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中年以後,拓展生命的寬度和深度

人生就像一場有上、下半場的比賽,下半場會出現在35-45歲之間的某個時候,那時我們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職業的巅峰。在從事了 20 年大緻相同的工作之後,一切早已經得心應手。在工作中,我們已經學不到新東西,做不出新貢獻,遇不到新挑戰,因而也不會産生什麼滿足感,對工作也開始厭倦,然而,擺在我們面前的卻是另外長達 20 年乃至 25 年的職業生涯,這個時候我們很像是意大利中世紀最著名的詩人但丁在《神曲》中講述的,在“人生旅程的中途”迷失于一個黑暗的森林。

約翰.多納霍2015年辭去了易貝首席執行官時很想知道已經50歲的自己如何度過接下來的人生,他采訪了幾十個比他年長但仍充滿活力的人,詢問他們是如何實現類似的轉變,在晚年繼續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以下是他得到的五個答案。

第一、要有創造力,50歲以後應該是人最具有創造力的時候,你有豐富的經驗,而且可以自由地把它們運用到需要的地方。

第二、别做你隻是略懂皮毛的事情,不要隻是做很多的事情,不管做什麼都要有責任心,而且要承擔後果,做推動事情前進的人。

第三,與有活力的人合作,讓自己身處這些人中間,和他們多多接觸,通常他們都會比你年輕。

第四、施展你的天賦,找出你特别擅長的事情,以及讓你與衆不同的能力,理解你内心的呼喚和随聲附和那些能催生你使命感的東西,然後開始行動。

第五、不要浪費時間去擔心未來。聽從上天的安排,因為人生的大多數轉折點都是無法預測或控制的。

我相信這樣的經驗會幫助到你,想想看90歲的德魯克依然可以寫出《21世紀管理挑戰》這樣石破天驚的作品,科斯教授102歲時完成了《變革中國:市場經濟的中國之路》,楊绛先生96歲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绛文集》八卷,他們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所以請不要過分擔心未來,因為未來仍然可以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書中的但丁在導師維吉爾的指引下,曆經地獄、淨界、天堂三界,找到走出迷津的道路,完成了這場“靈魂修煉之旅”。我們也需要完成自己的人生旅行,在你成為真正的自己之前,我們隻不過是穿着借來的衣服四處遊蕩,在成為真正的自己之後,生命才是屬于自己的,因此人走到生命的這個階段時經常要問自己:一路走可有遺憾?這也正是在面對生命的時最終級的問題,這樣我們才能在有限的生命空間裡不斷提升自己無限的可能性和整個生命的彈性,拓展整個生命的寬度和深度,建立自己的人生哲學。

以下是我們的三個建議

第一步、界定身心活動的意義

對于一個完整的生命來說,身體的健康是必要的,心智成長是需要的,靈性修養是重要的。用必要,需要,重要分别對應人生命的三個層次。所謂必要,就是非有它不可,有它還不夠。身體的層次也包括各種有形可見的自己,可以量化的成就,這些都是必要的,但僅有這些還夠。

心智成長是需要,首先要在認知上要記得:活到老,學到老,随着年齡的增加,我們應該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認識水平,逐漸接近智慧的境界,不能總是原地踏步。黃庭堅曾說過: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于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

靈性修養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為身心活動提供了目的和意義。如果問你:你活着有什麼目的?你會如何回答呢?《紅樓夢》第一回的《好了歌》提到一般人追求的四種目标:功名、金銀、嬌妻和子孫。然而到最後你會發現,這些都是身心活動的成果,都是靠不住的。一切都會過去,生命終将結束。人生在世,誰也無法見證自己一定能活多久。很多年輕人為了理想而獻身,很多人在亂世中仍見義勇為,身心活動總有它的局限。關鍵是要問自己:我這一生是為了什麼?

