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是戰敗國。這兩次戰敗使德國損失了三分之一左右的領土。可如今的德國與鄰國卻并不存在領土争端。德國作為統一國家的曆史始于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誕生。在此之前德意志隻是一種地理文化上的概念,而從來都不是指統一的民族國家。德意志民族是古代日耳曼人中一些部族經過長期融合形成的。日耳曼人最早是古羅馬人對生活在萊茵河、易北河一帶所有民族的統稱。
古代的日耳曼人是一個龐大的族群概念——正如斯拉夫人這一概念之下囊括了今天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羅斯人、波蘭人等不同民族一樣:日耳曼人這一概念之下囊括了法蘭克人、東哥特人、西哥特人、汪達爾人、勃艮第人、盎格魯人、薩克森人......公元3世紀以後日耳曼各部落如潮水般湧入到羅馬帝國境内建立起一系列國家。這些日耳曼人國家中最強大的當屬法蘭克王國。
公元843年8月查理曼大帝的3個孫子在凡爾登簽訂條約正式瓜分了查理曼帝國的疆土。根據該條約所劃分的疆界形成了西法蘭克王國、中法蘭克王國和東法蘭克王國這三個國家。日後的德意志正是由東法蘭克王國演化而來:東法蘭克王國在發展過程中其内部進一步分化形成了許多公國。公元919年薩克森公國的亨利一世公爵被各公國推舉為“德意志國王”。亨利一世的兒子奧托一世于公元962年2月2日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加冕為“德意志皇帝”。
奧托一世開創的帝國被稱為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有時又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德意志第一帝國鼎盛時期的疆域包括如今的奧地利、瑞士、法國東部的阿爾薩斯和洛林、意大利北部地區、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德意志第一帝國雖名為帝國,可實際上卻是諸侯割據的松散聯盟。“德意志”這個概念不過是對這一地區文化相近的族群一種統稱而已,但這塊名為德意志的地區始終沒能形成統一的國家政權。
德意志境内一度出現過390個公國、侯國、貴族領地、騎士領地割據一方的現象。19世紀後半期普魯士和奧地利從德意志衆多邦國中脫穎而出成為最有希望統一德意志的兩個邦國。從1864年到1870年普魯士先後在與丹麥、奧地利、法國的戰争中勝出。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的鏡廳加冕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皇帝。以普魯士為核心的統一的德意志國家由此形成。
統一後的德意志第二帝國領土面積約為.54平方公裡(不含殖民地)、人口約為6500萬。當時的德國在不計算殖民地面積和人口的前提下是僅次于俄國、奧匈帝國、法國的歐洲第四領土大國,也是僅次于俄國的歐洲第二人口大國。德國作為一個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為了與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争奪殖民地和國際市場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可德國在一戰中的失敗導緻自己損失了10%的人口和将近1/7的土地以及所有海外殖民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21年後德國再次挑起了一場世界大戰。二戰後期同盟國方面在雅爾塔和波茨坦兩次會議上做出決議:所有奧得河-尼斯河一線以東的地區都将不再為德國所有。這使德國東部1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被劃入波蘭。與此同時蘇聯通過《波蘇疆界條約》以法律形式獲得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19.41萬平方公裡領土,從而使蘇聯、波蘭、德國三國的領土來了一個整體西移。
