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筆記版|黃簡講書法:217排點2

217排點2

  5.三點豎排

  三點豎排,最常見的就是三點水。三個點是實筆。三個點之間的聯系是虛筆。三點水的變化,主要就是這實筆和虛筆關系的變化。

  5.1散水勢

  什麼是散水勢呢?就是隻表現實筆,虛筆不寫出來。看起來就是三個點分開的,在真書中這種寫法最多。《玉堂禁經》後面補充的筆勢中,有對這種筆勢的說明:“此名'潛相矚視’,外雖解摘,内則相附。此蓋鐘法,上中以潛鋒暗衄,下以迅趯而捷遣。右軍遵用之,于真隸常為之。”“解摘”就是分拆解散,外表上看起來三點是分開的,其實内裡還是有聯系,所以稱之為“内則相附”。這是鐘繇的寫法,上面和中間一點用“暗衄”,頓筆收。下面一點要快速趯出。這就是一個合點或者策。

  這是鐘繇《昨疏遠示帖》中三點水的例子。鐘繇時代剛剛從漢隸走出來,這是早期的真書,帶有強烈的隸書意趣,三點完全獨立。現在我們可見的鐘繇拓本也不是太可靠,隻能看個大概。

  比較可靠的當然是鐘繇唯一墨迹本《薦季直表》。當中“深”字有三點水,這讓我們看見了鐘繇的真實寫法。

  但這三點的寫法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變通的。《玉堂禁經》又說:“此各'遞相顯異’,意以或藏或露,狀類不同。法以剛側而中偃,下潛挫而趯鋒,則右軍《黃庭經》、《樂毅論》用此也。”這就是說變通了,三點有藏有露,形狀不同。後句講寫法,第一點“剛側”,《說文解字》說“剛,強斷也”。第一點果斷地側而收,形狀獨立。第二點“中偃”。《說文解字》說“仰而倒曰偃”。就是面朝天倒下去稱之為偃。第三點“潛挫而趯鋒”,下筆暗中一挫然後趯出。趯鋒就是“九用”之一,定義是“緊禦澀進,如錐畫石”,是用尖峰咬住紙,穩穩的推出去。

  要注意他舉的例子《黃庭經》、《樂毅論》都是小楷。小楷動作比大字簡單。

  現在我們見到的《黃庭經》,即使好拓本也太小。看不清楚這三點究竟怎麼樣,作不得準。

  我覺得智永《真草千字文》“池”字,有點像剛才《玉堂禁經》所描寫的那樣,第一點是側放的,九号方向,頓筆收尾。第二點是平放的一挫點,面向上。第三點是策,這三點的形狀大約跟《玉堂禁經》所說的差不多。

  就我看來,散水勢的第一點和第三點基本形狀比較固定。第一點是側,九号位。第三點是合點,或者策,三号位。這一、三兩點組成了龍爪勢。很多時候變化就在第二點上。

  《陰符經》中的“潰”字和“盜”字第二點用了左側點。後一個“盜”字,第二點就有點不一樣,是“顧左顧右勢”。露鋒起筆扭動筆心拉出就可以。手腕是左右左。第三個“盜”字的第二點又不同了,其實還是“顧左顧右勢”。不過他是三面換起筆,然後寫短短的一豎,最後揭筆收尾。手腕是左右左右。比剛才那個多了一個動作。

  從整體上看,雖然三點形狀不同。但三點還是分開的。所以還是散水勢。

  簡言之:

  南梁·庾肩吾《書品》有:“抽絲散水,定于筆下;倚刀較尺,驗于字中。”這裡所說的“抽絲三水,倚刀較尺”。應該都是當時的筆勢名稱。可見散水勢是相當古老的筆勢。

  5.2流水勢

三點水第二個筆勢,流水勢。這是把三點的實勢和虛勢寫出來。連續不斷,所以叫流水勢。你看文征明《遊虎丘詩》中的“池”字,三點水就是流水勢。文征明經常用流水勢,他的第三點,也經常不挑出,是真正的點。

“簿”字第一點側,逆時針轉出。我們已經知道,順時針兩圈等于逆時針一圈。所以這樣寫也等于寫了一個踆鋒。第二點是左右扭動,第三點上尖下園,頓筆收。

  5.3隔水勢

  第三種寫法,隔水勢。《法書通釋》說:“隔水,流湍波激,又雲直波。”這裡“流湍波激”是字例。意思是隔水勢可以用在這些字的三點水中。這段話使我們知道,隔水勢又名直波勢。

  《書法三昧》說:“傍三角點,用于直波點水。”由此可知,直波勢是一個傍邊有角的三角點。最常見的就是歐陽詢的作品中,如《九成宮》“深、澗”“凄、涼”四個字。他寫三點都近于三角形,中間這一筆就是“傍三角”。但歐陽詢三點水也不是全用隔水勢。在《九成宮》中,散水勢也是有的。優秀的書法家,總是經常變換筆勢的,如“海、池”二字。

  但這些古籍的說明并不清晰,我的解釋是:所謂散水,就是三點分散,中間虛筆不寫。所謂流水,就是三點連寫,中間虛筆都寫出來。所謂隔水,就是上面的虛筆不寫,下面的寫出來。那麼,可能有同學要問。有沒有上面的虛筆寫出來,下面的卻不寫呢?很少,有這樣的情況,這也是隔水勢。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泾、浮”就是隔水字例。你看這兩個三點水,下面的虛筆都表現出來了。

