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條口透承山”,僅僅用于肩周炎嗎

“條口透承山”,僅僅用于肩周炎嗎

當代針灸穴位臨床應用的新發現,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是對傳統經穴新的治療作用的發現;

第二,是成百上千新穴位的發現。

關于舊穴新用,影響最大者當數“孔最穴治療痔瘡”、“迎香透四白治療膽道蛔蟲”、“條口透承山治療肩周炎”(最初稱作“條山”穴,歸入“新穴”類)三項,重複驗證此三者顯著療效的臨床報道不斷見諸書刊,且很早便被寫入中醫高等院校的針灸學教材,其影響不限于中國針灸界,而且早已遠播海外;也不限于學術圈内,而且深入到民衆,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當代針灸臨床“新發現”的三個代表。

筆者通過對三個案例的回顧和梳理,發現了此三項針灸治療經驗,在傳播過程中的失誤以及在研究過程中的偏差。

一、首先提出兩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1、幾十年來,國内外對于“條口透承山治療肩周炎”這一經驗重複報道不絕。提到肩周炎的遠端取穴,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條口透承山”,以至于将其稱作“肩凝穴”,視為治療肩周炎的特效穴。

而實際上當代針灸臨床治療肩周炎,也常常選用“條口”穴周圍的其他穴,文獻報道的療效同樣很好,為什麼人們視而不見?更沒有人想過用此經驗方治療膽道蛔蟲症或腰痛等其他病症是否也有效,或者效果更好?

2、如果迎香或四白穴對膽囊、膽管确有特異的治療作用,那麼為什麼在針刺治療膽囊炎、膽石症中不用此經驗方治療?

(一)運動本身對于疼痛調控的意義

上述三個“新發現”中由中國人提出的“迎香透四白”、“條口透承山”治療的都是痛證,為了對這兩條經驗有一個正确而全面的評價,有必要将其置于整個痛證診療的大背景下考察,為此筆者對近50多年來有關軟組織損傷疼痛的針灸臨床文獻進行了系統考察與分析,發現疼痛的針刺治療有以下三個基本特點:

第一,局部或鄰近取穴,以沿皮下透刺或順肌纖維斜刺為多;

第二,遠端取穴要求強刺激+患部活動,特别是在急性痛且選穴部位與穴位一般主治規律不合時;

第三,在痛證治療中遠端穴位作用的特異性表現為一定區域内的動态敏感點,而不是固定的穴位。

1、關于第一點

最晚在元代,著名針灸大師窦默的《針灸玉龍歌》就明确指出:痛證針刺壓痛點須卧針淺刺,當代的臨床相關報道更多也更加明确。

再從當代針灸臨床的最新發展來看,綜合考察以治療疼痛見長的“腕踝針療法”、“浮針療法”、“皮下針療法”等新興針法,就會發現它們的一個共同特點,都是卧針皮下淺刺。

臨床研究發現,在疼痛局部或鄰近部位皮下淺刺或皮内注射,其鎮痛效果顯著,起效迅速,其皮内注射生理鹽水,起效時間更短于注射麻醉劑利多卡因。

近年來,對于這一針灸臨床新發現的機制已經着手研究,但确切、完整的作用機制尚未闡明。

2、關于第二點

在肩周炎、急性腰痛的針刺治療中反映得尤為突出。有人還專門觀察了遠端肢體運動對于腰痛的治療作用,發現針刺遠端肢體穴位,如果不配合遠端肢體的活動,其療效遠不如留針期間配合遠端肢體活動者。

關于第三點,臨床上治療肩周炎常用穴為小腿部的“肩痛穴”、“中平穴”,實際上正是20世紀50年代“肩凝壓痛點”的再發現,也正因為肩周炎在小腿部的壓痛點是一個具有一定範圍的區域,而不是一個固定的穴點,因此各家報道的“肩痛穴”的位置互有出入。可以看出是在足三裡穴下方,偏腓側的較大區域内,與20世紀50年代報道的“肩凝壓痛點”分布區域相同。

同樣,膽絞痛在小腿部出現的壓痛點,“膽蛔壓痛點”也是一個較大範圍的區域,臨床上治療膽囊、膽道病症的常用穴“陽陵泉”、“膽囊點”也都在這個區域内。

而“肩凝壓痛點”與“膽蛔壓痛點”區域的部分重疊本身就模糊了穴位作用部位特異性的界線:如果是一個同時兼有肩周炎和膽絞痛的病人,在小腿部探查到一個明顯的壓痛點,針刺這個壓痛點,是對肩周炎有效?或是對膽絞痛有效?還是同時對肩周炎和膽絞痛均有顯著療效?

治療急性痛證,在遠離疼痛部位處探查不到明顯的壓痛點時,可于不妨礙疼痛部位活動的遠隔部位——盡可能與最痛點呈上下(處于同一條經脈上下)或左右(同名左右對稱經脈)對應的部位處,選取針感好的穴位或部位強刺激。

大量針刺治療肩周炎的臨床報道顯示:針刺治療肩周炎臨床常用的小腿部穴至少有11個之多;最初作為治療急性腰扭傷的特效穴的“腰痛點”,如果探查不出壓痛,即可在此穴附近選針感好的穴位或部位針刺。

“條口透承山”這一經驗穴早在它進入針灸學教材時,就明确了一個附加條件:針刺的同時或針刺後活動患肩(見:北京中醫學院編内部試用講義《新針灸學》,1971年,45頁)。

