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詩詞中如何煉字-詩詞創作小講()

詩詞中如何煉字凝句?

寫詩詞講求表現技巧以體現立意。即通過首尾照應、一線貫穿、明暗結合等結構方式,描寫、叙事與抒情的選用和安排,以及語言、修辭等表現手段來突出主旨。

詩詞中如何煉字-詩詞創作小講()

舉例

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此詩是詠歌廬山瀑布之神奇壯美。為了突出這個主題,李白在表現技巧上進行了精巧的設計:據《太平寰宇記》: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雲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也就是說香爐峰形狀像香爐,聚散的煙雲又像點燃的香煙。

詩人抓住這一特征,讓它和飛濺而下的瀑布形成強烈的比襯:一個是冉冉上升的香煙,一個是飛流直下的瀑布,一上一下,互相映襯,而且都有強烈的動态感,并顯得十分神奇。

隻因為由此兩句,下面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才有着落和依據:香爐峰上冉冉升騰的香煙,就像是天地間正在祭祀的一隻大香爐,這才會“疑是銀河落九天”;有了眼前飛懸的挂前川的瀑布,才會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動感。“遙看瀑布挂前川”這類叙述性句子也經過精心錘煉,為主題服務。

到過廬山看過瀑布的人都知道,站在李璟讀書處的觀瀑亭前看到的廬山瀑布實際有兩條,一條叫馬尾瀑,一條叫人字瀑,但無論那條瀑布都與香爐峰無關:馬尾瀑在鳴臯峰上,人字瀑在鶴鳴峰上,兩峰均在香爐峰後。詩人描繪歎賞的就是鶴鳴峰上的人字瀑。

但是,如據實來寫,馬尾無論如何也無法和飛濺而下的瀑布形成強烈的比襯,也缺乏香爐上冉冉升騰的香煙那種神奇,因此必須和香爐峰挂鈎。于是,詩人想出個妙招:“遙看”而且是“前川”。這樣,既不會犯地理常識的錯誤,又很好表達了主題。同時表現技巧來體現立意。

那麼,什麼是煉句與煉字?又該怎樣正确處理煉字、煉句與煉意關系?

煉句:在寫作時斟酌語句,使簡潔優美:同時要寫好詩文,還須煉字。

煉字:寫作時推敲用字。

一、力求“語意兩工”。

一首好的詩歌,“意”要好,“語”也要好。寫詩當然先要強調“立意”,但同時也要有好的語言:“有意無詞,錦襖子上披蓑衣矣”(吳喬《圍爐詩話》)。有人認為隻要詩歌的立意好,語言上可以不加修飾,就像古代齊國的女子無鹽一樣。無鹽雖然醜陋但德行高尚,仍受到人們的尊敬。

唐代的皎然在《詩式》中反駁了這種說法。“或雲:詩不假修飾,任其醜樸,但風韻正、天真全,即名上等。予曰:不然!無鹽阙容而有德,曷若文王太姒有容而有德乎”?這裡說的好的語言,并非一定是刻意修飾、精美華麗的語言,而是要與“意”相協調。

一首詩,既有好的立意,又有精準的語言将此好的立意表達出來,這才是“語意兩工”。

李商隐的詩歌尤其是“無題”詩,立意上深情綿邈,語言上富豔精工,諸如:

“身無采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春心莫共花争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夢為遠别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這些句子都成為情濃意真、字雕句琢的名句範例甚至座右銘。但像李紳的《憫農二首》、孟浩然的《春曉》,語言樸實、明白如話,也是家喻戶曉,乃至成為童子的必誦詩篇。

二、煉字、煉句要服從煉意

我們追求“語意兩工”,這是說煉字、煉句和煉意都很重要,但并非平行關系,煉句、煉字要服從煉意,即詩歌的形式要服從内容的需要。注意處理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就文章的字詞錘煉而言,是很重要的。

清人沈德潛在《說詩晬語》中雲:“古人不廢煉字法,然以意勝,而不以字勝。故能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此語道出了煉字之本質。

杜甫詩《登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聯中,“坼”“浮”兩字别具神采,曆來為人稱道。洞庭湖作為吳楚分野,将方圓千裡之地分裂為二。這兩句詩是形容洞庭湖水浩淼無際,波濤洶湧,日夜不停地把天地日月浮動在水面上。簡短的十個字,融進詩人豐富的想象,寫出洞庭湖開闊的視野,雄渾的氣象,壯闊的氣勢。

詩人寫這首詩時,正羁旅他鄉,窮困潦倒,既老且病,寄身孤舟,為什麼要把洞庭湖寫得如此雄闊?又為什麼能把洞庭湖寫得如此壯觀?結合全詩可以看出,個人的落寞凄涼沒有影響詩人對湖光水色美景的欣賞,更沒有阻隔詩人對萬裡關山烽火硝煙的關注。

憂國傷時是杜甫執着一生的情懷,正是這種偉大的襟懷,才成就了如此雄偉的意境;如此意境必須要如此精當貼切的語言方可擔當。與此相反,如果隻講求煉字、煉句,而忽視立意,是不可能寫出一流詩篇的。