在确定蘇波邊境的過程中蘇聯從波蘭獲得的東普魯士地區中要來了北部的柯尼斯堡并将其更名為加裡甯格勒以紀念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裡甯。柯尼斯堡曾是普魯士的龍興之地,也曾是德國文化中心之一:此地曾長期作為東普魯士首府。德國曆史上的康德、霍夫曼等名人都曾在此居住過。經過1945年這次領土調整後作為近代德國統一國家發源地的普魯士幾乎已完全不再屬于德國。
兩次世界大戰造成的領土變動使如今的德國比起一戰前減少了大約34%左右的領土。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被美、蘇、英、法四國分區占領。1949年5月美、英、法三國占領區合并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同年10月蘇聯占領區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此後西德和東德分别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和社會主義道路。近半個世紀的冷戰歲月中分裂的德國成了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兩大陣營對峙前沿。
這一時期德國最大的奮鬥目标是實現民族統一。兩德統一表面上應當是由兩邊的人民自行做出抉擇,然而兩德問題的産生本身就是在美、蘇、英、法四大戰勝國的主導下形成的。兩德統一勢必改變歐洲的地緣政治格局。這會對美、蘇、英、法四大國的利益直接造成影響,所以兩德統一也就不單純隻是兩邊的人民所能決定的。直到1989年德國才在蘇東劇變的大背景下迎來了民族統一的曆史契機。
1990年2月在渥太華舉行的北約組織和華約組織23國外長會議上西德外長根舍提出了旨在促進德國統一進程的“2+4”方案。所謂“2+4”方案是指由東德、西德以及美、蘇、英、法四大戰勝國的外長組成的會議進行關于兩德統一問題的磋商。英國在磋商過程中提出:德國統一後不應再對以前的領土提出要求。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割讓了大量領土給波蘭、蘇聯、捷克斯洛伐克、法國、丹麥等國。
這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和英國沒什麼關系,可英國長期以來的外交政策就是維持歐洲大陸的均勢平衡。德國的統一勢必會改變歐洲既有的地緣政治格局,而英國并不希望歐洲大陸出現一個強大的競争對手。事實上美國、蘇聯、法國也擔心一個強大的德國會破壞歐洲的地緣勢力均衡,更何況當初德國割讓的土地中有一部分就是給了蘇聯、法國。波蘭、丹麥、比利時這些曾得到過德國割地的國家也擔心德國會索要昔日的領土。
如果德國非要索取昔日領土勢必激化與四大戰勝國以及波蘭、丹麥、比利時等國之間的沖突。德國為了不讓統一受到這些國家的幹預就明确承諾不再恢複二戰前的領土。如今德國憲法明确寫道:“德國的每一寸領土已在德國版圖裡了”。這表明德國在主觀意志上已不再争取恢複二戰前的領土了。德國對二戰的反思與另一個戰敗國日本可謂形成了鮮明對比:勃蘭特總理甚至以下跪的方式向全世界表達德國對二戰罪行的忏悔之意。
兩次世界大戰失敗的慘痛教訓使德國在戰後走上了一條與戰前截然不同的道路:曾經窮兵黩武的德國開始利用和平的政治、經濟、文化手段緻力于歐洲一體化。如今德國已成為歐盟内部舉足輕重的主導國家。當年希特勒用武力沒能實現的統一歐洲的理想如今正被新時代的德國人用另一種手段所實現,而歐洲國家之所以重新接納德國正源于德國對戰争罪行的深刻忏悔。德國放棄索要戰前領土其實也是在為自己的戰争行為贖罪。
如果德國要強行恢複兩次世界大戰之前的領土将直接沖擊到自二戰以來形成的歐洲地緣政治格局。這不僅會引起波蘭、捷克、丹麥等周邊鄰國的反對,也勢必會引起美、俄、英、法等國的警惕。如果當時德國不承諾放棄恢複戰前領土,那麼德國的統一進程就會受到大國的幹涉,而統一後的德國也勢必成為歐洲各國戒備的對象。如果德國當初不放棄索要戰前領土,那麼今天的德國就不可能成為歐盟的主導者。
德國通過對曆史問題的深刻反思使自己重新被歐洲各國接受,然而日本卻因為曆史原因與亞洲鄰國格格不入。戰後德國和日本在政治軍事領域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德國為彌補自身政治影響力的缺陷往往在歐盟的集體框架之下參與國際政治事務,所以德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往往可以依托于歐盟這一平台得到大幅提升。如果戰後的德國也像日本一樣行事是不可能得到歐洲各國認可的。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