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這四個思維陷阱,使我們裹足不前

    本文共有 4508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太多

    前陣子,到合夥人的辦公室做團隊培訓,發生了這麼一件小插曲。

    有個新進來不久的小主管,狀态明顯有點低落,被我發現了。回去我就微信問她,發生了什麼。

    她告訴我:前陣子犯了個錯誤,被合夥人批評了一番。雖然過去了,但這幾天總覺得,合夥人對她的語氣沒有以前那麼溫和了。

    這讓她一直胡思亂想:自己是不是在上級心中留下了污點?

    她給我發了幾張截圖。截圖上,合夥人的回複确實很簡短,就是「嗯」「好」「做吧」幾個字。

    末了,她問我:能不能幫忙說說情,解釋一下?她挺看重這份工作的,也深刻反省了,希望合夥人能給她機會,不要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我把這事和合夥人一說,合夥人挺詫異:什麼?有這回事?我自己怎麼都沒印象?

    過了半天他才恍然大悟:喔,你說那件事呀,你不說我都忘了。她這陣子表現還不錯,就是沒以前活躍,一直在埋頭幹活,我還想着過幾天跟她好好聊聊,原來就是為了這點小事呀。

    說白了,就是一個小小的誤會。

    隻不過一個人在忙,一個人憋着,就一直沒有得到澄清,被醞釀發酵了這麼久。

    為什麼講這麼一件小事呢?

    我想說的是:生活中,絕大多數問題和煩惱,其實都不是源于外界,而是源于我們的認知。

    你一定記得我講過的 ABC 模型,以及「自動化思維」和「信念」—— 它們講的其實是同一件事情:

    外界發生了什麼并不重要,我們如何認知它們,它們在我們的「心智世界」中,産生什麼樣的反應,這才是最重要的。

    正如中所說:我們對外界的認知,永遠都會隔着一層「透鏡模型」,它會将外界的事物進行扭曲,投射到我們的心智世界中,重新構建出我們的「認知」。

    在極端的情形下,你的認知,可能會跟事物的原貌全然不同。

    但日常生活中,能夠全面、客觀去認知外界刺激的情況,非常非常少。絕大多數人,都會在長期根植于成長環境和思維慣性的「信念」影響下,産生消極、負面的認知障礙,導向焦慮、壓力和負面情緒。

    這些,就是我們常見的「思維陷阱」。

    能否擺脫情緒和信念的主宰,跳出「思維陷阱」,讓理性掌控大腦,就是一個人成熟與否的重要标志。

    那麼,生活中,都有哪些常見的思維陷阱呢?又有什麼方法,能夠有效地規避和跳出這些陷阱呢?

    1. 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和自我貶低,或許是所有思維陷阱中,最常見,也最具破壞力的一種。

    為什麼呢?因為自我貶低往往導向的是不自信,從而降低表現,進一步導緻更強烈的不自信 —— 這會産生一個負面循環。

    長此以往,會産生什麼結果呢?習得性無助。

    你會不斷地告訴自己「我不行」「我不合适」「我做得不好」—— 從而,慢慢的,你就真的裹足不前,實現了自我預言。

    有意思的是,跟大衆認為的不同,自我批判在絕大多數人身上都普遍存在,隻不過是程度差别罷了。

    舉個例子:今年9月發表在 Psychological Science 上的一篇論文指出: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往往會高估自己的缺陷,放大自己的不足,低估别人對自己的「喜愛程度」。這就叫做「the liking gap」。

    研究發現:當要求參與者對自己的社交表現作出評價時,他們往往會聚焦那些「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并告訴自己「要是我能表現得再好一點就好了」,從而嚴重影響對于社交結果的評判。

    然而實際呢?更大規模的調研結果表明:社交的另一方,可能根本不在意這些細節 —— 同樣,他們更關注的也是自己。

    我們的大腦中,都有一個開關,叫做「自省」。它能保證我們在社會生活中,能有效地規訓自身行為,以适應整個集體的規則,融入圈子。

    但很多時候,這個開關有點過于靈敏了 —— 尤其是在我們重視的場合,它會不斷地打開,不斷地激發我們的自我批判行為。

    尤其對于内向者,更是如此。

    你一定還記得我在 中提到的:内向者對于外界刺激的反應,更多走的是「乙酰膽堿」通道。這條通道更長,經過的腦區更多、更複雜,且包括專門負責共情和「避錯」的腦區(右前島葉皮層)。

    所以,内向者往往活得更累 —— 因為聽到一句話、看到一個情景,他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把它跟記憶裡相關的痕迹做對比,審問自己:我做得對不對?我有沒有犯錯?

