謝綜合征的病人表現為口幹、口苦、口臭、舌苔黃濁膩的熱證,結合四診其它資料往往發現,此熱為假熱,因為病人口幹苦但不喜冷飲或不喜飲水,或有疲勞乏力、大便溏、大便初硬後溏等。這是因為寒濕過重阻礙金氣下降的道路,火氣不能下降所表現出來的虛熱,這時隻要用溫陽散寒祛濕的藥物掃清下降的道路,往往取得滿意效果。

三焦通暢、氣機通調,與所謂的圓運動,都在于調暢整體氣機,恢複自身機體的運作,中醫人切不可忘整體觀。
越來越覺得,治内郁内腐之證,保持表氣通暢十分必要。
一來,表通方可天人相應,體内一氣周流方得自然氣化之助;
二來,表通方可緩解“内壓”,體内邪正郁滞結聚将變得“松散”,在此基礎上對其疏導将事半功倍矣。
農村置于陰僻角落的柴堆常有郁氣腐敗之虞,而農人解決的辦法是:首先把它們挪移到開闊通風之境地,即置于“光天化日”之下,其次再把柴堆疏散開來。柴堆的郁悶腐敗和人體的内郁内腐何其相似乃爾。
于人體之證,開通表氣乃相當于農人把柴堆置于“光天化日”之下;而疏通之法則似于農人把柴堆疏散開來。
汲取生活經驗而上升為中醫診治智慧,是一件既有趣又有效果、既有方法論意義又有實踐價值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就像南北通透的房子打開窗戶,氣流才通暢,才會空氣清新而神清氣爽;人亦是如此,隻有三焦通暢,氣機通調,表裡皆無障礙,才可正氣周流無礙,何郁何腐之有?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