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天前一顆代号為“宇宙-2422”的衛星從太空以22馬赫速度極速沖向地球南太平洋上空,衛星在與大氣高速摩擦産生的極高溫下直接被氣化,僅有少量零件墜落大洋。
衛星再入大氣層
經查證得知這是一顆名副其實的戰略衛星,宇宙-2422是俄羅斯眼睛-1系列紅外預警衛星,衛星長2米,直徑1.7米,總重2.4噸,整體呈筒形結構,配置有大口徑紅外光學望遠鏡。該系列衛星工作時一般有9顆衛星聯網運行,它們各自運行在遠地點4萬公裡的大橢圓軌道上,重點監視北半球地區。
紅外預警衛星是真正的大國重器,放眼世界具備獨立研制此類衛星的國家不超過3個,其研發難度甚至比洲際導彈還要困難得多,其作用在于為己方延長至少15分鐘的戰略預警時間,在以分秒為單位的戰略攻防中15分鐘足以決定一場戰争的勝負。
紅外預警衛星可以偵測導彈尾焰
它能在廣域範圍内對敵方彈道導彈從起飛至戰鬥部分離的主動飛行段進行被動監視,紅外預警衛星可以根據導彈尾焰以及尾焰與周圍空氣形成的高溫輻射定位目标。
令人唏噓的是,墜落南太平洋的宇宙-2422衛星是俄羅斯眼睛-1系列紅外預警衛星的最後一顆,而它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失效。此次墜落意味着眼睛-1系列預警衛星已經正式成為曆史,同時也表明俄戰略預警系統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發展危機。
紅外預警衛星
眼睛系列紅外預警衛星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首顆試驗星入軌以來,已經連續發射部署近90顆規模,而如今卻是一顆都沒有。與眼睛-1大橢圓軌道紅外預警衛星聯網工作的還有“預報”系列紅外預警衛星,後者部署軌道是距離地球約3.6萬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遺憾的是預報系列衛星也已經消耗殆盡。
接替眼睛-1與預報系列的是2015年11月開始部署的“凍原”系列紅外預警衛星,然而截止目前它僅發射了3顆,雖然衛星功能有所增強,但對于全球監視需求來說是杯水車薪,距離十星組網計劃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俄最新一代亞爾斯陸基導彈
戰略預警能力缺失将極大削弱俄戰略反擊能力,為什麼俄羅斯可以容忍這一切呢?
眼睛-1與預報系列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産物,那一時期俄制衛星由于星載元器件水平較低,導緻在軌壽命都很短,通常一到兩年就會失效,眼睛-1系列近90顆衛星規模中僅有一顆工作時間達到了5年。
俄航天器壽命普遍較短
使用壽命短就需要大量發射組網衛星彌補,而俄羅斯由于衆所周知的原因,綜合國力在很長一段時間内沒有緩過勁,導緻沒有足夠的财政能力支撐規模龐大的衛星組網工程。
作為誕生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國度,俄羅斯現如今在軌衛星規模已從鼎盛時期近千顆之巨縮減為現如今的一百餘顆,其在軌衛星規模隻有我們的二分之一。
格洛納斯衛星70%元器件靠進口
上世紀九十年代分家以後原本就落後的衛星配套産業鍊又被二次瓜分,以至于現在俄羅斯諸多衛星産品高度依賴進口航天級星載元器件。以格洛納斯導航衛星為例,超過70%的元器件都需要進口,今年8月負責格洛納斯衛星制造的列舍特涅夫信息衛星系統股份公司派出來華采購團,他們将從航天科技集團九院大量進口航天級星載元器件。
北鬥衛星國産率為100%
聊了這麼多大家一定很關心我國紅外預警衛星建設情況,此類國産衛星由于作用特殊所以向來信息披露極少,官方隻在三年前首度公開我國有前哨系列紅外預警衛星,這是迄今為止該類衛星的唯一官方信息。
高分專項工程衛星
紅外預警衛星歸根結底也屬于對地遙感衛星,而我們向來極其重視對地遙感業務,并于2006年正式啟動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專項工程,簡稱“高分專項”。除此之外還有“遙感”、“實踐”兩大系列衛星,三大系列衛星中有很多特殊功能衛星,其中就包含有紅外預警功能。
還可以從長光衛星公司的吉林一号商業遙感星座對我國紅外預警能力管中窺豹,該星座衛星曾先後兩次對運載火箭發射任務進行天基視頻成像,其中一次還是對長征11号快反火箭海上發射視頻成像,而長征11号原本就是DF-31衍生産品。
吉林一号衛星拍攝長征11号海上發射
紅外預警衛星對星載光學元器件要求很高,而我國光學産品已經逐漸追平世界一流水平。去年長春光機所就成功制備了世界最大4米級碳化矽反射鏡,它不僅能用于大口徑光學遙感衛星,同樣也可以用于大口徑紅外光學設備的生産制造。
國産世界最大口徑碳化矽反射鏡
東風快遞,使命必達,靠的不僅僅隻有東風快遞,而是一個超級大國産業鍊作為戰略支撐。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