    當然,這并不表示外向者能避免「自我批判」,隻是程度有所減輕罷了。

    那麼,如何規避「自我批判」的陷阱呢?

    有一個方法,是提醒和強調自己的存在價值,從而跟自我批判對沖。

    例如:回憶自己表現出色的情景,回憶别人對自己的感謝、贊揚、肯定,回想自己作出的成就和貢獻(哪怕很微小)。可以的話,用筆在紙上一條條列出來。這有助于我們走出「自我批判」的低谷。

    當然,這隻是一個開始。當你恢複情緒之後,最好跟對方進行直截了當的溝通,講清楚自己的想法、憂慮跟焦慮。

    你會發現,絕大多數時候,生活都沒有你想的那麼殘酷。

    2. 災難性思維

    什麼是災難性思維?簡單來說,就是對尚未發生的事情,懷着一種不确定、不可控的擔憂,擔憂它會一直惡化和變壞,并随着時間推移日漸加重。

    舉個例子:

    今年公司業績好像不太好,聽說明年大環境更差?那明年會不會連工資都發不了了?

    這個月數據又下跌了,是市場已經開發殆盡了嗎?如果再這樣下去,是不是要另謀出路了?

    他是不是不喜歡我?我該做些什麼呢?但會不會做得更多反而錯得更多?糾結……

    它往往導向的是我們的老朋友:焦慮。

    這種感覺你一定能夠體會:看着事物的發展,離你預期的水平,決絕的、不可避免地跌落。未來會怎麼樣?不知道,但看起來似乎會更糟,而你似乎束手無策,隻能看着它發生,一步步把你心目中的大廈給摧毀。

    這是一種對損失的厭惡、對不确定性的排斥,兩者協同産生的結果。

    有一段時間,我就深受這種思維的困擾。

    那時是剛出來創業不久。手頭有積壓如山的項目、計劃,還有兩本書約;另一方面,很多想法剛剛開始,一切都是未知,甚至連能不能成功,都存在極大的不确定性。

    那陣子,經常失眠、頭痛,工作狀态也很糟糕,每天隻能集中精力兩三個小時,荒廢了相當一段時間。

    後來是怎麼擺脫呢?我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1)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

    2)它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3)我能做些什麼來防止它發生?

    4)如果它發生了,我能怎麼辦?

    5)如果我失敗了,它對未來會有什麼影響?

    當你把這些問題想清楚了,一切就會好起來。

    為什麼?非常簡單,我們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不确定性」—— 我們知道事情可能會變壞,隻是不敢去想可能會變得多壞。這才是導緻焦慮的元兇。

    但一旦直面這個結果,這種不确定性,也就不存在了。

    接下來,問問自己:哪些因素屬于「關注圈」,你沒有辦法去幹預?哪些屬于「影響圈」,是你能夠努力去改變的?

    把劃到「關注圈」裡的東西,清除出腦海,隻關注「影響圈」,關注自己能做的事情 —— 在心裡默默告訴自己:每做一件「能做的事情」,這個「最壞情況」發生的幾率就會降低1%,成功的幾率就會上升1%。

    這樣,就能非常有效地,把壓力持續轉化為動力。

    3. 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往往是拖延症的源頭:你一直拖着不動手,是因為一動手,它就會破壞你對「完美」的幻想。

    為什麼會産生完美主義呢?這跟自我認知是緊密相關的。在成長過程中,你對自己的認知和期望,被外界(朋友,家長,老師等)擡到了一個過高的水平,并長期固化下來。

    為了維持這個水平,為了維護自己心中的「自我形象」,你就會排斥一切有可能「破壞自我形象」的行為發生。

    這尤其在有一定天賦、又不是特别出色的人身上,會表現得尤為突出。

    久而久之,你就會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一切事情都要深思熟慮之後才敢行動。

    這會持續給你造成壓力:言行,舉止,衣着,工作,作品,你都會要求它們具備高度的一緻性,以維護自我形象。

    如何走出完美主義的怪圈呢?有一個思維尤為重要,那就是将「固定思維」轉變為「成長思維」。

    前者認為:一個人的能力和特質是不變的。他的成功與失敗,都是在「呈現」自己的能力。因此,持固定思維的人,會傾向于裹足不前 —— 他們害怕犯錯,因為犯錯就意味着他們能力不足,不能勝任。

