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介紹過了三年和八年,今天介紹一下九年袁像。九年袁像是制作相對精美的一個年份,有一個非常著名但是價格還不是很離譜的版本,叫做九年精發。該版本因為袁像的頭發十分精細而得名。
九年因為可以算得上是發布了五條之後的第一個版本,所以鑄造相對規範,因為版本比較少。大概有以下幾個版本。精發粗發中發,中發配小嘉禾,精發三年背、連口造7點年、大肩章、缺口造、斜口造、海南版。
九年的版本不多,分辯依據也集中在幾個部分,“年造”二字,袁像的頭發,胡須。嘉禾面的最上右第二片嘉禾,左邊绶帶最上方對應的嘉禾,以及九點鐘的内齒。
首先來介紹一下九年精發,不但因為它是九年中最受歡迎的版本,而且在細節特點上它也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
1、九年精發。AKA“九精”。特點是袁像的頭發胡須精緻,分毫畢現,由此得名,另外人像面下巴上那胡須為三四绺且比較直,嘉禾面有三個特征,最上右第二片嘉禾閉芒,九點鐘方向一處無内齒,左邊绶帶最上方對應的嘉禾翹芒,評級公司會标注“fine hair”,但是有不少也沒标,不過九精的特點很明顯,想撿漏是很難的。
其實頭發和胡須不需要細節放大也能看得很清楚。
九年精發有兩個衍生版本,一個是九年精發三年背,還有一個是九年精發嘉禾面内旋齒。
九精三背,顧名思義就是九年精發的正面,三年袁像的背面,所以背面是沒有普通九精的那三個特點的。
實際上九精三背和内旋齒的數量都少于九精,但是價格上卻都比不上九精。
2、粗發版。粗發版是相對比較普遍的版本,袁像頭發很粗,币面字體粗,“年”字第一劃為圓頭,“造”口上有圓點暗記,“中華”兩字常見斷筆,背面嘉禾是大嘉禾紋飾。但實際上在辨别的時候經常主要還是看頭發的粗細。
3、中發版。其實中發版鑄造量存世量比較少的,但是因為不如九年精美,所以價格上比九年差很多。特征是頭發介于精發和粗發之間,背面大嘉禾。以我個人的經驗,如何判斷一枚九年是中發?如果沒有粗發的暗記,也沒有精發的特點,那就是中發了,隻能使用排除法。還有就是中發版的下垂的那绺胡子比較彎曲,呈S形狀。
可以看到背面三個标志性位置,上面開芒,九點鐘不缺内齒,下方不是翹芒。
4、缺口造九年。這個版本很少見,好品更少,特征也很明顯,就是造字口缺了一筆。評級公司會标注“造 bar”。
這種版,其實也就不用去看背面嘉禾的特征了。
5、連口造7點年版。這個特點也比較清晰,一看便知。主要看正面九年造這三個字就好了,九字起筆帶彎勾,也叫彎頭九,年字那一點像數字7,爾造字上面的“⺧”出頭變牛還跟口字連在一起。嘉禾面那三個關鍵點分别是開芒,有内齒,平芒。
彎頭九,7點年,連口造,屬于一鍵三連了。
6、海南版九年袁像。海南版的特點就是糙,人像面比較類似粗發,但是沒有粗發的暗記,嘉禾面類似中發,内齒多有丢失,但是大部分嘉禾面圓字下方都有領章透打。
這裡解釋一下透打,所謂透打就是因為鑄造過分用力或者币面薄導緻另一面的圖案也出現在這一面上。透打現象在23年船洋和十年袁像上出現的比較多。
圓字下面那斜着的三橫就是正面的領章透打造成的。
7、九年大肩章版。這個版本實際上是非常稀少的,特征就是正面袁像的肩章比普通的肩章略大一些。嘉禾面有十年袁像嘉禾面的特征。這個版本實在很難找,我沒找到合适的圖,從拍賣公司網站上借用一張吧。
像很多版本裡說的略大一些,略小一些,類似這種特征,真的是不拿實物比較很難看得出來的。
好了,九年的版本就介紹到這裡吧。下次我們繼續介紹十年的版本。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