人生總要有個目的,對來來總要有一定的期許。所有偉大的老師,譬如孔子,在教學生的過程中都會強調要立定志向,所謂志向,就是問自己為了什麼,未來要往哪去。這就是我們人生的事業理論。如果沒有明确的目标,遇到選擇就會迷茫,很容易人雲亦雲,随波逐流,人生在不知不覺之中就已經荒廢了一大半。因此,如果你想讓自己的人生過的充實,一定要開始思考這一生是為了什麼,什麼樣的目标才是值得奮鬥一生的,為了這個目标,再苦也是值得的。

第二步、化解潛意識的盲點

弗洛伊德将複雜的做夢現象用潛意識來解釋,他的說法是有一定根據的,可以被接受。潛意識中蘊藏着豐富的内容,亦有很多盲點。人在小時候可能會遇到一些特殊的生活經驗,由于年齡太小,無法充分消化,更無法反抗,隻能被動接受,于是在潛意識裡就會形成很多的結。潛意識就像一個劇場,它從不同的渠道獲得信息,然後把這些材料進行有機組合,編成有頭有尾的劇情後再上演。潛意識就像一個很大的黑箱子,把人的意識中的信息全部收集起來,然後混合重組,使很多事情好像真的發生過一樣。

因為這樣的組合,我們的潛意識中就會有許多盲點,這些盲點需要化解,你當然可以因此求助于心理醫生,但更好的方式是求已,就是通過靈性的修養,讓自己的生命不斷向上提升,慢慢化解自己的偏見和執着。人生是一個趨勢,是由不斷的選擇所構成,每次選擇都是重新開始的機會,通過不斷的選擇,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生命,這才是對人生的正确态度。

很多的心理建設活動都是不再不斷的向下挖掘,也就是在你小時候的世界裡尋找問題的來源,然而人是在不斷成長的,當自己可以獨立思考後就要向上提升,尋找自己和别人的相同之處,不要隻關注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處,慢慢我們就會發現,原來沒有一個人是完全幸福的,也沒有一個是完全無辜的。将生命向上提升後你就會發現,我們每個人都有共同命運,與其在潛意識裡自艾自憐,不如向更高層次去發展。

第三、将命運轉化為使命

發展靈性修養,可以将命運轉化為使命。每個人活在世界上都有某種即定的條件,你出生在什麼年代、社會和家庭,成長環境如何,上什麼學校,遇到哪些老師和朋友,這些條件大多數都不是自己能完全左右的。命運就像是一種遭遇,它是盲目的,被動的,無奈的,碰上了也隻能是接受,但我們因此就自怨自艾,有個人因為沒錢買鞋而難過,直到他看到一個失去腳的人。人活在世界上,對于命運要了解而不要抱怨,抱怨于事無補,不如去了解實際的情況,接受不幸的遭遇。譬如,比起前輩,我們沒有遇到戰争,這不是很幸運嗎?如果和下一代比,他們生下來就有各種各樣的優越條件,但由于生活标準的普遍提高,他們可能覺得自己還不夠好,這是一樣的道理。

西方有句話說的很生動:一個有什麼樣的觀念就有什麼樣的行為,有什麼樣的行為就養成什麼樣的習慣,有什麼樣的習慣就塑造什麼樣的性格,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決定有什麼樣的命運。我們要将命運轉化為使命,到底什麼是使命?使命有三種形态:第一種是群體賦予的,譬如你擔任某個職務,承擔一定的職責,這是别人賦予的,第二種是個人所規劃的,譬如你從小立志想為科學家、工程師,第三種是自覺有某種使命,其來源即非群體,也非自我,而是為了更高的理想。

知識分子的使命感不是别人賦予的,而是特别的時代背景決定他必須有這樣的自覺,能夠理解這一點,便不會誤會儒家的學者是狂妄之人。孔子在匡地被圍困時,随時有生命的危險,他說:“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孟子離開齊國進說“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這就是儒家學者的使命感,他們不是為了争權奪利,而是因為自身具備了專業的知識、德行和能力,便希望替百姓服務。

要了解自己的使命,需要持續的學習、閱讀、思考,從而找到自己命中注定的緣分。人生在世,不可能變得和别人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關鍵是如何将自己的角色扮演得盡善盡美。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手握一副好牌,而在于如何把一副爛牌同樣打得可圈可點。将命運轉化為使命,化被動為主動,這樣的生命才更有價值。

彭信之

------------

子曰德魯克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用走心的文字讓東西方管理思想交流碰撞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