    但後者認為:人的能力是可以持續成長的,每一次的失敗和犯錯,都是在強化自己:你又解鎖了一個全新的領域,面臨了一個全新的挑戰,獲得了全新的經驗。

    在後者的人眼中,生活就是一場闖關打怪升級的遊戲:每一次接觸新東西,哪怕失敗了,也是在漲經驗值。

    而什麼是自我?自我就是在一次次成功與失敗過後,所成長和積累起來的總和。

    這也就是我一直所強調的:把一切東西,都看作是學習的機會。

    不妨試一試,每次遇到新問題、新情景,都問自己一句:

    • 它跟我熟悉的領域有何不同?

    • 我能從中學到什麼東西?

    • 我如何檢驗和應用我學到的東西?

    真正令人喜歡的,永遠不是完美無缺、不會犯錯的人 —— 這樣的人哪怕再光芒萬丈,也不是真實的,隻不過是小心僞裝和塑造出來的「形象」。

    沒有人喜歡和一個形象相處。我們喜歡的,是一個有血有肉,能夠看到成長的人。

    4. 自我标尺

    我刷知乎的時候,如果看到一篇文章,裡面充斥着大量的「我」,一般就會直接跳過。

    為什麼呢?因為這樣的文章,往往就是兩種方向:

    要麼,夾雜着大量真假難辨的個案和故事,比如「我身邊」「我朋友」「我看到」;

    要麼,充滿主觀感受、情緒和臆斷,比如「我認為」「我覺得」「我想說」……

    不是說這樣的文章不好,但如果僅僅止步于個人的主觀感知,那麼,很難說有多大價值。

    這也是很多人容易犯的毛病:以自我為标尺,去衡量和評判外界事物。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很多人在生活中,其實都不會去區分「喜不喜歡」和「好不好」—— 這本書好不好?好,因為我喜歡;這部電影好不好?不好,因為我不喜歡。

    這其實是一種樸素而粗淺的思維。它導向的是什麼呢?無意義的争吵和沖突。

    說到底,「好不好」是一個客觀的問題,針對一本書、一部電影,它應該有一套普适的标準,比如:這部電影的邏輯是否合理,鏡頭運用如何,節奏如何,演員的演技如何,等等。基于這些共識,我們再去讨論。

    但「喜不喜歡」,則完全是一種私人的視角,它是沒有讨論的價值的,也沒有意義。

    同樣,當我們用到「應該」「必須」這些詞彙時,你有沒有想過:隻是你認為「必須」,還是真的「必須」?

    尤其是,當别人沒有按照你的「必須」去做時,你是會生氣、不滿,還是會靜下心來想一想,為什麼他沒有這樣做,他的出發點是什麼?

    舉個例子:我和合夥人,在某些管理理念上,其實存在一些差異。像制定考核标準的時候,他傾向于制定KPI,規定自上而下的一整套考核體系,然後論功行賞。而我傾向于遵循OKR的原則,激發團隊的熱情和積極性,讓團隊能夠自發地運轉起來。

    但這兩者有沒有哪一個一定比對方更好?有沒有一個人一定更正确?其實沒有。

    原因隻不過是我們的背景不同。他是技術出身,習慣了嚴謹、規範的體系;而我會更多考慮心理學的角度,希望大家目标一緻,用熱情和興趣驅動。

    理解了這一點,要達成共識,其實就不是很困難 —— 隻要抓住最深層的一緻性就可以。

    所以,如何破解「自我标尺」呢?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經常轉換視點,試着抛開你的背景、經曆、思維慣性,把一切放空,試着站在别人的視角出發,去思考問題。

    像 Design Thinking 和産品開發中,都有一種非常重要的思維,叫做用戶思維。什麼意思呢?就是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去思考:用戶會經曆什麼樣的流程?會有什麼樣的情緒波動?有有哪些想法和念頭?會遇到什麼障礙?會希望能實現什麼?

    當然,這需要很強的共情能力。一個鍛煉方式是,多跟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人溝通,去理解他們是怎麼想的,去了解在他們的眼中,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這可以幫助你,走出自我中心,真正去看到這個世界的全貌。

    你也曾受到這四個思維陷阱的困擾嗎?

    歡迎一起聊聊你的感受。: )

    如果你有關于生活、學習、思維的困惑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