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姓氏略考-陽丘姓

4148陽丘[陽坵,讀音作yáng qiū(ㄧㄤˊ ㄑㄧㄡ)]

一.姓氏用字:

二.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邑地陽丘,屬于以先祖封邑名稱為氏。

陽丘,古稱“沈鹿”,是春秋時期楚國一個邑地的名稱,位于江漢平原的北端,由于荊武王熊通(公元前740~前689年在位)在出征南陽盆地前,于沈鹿邑地的平地上用土堆築了一座巨大的高台以祭祀上蒼,故而改稱“陽丘”,其地理位置在今湖北省的荊門市鐘祥縣東部一帶。

後來荊文王熊赀(公元前689~前676年在位)在打通随棗戰略大通道後,回軍于周惠王姬阆元年(荊文王熊赀十四年,荊子堵敖熊囏元年,公元前676年)攻滅江漢平原西部的子姓古權國(今湖北當陽),之後将一位公族大夫敕封食采于陽丘,以維護陽丘祭壇。于是該公族大夫便改以封邑名稱為官号,即稱“陽丘大夫”、或稱“陽丘尹”。

之後荊文王在返回都城的途中,因食用石菖蒲根莖過多而中毒身亡,其子熊囏繼位,是為荊子堵敖(公元前676~前672年在位)。

在楚國陽丘大夫的後裔子孫中,多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即稱陽丘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陽氏、丘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本書按:

石菖蒲,屬于天南星科·菖蒲族水生植物,其全草含有一定的毒性,包括細辛醚、石竹烯類生物堿毒素,因此具有較強的驅蟲作用,是江南地區人們在“端午節”必備的物品之一。但石菖蒲的根莖在生食時口感脆脆的,微甜,味道似荸荠,因此荊文王平時喜好生食菖蒲根,久之中毒,全身抽搐、幻覺、冷汗、驚厥,終不治,死于強直性驚厥。

第二個淵源:源于地名,出自西漢時期山東邑地陽丘侯國,屬于以先祖封邑名稱為氏。

西漢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漢文帝敕封齊悼惠王劉肥(公元前221~前189年)的七個兒子為諸侯王,其中的劉安(公元前179~前122年)被封為陽丘侯,建陽丘侯國(今山東章丘)。

到了西漢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第二代陽丘侯劉偃(公元前?~前81年)因違法出界,被漢景帝裁撤侯爵,削職為司寇,陽丘侯國被廢除,其地被改為陽丘縣,這就是章丘建縣之始,距今已有兩千一百七十餘年,可謂千年古縣巨邑。

當時陽丘侯國的都城在今章丘縣繡惠鎮回村南部回南小學以東。清道光十三年《章丘縣志》中記載:“百脈水西北流,經漢陽丘故城中,城南有女郎山,其水西北出城。[按:]‘百脈水出土鼓城西,今之明水鎮東也。’其北流為繡江,經章丘東關外,又經女郎山東北,西折而經康家莊南,直西入回軍鎮中。南望女郎山不過五六裡許,今女郎山北之回軍鎮其為漢之陽丘無疑也。”

西漢“文景之治”時期的陽丘侯國十分有名,以至于後來的章丘先賢們無論在何地為官,常常以陽丘人自稱之;陽丘古城在清朝康熙年間詩人唐夢赉(字濟武,公元1628~1698年)寫有一首《陽丘城北水村》,描述其城北水村的景緻。

姓氏略考-陽丘姓

章丘陽丘古城遺址

陽丘城舊時有城牆,磚石結構、高一丈六尺、厚八尺,上設城垛口。城牆外挖有寬一丈、深八尺的護城河。從東南河岸放水,繞城牆一周,在西北角再入繡江河。城内街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建築青磚碧瓦,宅第宏偉壯觀。各交彙處建有廟宇,東有文昌閣,西有對泉寺,南有五聖堂,北有繡江樓,中有鐘樓、關帝廟、龍王廟、土地廟、貞節坊等。按主要街道設橋頭北門一個、南門四個、西門一個,各門上嵌有石匾額、寓意深刻。城牆兩端與河岸銜接處設炮樓。各門兩側及城牆轉彎處下設炮洞,配有牛腿炮、筒子炮、過山火铳、子午炮等,形成一座堅固的堡壘,城牆平面形狀呈荷花型,設計巧妙、城防相互銜接照應、易守難攻。城中設鐘樓,既報時又可作為防匪、防洪報警之用。

陽丘縣治“回村”之名的由來:陽丘古城在縣治北七裡回軍鎮,春秋時期稱作“賴邑”。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晉國正卿趙鞅(趙簡子,字志父,公元前?~前476年待考)率軍讨伐齊國,大軍至賴邑而還,此後便改稱“回軍鎮”。西漢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陽丘侯國改陽丘縣,縣治設在回軍鎮。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陽丘縣遷治于女郎山(章丘山)南,重建章丘城,回軍鎮變為回軍村,後來又省去村名中的“軍”字,省稱“回村”,作為陽丘縣古城,在曆史上存在了七百零九年。

在古代陽丘邑地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陽丘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陽氏、丘氏,皆世代相傳至今,其姓源繁複,不可一論。

三.各支始祖:

資料有待補充。

四.遷徙分布:

陽丘氏複姓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今已不再,族人多省文簡改為單姓陽氏、丘氏,融入各氏大家庭,以曆山、南郡為郡望,全國各地皆有分布。

五.郡望堂号:

1.郡望:

濟南郡:古稱曆山,即今山東省濟南市。漢朝時期高祖劉邦設有濟南國。荊楚七國亂政後改為濟南郡,治所在東平陵(今山東章丘),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臨淄市一帶。晉朝時期移治曆城(今山東濟南)。北魏時期改為齊州。宋朝政和中期升為濟南府。元朝時期則為路。明、清兩朝均為府。民國初期廢府,改為山東省省會市。

南郡:曆史上的南郡古稱“唐”,有二:①建于戰國時期楚頃襄王熊橫二十一年(癸未,公元前278年),漢朝因之,治所在郢(今湖北荊州紀南城),下轄十八縣,其時轄地在今荊州、宜昌、宜城、南漳、荊門、華容、遠安、當陽、秭歸、巴東、恩施、利川、宣恩、枝江等一帶地區。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被廢黜。②秦朝時期所置南郡,下轄今湖北原荊州、安陸、漢陽、武昌、黃州、德安、施南諸府及襄陽府之南境,治郢,楚之故都,在今湖北江陵縣東南,轄境相當今湖北粉青河、襄樊以南、荊門、洪湖以西、長江和清江流域以北、西至四川巫山等地。漢朝時期以江陵縣為郡治,即今荊州市江陵縣。唐朝時期改為江陵郡,旋升為江陵府。

2.堂号:

南郡堂:以望立堂,亦稱唐邑堂、郢都堂、荊門堂、江陵堂。

濟南堂:以望立堂,亦稱曆山堂、章丘堂、賴邑堂、甯邑堂、台邑堂、崔邑堂、回軍堂、陽丘堂。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