現行針灸行業标準《肩周炎針灸診療技術》更明确要求:“凡在遠端穴位行針時,均令患者活動肩部”。無獨有偶,針刺治療其他痛證,特别是急性腰痛,盡管遠端取穴各有不同,共同的一點是針刺的同時或針後,要求患者活動疼痛部位。

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内,針灸醫生一直認為活動的目的在于檢驗針刺是否已經起效(至今不少針灸醫生依然這麼認為),而沒有意識到活動本身就有重要的治療意義。

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逐漸發現了疼痛局部的活動在針刺治痛中的治療意義,并形成了一種新的以治療疼痛見長的針法——“運動針法”(又稱作“動氣針法”、“針灸運動療法”、“互動式針刺法”、“頭針運動療法”等)。其基本理念為:通過針刺提高痛阈,使疼痛暫時緩解,從而為運動患部提供了條件;而運動患部是在此基礎上使疼痛獲得持久緩解的決定因素。

然而真正讓人們認識到這一點的,還是現代醫學意外地發現刺激腦運動皮質(而不是感覺皮質)治療頑固性疼痛的效果最好,發明了運動皮層刺激(on,MCS)療法。無意間為中國針灸的“運動針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證據。直到這時針灸醫生才真正理解了針刺配合運動治痛的實踐經驗的意義。

此類研究素材很多,拟别撰文詳述。

将針刺治療肩周炎置于針刺治痛的大背景下考察,就不難發現并理解其兩個特征:

第一,肩關節局部以及耳穴多采用皮下斜刺或沿皮下透刺;

第二,遠端取穴采用強刺激+運動。

目前,關于痛證治療第一點——局部或鄰近取穴以沿皮透刺或沿肌纖維斜刺,在肩周炎的針灸治療中雖然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但還沒有成為普遍自覺遵守的規範;關于第二點——遠端取穴要求強刺激+患部活動,已經成為臨床針灸醫生自覺遵從的規範。

(二)刺激量對于針刺穴位效應的影響

關于穴位作用特異性的研究,為什麼在如此長的時間,如此廣的範圍,産生如此大的争論呢?

根本的原因在于人們忽略了這樣一個關鍵點:同一個腧穴在不同的刺激強度下可以通過不同的作用途徑,表現為特異性與非特異性兩種性質不同的效應。

針刺鎮痛作用機制的研究已經揭示了這樣的規律:低強度電針穴位通過脊髓節段實現特異性和即時性鎮痛作用,這時隻有鄰近痛源的針刺穴位有鎮痛效應,遠離痛源的針刺穴位鎮痛效果不明顯;高強度電針通過脊髓上中樞的調節機制實現廣泛性和長時段的鎮痛作用,這時不管是鄰近還是遠隔痛源的針刺穴位均有鎮痛效應。

簡言之,低強度電針穴位的鎮痛作用表現出特異性,高強度電針穴位表現出鎮痛的廣泛性。這一規律在針刺麻醉以及經皮神經電刺激療法(

,TENS)的大量實驗中得到反複證明。

掌握了這一針刺鎮痛的作用規律,再看針刺治療肩周炎疼痛的臨床操作,就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和認識。

“條口透承山”這樣的透刺法本身就比一般刺法的刺激強度大,再加上通過特定的手法或加電針進一步加強刺激強度,從而産生明顯的廣泛鎮痛效應;即時的鎮痛有利于患者肩部的主動或被動活動,而活動本身又産生鎮痛增強效應。這就是為什麼采用“條口透承山”經驗方對于多數肩周炎疼痛有效的機理所在。

在這種刺法中,刺激強度加上活動是至關重要的,比穴位本身更重要。

治療肩周炎的遠端選穴之所以取下肢穴,主要是因為不影響肩關節的活動。此外,病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下肢,使得肩關節容易放松。

針刺鎮痛的作用還告訴我們另外一點:這樣的刺法缺乏特異性,很多穴位皆能達到同樣好的效果。

大量針灸臨床觀察的結果已經提供了越來越多這樣的證據,文獻報道針刺治療肩周炎在小腿部遠端選穴較多的穴位有:下巨虛、三陰交、陰陵泉、陽陵泉、或陽陵泉透陰陵泉、條口透飛揚、昆倉透太溪;經外穴膽囊穴、中平穴(足三裡下1寸)、肩痛穴、陵下穴(為陽陵泉直下2寸凹陷處壓痛點)等。

也就是說,隻要是下肢部可以産生較強針感的穴位都可以起到同樣的作用,不獨條口一穴,也不獨條口透承山一法。

腰痛點治療急性腰扭傷痛也有效,但正如“條口透承山治療肩周炎”一樣,療效的取得主要在于其特殊的針刺方法:強刺激+活動患處(針刺前後及針刺過程中)。

換言之,采用強刺激的方法,隻要在疼痛遠隔部位選擇針感較好且便于腰部活動的穴位針刺,都能取得相同或相似的療效。

其機制在于:當給予穴位的刺激強度超過一定的域值時,其作用範圍表現出一種超神經節段的廣泛效果。這就使得可以在遠離腰部的區域選穴針刺,以便于腰部活動。

本文所述三個經驗方雖皆與穴位主治常規不合,但有一個共同點:強刺激。

為了觀察兩種針刺強度對膽囊、膽總管運動功能的影響,有研究者對30例膽囊結石住院患者,在B超下分别做了遠道穴位強、弱兩種刺激的臨床觀察。結果發現,強刺激引起的膽囊收縮幅度、膽總管擴張幅度明顯大于弱刺激引起的膽囊、膽總管的相應改變。

由此可見,對于痛證的治療,針刺一個穴位的作用究竟表現為特異性,還是非特異性效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刺激的強度。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