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血是水谷經過氣的作用轉化而成,其生成與心脾、胃、腎有着密切關系,生成後的血由心、肝、脾分别主宰其運行管理和儲藏,故有心主血生血、肝藏血、脾統血之說。血與氣關系密切,不僅血的生成與氣有關,而且血的運行,亦靠氣的推動,故此,氣虛常導緻血虛,血虛亦有氣虛存在,補血時應照顧到補氣。
血虛包括貧血、神經官能症,某些虛弱症,月經不調等症,常可表現為面色不華或萎黃、心悸、眩暈、氣短、疲乏無力,指甲色淡、月經不調、失眠多夢、經後腹痛、脈細、舌質淡等。對于血虛,可選用當歸、白芍、熟地、阿膠、何首烏、龍眼肉、紫河車等藥物治療。
由于血虛時常伴有氣虛存在,因此,在選用補藥時還應适當加些補氣藥物如黃芪、黨參、鹿茸、甘草等。這樣常可增強補血藥的效果。常用的補血方劑有四物湯、當歸補血湯、十全大補湯、龜鹿二仙膠等。
陰虛之體,感受外邪,多從熱化。這是由體質因素所決定的。腎陰不足,陽氣偏盛,氣浮于外,皮毛松洩,易緻外邪侵襲。若氣候寒暖失常,或不知慎養,則可感受外邪,導緻本證發生。肌表受邪,營衛不和,則惡寒發熱;但邪氣傷人,從同氣相感,故腎陰不足,易感風熱,縱然感受風寒,邪氣多從熱化,故發熱微惡風寒;外邪侵襲,邪氣上幹,則頭痛;腎陰不足,津液不能上潤,則口幹咽燥;陰不斂陽,虛熱四散,則五心煩熱;腦為髓海,耳為腎竅,髓海不足,清竅失養,則頭暈、耳鳴;盜汗為虛熱迫津,遇夜加甚所緻;腰為腎府,腎虛則腰膝酸軟;“腎足少陰之脈,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别入跟中”,腎陰不足,故見足跟痛。陰虛兼感可見舌質紅,脈浮數。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