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銅鏡用以照容的生活用具。一般多作圓形,正面磨砺光潔,用來照容,背面各部位均有定名。
鈕:在鏡背中央,有孔穿可以系绶,常見有弓形(橋行),乳狀,弦紋,圓形,獸形鈕等;鈕座:鈕下部周圍的裝飾部分,有素圓鈕座,花瓣鈕座,連珠鈕座等;内,中,外區:指鈕座外配置紋飾的各部分,有的銅鏡不區分,有的以鈕為中心用各種形式的同心圓将鏡背劃為二或三區;緣:指鏡背的最外緣,如素緣,三角鋸齒文緣,連珠外緣等。
我國最早的銅鏡發現于距今4000年的齊家文化。
商至春秋時期銅鏡數量不多。
春秋戰國之交銅鏡鑄造業迅速發展起來。戰國時期銅鏡開始盛行,鏡鈕細小,背面多飾幾何圖案和動物圖案。
西漢到東漢初期鏡體厚重,紋飾有幾何紋,神人和禽獸紋等,鈕多作半球形或柿蒂形,并出現“吉祥”語等銘文。
西漢時還有一種能在日光中反射背面紋飾亮影的“透光鏡”。
東漢中期到魏晉時期出現浮雕狀畫像鏡和神獸鏡。
唐代,除圓鏡外還出現了菱花形,,八棱形,有柄形等多種樣式,紋飾有花蝶,葡萄,鳥獸,人物故事等。
宋代流行菱花鏡,紋飾以纏枝,花草,牡丹等為主,并常附有制鏡作坊标記。
宋元以後鑄鏡技術日漸衰退。清乾隆後,銅鏡逐漸被玻璃鏡代替。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