  《玉堂禁經·散水異法》講到三點水邊有兩個筆勢,一個是行書法,一個是草書法,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所謂三點水的行書法,就是下面兩點變成了豎鈎,分不出哪是點,哪是鍊接的虛筆。好像智永寫的這個“淡”字就是這樣。但我建議這還是歸入隔水勢,因為這跟隔水的原則是一樣的。隻是虛筆寫的比較粗壯了一點。

  所謂草書法,三點都連成一豎了,看不見具體的點。這當然是草書中用得最多,如智永《真草千字文》的“深”字。但這實際上是一豎加一趯,後面我會講到。它自己有名字,叫做斸(zhú)鈎勢。所以用不到這個“草書法”名字。

  王羲之《蘭亭序》這個“清”字,行書。我還是歸入隔水勢。智永《真草千字文》這個“流”字,真書。三點水歸于隔水勢。下面兩點其實是一個合點。

  隔水勢還可以用于其他地方。如雙人旁,你看這個“得”字,左邊是雙人旁,在行書中往往寫為隔水勢。書法上的筆勢,不等于偏旁部首,它的用途要比部首大得多。王羲之這個“複”,也用了隔水勢。這些例子很多,就不一一舉例了。

  6.三點橫排

  三點橫排的筆勢,《玉堂禁經》沒有講到。隻是在講“挫筆”時提到“下三點”,“二曰挫筆,挨鋒捷進是也,下三點皆用之。”下圖是三點橫排。但“下三點”的意思隻是“下面的三點”。不是筆勢的名稱。

  而後代補充的筆勢非常混亂。譬如宋代《漢隸密論二十四條用筆法》把三點橫排稱之為奮筆法。他說:“奮筆法。口訣雲:左側而獨立,中衄揭而右鈎。古經雲:'鐘書《宣示》字下用。’”注意這個三點的寫法順次是左中右,作者認為這個就是奮筆法。他又說:“若中豎,則左右暗衄而潛趯。又簇鋒捷進,為'系’字下三點也”。這個寫法順序是中左右。很顯然,這是另外一個筆勢。但作者也說這是奮筆法。這肯定不大對頭了。

  明代張紳在“奮筆法”那一段話後面有個批語:“今案:簇鋒捷進,指行草也,故名奮筆。《翰林隐術》雲:'奮筆勢,險策是也,草書一二三字用之。’”奮筆勢我在前面講過了,是橫筆開始的“使”。張紳指出《翰林密論》把三點橫排當作奮筆法是錯誤的。

  6.1開三點勢

  我現在依照元明清幾種典籍的意思。把左中右順次寫來的橫排三點稱之為開三點。

  元代《書法三昧》、明代《法書通釋》都說用于“系”字。“系”字怎麼會有三點呢?它下面是個“小”,書法中可以三點來寫。如智永寫的這個“絜“字。下面也有“小”,就是用了三點。其實像《陰符經》的“經”字。絞絲旁本來下面也是“小”字形,你看篆字就知道。現在大家都習慣寫三點了,這也是開三點。表示的“示”。下面也是“小”。所以同樣可以寫為開三點勢。智永這兩個“祭”和“飄”字就是例子。

  6.2顧盼勢

  但是要注意,有時候也會照“小”字的筆順來寫的。那就是中左右的寫法了。這種複合筆勢為“顧盼勢”,就是左顧右盼的意思。顧盼勢中間那一點,寫長了就是一豎。看起來就真的是個“小”字。如智永寫的“縣”字。左右都有“小”字那就是兩個顧盼勢。

  簡言之:

  三點橫排的筆勢,在《翰林密論二十四條用筆法》中:

  第一種順序左中右,定為開三點勢。

  第二種順序中左右,定為顧盼勢。

  曆史上其他的解釋相當混亂,這裡就不詳細講了。

  顧盼勢是常用的筆勢,凡“小”字形都可以用,如顔真卿《多寶塔碑》“肖”字。“小”字在上面,這也是顧盼勢。又如“珍”字右旁下面是原本是三撇,智永把三撇處理為一個顧盼勢。

  以前講筆勢時,我舉例這個“寥”字,也是把三撇當做顧盼勢寫。這種例子很多,請各位平時留心大書法家怎樣運用筆勢。

  6.3連波勢

  三點橫排還有一個筆勢,就是連波勢。其實它的全名叫“連波省點勢”。以為原來是四點連寫。好像波浪一樣高高低低。如果省略一點,就變成三點,所以叫“連波省點勢”。

  你看智永《真草千字文》“馳、骧”這兩個字,左邊都是“馬”字。“馬”字下面原來不是四點嗎?智永隻寫了三點。“三”在古代往往用來表示多,如:三令五申,三番兩次等等。“馬”字下面省略一點也是這個意思。

  不過話說回來,你别亂用這個規則。熟悉一本帖通常要臨一百通。如果你隻寫三通,那是不行的。

  如果三點中有一點分開了,這也是連波勢,如“庶、篤”。我講筆勢,主張不要分得太細,太繁瑣。你看它的形狀,就可以斷定它是連波勢。

  連波勢用處很多,看真書“熱、無、熟”這三個字。下面本來都是四點,現在都用了三點。真書這裡可以這樣寫的。

  寡婦的“寡”寫法很特殊,原來下面是個“分”,隸書中已經把“分”的四筆簡化為四點,到真行草書中,又省略了一點。

  7.四點橫排

  七、四點橫排,下一堂課繼續。謝謝各位。

  本節要點:

  三點豎排:散水、流水和隔水。

  三點橫排:開三點、顧盼、連波。

  以上各筆勢的用法。

  複習思考:

  顔真卿這個“示”字,有幾個筆勢?

  智永這個“绮”字,你能讀出幾個筆勢?還差什麼?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