再如賈島的《送無可上人》: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離寺,蛩鳴暫别親。

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

終有煙霞約,天台作近鄰。

詩詞中如何煉字-詩詞創作小講()

舉例

其中“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兩句,鍛煉得确實十分精妙。他将同道者送别後的孤獨和思念描述得真切感人。賈島自己對這兩句也很自負,說是“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若不賞,歸隐故山丘”。

但如細酌,就會感到讀起來很吃力,不夠圓融自然流走,是費勁心機雕琢而成。特别是與詩中的其它詩句相比,兩者的水準差距很大。

沒有能夠圍繞詩旨挽合在一起,做到渾通圓融,顯得詩味不濃,給人的感覺是為鍛句而鍛句。這種隻講求煉字、煉句,而忽視立意的毛病在賈島其它詩作中也有表現,即使所煉之字為淺顯常見,仍然會給人一種雕琢之感,如“竹籠拾山果,瓦瓶擔石泉。”(賈島《憶江上吳處士》)全句無一生僻之字,然整體看來卻又顯得雕琢過度,拼湊之痕明顯,給人生澀硬僻之感。因此,他雖曾得到韓愈的指點,但終于無法成為韓愈那樣的一流詩人。

三、在煉字和煉句的過程中注意含蘊煉意

劉熙載雲:“煉篇、煉章、煉句、煉字,總之所貴于煉者,是往活處煉,非往死處煉也。夫活,亦在乎認取詩眼而已”。所謂“詩眼”,就是煉字中表達出的詩歌主旨所在。

詩詞中如何煉字-詩詞創作小講()

如古典詩歌中,許多名篇中都有個“空”字,

如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山居秋暝》),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砦》),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酬張少府》);

孟浩然:

“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鐘”(《晚泊浔陽望廬山》),

杜甫: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鹂空好音”(《蜀相》),

“萬事幹戈裡,空悲清夜徂!”(《倦夜》);

韓愈:

“蘋藻滿盤無處奠,空聞漁父扣舷歌”(《湘中》);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石頭城》),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台城》),

陸遊: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鬓已先斑”(《書憤》)等。

詩詞中如何煉字-詩詞創作小講()

這些詩裡,“空”表現的意思有很大的不同,但都為了突出主題。王維是位山水田園詩名家,又是個佛教徒,他詩中的“空”不僅是為了表現田園風光的空明秀雅,還帶有佛教徒的空寂和空滅,上面列舉的《山居秋暝》、《鳥鳴澗》、《鹿砦》中諸句,都是兩種意蘊皆有,很好地表現了詩人晚年空無寂滅的隐居生活。

至于《酬張少府》更是直接表達了他的佛教徒空滅情懷,可以說在突顯“空”字的同時就在突出佛教徒的空無寂滅這一主旨。孟浩然也是位山水田園詩人,“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鐘”中的“空”字,寫出了夕陽斜照時分,詩人忽然隐隐約約聽到從遠處東林寺傳來的陣陣鐘聲。

隻聞鐘聲不見精舍,可見林木之蔥茏,東林精舍的清幽靜深可想而知,詩人所極力要體現的高遠雅興也從“空”字中表達了出來,煉字的本身也就在煉意。

杜甫“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鹂空好音”也是如此:一個“自”寫盡了祠堂裡滿院萋萋碧草,寂寞之心難言;一個“空”寫出物在人亡,表達了對諸葛武侯的無盡追思。韓愈的《湘中》“蘋藻滿盤無處奠,空聞漁父扣舷歌”中的“空”字,生動地表現了詩人面對茫茫水天怅然若失的神情,深刻表現了世無知音的寂寞悲涼,含蓄抒發了無端遭貶的悲憤與牢騷。

劉禹錫“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的“空”字,通過潮打空城城牆特定之景,突現出故國的沒落與荒涼,詩人所要表達的江山易幟、人事代謝的曆史滄桑感也就突顯了出來。

韋莊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中的“空”字也表達了類似的情感,隻是更多了一點批判和傷感:鳥啼草綠,春色常在,而曾經在台城追歡逐樂的六朝君主早已成為曆史上來去匆匆的過客,豪華壯麗的台城也成了供人憑吊的曆史遺迹,但眼前一切荒涼破敗,隻有不解人世滄桑、曆史興衰的鳥兒在歡快地啼唱。一個“空”字道出了多少凄清與冷落,多少無奈與感傷。

陸遊的《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鬓已先斑”中的“空”字,是概歎韶華已逝壯志成“空”。詩中上句的“空”字與下句的“已”相對,更增添了無限的傷痛,也有極大悲憤。

正是這些煉字精妙的使用,使詩歌有了神韻。這些都是煉句、煉意之中同時也是詩旨的提煉和突顯。

詩詞中如何煉字-詩詞創作小講()

詩詞中如何煉字-詩詞創作小講()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